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金融市场:数据与系统

12-04-02 18:12 8612次浏览
licai86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金融市场:数据与系统 201203 文/李向东

金融市场就像战场,是看不到硝烟的博弈战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谈笑间,资金易手,在这里虽然看不到横尸遍野和血流成河,但每隔几年就有人大伤元气被请出,如果你感觉不到那种杀气和危险,那么还是建议你早点退出去,因为你不适合这个市场,终有一天会被消灭,还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消灭的。
金融市场的最高原则无外乎“低买高卖”。就是这最浅而易懂的原则,却是全世界最难的生意经。因为低买高卖的道理三岁小孩也懂,但是如何低买?如何高卖?就是著名的经济学大师,或是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也不见得能完全把握其中的奥妙,掌握最佳的时机。价格波动对投资者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在市场波动中谋取利润,群体的恐慌会导致价格大幅非理性下跌,提供给投资者买入的机会,无法抑制的乐观主义能导致狂热的投机,当价格大幅上涨后提供给投资者出售的机会;
金融投资具有高度的假象。这种假象来源于其高度的流动性和波动性。投资人有可熊赚钱,也有可能赚大钱,只有很少的人能够长期的、稳定的、持续的从金融投资中赚钱。投资并非智力竞赛,智商高的人未必能击败智商低的人。进入金融市场的人,每个人都赚过钱,每个人都会有亏钱的经历。绝大多数行业的人都认同“赚钱的经历=赚钱的能力”这一假象,而实际上赚钱的经历不等于赚钱的能力。投资人如果不能摆脱这个假象的影响,则难以成为最终的赢家。股票、外汇和商品投资作为一个行业来说。和社会上的任何一个行业都不太相同。在西方发达国家,要想在任何一个职业性的行业赚钱,要先取得“赚钱的能力”,即资格认定,例如,大学教授要先获得博士学位才能教书,律师要先取得法律学位并通过律师资格考试,医生要先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并通过医生资格考试及相应的实规定等等。这种行业性的严格规定,使入门者一开始就铭记一条准则:“你必须有付出才能有获得”。也就是说你必须先有相应的能力然后才能有执业的资格。但在金融市场上,由于价格波动的随机性波动特性,凡乎所有的投资人都有赚钱的经历。以为可以不先取得相应的能力就可以得到赚钱的经历,或者以为既然有了偶然或短期赚钱的经历就证明了自己已经具备了持续稳定赚钱的能力。正是金融市场的这种巨大的诱惑力,吸引了一代一代的投资人不断为市场注入新的资金.使市场结构得以维持强大的活力和延续力。如果不计算交易成本,而且假设市场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系统,那么股票、外汇和商品交易都是一个“零和博弈”(Zero—Sum Game) ,即赢家的钱来自输家的钱。实际上,投资人买卖要付手续费和其他连带开支。投资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包括政府管理人员、分析师、数据商、经纪商,等等。从根本上而言也要由输家来供养的。那么输家不但从数量上还是资金量上都要远远超过赢家便成为金融市场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所以美国华尔街流行这样一句话:市场一定会用一切办法来证明大多数人是错的。总体来看,无论中外金融市场,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和负游戏!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金融市场随机特征的存在对投资者意味着:① 任何投资人从局部而言,从短期而言都有可能赚钱。② 投资人从全局而言,从长期而言获胜的概率非常低。多年来,现代投资 理论以多种大量的精密的高深的数学手段反复检测了股票波动特点,以大量的长期的无可辩驳的数据证明价格具有随机性特征。所谓随机性,是指数据的无记忆性,即过去数据不构成对未来数据的预测基础。投资理论界和投资实务界在股价随机行走特性上的争论,不在于随机性存在与否而在于对其程度的确认。理论界认为股价的波动是高度随机的。实务界认为股价的波动是相当部分随机的。http://hi.baidu.com/licai86/blog/item/cf73ca8c1063fee5503d9247.html
在存在操作成本的前提下,具有正期望值的操作系统的发现也是可能的[注1];虽然该类系统的发现是不容易的。据说,人类的绝大数技术发明最初都是为了应用于战争,而金融市场正是多空的战场,只要存在就一直延续着战斗,价格波动的某种程度上的非随机特性的存在,是投资交易系统存在的基础。投资交易的正确决策方式可划分为两大类型:一类为艺术型;另一类为科学型。历来著名的投资家和交易家,都可划属于上述类型之一。即或可属于艺术型的投资家或可属于科学型的投资家。从现代心理学的观点看,人的理性思维活动主要存在于两个层面之中,一为潜意识层面;一为意识思维层面。艺术型投资家的投资决策主要形成于潜意识层面之中,而科学型投资家的投资决策主要形成于意识思维层面之中。时间足够长,统计样本足够大,效果就显现出来了!http://hi.baidu.com/licai86/blog/item/cf73ca8c1063fee5503d9247.html
关于系统交易方法的定义,目前尚无统一的说法。所谓系统交易方法,是指交易者运用交易系统来帮助解决交易过程中的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交易决策、交易计划、交易执行等问题的系统性的交易方法。系统交易方法具有纯粹技术分析性、客观性、数量化、机械化、程序化、资金管理制度化、风险控制制度化、系统性和一致性等特点。交易系统的关键特点在于的客观性和完整性。当根据任何一种理论形成的操作方法达到整体的客观性和整体的完整性时,它就已经成为了一个交易系统。交易系统之所以能帮助投资人有效地控制风险,关键在于其风险控制的有关参数都是事前(交易发生之前)计算得出的,而不是事后得出的。而且风险控制操作是交易系统中的一个有机构成。一个完整的交易系统,在进场占计算得出的同时,也能够同时给出风险控制点(止损点)以及风险控制点发生的概率。任何先进的交易系统,都不能保证投资者每天都盈利,其最终博取的不是一个概率上的胜率,不是盈利次数的多少,而是总盈利大于总亏损的结果。http://hi.baidu.com/licai86/blog/item/cf73ca8c1063fee5503d9247.html
交易系统的设计可以建立在各种不同的理论基础之上。包括基本分析、技术分析、人工智能分析、脑神经网络技术、混沌理论、心理分析和学术分析等。具有有多种交易策略,例如趋势跟踪、震荡交易、套利交易、日内短线交易、超级短线交易、形态分析交易和波段交易等等。任何单次的交易都是一次赌博。你最多只能控制每笔单子的亏损,而盈利则要看市场的脸色;你不能控制单次的盈亏,但你可以预估这次交易的胜算概率有多大,回报有多大而已。赢家,不是不会输钱,而是在某段时间内,盈利比亏损多一点。
金融系统的随机性常常是不规则的运动和突变。非线性指不按比例、不成直线的关系,代表不规则的运动和突变。“非线性”是指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是“直线”关系,在直角坐标系中呈一条曲线。简单地说,一切不是一次的函数关系,如一切高于一次方的多项式函数关系,都是非线性的。由非线性函数关系描述的系统称为非线性系统。显然金融系统不是“直线”关系的线性系统,而是完全符合非线性系统的多种特征。例如实际的物理系统:两个眼睛的视敏度是一个眼睛的几倍?很容易想到的是两倍,可实际是6-10倍!这就是非线性:1+1不等于2。激光的生成就是非线性的!当外加电压较小时,激光器犹如普通电灯,光向四面八方散射;而当外加电压达到某一定值时,会突然出现一种全新现象:受激原子好像听到“向右看齐”的命令,发射出相位和方向都一致的单色光,就是激光。非线性的特点是:横断各个专业,渗透各个领域,几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时时有”如:天体运动存在混沌;电、光与声波的振荡,会突陷混沌;地磁场在400万年间,方向突变16次,也是由于混沌。甚至人类自己,原来都是非线性的:与传统的想法相反,健康人的脑电图和心脏跳动并不是规则的,而是混沌的,混沌正是生命力的表现,混沌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比非混沌系统快。
  定性地说,线性关系只有一种,而非线性关系则千变万化,不胜枚举。线性是非线性的特例,它是简单的比例关系,各部分的贡献是相互独立的;而非线性是对这种简单关系的偏离,各部分之间彼此影响,发生耦合作用,这是产生非线性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正因为如此,非线性系统中各种因素的独立性就丧失了: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叠加原理失效,非线性方程的两个解之和不再是原方程的解,系统行为对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极端敏感,长期行为不可预测,具有决定论性混沌和内在随机性。因此,对于非线性系统问题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http://hi.baidu.com/licai86/blog/item/cf73ca8c1063fee5503d9247.html
非线性科学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因为非线性科学本身真正体现出了经典科学向现代科学转变所引发的思维方式变革,这就是:“从绝对走向相对;从单义性走向多义性;从精确走向模糊;从因果性走向偶然性;从确定走向不确定;从可逆性走向不可逆性;从分析方法走向系统方法;从定域论走向场论;从时空分离走向时空统一”。

