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倚天把剑观沧海!曾经的1个月翻5番波澜壮阔的5-19行情!!

12-05-01 07:55 5558次浏览
注定永最财福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当前,股市就是信心市,但如同我们这样的政策市,绝无仅有。

龙年,股市需要提振信心,曾经的1个月翻5番波澜壮阔的5-19行情!

回忆,可以发现,1999年“519”行情,是中国证券市场上第一个跨年度的大行情。

  以此为契机,中国股市足足走了25个月的“牛市”,与以往相比,它具有以下的特点:

  1,牛市时间长。从1999年5月到2001年6月,两市共有17个月是阳线,8个月是阴线;上升与下降比率是“2比1”。

  2,市场热点集中,板块效应明显。 比如人气聚集于网络股、科技股。

  3,行情具有“突发”的特点,且升幅较大。从行情启动的1049点,一气上攻直到1756点,时间是30个交易日,总体涨幅65%左右。如此轻松的“全线推升”,在中国股市,也是首次出现。

  4,大牛股为数众多。当时的“多头主力”,至今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

  5,与外部市场有关联。其一是由于美国与北约先发制人,发动“科索沃战争”,当年5月8日早晨,发生了“联军炸馆”的重大政治事件;其二是由于美国的道指,终于在那年“51”之前,向上突破并且站稳了“10000点”,也有很强烈的示范效应。

  
“519”的本质是在英明中央领导下:上下一心,提振金融坚强决心下的宏大健康市!

当前:重大利好开始一步步兑现了!

英明中央的大战略就是: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下来就是取消印花税红利税!

在中央的英明大战略下:

印花税红利税这点小钱连浮云都不是!

紧密团结在英明的党中央周围

紧跟中央大战略!坚决做多!!

反对中央大战略的,就是反对自己幸福!

周三 即 2012年5月2日 大盘必定以最少1%的涨幅收阳。

如果实现,所有看贴的都给加个油!!



所有加油的:注定都是长期的赢家!!

打开淘股吧APP
12
评论(8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注定永最财福

12-05-01 08:07

0
以后又有如“双休日”等很强的劳动力调整措施出台,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称得上是“大而深远”。

在1999年,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国有银行不景气,而民营企业的发展投入很有保留。

由于对未来收入的市场预期大幅下降,“人”成了比之于钱和物都更为可以忽略不计的生产要素--“有事自己解决,没事偷着乐”(当年有部电影,《没事偷着乐》,鼓吹穷人的“快乐生活”);可干可不干的事,不干;可买可不买的东西,不买;可投可不投的东西,不投;可开可不开的会议,不开。

“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

打开沪深股市的“K”线图,1997年与1998年,无数大阴线,弱反弹,形成连绵不断的“下跌->下跌-->再下跌”的“长熊格局”。这是一堂非常生动的市场风险课,也让政府充分地体会到了,到底什么叫做“经济低迷”。
注定永最财福

12-05-01 08:07

0
在1991年,有没有人“不敢”向银行借钱呢?恐怕是没有!因为不论你“囤”上什么,都不愁还贷。1999年,有没有人“不敢”向银行借钱呢?也没有,问题是银行绝对不能凭白无故的借给你;因为1999年的中国,几乎什么都不缺,只缺可以引发人气的转折点。

1999年的借贷人的资信,比较1991年也有不少欠缺。

在1991年,我国成立了大量的新公司,而且那么多公司都是国营的,是国有企业、国有金融、国家机构出资,民营、三资是跟在后面,“起着哄”、“搭便车”而获得发展的。
注定永最财福

12-05-01 08:07

0
中国股市,其实很多年中,都不进行利率评估,近几年有好转,但关注度,仍然不够--所以我说过,到现在为止,中国的基金业,仍然不是资产管理的水平不过关,而是现金管理的水平不过关,操盘的要求太低了
注定永最财福

12-05-01 08:07

0
我曾经分析过1999年可以采用的指导性政策。当时我最担心的有三。

其一,是不少人让金融危机吓怕了,以为企业的存在,就是为了赚钱(这种人,学者之中多有,甚至当时的工商联,也是这个调子,其实这是小农或小业主,所固有的弱势思维的定式,因此)--“见物而不见人”、“见钱而不见人。”

其二,企业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有所上升。当时全国下岗了不计其数的国企员工,涉及到几千万个家庭,这个伤害过重了(留下来的职工,也很寒心)。在改革初期,那时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是压都压不住;而在1999年初,是怎么提都提不起来。

其三,1999年的利率下降幅度开始加大,调节周期,开始加快,名义利率在5-6%左右。按照央行的说法,“仍算较高”。如果我们拿1998年的数字与 1991年的数字比较,就可以知道,1991年4月的名义利率是5-6%的水平,而那时候的通胀是22%左右,但是1999年的通胀是-3%,所以实际利率,要比1991年,高的太多。这对当时的国有银行,形成很大的压力。
注定永最财福

12-05-01 08:06

0
“两会”成为转折点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当年的两会。在会上,业界的观点,开始统一起来,在《政府工作报告》场下讨论时,朱总理说:“中国的经济与国际形势可能有点脱节。在1999年,如果国际形势好,中国说不定就差一点。亚洲金融危机的关键是支付机制被破坏,而一旦美日或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到位,支付机制就能突然恢复。1999年的保七争八,主要是保充分扩大我国的出口,那么不确定的成份,就会减少一些。”

