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监局:期货公司资管业务正实质性调研准备字号
欢迎发表评论02012年04月26日01:39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周松林
纠错|收藏|订阅将本文转发至:转发到和讯微博|转发到新浪微博|转发到搜狐微博|转发到腾讯微博|转发到QQ空间|转发到人人网|转发到豆瓣网|转发到手机
上海证监局消息,上海将进一步推进期货产品和期货工具的创新,拓展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抓紧建设原油等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稳步推出国债、白银、焦煤和玻璃等期货新品种,同时拓展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渠道和模式,加大期权等新交易工具和铁矿石、碳排放权等新品种研发工作。目前,上海辖区期货公司境外期货经纪业务已开展前期试点筹备工作,期货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也已进入实质性调研准备阶段。
从2009年至2011年,上海期货市场客户保证金占全国市场的比重从16%增长到23%,净利润占比从6%增长到21%。上海期货同业公会设想,经过未来三年的努力,上海期货业这两项指标争取占全国市场的1/4至1/3。
从2008年末至2011年末,上海辖区获得证监会A类以上评价结果的期货公司由1家增加到6家;上海辖区期货公司在全国分支机构数量由81家增至171家,增长了1倍多;保证金规模由69亿元增至340亿元,增加3.9倍;代理交易额由9万亿元增至58万亿元,增长5.3倍;净利润由0.4亿元增至4.4亿元,增加10倍;
上海证监局表示,根据国际期货业协会(FIA)统计,我国商品期货交易量已连续两年位居全球首位,但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散、小、弱”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市场服务能力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加强期货行业整合,支持期货公司通过增资扩股、兼并重组等途径提高综合能力,加快发展期货公司等中介机构,增强其专业水平和动员社会资源能力,促进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
上海证监局提出,市场发展需要期货公司建设成为现代金融企业。未来上海将持续推进辖区期货经营机构以现代金融企业为目标的核心竞争力建设,推进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一方面,推动期货产品、工具创新,为金融机构业务、产品和服务创新,丰富金融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提供服务和支持;另一方面,做精做细现有品种,推进已上市期货品种合约规则改造,加快推进套保、套利、限仓、交割等交易制度改革的落实,加强对不同期货品种功能发挥的分类指导,加大对
农产品(股吧) 期货品种的培育和宣传引导,并进一步优化现有投资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