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即使伟大如苹果,也将难逃经济法则的摆布

12-04-21 12:09 1453次浏览
二区梦境之树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本周苹果股价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下跌,4月20日下跌2.5%,报收572.70美元,与4月9日的日间交易高位每股639.84美元相比跌幅超过10%,9日收于636.23美元。



对苹果股票来说,这仅仅是调整,还是从此开始走下坡路?如果是前一种情况,那现在就是一个投资者等待已久的好机会。

当地时间下周二,苹果将公布季报。Factset数据显示,共识预期每股收益9.99美元。虽然苹果历来有财报业绩低于预期的传统,但现在大多数人还很喜欢苹果。

华尔街日报指出,更重要的问题是市场的预期,不是苹果自身真正的问题。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苹果没有值得担忧的问题。

金融网站Valuewalk认为,其实道理很简单,犯错是人之常情,只是每个人/企业走的道路不同。

随着产品逐渐成熟,市场竞争激烈,苹果的收入会增长,利润会下降。

目前苹果有哪些地方值得担忧?

Valuewalk总结了以下10点:

1、苹果的大部分收入依靠两种产品(大家都能想到),其中一种产品的收入在其生命周期内已经不再迅速增长(但近来的季度业绩还未表现出来)。

2、为了维持增长,苹果需要持续创新。而最近的新款iPhone并没有比上一款改进很多。新推出的iPad也没有突破性的创意。我们可以发现,苹果受到电池容量和效率的技术限制。

因此,有理由相信,苹果的创新步伐现在已经放缓,甚至止步。

3、竞争越来越激烈。8年前,苹果与微软和其他个人电脑制造商竞争。今后,谷歌为首的新对手们会发起更大的挑战。

由于谷歌Android系平板争夺市场份额,苹果已经在降价,而中国的“血汗工厂”报道等影响导致苹果的成本还在稳步上升。这会进一步压缩苹果的利润。

iPhone的情况也类似。竞争迫使苹果调价,并增加研发投入。销售量和利润都会是受害者。

4、iTV的盈利将让人失望。电视的寿命是10年,而手机、平板和笔记本大致2年。电视机制造商的利润相比更少。因此,iTV不大可能成为苹果的核心盈利业务。

5、做多苹果与市场的羊群心理有关。谁现在在做空苹果?可以说,相当少。对一些投资机构来说,做空苹果是在挑战自己的职业声誉,客户会觉得这么干愚蠢至极。

6、乔布斯之死是一个重大转折。苹果的成功源于乔布斯天生的创新才华,他是不可替代的。

当然,在苹果受到沉重打击以前,乔布斯为苹果奠定了2年左右的产品开发价值。这可能就是他的离去还没有伤害到苹果的原因。但今后某个时候,比如再过18个月,就会出现端倪。

7、假如你预计今后6个月,市场会向负回报方向发展,做空苹果可能就是一个好对策。

因为目前机构的持现很少,保证金债务较高,一旦市场震荡下行,出售流动性仓位的投资者就会是赢家。而苹果就是最合适的对象。

对苹果走低的预测主要源于:欧美衰退、亚洲增长放缓导致消费者对非必需品的购买欲下降。而且,机器人 (股吧) 签名案和解会使房屋止赎现象增加,数百万美国人会再次增加住房费用。

所以,这个理由可以归纳为,即使伟大如苹果,也将难逃经济法则的摆布。

8、对于苹果宣布回购股票和派发股息。另一种理解可以是:当一家成长型公司开始派息,就意味着它不再是一家成长型公司了。

9、苹果将继续与自己的供应商直接竞争。这种供应与竞争并生的关系,谁能断定最终不会出问题?