非线性系统中会出现一些在线性系统中不可能发生的奇特现象:
①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和输出特性只决定于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参数。而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和输出动态过程,不仅与系统的结构和参数有关,而且还与系统的初始条件和输入信号大小有关。例如,在幅值大的初始条件下系统的运动是收敛的(稳定的),而在幅值小的初始条件下系统的运动却是发散的(不稳定的),或者情况相反。
②非线性系统的平衡运动状态,除平衡点外还可能有周期解。周期解有稳定和不稳定两类,前者观察不到,后者是实际可观察到的。因此在某些非线性系统中,即使没有外部输入作用也会产生有一定振幅和频率的振荡,称为自激振荡,相应的相轨线为极限环。改变系统的参数可以改变自激振荡的振幅和频率。这个特性可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以达到某种技术目的。例如,根据所测温度来影响自激振荡的条件,使之振荡或消振,可以构成双位式温度调节器。
③线性系统的输入为正弦函数时,其输出的稳态过程也是同频率的正弦函数,两者仅在相位和幅值上不同。但非线性系统的输入为正弦函数时,其输出则是包含有高次谐波的非正弦周期函数,即输出会产生倍频、分频、频率侵占等现象。
④频率对振幅的依赖性、多值响应和跳跃谐振、分谐波振荡、频率捕捉、异步抑制、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在一定条件下还会产生突变、分岔、混沌(Chaos)、自组织现象、耗散结构、分形(Fractral)特征等现象。



[注1]如需进一步了解,请参阅以下文章:http://licai86.1000eb.com/mydirectory_18723_5580.htm
运用“稳定盈利的方法”原理http://tgb.cn/Article/324277/1(具体方法一:非线性波段操作http://tgb.cn/Article/174539/1;具体方法二:简单均线模型案例分析http://tgb.cn/Article/405834/1;具体方法三:趋势模式投入模拟分析http://tgb.cn/Article/379550/1;具体方法N......),操作杠杆基金http://tgb.cn/Article/339374/1,就可以:“超越20年最牛的股票”http://tgb.cn/Article/411577/1。
打开淘股吧APP
4
评论(4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licai86

12-05-14 22:22

0
对缠论推导过程的理解(2010-06-19 15:40:59)
 
1---对缠论推导过程的理解
缠师的一切理论都是从他的“走势终完美”这句话里引申出来的,之所以缠师把这作为他理论的第一条定理,因为这是他所有理论的基础。后面所有的缠论定理就围绕这第一定理展开,这其中的层层推导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想把这些理论的因果关系完整的系统的理解好,是要费点脑筋的。
缠中说禅技术分析基本原理一”: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终要完成。后面一句用更简练的话,就是“走势终完美”。走势终完美”这句话有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任何走势,无论是趋势还是盘整,在图形上最终都要完成。另一方面,一旦某种类型的走势完成以后,就会转化为其他类型的走势。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97b6df0100jjj1.html 
走势终完美,那走势又分为趋势与盘整,也就是说趋势与盘整也终完美。那怎样来分辨什麽是趋势与盘整呢?
由此问题,引申出对缠中说禅走势中枢概念的推导: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称为缠中说禅走势中枢。换言之,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就是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重叠部分所构成。
有了走势中枢的概念,就可以解释“什麽是趋势与盘整”这个问题了,也就有了以下的定义:缠中说禅盘整: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只包含一个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缠中说禅盘整。
缠中说禅趋势: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至少包含两个以上依次同向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缠中说禅趋势。该方向向上就称为上涨,向下就称为下跌。
那么,是否可能在某级别存在这样的走势,不包含任何缠中说禅走势中枢?这是不可能的。既然不可能,那就由此引申出“缠中说禅技术分析基本原理二”:任何级别任何完成的走势类型,必然包含一个以上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
有了缠中说禅技术分析基本原理一、二以及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定义,就可以严格证明:“缠中说禅走势分解定理一”: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都可以分解成同级别“盘整”、“下跌”与“上涨”三种走势类型的连接。

“缠中说禅走势分解定理二“: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都至少由三段以上次级别走势类型构成。
以上定理对实际操作又有如何的意义呢?继续推导下去,由上面的原理和定理,就可以严格地给出具体操作唯一可以依赖的两个坚实的基础。

因为某种类型的走势完成以后就会转化为其他类型的走势,对于下跌的走势来说,一旦完成,只能转化为上涨与盘整,因此,一旦能把握下跌走势转化的关节点买入,就在市场中占据了一个最有利的位置,而这个买点,就是前面反复强调的“第一类买点”;
而因为无论是趋势还是盘整在图形上最终都要完成,所以在第一类买点出现后第一次次级别回调制造的低点,是市场中第二有利的位置,为什么?因为上涨和盘整必然要在图形上完成,而上涨和盘整在图形上的要求,是必须包含三个以上的次级别运动,因此后面必须还至少有一个向上的次级别运动,这样的买点是绝对安全的,其安全性由走势的“不患”而保证,这,就是在前面反复强调的第二类买点。
有了上面关于买卖点的分析,任何由第一、二类买卖点构成的缠中说禅买卖点,都可以归结到不同级别的第一类买卖点。由此得到“缠中说禅趋势转折定律”:任何级别的上涨转折都是由某级别的第一类卖点构成的;任何的下跌转折都是由某级别的第一类买点构成的。

理论讲到这里,对于实际操作中最切实的问题就出现了,那就是如何判断一个走势类型完成了?也就是说如何找到缠中说禅趋势转折定律中说到的这个买卖的转折点呢?缠师如是说:这里最大的也是唯一的难点在于“走势类型的延伸”。对于盘整来说,三个重叠的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后,盘整就可以随时完成,也就是说,只要三个重叠的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走出来后,盘整随时结束都是完美的,但这可以不结束,可以不断延伸下去。面对趋势,形成两个依次同向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后,任何趋势都可以随时结束而完美,但也可以不断地延伸下去,形成更多的中枢。
所以,对于盘整来说,其“延伸”就在于不能产生新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其“结束”就是产生新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对于趋势来说,其“延伸”就在于同级别的同向“缠中说禅走势中枢”不断产生。其“结束”就是同级别的同向不能产生新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
有了以上的分析,由于趋势至少包含两个“缠中说禅走势中枢”,而盘整只有一个,因此趋势与盘整的判别关键也就在于是否产生新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由此可见,“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问题是技术分析中的核心问题,该问题一旦解决,很多判断上的大难题也将引刃而解。

为解决对于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分析问题,缠师由此马上给出了两条中枢定理:
“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定理一”:在趋势中,连接两个同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必然是次级别以下级别的走势类型。
“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定理二”:在盘整中,无论是离开还是返回“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走势类型必然是次级别以下的。

有了上面两个“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定理,不难证明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定理三:
某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破坏,当且仅当一个次级别走势离开该“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后,其后的次级别回抽走势不重新回到该“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内。
显然有了这定理三,上面这个问题“如何判断一个走势类型完成了?”就有了答案,那就是找到破坏原中枢的次级别走势的起点,就找到了这个转折点。而这个转折点也就是连接相邻两个同级别走势类型的那个点,也就是原走势类型结束的那个点。
而找到了这个中枢破坏的转折点以后,又会出现哪种情况呢?怎样进行分类呢?继续推导下去,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由前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的重叠部分确定,其后的走势有两种情况:一、该走势中枢的延伸。二、产生新的同级别走势中枢。而在趋势里,同级别的前后缠中说禅走势中枢是不能有任何重叠的,这包括任何围绕走势中枢产生的任何瞬间波动之间的重叠。因此,如果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的重叠区间虽然不和前面的走势中枢有任何重叠,但围绕该中枢产生的波动触及前面走势中枢延续时的某个瞬间波动区间,这时候,就不能认为该走势类型是趋势,而只是产生一个更大级别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

