摘录一些关于已经离任的总经理 屈岚 以及金花的片段,
说到发展,屈岚含蓄着笑道
:“审时度机,用人信人,这是 吴一坚先生之长,自己这几年所做的就是将企业潜在的优势发扬起来,金花股份在经历过一轮过热膨胀的冷却中将她推上这个舞台,而她的热度是要重新点燃这个企业在历史中曾经积淀但未能发挥起来的优势,]简单说,这三年的发展就是这样,如果说有创新,制药领域里那些专业性的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和团队的创新等等,那也是我不断学、不断交流,在实践中和我的团队共同创造起来的。”“2006年初开始上任,我是金花转型特殊时期的‘空降兵’,因而有一种格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或许这种职业经理人的操守正是金花集团总裁吴一坚所看中她的地方,临危受命,屈岚当时保证说,“不一定能管好,但肯定管不坏。”她回忆当时。
调整是大刀阔斧进行的,包括了对公司中层管理者的一轮严厉考核和对几位不合格者的降职和开除,
历时半年,针对所有员工的绩效考核重新建立,产品运营的重新划分和定位也迅速展开。 在这个过程中,金花股份重构业务,剥离资产,通过一系列的运作使企业的资产负债大幅度优化。换句话说,无论是在经营上,还是财务上,这家公司都越来越稳健,把明天掌握到自己手中。 她一边说自己是在解决上市公司的历史遗留问题,“因为过去走了弯路”,但同时又说,对企业的过去要理解、尊重和宽容,因为“不管是做事,还是做人,不要轻易否定历史,这是一个企业应该具有的胸怀。”
她说,金花股份艰难的调整期即将结束,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她心态乐观而处事稳健,金花股份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期,和
五粮液集团合作的人工虎骨保健酒已经在日程上,金花制药有优势,五粮液有优势,两家联合,各赚自己该赚的钱。
来自金花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祝福
春发其华秋结其实,刚刚走过的2010年,伴随着古城西安的经济发展大潮,作为金花集团支柱产业之一的金花制药,和世纪金花高端零售商贸等产业共同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时期,所有金花人都为我们在2010年取得的发展而欣喜。
2010年,金花制药位于高新区科技四路的新厂区全面建成,极大地整合优化了原有的生产能力,并成为高新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2010年,金花制药的主导产品从原有的免疫类产品、儿科类产品进一步扩大到骨科领域。
2010年,金花制药实施了“虎跃神州”学术推广计划,在金天格胶囊四期临床试验科研成果发布会上,中科院的丘贵兴、戴■荣两位院士都对我们以科学严谨的精神和态度传承、发展并创新现代中药给予高度肯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姜保国副院长作为金天格胶囊四期临床试验专家组组长,在全国骨科论坛上动情地说:“以往我们搞骨科的,几乎所有的领域都被西药、西医治疗手段垄断。现在,金天格胶囊作为中药产品,经过临床试验有这样好的疗效,这是我们这些在西医西药占主体地位的现代骨科领域内所有从业人员的民族骄傲。”这些真挚情感都是所有关心、爱护我们金花制药的人们在2010年给予我们的信心、力量和使命。
2010年,金花制药的义工联盟已经走过五年历程。从2006年起,我们的义工活动持续展开并不断深入,西安市儿童福利院、碑林区拉拉手特殊儿童教育中心留下了我们的身影,那里的孩子们每到周末都期盼着金花的叔叔阿姨带来的欢乐,助残性义工活动已经成为金花制药企业文化和团队活动的重要内容,参与义工行动累计2000多人次,在付出的同时,我们从孩子那里得到了情感的交流和爱的回馈,它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团队的精神内涵。
作为最早进入高新区的企业之一,十多年来,金花人和古城人民一起见证了高新区这片热土的成长、成熟和不断展现的迷人魅力。十多年来,金花人融入高新区,热爱高新区,为构建和谐高新区而不懈努力着。
2011年是中国进入“十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同样也是我们金花制药进入二次腾飞的开局之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金花制药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清晰,在未来3至5年内,我们将在中药骨科领域树立金花品牌、在生物免疫领域实现市场最大化、在中低端广谱抗菌类普药领域成为西北区域市场的领导者,这是我们的三个产业目标。
携带着梦想、祝福和自豪,2011年,我们又来到了一个新的起点。在此,祝愿所有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事业有成、吉祥安康!