在两会期间,多数代表都认为:1999年的经济目标,若想完成教1998年的“保八”目标,确实有更大的难度。政府手中能拉动经济的筹码,实在是太少了。
注定永最财福

12-05-01 08:05

0
回顾1998年年末的投研报告,当时的空头,也发表过一些非常重要的观点及判断。

  比如,当时央行的货币政策司,就曾认为:“1998年中国货币政策面对国内外经济增长环境空前严峻。由于亚洲金融危机进一步加深和蔓延,世界经济在经过持续6年增长之后,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1998年世界经济增长为2%,还不及1997年4.1%的一半。与此同时,我国经济仍然保持了7.8% 的较快增长,高出世界经济5.8个半分点。但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这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率第七个年头的缓缓回落。”

  当然,当时造成当时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极为复杂的。

  首先,在于我国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阶段已经结束,长期以来供不应求的经济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由“资源约束型”向“需求约束型”转变;由卖方市场形态向买方市场形态转变。这一变化,对于中央的要求,比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言,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对于一个人均生产总值只有700美元左右(1998年,人均生产总值,平均不到700美元)的人口大国(或者说是穷国)来说,在买方市场经济的需求制约中,如果股市一直熊下去,政府根本不能继续保持较快的货币增速,更不能有效推进、支撑起经济发展的原有速度(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货币增量),确实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

  其次,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并没有过去。回顾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已经从一场地区性危机演变为全球性动荡,不仅造成了东南亚国家经济的严重衰退,而且还蔓延到俄罗斯和拉美国家(俄拒绝及时偿付到期的国债,也就是说,当时俄的国家信用和国家经济,在技术上说,已经被宣布破产了),并一度涉及了美国和欧洲的股市,引起国际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

  其三,受此影响,世界贸易增长急速放缓,初级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国际市场萎缩,给整个世界笼罩上一层通货紧缩的阴影,也给我国外贸出口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所以,1998年中国为“保八”,所付出的代价,无论拿给谁来判断,第一印象,都是“一路苦战”。

  1999年,外部的因素,更为复杂多变。特别是科索沃战争的暴发,对于欧洲经济的打击,极为巨大,新欧元对于美元的比价,一路下跌到0.80一线(新欧元的最低点)。
注定永最财福

12-05-01 08:04

0
保七争八,奋力一博

  1999年的“保七争八”,比较1998年的“保八”有更大的难度。

  1998年年末几乎以满票获批的《证券法》,却令股票市场,有了不少丰富的想象,与可以借用的题材。

  总之,从来“极弱就是极强”。这个市场,以《证券法》的出台,似乎也正在一点一点地走向“合法化”,毕竟其中,是政府的利益为最大,股市为政府的某种潜在利益服务,就不仅意味着参与,也意味着付出与获得。
注定永最财福

12-05-01 08:04

0
现在我的笔记上还记录着,光大(证券兼银行)资产经营部在研报中说:“我们看好中国的证券市场。在《证券法》正式实施之前,大市不可能一味地下调,由于光大的经营风格一向稳健,我们也准备更精心地操作,选好项目,做足行情。我们看多1999年的证券市场;1999年的市场会有一波很大的、比较像样的行情,星火燎原的态势很有可能就在7月以前。

  “同时,香港也会有一轮比较强劲的行情,有《证券法》的规范,市场只能想着越来越繁荣这一个方向发展。当然这是世界的大趋势,证券行业不可能脱离这个趋势。”

  光大还判断说:大市的高点,也许就在1999后10月中旬。但是准备工作,可能再7月见到端倪,节后就是有利的时机。5月前后,可能完成一次突破,7月进入主升浪。如果行情能够持续到10月,中国将面临一个更长周期的牛市行情。
注定永最财福

12-05-01 08:03

0
3月1日之前,沪深股市,收出“4阴加1阳”,加上不断见诸各种媒体的“今年是特殊的一年”的殷殷告诫,都给证券业上了一把“弦”,让所有的人,都没有过“大年”的心思。

  所以,一般从初二开始,有些分析师,在家里,就开始出研报了。1999年春节,20天里,我看了近800份研报,感觉节后开盘,不管有没有行情,业界(至少是分析师们)都憋足了要“火一把”的暗劲儿。

  回顾中国证券市场的风雨历程,投资者可以相信在这个行业之中,其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业务素质、社会地位、个人收入等等,等等,在中国都是比较高的。中国的改革与开放离不开证券市场的贡献,也让证券行业的从业人员活得还行。

  由于证券市场是在夹缝中顽强地生长的一个行业,所以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最能拼搏的、最能创新的、最受海外关注的,一般都离不开股市。特别是由于二级市场特别低迷,别的行业照样过年(比如除证监会之外各个部委),真正没有心情过年的行业,在国家机构之中,据我当年所见,也就是证券业。

  所以股市决不能老掉个没玩(如果我们的国企,在过年时都有证券业的危机感和使命感,国家怕是早就“发达”了!)。
注定永最财福

12-05-01 08:02

0
周边股市持续造好

  环顾国际市场,到“519行情”之前,周边股市,大多已经“造好”,少数国家或地区,甚至出现大幅上扬。

  以香港恒生指数为例,已从1998年8月探底的6600点,持续攀上,到1999年“5.19行情”启动的时候,已经接近14000点、上涨112%。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氛围之下,当时中国股市一轮持续的上涨早已经是待机而动。只不过是由于社会投资的投入与产出的环比情况太差,企业风险还在向更深的层次发展,国企及央企,未来不确定的因素也比较多。因此,当时我个人的判断是,“一个能够获取暴利的投资机会,将会在一个恰当的临界点出现。”

  这个临界点,我认为应当是在中国建国50周年大庆。

  然而,从实战角度而言,在时机的选择上,还有仔细研究的必要,最后行情发动的时机,各方均感觉选择“10月”,远远不及“7月”。因为《证券法》的正式实施可以为股市提供不少实际上可资借用的相关热点(1999年7月1日,我国的第一部《证券法)进入实施阶段)。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