这里,必须把两种情况严格区分。一、走势中枢以及其延伸。这种情况下,所有围绕走势中枢产生的前后两个次级波动都必须至少有一个触及走势中枢的区间。否则,就必然产生一个新的三次连续次级走势类型的重叠部分离开原来的走势中枢,这与走势中枢的延续矛盾。二、一个走势中枢完成前,其波动触及上一个走势中枢或延伸时的某个瞬间波动区间,由此产生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
走势中枢的延伸与不断产生新的走势中枢并相应围绕波动互不重叠而形成趋势,在这两种情况下,一定不可能形成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而要形成一个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必然要采取第三种的方式,就是围绕新的同级别走势中枢产生后的波动与围绕前中枢的某个波动区间产生重叠。由此可马上得到一个重要的定理:

缠中说禅走势级别延续定理一:在更大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产生前,该级别走势类型将延续。也就是说,只能是只具有该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盘整或趋势的延续。
而由定理一很简单就能证明一个更重要的定理对走势改变给一个更精确、预先的界定:
缠中说禅走势级别延续定理二:更大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产生,当且仅当围绕连续两个同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产生的波动区间产生重叠。
有了上面的定理,就可以很精确地讨论走势中枢的问题了,继而引申出以下定理:
缠中说禅走势中枢中心定理一:走势中枢的延伸等价于任意区间[dn,gn]与[ZD,ZG]有重叠。换言之,若有Zn,使得dn>ZG或gn<ZD,则必然产生高级别的走势中枢或趋势及延续。

缠中说禅走势中枢中心定理二:前后同级别的两个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后GG〈前DD等价于下跌及其延续;后DD〉前GG等价于上涨及其延续。后ZG<前ZD且后GG〉=前DD,或后ZD〉前ZG且后DD=<前GG,则等价于形成高级别的走势中枢。

然后由上面的定理,可以得到第三类买卖点定理: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上离开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试,其低点不跌破ZG,则构成第三类买点;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下离开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抽,其高点不升破ZD,则构成第三类卖点
到了这里,123买卖点的定义就已经完整了。由此,就有缠中说禅买卖点的完备性定理:市场必然产生赢利的买卖点,只有第一、二、三类。

相同的分析,可以证明缠中说禅升跌完备性定理:市场中的任何向上与下跌,都必然从三类缠中说禅买卖点中的某一类开始以及结束。换言之,市场走势完全由这样的线段构成,线段的端点是某级别三类缠中说禅买卖点中的某一类。
有了对于这123买卖点的揭示,那麼在市场中的操作方法就明晰了,就是要在买点买,卖点卖,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有了这样的明确的分类分析,起码你赢也赢得明白,输也输得明白了。但一个新的问题,而且是更重要的问题又摆在面前了,就是如何才能找到这个走势转折点,也就是线段的端点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97b6df0100jjj1.html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缠师给出了有关于用背驰来判断这个问题的定理,

缠中说禅背驰-买卖点定理:任一背驰都必然制造某级别的买卖点,任一级别的买卖点都必然源自某级别走势的背驰。该定理的证明这理暂且不说了,换句话说,只要你看到某级别的背驰,必然意味着要有逆转。但逆转并不意味着永远的,例如,日线上向上的背驰制造一个卖点,回跌后,在5分钟或30分钟出现向下的背驰制造一个买点,然后由这买点开始,又可以重新上涨,甚至创新高,这是很正常的情况。

而转折是有级别的,关于转折与背驰的关系,有如下定理:
缠中说禅背驰-转折定理:某级别趋势的背驰将导致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或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
说到了这里,就给出了寻找转折点的办法,那就是对背弛的判断。而背驰又分为盘整背驰与趋势背驰,而趋势背驰后走势的转折又会出现3种情况,关于这3种情况一、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二、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三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缠师给出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一、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
对于5分钟级别趋势发生背驰的情况,那这个5分钟级别的趋势里所具有的中枢都是5分钟级别的,假设共有N个,显然,这个N>=2。考虑最后一个中枢的情况,最后的背驰段,跌破该中枢后,该背驰段显然是一个1分钟以下级别的走势,否则就和该中枢是5分钟级别趋势的最后一个中枢的前提矛盾了。该背驰段出现第一类买点发生反弹,显然,该反弹一定触及最后一个中枢的DD=min(dn),也就是围绕该中枢震荡的最低点,否则,如果反弹连这都触及不了,就等于在下面又至少形成一个新的5分钟中枢,这与上中枢是最后一个矛盾。这种只触及最后一个中枢的DD=min(dn)的反弹,就是背弛后最弱的反弹,这种反弹,将把最后一个中枢变成一个级别上的扩展,例如,把5分钟的中枢扩展成30分钟甚至更大的中枢。
前面说过,第一类买点是绝对安全的,即使是这样一种最低级别的反弹,也有足够的空间让买入获利,而且,一般这种情况出现得特别少,很特殊的情况,但理论上,是要完全精确的,不能放过任何一种情况,如果不幸碰到这种情况,在资金利用率的要求下,当然是要找机会马上退出,否则就会浪费时间了。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97b6df0100jjj1.html 
注意,这种情况和盘整背驰中转化成第三类卖点的情况不同,那种情况下,反弹的级别一定比最后一个中枢低,而这种情况,反弹的级别一定等于或大于最后一个中枢的。因此,这两种情况,不难区分。
二、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三、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
这二种情况就是发生转折的两种情况,原理是一样的,只是相应的力度有区别。当反弹至少要重新触及最后一个中枢,这样,将发生转折,也就是出现盘整与上涨两种情况,对于上面5分钟下跌的例子,就意味着,将出现5分钟级别更大的盘整或5分钟级别以上的上涨,两段走势类型的连接,就有两种情况出现:下跌+盘整,或者下跌+上涨。注意,这里的盘整的中枢级别一定大于下跌中的中枢级别,否则就和下跌的延伸或第一种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搞混了。而上涨的中枢,不一定大于上跌中的中枢,例如,一个5分钟级别的下跌后反过来是一个5分钟级别的上涨,这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是盘整,那就至少是30分钟级别的。
以上三种情况,就完全分类了某级别背驰后的级别与力度,也就是某级别的第一类买点后将发生怎么样的情况,而第一类卖点的情况是一样的,只是方向相反。注意,这里说的是最精确的情况,由于第一种情况很少发生且和第二种情况有所类似,所以粗糙地说,也可以说背驰以后就意味着盘整和反趋势。
至此,缠论的大体框架已经基本上构建出来,理论也基本上阐述明了。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完整缜密的推导过程,而且前后理论的因果关系和逻辑分析是逐层推进,鞭辟入里,丝丝入扣的,不存在任何或然的情况出现。缠师说本ID的理论是最市场走势最精确的分析,必须把所有情况以及其分辨了然于胸,才可能对市场的走势有一个精确的把握。如果本ID把这套理论出版,书名就可以是《市场哲学的数学原理》,因为本ID的理论的严密性以及对市场的意义,一点不比牛顿对物理的意义差,这一点,是必须逐步明确认识的。