10、最后有点耸人听闻。如果在这个交易日收盘时,你发现苹果的市值超过了整个零售业。

那么你还得注意下,今后72小时内这家公司没有建仓,也没有这个计划。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7)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二区梦境之树

12-05-15 23:03

0
希腊就像在以一种奇怪的方式来上演24小时(著名美剧),每次你认为事情不可能更糟时,他们还真的就能够更糟
二区梦境之树

12-05-05 17:33

0
在股市中获利有两种方式:与时间为伴或紧随市场波动。第一种方法早于上世纪20年代已见诸报端,提出者是当时美国投资界炙手可热的经理人Edgar L. Smith,他在1924年写了一本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书——《股票要长捂(Common stocks as long-term investments)》,确立了“Smith主义”。可惜他未能对股票抵消通货膨胀等不利因素的动因和机理加以透彻分析,只凭借其超卓的投资感觉认为只需长期持有一揽子股票组合,要比买长期债券更安全,而且收益更可观。学术要求条分缕析,讲究来龙去脉,Smith的立论显见不够扎实,因此后来有很多人对Smith主义做出过严厉的驳斥,其中不乏宗师级人物,比如巴菲特的老师,以写《证券分析》名动寰宇的格雷厄姆和多德就在其中。在拥护Smith主义的人当中则以耶鲁名教授欧文·费雪最是瞩目,可叹他老先生在1929年大力唱多,一世英名毁于一旦,不但无缘诺奖,晚景更是凄凉,只能借学校宿舍苟安,回望极盛时的龙虎风云令人唏嘘。当时人们对欧文的期望甚高,甚至视其为民族英雄,所带来的失望亦极大,殃及Smith的观点,整个30年代对Smith主义多有责难和谩骂。直到1953年密州大学的两位学者以统计学的角度给出一组数据,主流意识对Smith的品评才发生转变。《普通股价值与收益(Common stock values and yields)》中统计了1936年后十余年中92只大盘股的平均年收益率,得出14%的复合收益,令人惊叹。陈宏杰博客  blog.sina.com.cn/TimesBaby但反对派却揶揄两人未将29年大股灾的数据一并计算在内,致理论收益虚高。1964年针对这类批判,芝大的两位教授“再继前缘”,将1926~1960年的数据加以统计,得出股票年平均收益率为9%的结论,虽比之前14%有不小回落,但仍远远高于其他金融品。1994年Jeremy J. Siegel将数据跨度扩展为两百年,在这两百年里,经历了两次大战、数次局部战争、多次经济萧条、东西方冷战、长期抑制经济的贸易制裁,资本市场亦是牛熊走马灯,出现过古德、范德比尔特、摩根这样的股市大黑手,但统计结果股市年收益为7%,远高于其他各类投资品种,更为可贵的是收益曲线呈现稳定持续的良性增长。至此Smith主义才真正被大众接受。美国人依此还发明了“道10投资法”,即平均购买道·琼斯指数权重最大的前十只股票,排名每年调整一次,长期保持满仓,以期达到稳定的收益率,实验效果不错。其实道·琼斯指数不过区区30只,直接买道指的ETF(DIA)更简单,还省去了每年调换品种的麻烦,节约了手续费用。陈宏杰博客  blog.sina.com.cn/TimesBaby
显见对于普通投资人,想要获得稳定收益,只需长持。但若投资基金以此法兜售产品,则未免欺众,投资人购买ETF等产品费用低廉,基金经理却要盘剥一笔管理费,就长期来看,九成基金是在骗取投资人的钱财,因为他们中能常年跑赢指数者少之又少,或者几年跑赢,然后几年大亏,平均后无多收益,通常单只私募的寿命不超过5年。
二区梦境之树