金花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屈岚
张延龙
很多民营企业正在经济危机中受困,但也有一些企业因事先作出调整而踏准了经济节奏的步点。
在宏观调控最紧张的2006年,金花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T金花[7.57 3.84% 股吧 研报]”,600080.SH)在外籍总经理屈岚“空降”之后,进入3年调整期。本报记者独家获悉,这家成功“瘦身”回归医药工业主业的公司将在今年全部“调整”完成。
改变
ST金花的真正改变是从一位“外援”空降后开始的。
2006年1月,美籍华人屈岚开始担任这家公司总经理,她先后任职于IBM等外资公司,并具有外资银行工作背景,在她之前,职业经理人担任民营上市公司总经理,在陕西当地并不多见,ST金花和香港上市公司中国金展的实际控制人是陕西福布斯富豪吴一坚。
自称 “运气好,3年来重大问题上没有失误”的屈岚是一位强势管理者,“空降兵”的她进入ST金花后,立刻开始了对公司的产品结构、市场策略、公司治理结构等一系列的调整。
当时,ST金花正因连续亏损被交易所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其主要原因是所涉产业过多导致公司产生大量负债,除传统产业医药工业外,该公司还拥有大量的商业物业、酒店、影视等资产,并曾试图收购西安市商业银行15%的股权。
这导致了该公司“制药是主营,但不是主业;置业等占据主业,但不是主营,两者的资产比例是二八比,但是收入和利润比基本上是倒过来的”,而“外部环境一紧,很多板块支撑不起来了。”ST金花一位高管说。
金花集团总裁吴一坚在后来与花旗银行进行资产重组时总结说,“我们要改变‘盘活就是变现,变现就是冲账’的错误认识,要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算的是成本利润,而国际资本投资者算的是资本利润,我们讲利润率,而国际投资者讲市盈率”。
屈岚进入ST金花后,这家上市公司就开始了迅速“瘦身”,“3年还了10.88亿的贷款,资产负债从78%降到现在的42%,并重新明确了主业”,屈岚说,“上市公司资产正在逐渐变成良性(资产)”。
ST金花在资产和产业层面都重新进行了调整。
2007年6月,ST金花中止了对西安市商业银行股权的收购。
随后,与花旗集团进行的资产重组也使其大幅降低银行负债,这项重组的核心是将其位于西安市中心的钟鼓楼广场物业出售与花旗集团旗下豪信集团有限公司,标的价格2亿元人民币,豪信集团同时承担其3亿元负债。
2008年10月,ST金花继续将其位于西安高新区的天幕阔景二至四层物业出售给大股东金花投资,标的价格1.72亿元。两个月后,ST金花、金花投资、西安康宏完成了一笔三方交易,ST金花1.4839亿元的应收账款被置出,化解了一部分应收账款回收的财务风险。
ST金花是全球最大的转移因子生产基地,同时拥有人工虎骨的全套专利权和经营权,屈岚说,“在2006年,我们开始了重新认识自己的产品,对盈利能力强的金天格等人工虎骨粉产品和普药系列重新进行了产品分类,并采取了不同的市场策略,同时,把人工虎骨这个产业尽快引向纵深。”
“根据市场需要重新确定了产品结构,进而改变了管理结构、策略”,屈岚说,“这是一个从‘管理经营’向‘经营管理’转变的过程。”
尽管整个上市公司这3年进行了大幅调整,但是屈岚说,“很多做法是在为过去买单,但不是否定过去,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能走到今天都是一个适应环境、生存的过程。企业自身的变革和转型是一个持续的话题,也许未来有一天我们也会重新审视今天。”
今年,ST金花的任务仍是“进一步强化医药产业”,其主要内容将包括金花制药厂生产一部和生产二部的整合搬迁、与五粮液[37.06 2.32% 股吧 研报]合作推出一款保健酒类“人工虎骨酒”等,屈岚介绍:“调整期快走完了,明年上市公司的产业将特别洗练”。
在摆脱历史包袱后,过去经营利润长期被财务成本吞噬的金花制药即将迎来命运转折点,主业能力将得到真实展现。
1993年,为了保护濒危物种,国务院发布通知,禁止虎骨贸易。目前,金花制药为人工虎骨粉及制剂的唯一生产企业。
化债契机
10月27日,金花制药披露的三季报称,公司201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3亿元,同比增长11.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128万元,扣除债务重组损益等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后,净利润577万元,为近年来首次依靠主营业务制药工业实现业绩反转。
当天,金花制药同时公告了一项资产处理方案,方案显示,由于其位于西安大兴路的制药厂生产二部被列于西安城市改造范围,同时生产一部目前地处的高新区科技路、高新二路、高新三路一带已改造为商业、商务办公区,不适宜工业企业的生产,公司将对生产一部、生产二部合并搬迁。
目前,其新厂区已完成搬迁并投入使用,原有厂址已成闲置资产。这两处资产涉及总资产合计为3.59亿元,在与部分债务打包后,作价2.78亿元出售与深圳一家投资公司。
金花制药中报显示,其目前银行借款本金合计3.345亿元,应付利息合计1.11亿元。这意味着,在完成此项资产交易后,其债务压力有望在年内获得全面解除。
金花集团是金花制药和西北最大的高端百货商世纪金花(HK 0162)的实际控制人。金花集团内部人士称,金花制药的债务是特定时期形成的历史包袱,而通过持续还债,公司将迎来全面好转。
西安的城市改造带给其解决历史包袱的契机。金花制药称,虽然公司前期通过委托借款的形式归还了部分银行负债,获得利息减免,但是依靠制药业务经营收益不能根本解决公司目前面临的债务问题。
实际上,降低负债已成为这家公司近5年来的最重要任务,此前金花制药总经理屈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3年还了10.88亿的贷款,并重新明确了主业,上市公司资产正在逐渐变成良性(资产)”。在2006年,金花制药因连续亏损被交易所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其主要原因是大量负债导致的巨额财务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