2---关于缠论的基础
首先,你要知道缠论到底是什麽?为什麽缠师会说他的理论像几何一样严密?而你掌握了这个理论以后,他又能给你带来些什麽?在市场里是不是就可以百发百中,无往而不利了呢?
17课中缠师说“例如,原来是在一个趋势中,该趋势是否延续还是改变成相反的趋势或盘整,这样的问题在当下的层次上永远是“不患”的,无位次的。任何宣称自己能解决这个两难问题的,就如同在地球上宣称自己不受地球引力影响一样无效,这是任何面对技术图形的人都必须时刻牢记的。”这句话不知道有几个人能好好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由此可见,缠论也不是神论。理论注定了只有理论的精度,而操作的精度,是没办法用理论的准确性来衡量的。即使这个理论完全正确,即使你掌握到像缠师一样的程度,也不可能做到百发百中的每次都找到那个转折的点。如果缠师自己能百发百中的话,那世界上的钱早就是他一个人的了。这可能吗?
比如就算你能区间套到1秒钟走势上,你也永远面对一个当下判断的问题,这个问题地准确率可以说永远都是50%。其实,在缠师的行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缠师对市场是一直保持着敬畏的,缠师永远也不会肯定的说什麽2500见之类的话。因为下一秒的走势,连上帝都不知道。所以,缠师说“在当下的层次上永远是“不患”的”。也就是说没有什麽理论可以保证当下买入和卖出的百分之百准确率。波浪不行,道氏不行,缠论也不行。
有些人可笑到认为,缠师说的几何一样的理论,就是应该针对操作这些123买卖的转折点。缠师说得这麽牛,就应该是百分之百。一旦走势不按照他的想法走了,一旦输了钱,就嚎叫着缠论失效了。不是几何吗?不是3买吗?不是c必须回到B吗?然后,就轰轰烈烈的掀起一场全面质疑的风暴,两方展开漫天的口水谩骂。但最终都是不了了之,屁问题没解决一个。
这些人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他们不知道缠师说得几何一样的理论到底是什麽。其实很简单,就是上面推导的那些定理,仔细看看都明白。你可以试着画图找找,看能不能找到在乎其外的东西。这就是一个对市场走势的完全分类,完全没有可能出现或然的情况,这个对市场的分类才是几何一样精确的。那些分笔,线段,区间套,aAbBcC的用法,走势多义性,结合率,5日10日线。。。都是一些分类的工具,或者套用理论的一些例子,或者是一些长期的经验。这些东西都是为了让操作能尽量达到100%理论的精确程度,但这永远也是只接近100%,而不可能达到真正理论100%的精确度。最好的操作也就是能找到这个理论所保证的绝对安全买卖点的区间,也就是缠师说得市场中最安全的港湾。
  有人肯定要说既然操作不可能达到理论的精确程度,也就是说用对了这个理论,也有可能会输钱,那这理论还几何吗?还有用吗?
  当然是有用的,而且是绝对的。因为这个理论已经将市场完全分类,123买卖点的定义已经给出,一旦你介入以后发现错误,比如说3买了,一会又跌破了,3买不成立了。那你肯定是要按缠师说的,按照中枢震荡的反弹找机会逃出来。因为这是纪律,理论保证的上升空间没有了。当然了缠师还给出很多东西来让你辅助判断,比如均线,分型之类的标杆。还有在第几个中枢后出现的这个买点之类的经验。总之就算这次判断错了,损失也不会大。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6100的时候,你判断不了上升的结束,一个1分钟3卖你没有走,到5分钟出现3卖的时候你还有幻想也没走,那麽等到30分钟的3卖出现的时候,估计傻子也走了,再不走就和缠论没有关系了。学了缠论的人是不可能从6100抱到1600的。这就是理论对操作的实际意义,再没看到缠论之前,一个散户他很可能是赢不知道为何赢,输不知道为何输,被市场煮了也就煮了。但学了之后,起码散户可以知道可能盈利的123买点机会在哪里?是怎样出现的?何时介入才能赢利?退出的时机又在哪里?虽然这个介入的时机有可能你会判断错了,但走势的分类已经在你的预判之中,一旦出现123卖点的信号,就按既定程序退出,等待下一个机会。
走势终完美,多简单而有哲理的操作理念,长此以往,你可能输吗?

3---关于级别
级别的概念贯穿缠论的始终,缠师说不理解级别,就不可能理解他的理论。到底什麽是级别?我再多啰嗦两句。
有人说缠师的理论绕,但是缠师是用次级别的走势来构成本级别的走势的,这注定了探讨走势问题的时候要绕,不绕就根本说不清楚。有个同学很简单概括级别,1,3,9。。。这就很直观,很说明问题。
首先,你要知道,级别是递归来的。你可以用笔和线段来定义最低级别,也可以用k线图上的上下上来定义(这是缠师开始使用的办法)。这个定义只要符合递归就行了,构不构成笔,是不是线段,没有固定的要求,你自己能明白是怎样定义的就可以,只要你不随意改变这个递归关系就可以,不影响用它进行理论分析。缠师有1课讲过这问题,用了2个公式f0,f1等于什麽的。很不好意思,我数学不好,到现在也看不懂这个公式,但这个意思我是知道的。
所以,根本没必要太过于纠缠在分笔线段上,或者包含不包含的问题,看清楚大方向才是最正确的思路。缠师懒人线路中是说过分型笔与线段是基础中的基础,一定要掌握。但现在问题是缠师不在,出现了划分的争议根本就找不到准确答案。看看很多高手们的划分就知道,一旦市场走势复杂化,必定他们的划分不会完全一样。所以这不是我们不想深究,只是裁判不在,你说咋办?继续纠缠在这里,还是走下去?对我一个文科生来说,K线图注定就是天书。我的办法是找最简单的最容易理解的来看,经常看的就是秋叶正红兄的博文,他的思路很简单清晰。再结合悟多兄的公式,自己分析一下就行了。
一个小小的划分失误就有可能导致一个大的方向性的错误,缠师用蝴蝶效应比喻这个小小的误差,这没错。但并不是每次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市场里不可能随时都是蝴蝶效应,那毕竟是较少的情况。
其实,缠师的懒人线路是高估了很多人的理解能力的,用懒人线路来学的前提就是,你先要把上面那个基础理论的推导过程和关系先搞清楚。因为有很多人根本基础的理论都搞不清,就先拿着1分钟5分钟的图开始划来划去,找买卖点了。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自杀式的学方法,一旦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必死无疑。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97b6df0100jjj1.html 
还是说级别,因为一个走势是由3段以上有重叠的次级别走势构成的,简单笼统地说一下,比如一个5分钟下跌的走势,这个走势是由3段以上1分钟走势构成的。你判断这个5分钟的走势要结束了,你要抄底了。那麽这个5分钟的走势要结束下跌,发生逆转而向上走。那可以肯定的是你构成5分钟走势中的最后这个1分钟向下走势先要结束,转而向上。而1分钟走势要结束,那分笔级别的向下走势要先结束,转而向上。最后追踪到这个分笔级别的走势是否发生转折上,这就构成了一个当下判断的区间套用法。
缠师这个区间套的用法就是对级别的最好诠释,可以说在判断每一个级别的走势是否结束时,用的都是基础理论的定义。就是在为了让这个操作的精度提高,接近理论的精度。很简单的说,如果没有这个递归的级别定义,就不会有区间套的运用。也就是说你要找一个5分钟的走势的结束点,你就要等5分钟图上那个转折点,走出上下上3笔以后,而且第3笔要比第1笔高,而且分型序列元素还不能有缺口啥的,前面那个向下线段才结束,而且这时候5分钟的向下走势还不一定就是结束了。总之,就是等你在5分钟图上看到转折了,黄花菜都凉了。如果在高位的话,等你买上可能也就正好调头冲下了。

所以如果对级别没有概念,理论就不能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这就是级别的真正意义。而另外一个对于操作更有意义的概念,就是转折与背驰。
---关于a+A+b+B+c
毫无疑问,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这是最具争议的一个问题。N个人说过只有这才是缠师自己发明的东西,别的都是借来的,而仅有的这点东西还是错的。我讲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首先,a+A+b+B+c这不是理论,这只是一个如何运用理论的一个例子,针对这个公式的理论应该是这3条:

1)而转折是有级别的,关于转折与背驰的关系,有如下定理:
缠中说禅背驰-转折定理:某级别趋势的背驰将导致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或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
还有关系的就是这两条:
2)缠中说禅升跌完备性定理:市场中的任何向上与下跌,都必然从三类缠中说禅买卖点中的某一类开始以及结束。换言之,市场走势完全由这样的线段构成,线段的端点是某级别三类缠中说禅买卖点中的某一类。
3)缠中说禅背驰-买卖点定理:任一背驰都必然制造某级别的买卖点,任一级别的买卖点都必然源自某级别走势的背驰。该定理的证明这理暂且不说了,换句话说,只要你看到某级别的背驰,必然意味着要有逆转。但逆转并不意味着永远的。

很显然,我们要找的买卖点就在这第2条定理上,也即是要找这到个线段的端点,而第3条就是说这个端点,即这个走势的转折是由背弛造成的。而第3条有句很重要的话
“只要你看到某级别的背驰,必然意味着要有逆转。”其实这句话是可以反过来说也可以,就是“只要你看到有逆转,必然意味着有某级别的背驰
这两句话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含义,就是“只要你看到”这几个字。我要说的是,有些时候这个背驰“你可能是看不到的”
比如5秒钟走势的背弛,1秒钟走势的背弛,这些你都是看不到的,但不表明它不存在。这就可能解释了为什麽会背了又背?为什麽会明显的不背驰也转折?