12-05-05 17:29

0
Jim Slater乃英伦著名的投资家,60年代以注册会计师身份入行,以财务分析见长,1963至1965年间用笔名“Capitalist(资本家)”在《星期日泰晤士报》大写特写股评,所推荐品种上升68.9%,远远超越指数3.6%的升幅。此后三十多年里,大起大落,实足大投机客本色。1964年组建Slater Walker证券公司,至1974年,Slater一直是该公司的董事长。期间他以成本扩张形式推升公司平均每年以两位数增长,几年内便挤进英国最大的证券公司行列,资产超过2亿英镑。可惜好景不长,73年金融危机后负债过高的弊端终将公司拖至没顶,Slater负债数百万,于75年宣布破产。由此亦可见,小市值股显然比之大白象更具风险,推论:巴爷乃王道,斯莱特为奇兵。一生以奇制胜,当心玩火自焚。陈宏杰博客  blog.sina.com.cn/TimesBaby
沉寂了17年,92年他再度以畅销书作家身份出现在世人眼前,《The Zulu Principle(祖鲁原则)》详细描述他个人挖掘刚起步小型成长公司的选股策略,他在自传《Return to Go(重新出发)》中提及祖鲁原则:“激光束优于散弹枪,正如蒙哥马利将军主张集中优势火力,重点突破攻击”。伤敌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更称“投资为精确选择的艺术,选择品种要比选择时间重要。”又说“骏马只能跳过其身高的一倍高度,跳蚤可以跳过自己身高两百倍处”,意为小公司较大企业增长更易,股价更有爆发力。“股票价格变动将比收益变动更剧烈,且对投资人而言,前者更为重要”。1996~97年间他身体力行以该法则集中资金投资Black Leisure公司,后将该公司亏损业务剥离出去,股价在17个月间由50英镑窜升至549英镑,获利10倍有余,传为市场佳话,在68岁时已赚回破产前家当,并尤有过之。二度成名后,在Hemmington Scott出版社出版的《Company Refs(公司资讯)》月刊里开辟REFS专栏“Really Essential Financial Statistics(重要金融统计数据)”,把预示成长性的“祖鲁”系列财务数据和市场价格同版面刊出,投资人可以比较容易发现成长型公司或股价被低估的公司。至今Slater仍活跃在讲坛和书架上,为投资人讲述投资心得,他还是多家企业的董事局成员,把大量资金投向体育,赞助慈善会。陈宏杰博客  blog.sina.com.cn/TimesBaby
  Slater创造出一个财务指标:收益增长率PEG,是市盈率与每股收益增长的比值。比如一个股票市盈率为25倍,每股收益比上一年增长33%,则PEG值为75%。Slater认为PEG不应高于75%,最好是低于66%。这个方法与麦哲伦大拿彼得·林奇的观点非常相近,林奇认为市盈率数值不能高于每股收益增长的数值,即市盈率25倍,每股收益增长必须高于25%时,才有吸引力。换言之,当PEG=100%时,林奇可能进场,而Slater则会等到75%以下,Slater更为保守。同时Slater还提醒我们股市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舞台,不可拘泥于任何一种固定模式。PEG虽然比之PE(市盈率)更合理,终过于刻板,需融会变通。运用PEG投资成功与否,主要还是看每个投资人的眼光、前瞻性。未来增长率的高低将逆证当下价格是便宜还是昂贵,若来年增长率为100%,以Slater的标准市盈率为75倍,仍可买入。若有X股,EPS每股收益1.13元,若明年增长100%,现在股价涨到85元亦合理,问题是投资人怎么量化明年的增长率。所以单看PE值,认为30倍太高,100倍是“市梦率”,就太过武断了;亦因未来增长率难以评估,炒家才可肆无忌惮将股价炒上九霄,股市也才如此活色生香。陈宏杰博客  blog.sina.com.cn/TimesBaby
二区梦境之树

12-05-05 17:18

0
按Siegel的数据,1802年~1870年股市平均收益率为7.0%;1871年~1925年为6.6%;1926年至今为6.9%;两百年的均值为6.9%,即两百年来平均静态市盈率(PE)为15倍。我们可以假定这个值为介入的基础。加入彼得·林奇的成长因子,即增长率若高于市盈率,则可接受市盈率将相应提高。如果有一只“老陈股份”EPS为0.2元,明年预期为0.3元,增长率为50%;则可接受的PE值相应由15倍提升到20倍,甚至40倍——视各人投资风格与预期值而定。Davis家族有个双重击打和双重斩杀的说法,Davis家族传奇可参阅John Rothchild所撰《戴氏王朝》——双重击打:牛市里企业的盈利上升,股票PE的容忍值也上升;双重斩杀:熊市里企业的盈利下降,股票PE的容忍值也下降。还是拿这只老陈股份为例,06年EPS为0.2元,07年为0.3元,在06年PE是20倍,07年为30倍,则在业绩只上升50%的前提下,股价已上升125%,双重击打即成立。如果老陈股份06年EPS为0.2元,07年为0.1元,在06年PE是20倍,07年为15倍,则在业绩只下降50%的前提下,股价已下跌63%,若升回原位则须上升167%,双重斩杀即成立。双重击打和双重斩杀其实就是企业内生性增长和外延式增长共同作用提升股价的表现形式,西方投资谚语“double or nothing”说得就是这个。内生性增长和外延式增长一直是股市永恒的主线。
二区梦境之树

12-04-21 12:59

0
两者相差太大了  苹果可能类比甲骨文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