缠师说“小级别的延伸可使大级别的背驰变得不背驰。”
“但逆转并不意味着永远的,例如,日线上向上的背驰制造一个卖点,回跌后,在5分钟或30分钟出现向下的背驰制造一个买点,然后由这买点开始,又可以重新上涨,甚至创新高。”
这都是再说背了又背这个问题,很可能这1秒钟走势的延伸,就能让你1分钟图上看到背了又背。也可能这个1分钟图上的下跌在1秒钟走势上一个盘整就又上去了。所以,你在1分钟图上可能根本看不到。
而这些超小背弛,常发生在小级别背驰引发大级别的转折上,在单个股票的1分钟图上随处可见,经常就是一段强烈的拉升,比之前的任何一段的力度都大,根本看不到任何背驰。然后就开始回跌,还在等着下一个向上不创新高,或者盘整背驰时走,结果这刚刚开始下跌的一笔就直接跌了之前涨幅的大半,再走两下就直接回原中枢了。这种情况缠师是用红柱子的长度和黄白线来判断背驰的,这点比较不好把握,可以和44课结合着运用到实际操作中。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97b6df0100jjj1.html 
现在说上面的第1条定理,有人就是不明白为啥a+A+b+B+c,这个c他为啥就不跌回B里?或者c他为啥就跌回B里?
讨论这个问题之前你要先搞清楚,这条定理的前提是什麽?看看这个定理的名字缠中说禅背驰-转折定理你就知道了。这个前提就是这个走势发生转折,而这个转折是由于本级别走势的背驰所导致的,那发生了转折就意味着之前的这个a+A+b+B+c的趋势已经结束了,怎样才算结束了?那必然是这3种情况“某级别趋势的背驰将导致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或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那c就必然要回到B里,这有啥可说的,你能找出第4种情况吗?
如果c没回B里,那就是这个趋势还没完,在上面又出现新中枢了,那这条理论的前提就不存在了,因为在这个c这里没有发生转折,这个B不是最后一个中枢。当然就没有定理里的那3种情况了
其实关于c包不包含B的第3类买点的问题在当下的操作里根本没意义,缠师已经给出了具体操作的办法,就是c走出来后,你可以先用盘整背驰的方法来判断,没有把握的就卖出一半,然后看这个次级别走势回不回到中枢B里,如果不回,那麽这里可以回补,然后在一个次级别的走势不创新高或者盘整背驰时出掉。如果跌回B里,那就不回补,看中枢的演化,如果出现了第3类卖点,就要全部出掉。这是在那课讲的我忘了,但这一定是缠师给出的办法。
因为一个完美的a+A+b+B+c趋势背驰要求这个c必须包含B的第3类买点,然后创出新高。否则就没有这个c,你看到的c不过就是对B的中枢震荡。
但能不能走成这样c包含3买后再创出新高的走势,谁也不知道。有些人非要想着要等c新高以后再判断趋势背不背驰,然后c可能头也不回的就直接跌回B里了。这些人就开始骂娘。又或者,这些人看到c的盘整背驰了,就认为这是个趋势背驰,就全抛了。等着c回到B里。然后c回拉的3买也不参与,等c3买确认以后又开始强力拉升,而且还创出新高,而且与b比已经明显没有背驰的时候,这些人又要跳出来喊,怎麽没跌回B里,说缠论失效了?

我看是你的脑子失效了,我只能抽你2下,让你清醒一下。要哭要嚎的你走远点,别污了别人的眼睛。
一个趋势结束之后,必然要出现的3种情况就是这条定理所说的,就没有第4种。你要根据合理的同级别分解,把之前的这个走势分解出来,找到了新的走势类型,你操作的标杆就开始针对这个新的走势类型了。
 5---关于123买卖点
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学了分段,有了直观的图表上的分段以后,谁都能找出来。区别就是可能有的人找的不准确。我的看法是123买点的安全性固然有理论的保证,就是至少有一个次级别的向上。但这个向上的力度是谁也不能保证的,可能这一上就是50% ,这你要拿的住。也可能就是几毛钱,然后就向下了,这你就要跑得快。
关键你要知道买点和卖点的关系,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对3买的判断,有时候一个爆强的小级别向上走势,比如11。2这天,你要等1分钟3买那就要等到第2天了,这个上是走了一天还没走完,等回跌的3买出现了,再一个向上后马上就盘背,新的中枢就形成了,又开始震荡了,和前一天的走势比根本没有太大利润可言了。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97b6df0100jjj1.html 
而且,很多时候在第2,3个中枢出现的3买可能上去之后,马上对应的就是1卖或者2卖,你要跑慢了,必定要套在里面。所以缠师说,下跌的2-3个中枢之后你考虑的应该是买点,上涨的2-3中枢之后你考虑的应该是卖点。比较安全的原则就是把操作级别放大,因为这样才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你面对一些走势的变化。至于这个空间有多大,是涨1毛,还是涨1块,这里面很多的经验就要到市场中自己发现了,没有啥理论能连这个问题也给你保证了。
好像是实盘交流里的老牛有次说,中国的股市因为没有做空的机制,所以要逼空就是不停的拉,拉到空头低头认错进来为止。当然要跌那也是义无反顾,一头扎下去,连个影子都不见。所以说在找买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小级别的3买大部分是不可靠的,只有大级别的3买才有意义。市场不强的情况下,1分钟小级别的3买大多都是做中枢震荡的宿命。
但是1分钟的一个走势可能就涨个10-20%,也可能跌个10-20%,所以,学了缠论的人,不可能不关注这个1分钟走势的买卖点。我个人认为,既然学了缠论,就应该勇于在刀锋上舞蹈,只是要控制好量。否则,缠论你学来干嘛?其实,这不仅仅是利润的问题,最关键的是,在一个风声鹤唳的下跌局面下,全部人都不看好,但你能用你学的理论盈利,那该是一种多大的鼓舞,会给你多大的自信心啊。而且,也会对以后的进一步提高打一个很好的心理基础。
在这里关键是想再说说这个3买的概念是因何而来的?其实这个3买的出现就是对错过了1,2买点的一个补救,因为3买出现的时候,这时的价格肯定是已经离开底部的区间了,但因为一定还有一个次级别的向上走势,所以3买也是理论保证安全的。但刚才也说了,很强的走势情况下,这个3买会里第一个中枢很远。那你炒股票,肯定是想赚多,买也肯定是想买在底部了。
所以说,108课何谓底部?从月线看中期走势演化,就要好好再看看,研究研究。
108课里面的一段话:
底部都是分级别的,如果站在精确走势类型的角度,那么第一类买点出现后一知道该买点所引发的中枢第一次走出第三类买卖点前,都可以看成底部构造的过程。只不过如果是第三类卖点先出现,就意味着这底部构造失败了,反之,第三类买点意味着底部构造的最终完成并展开新的行情。当然,顶部的情况,反过来定义就是。
注意了,有了这个定义,就一定要搞明白,不是在底部的区间上买,而是相反,应该和中枢震荡的操作一样,在区间下探失败时买,这才是最好的买点,连这都搞不明白,就白学了。此外,底部是有级别的,日线图上的底分型,当然就对应着分型意义上的日线级别底部。
这就是我想提醒注意的,看明白了,你就不会再拘泥于123买了。只要是在这个区间,是几买都无所谓。而且,缠师说过了“在区间下探失败时买,这才是最好的买点”当然了你要买在这点上,而对于这个买点的精确度就涉及到当下的判断。
6----关于当下
还是那个观点,不管你区间套精确到多麽小的级别,你当下的判断要找到那个准确的转折点,都不可能是100%的。所以,怎样才能回避这哪怕只有1%的风险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97b6df0100jjj1.html 
为什麽缠师说大资金可以引导市场按他的剧本走,小散户就别想抄底逃顶等着趋势确立再进,这句话能不能真正体会出点滋味了呢?
其实我们散户的当下和缠师那个级别的当下是不一样的。
举个例子:同样一个股票顶背驰,缠师看到了,啪!20000手砸出去了,不行再给20000手。庄要是真敢接的话,缠师可就笑了。庄会在高位接砸盘吗?说不定跟着砸,那顶背驰马上确立了,那缠师这个当下的判断也是正确的了。
如果换我们散户也看到了,想逃顶,啪20手砸出去了,气泡都没一个。庄一看,想跑,我先砸砸,然后再给你拉拉,总会想办法再把你弄回来。那就会背了又背。那你这个当下判断就是错的。除非你抛售的同时,大资金也在抛售,或者大部分的人都在抛售,否则你这个当下对卖点的判断永远也准确不了。市场的走势是合力构成的,差不多就这个道理吧。
所以,想要当下预判一个小级别走势的结束,我感觉是非常困难的,基本上就是50%。缠师的资金和操作经验看然不是我们能比得,但这个准确率也不可能达到理论的100%精度的。总之,我感觉散户也还是滞后确认比较安全合理,比如,抄一分钟向下趋势的底,起码走出3笔破坏之前的线段,然后再进场比较合适。如果线段确认破坏了,你进去以后,这个向上的线段没有回到最后一个中枢,马上就结束,那也没办法了,和理论也没关系了,运气太背了。就仔细再看看背弛和盘整背驰的判断对不对吧,如果错了,就是这个下跌走势没有结束的意思,那就要找机会撤退了,关键后面的节奏不能打乱,错了马上认错。如果不能马上恢复到原来的节奏上,弄不好的话基本上个把月是白忙活了。当然操作的级别放大一点,更安全一点,不过耐性要好一点。
判断转折点这样的问题在当下的层次上永远是“不患”的,无位次的。这当下的判断永远要靠你自己的当下来判断,如果是在底部,当然你胆子就可以放大一点,这也是缠师说的。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97b6df0100jjj1.html 
之所以说了那麽多,因为这些都是我以前的一些困惑,我也曾非常怀疑,这理论是不是真如缠师所说的那样严谨?学了快一年半了,一点一点的想通了,现在对理论是不会再有任何怀疑了,但是我发现自己又回到了起点。原来不管什麽理论也不能保证让我百分之百的赢钱,也终于明白了缠师所说的“战胜市场就是战胜你自己的贪嗔迟疑慢,你钢铁了你就战胜市场了”这句话的含义。买点卖点可能只有一线之隔,市场中太多的陷阱和诱惑。你贪嗔痴疑慢了,也差不多就送进锅里了,贪嗔痴疑慢改不掉,那学啥也没用,早晚被煮掉。
可做到真正的钢铁是多难啊?怪不得缠师说文科生是炒不了什麽股票的,学文的人看多了小说,诗歌,电影这些东西,注定骨子里就带着多愁善感和情绪化,一进市场,走势上窜下跳的,理论上的机械化操作注定会受到情绪变化的影响。有时候感觉缠师所说的10类不适合市场的人,好像我都有份。。。平时最常看的就是94,95,96这三篇,基本上一旦操作上失误了,我就要看几遍,整整思路。都说抱腿,我多想抱个腿啊,可是缠师不在抱谁啊?不行我就抱他的股票吧,他说这股票能搞20年,我没理由不抱。
说到底,市场的成功关键还是在于人心,还是要靠自己。缠师和他的理论只给你指了条路,怎样走是你自己的事。你要是走着走着掉沟里了,你也别怨别人,说这里不对,那个不好的,鬼哭狼嚎的这算什麽?破口大骂的又有什麽用?
输就输了,败就败了,关键就是你失败了也要失败的有尊严。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败了,但一样千古留名。正所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我这长篇大论的,有多少对错的地方我也没有把握。各位看到不对之处,就请给指出来,也望海涵。就怕是有错的地方会误导了新人,那罪过就大了。其实我也挺矛盾的。。。
licai86

12-05-09 11:41

0
http://www.taoguba.com.cn/Keyword/89175/1
http://www.taoguba.com.cn/keybar.action?keywordID=26542
http://www.taoguba.com.cn/Keyword/26542/1

缠论的基本术语 
http://www.taoguba.com.cn/Article/169978/1
关于技术分析的笔记 
http://www.taoguba.com.cn/Article/161181/1
是缠师欺骗了我们?还是我们误解了缠师?
http://www.taoguba.com.cn/Article/407856/1
学缠中说禅的五个层次
http://www.taoguba.com.cn/Article/200345/1
均线的秘密 
http://www.taoguba.com.cn/Article/312985/1
http://www.taoguba.com.cn/Article/312991/1
licai86

12-05-07 08:21

0
走势的不可重复性和自同构性结构的绝对复制性以及理论的纯逻辑推导,这就构成了本 ID 理论视角的三个基本的客观支点,不深刻地明白这一点,是很难有真正的理解的。 
  走势的不可重复性,决定了一切的判断必须也必然是不可绝对预测的;自同构性结构的绝对复制性,决定了一切的判断都是可判断的,有着绝对的可操作性;理论的纯逻辑推导,就证明其结论的绝对有效性。 

缠 论 经 典
1、  就在买点买,卖点卖;当然,买点并不一定是一个点,一个价位,级别越大的,可以容忍的区间越大。
2、  你要经常考虑的是大的级别是什么,才考虑1分钟的图;除了最后的冲刺及权证,一般都没必要看1分钟的。
3、  散户绝对不要抄底,一定要等股票走稳将启动才介入;如果是短线,一定要在均线粘合时介入,这样就不用浪费时间。记住5周线是中线生命线,5日线是短线生命线。
4、  中线的顶不是一天形成的,只有筑顶一定时间后才会出现那种大阴线,而上升途中的大阴线,只会引发多头更凶猛的反扑。
5、  不要在以巨量大阴线构造顶部的下跌反抽中介入,这是投资中的大忌。
6、  要养成绝对不追高的好惯,不要在所有均线都向下发散时买股票,风险太大。
7、  背驰只是告诉你相应的升势告一段落,但没有承诺一定要调整多长时间与多大幅度,这个问题应该看低一级别的第一类买点回补,你看看该股低一级别的5分钟。出现明显的第一类买点,这就是一个回补的最好时机,后面的上涨,一点都没耽误。
8、  如果你怕大调整,就去看30分的第一类卖点。
9、  30分图上,如果你用MACD背驰,它明显走出三次红柱,一次比一次低,这是明显的背驰信号,根本不需要等跌破再有反应。
10、  一般最有效的背离是这样发生的:黄白线回到0轴附近再上去,股价新高而两线及柱子都不新高,这时出现的背离最有效。
11、  缠中说禅的MACD定律:第一类买点都是在0轴之下背驰形成的,第二类买点都是第一次上0轴后回抽确认形成的,卖点情况反过来。
12、  缠中说禅定律:任何非盘整性的转折性上涨,都是在某一级别的“下跌+盘整+下跌”后形成的,下跌反之。
13、  离开级别,无所谓趋势;没有趋势,没有背驰;背驰是前后趋势间的比较,也就是说,在同一级别图上存在两段同方向的趋势是比较背弛的前提;趋势,盘整等都必须要在图上有明显的高低点。没有明显的高低点的,只能构成趋势或盘整中一段。
14、  买了股票就要随时监控着出货的位置,股票买了是要用来出掉的。其次,什么时间出?关键就看你是什么位置买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在某级别买点买的,就在某级别的卖点卖。
15、  这个MACD是最好那种,从0轴很低的位置回到0轴上,然后一个双回试,典型的启动形态。
16、  一个日线级别的调整,就必然在30分上有三段走势。
17、  买了股票,就一定要从买点一直持有到至少同级别的第一卖点。除非你的短线技术特别好,否则就不要乱动,没必要为券商打工。
18、  不要追高介入任何股票,一定要在调整结束后,将启动时介入,这是市场生存的最好的办法。
19、  记住,最好的当然是卖得准,但如果不能;宁愿早了,千万别晚了。
20、  无论哪类买点,都是在下跌或回试中形成的,一定要养成惯,不要回调不敢买反而追高买。
21、  最差的调整也至少要去考验5日线甚至10日线,对调整无须畏惧,调整正是寻找下一次上涨好股票的时机,至少可以利用调整换股或打差价,前期没动的股票也会借调整启动。大盘调整时,关注逆市不跌的股票,下轮的黑马由此产生的可能性很大。
22、  MACD从0轴刚上来,不存在背驰的问题。用MACD判断背驰,首先要有黄白线对0轴的回拉,这个都没有,在该级别就不存在什么背驰,其他级别要相应去看了。
23、  中线指周线级别的,日线算是中短线,月线算是长线,30分线算是短线,5分线算是超短线的,而1分线只有T+0有意义。
24、  要反省自己的操作思路和持仓结构,如果资金量特别小就全仓进出,该卖就全卖,该买就全买,这样利用率高。
25、  这种黄白线刚上0轴的,根本就谈不上背驰,背驰是要上0轴后有一次大拉升,然后回抽0 轴,再拉升,才会有背驰。
26、  一般双次拉回都上不去,一定有再次下跌,这种双次拉回的第二次,都是构成下跌中的第一个中枢的最小级别的第三类卖点。
27、  看技术买点,一定要综合地看,如果30分很强的,甚至是1分钟的买点也该回补了;但如果30分很弱,那至少要等30分的买点出现。
28、  个股按图形来操作,把级别定好,但千万别太机械了,要配合好大级别的,否则都按1分图线段就机械了。首先要判断好大级别的走势,例如日线在上涨中,那1分钟之类的就算走了,也一定要及时买回来,而且最好别按1分弄,按5分图甚至更长都可以,除非是最后的急拉,那就要配合好1分图了。
29、  精通本ID的理论后,涨跌的分别就消失了,在脑子里只有买点和卖点,没有什么涨跌,达到这种境界,就算初步有成了。
30、  注意:背驰后不必然出现V型反转,也可以形成盘整后再选择方向。所以为什么抢反弹都是必须跌透,也就是至少两个以上中枢的原因。
31、  因为1分钟是被看到的最低一个图,如果要发现比1分钟还低的精确走势,可以单纯参考1分钟MACD的柱子对比。绿柱比前一波小但股价新低,这其实构成1分钟的次级别的背驰。
32、  5分钟的背驰,至少制造一个5分钟的走势类型;但还可以制造更大级别的,但这都要通过中枢的扩展完成。因此,一个1分钟的背驰,当然也可以构成大顶或大底。背驰是制造底部,制造第一类买点的,而中枢扩展,延伸是制造第二、三类买点。
33、  对于卖货来说,最好还是在上涨中抓住背驰,这样的技巧要求当然很高。
34、  第一类买点次级别上涨后,第一次次级别回调构成的第二类买点,其后肯定有利润,但经常会演化成大级别的盘整,特别在一些超级底部里,所以那时就要看中枢的演化情况,根据中枢的次级别的走势来决定大型中枢的第二类买点;而第三类买点和第二类买点在判断上唯一不同的就是,第三类买点的中枢级别比下面突破那中枢要小。
35、  小级别的背驰要发挥大作用:第一种是在大级别走势的背驰段里,否则,小级别的背驰不会引发大级别的反转;第二种,在急促的走势里,小级别的背驰往往反转的幅度特别大,这也是特别值得关注的。
36、  二三线股对大盘的敏感度不大,只要大盘不大跌,行情都会有。
37、  第一个中枢后上扬的一段,如果不出现背驰段,就会形成第二中枢,如果这个中枢的级别比第一个低,那这个上涨就厉害了,所以不用急。任何能第一二三类买点完美出现的基本比较厉害。
38、  如果你的资金量不大,不能短线操作,那看30分的买点就足够了,当然,最好日线不能在背驰段里。5分的在背驰段里。
39、  一个次级别的回抽,至少在分时图上有三段下上下。
40、  你要根据股票自身的走势,大盘的只能是参考,一般来说,只要大盘不是单边下跌,那二、三线的股票受大盘影响不会太大。
41、  盘整其实可以很简单处理,就是按次级别来看就行了,一段段分解操作。当然,有些特别小级别的,就没必要操作了。
42、  每个中枢的GG、DD都是最重要的位置之一,都会产生阻力或支撑。
43、  选股票要找好买点,在牛市里,第三类买点的爆发力是最强的,例如日线上的,如果实在找不到,就找30分上的。你可以把一些有潜力的板块,价位不高的,周线还没有拉升的当成自选,弄个100,几十只的,然后每天在这些股票里选买点,这样就不会太累了。节奏弄好了,基本可以达到出了马上可以买别的地步,这样资金利用率就高的。把已经走坏的挑出你的股票池,不断换入有潜力的新板块,这样不断下去,一定会有大成果的。
44、  盘整就要敢抛敢买,一旦出现第三类卖点进入破位急跌,就要等跌透,有点级别背驰再进入,这样才能既避开下跌,又不浪费盘整的震荡机会。
45、  关于定理三的两个次级别组合:趋势+反趋势,趋势+盘整,盘整+反趋势;这两个“次级别”和连接的结合性有关,简单的说,只要能分解出两段次级别走势就可以。
46、  A、B、C三段,C段不一定创新高,没有规定ABC三段,C一定比A高的,无论盘整背驰,背弛都是比较其力度,如果连新高都创不出,那力度就最弱,当然更不行。这时,根本连MACD的辅助都没有必要。MACD主要是辅助创新高的情况。
47、  背驰,盘整背驰都是走势分段的依据;所谓第三类买卖点对盘整结束的确认,最终也要看其内部结构的背驰,盘整背驰。
48、  不是等跌了才问卖不卖,而是涨的时候一旦进入背驰段的区间套里,就要陆续走,当然资金小的可以等到最后几个价位,资金大的就不可能了,第一卖点没走,就要在第二卖点走。如果是第三卖点估计跌很多了。
49、  同级别分解,当然都是同级别的中枢,不存在盘整中枢更大的问题。更大就分解成小的,这才叫同级别分解。同级别分解的起始点,必须是前面的走势类型的结束点。
50、  散户不一定要买指标股,因为相对慢点,可以多关注二线股,只要盘整足够,重新启动迹象的都可以关注。
51、  炒股必须有一定的节奏韵律,如果高没走,低位去回补等于加仓,这样不好,一定要搞清楚向下段与向上段。特别资金不大的,买就全买,回补如果信心不足,可以分单回补。只要是先卖的,回补起来就不会害怕了。
52、  离开中枢后的回抽力度越小,后面可以期待越高。
53、  在中枢震荡中,甚至同时向上的两段,都可以用类似背驰的方法来比较。这就是背驰方法的推广。
54、  同级别分解,不允许盘整里的中枢延伸,因此3段次级别就是了,不存在任意的问题。
55、  历史密集区就是历史上大多数的人都套在这个地方,股票又不是慈善晚会,那些没信心,没耐心的不下来,换手不充分,怎么可能大涨呢?
56、  技术不好就看5日线,如果是短线,就看60分的5均线,这些不破根本不用理会。
57、  对于散户,根本没必要专门弄一只股票,热点在哪就去哪?
58、  思维要转过来,太猛不是走的理由,该猛不猛或想猛猛不起来,才是走的理由上。
59、  对T+1的局限是必须考虑的,但一般来说,特别大的下跌,如果真有5分钟的背驰,其反弹力度已经足够短线。对小资金来说。
60、  除非有较大级别的买点,否则买股票都应该在下午,特别在走势不明朗的时侯
61、  对技术不行的,本ID给出一个最简单的方法,中线看5周线,短线看5日线。
62、  缺口在今后三天的整理中能不破,就构成所谓的突破性缺口,这样,大盘中短期的上涨目标就拓展了。这个缺口成为今后行情的重要下拉与支持力量。
63、  30分级别操作的,一个5分级别的背驰是在你操作的忍受范围内的;5分的背驰,正常情况下只能引发对5分走势类型的修正,一旦该修正的第一个中枢级别大于5分,那就要先出来,因为这里至少形成30分的盘整,这就是为什么需要第二类卖点的原因。
64、  一般来说,只看柱子面积,不看黄白线的,都是代表着相应小级别的比较。分笔的背驰可用1分的柱子面积比较就可以了。
65、  大盘震荡,具体的个股要根据自己的走势来决定进出,很多比大盘强的个股,就算大盘要补缺口反而大幅上扬。个股操作一定要注意,技术不好的,即使是短线,也就看5日线,不破就拿着,不要惯性乱跑,否则大盘一震荡,左右挨巴掌。另外心态一定要好,如果卖早卖错了,也没必要追高,等一个短线买点再介入不迟,大盘震荡中这种买点不难发现。
66、  破5日线这是通用的不精确方法,按通常的理解,一般是3天拉不回来就是真跌破。
67、  5分中枢推移中,其前提就是不能出现5分中枢,否则,这移动就结束了。所以一个1分钟走势向下后,再一个1分钟向上,如果出现背驰或不创新高,就意味着一定会形成5分中枢。所以这是就可以先出来。
68、  要学会用MACD黄白线第一次上0轴以后横在0轴上形成第二类买点的判断.
69、  既然你看好大级别的,就要按大级别的图形来思维,而不用管小级别的事情。如果你不能忍受小级别的波动,就按小级别操作,不能大小级别搞乱了。
70、  大盘震荡,有些个股会大幅上涨,如果你按大盘来看,那肯定是要出问题的。个股按个股的走势看,如果个股要跟着大盘,那自然就表现出与大盘一致的买卖点结构。从这,不难判断大盘与个股的相关程度。
licai86

12-05-06 09:17

0
缠中说禅的买点与卖点
买点和卖点是有级别的,日线上的第一类买点,可能两年才出现一次,而5分钟上的,可能两天就出现一次。如果你按30分钟线操作,就看30分钟图就完了,和收盘有什么关系?
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在某级别买点买的,就在某级别的卖点卖。买了股票,就一定要从买点一直持有到至少是同级别的第一卖点。除非你的短线技术特别好,否则就不要乱动,没必要为券商打工。只要不追高,严格按买点买入,不会有大问题的.如果你是在日线级别买的,那么30分钟的调整基本可以不看。当然,如果你时间充裕,可以按照30分钟的卖点来打短差,在30分钟的卖点出,30分钟的买点回补。
站在周线的角度,一个漂亮的第一类买点与第二类买点相组合的,都应该持有。什么时候加速?就是在周线、或至少在日线上出现第三类买点,然后就进入加速。
买点并不一定是一个点,一个价位,级别越大的,可以容忍的区间越大,大级别的买点买入后等待较大级别卖点的出现,卖点没出现的,就持有。卖点卖了,就等着跌出买点再进去,把中线有潜力的股票当成自选,不断的反复操作。
下跌的2-3个中枢之后你考虑的应该是买点,上涨的2-3中枢之后你考虑的应该是卖点。比较安全的原则就是把操作级别放大,因为这样才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你面对一些走势的变化。“在区间下探失败时买,这才是最好的买点”。
选股票要找好买点,在牛市里,第三类买点的爆发力是最强的,例如日线上的,如果实在找不到,就找30分钟上的。你可以把一些有潜力的板块,价位不高的,周线还没拉升当成自选,弄个100、几十只的,然后每天在这些股票里选买点,这样就不会太累了。节奏弄好了,基本可以达到出了马上又可以买别的地步,这样资金利用率就高的,散户资金不大,就要发挥优势,没必要参与大级别的调整。把已经走坏的挑出你的股票池,不断换入有潜力的新板块,这样不断下去,一定会有大成果的。
要找日线的第三类买点就看一个30分钟的回抽,而该回抽低点,就看5分钟的背弛,必须三个级别共同来才可以。第三类买点一定要等到次级别的背驰或双次回拉确认。日线的第三类买点至少是一个30分钟的回拉,不可能是一天完成的。一般第三类买点突破,都有至少20%以上的涨幅,各位等30分钟背弛就出来,换别的第三类买点的,这样来回几次,资金利用率就高了。
买股票一定要分清楚买卖点,在长线买点介入,然后根据中线震荡把成本降低为0然后继续增加筹码,先把筹码弄到手,然后根据震荡把成本降低,这样,什么时候介入问题都不大。
所有买点,归根结底都是第一类买点,要找第二、三类,其精确的,都要下次级别以下找第一类。第三类买点,一定要在第一个中枢后效果最好。
第三类买点最有效的,就是最底部那个中枢所产生的,因为即使变成较大的中枢,问题也不大。而在日线上出现第二个以上中枢时,就别用什么第三类买点了。那时候完全可以用低级别的第一类买点找到中枢震荡的低点。特别是第二次下探的低点。
所有买点都肯定是调整时出现的.一个30分钟的买点到卖点所产生的利润,比日线启动初期要大多了。对于日线上的第三类买点,只要一个30分钟级别的回抽不破日线中枢就可以了.标准的第三类买点产生的上扬,怎么都该等到次级别的背弛卖点出来才走。要养成好惯,别荡两下就晕了。

交易惯
不追高是投资第一要点。永远不追涨杀跌。没有股票是值得追高买的,当然也没必须杀跌卖股票。
一定要强迫自己把股票的种类降下来,对于小资金来说,一定要集中点,一般来说,100万以下的资金,超过5只都太多了。
有买点吗?有符合自己操作的级别的买点吗?这才是你受用一生的思维模式。应该培养这样的惯,就是你的眼光,只投向有买点的股票。关键是看图,看是否有符合操作级别的买卖点。如果能把30分钟级别的节奏抓住,这市场95%的人都不是你对手了。
所有操作的困难都是操作的失误造成的,养成好惯是投资第一重要的事情。要养成绝对不追高的好惯,除非是刚启动。
一定要惯于在放量突破回调时买股票,这样风险小很多。不要在以巨量大阴线构造顶部的下跌反抽中介入,这是投资就大忌。
一定要在调整结束后将启动时介入,这是在市场中生存的最好办法。中线大幅上涨后,再等中线调整结束再买,这样虽然会浪费很多所谓的机会,但这样一定能活下来。
股票是一个快乐的游戏,别把自己搞得那么苦。坚持只选择第一类第二类买点进入,就是保持快乐的好方法。

操作策略
任何时候,都要集中兵力,而且要有机动的资金. 然后用机动的资金不断弄短差把成本降低,这才是最安全的弄法.
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追高,应该选择好买卖点,特别对于散户来说,否则,一个小的震荡就足以出问题。激烈冲高的时候一定要看好卖点,先出来,否则一下调整很大,等于上下白折腾就没意思了。
卖点出来后,唯一需要关心的就是什么时候出现买点。不要对股票有感情,只对买卖点有感情就可以了。一个30分钟的买点,怎么都比1分钟的有吸引力,对于小资金,这点更重要。关键是先找到大一点级别的背驰段,然后再用小级别的背驰来找精确买点,这才是有用的。最好就是在30分钟的背驰段用5分钟找买点,短线这样就比较安全了。
一个股票如果突然上涨50%后,先把仓位减掉一半,然后无论上下都无所谓了,下来一补再上去,再出掉,成本可能就快负数了。 
在别人热情的时候我们要走开,在别人抛弃的时候我们要捡起来。这就是最重要的操作策略。只是买入的时点很重要。
在一个大级别买点买入后持有到大级别的卖点,怎么都应该是30分钟以上的。至于中枢震荡中的短差,那是一个高难度的活动,至于趋势中时,根本就不存在做差价的可能,趋势中,唯一需要干的就是等待背驰。注意,上面说的,都是在你的操作级别的意义上。
注意,最好选择周线刚脱离底部的股票,特别那些技术不好的,就算判断错误,也有改正的时候。只要盘整足够,重新有启动迹象的,都可以关注。
技术不好,可以把操作级别扩大为30分钟以上、甚至是日线的,这样,一个月也就操作一两次。股票操作中最大的毛病就是用一个超短线的买点去期待一个超长线的卖点。
低级图上用中枢、走势类型。高级图上用分型,线段,等于有两套有用的工具去分析同一走势,这是天大的好事。
四种技术形态的个股:一、创新高后回试的,这可以用第三类买点来把握;二、在前期高位下盘整蓄势的,这可以用小级别的第三类买点把握其突破,或在震荡低点介入;三、反弹受阻拉平台整理的,这个第二同样处理,只是位置与前期高位有距离;四、依然在底部构筑双底、头肩底之类图形的,这可以用第一、二类买点把握。必须按照技术图形分别对待。特别是创新高的股票,必须注意有没有大级别背驰,有的,一定要小心,小心中了多头陷阱。如果没有背驰,或者盘整背驰最终转化为第三类买点,才可以介入。
在中枢震荡中,安全的作法应该是先卖后买、形成节奏。必须注意,一旦震荡的力度大于前面有可能形成第三类卖点时,就一定要停止回补,等待第三类卖点引发的下跌出现买点时再介入,很多人经常出问题,就是心里先假设一个可能的跌幅,觉得肯定跌不深,这都是大毛病。一定要养成只看图形操作的惯。
一般来说,如果卖了没回补,最好别养成追高回补的坏惯。抛了,在技术允许的情况下,一定要买回来,否则节奏就会乱,一旦发现再冲高,再追,反而容易被套住。
一个上涨的股票,如果是日线级别的,最晚就是在第三类买点介入,这是最安全的,100%获利。如果错过了,那就按小级别的介入,30分钟、5分钟、甚至1分钟,总能找到介入的位置,关键是怎么去把握了。但级别越小,可操作性越差。
你可以选好几只节奏有错位的股票,当成股票池,然后不断反复操作这些股票,在这些股票中不断根据买卖点买卖换股,每次只操作一只,最多两只
大盘不好,一定要等待大一点级别的买点,或者在尾盘出现的买点。否则不一定能逃过T+1的限制。
卖了是为了买回来,特别对那些大级别在强劲上升的股票,否则,卖了不买,那为什么要卖?
回补不能着急,连中枢都不形成,意味着趋势很强烈,就一定要耐心等待中枢的出现。两个中枢以后出现背弛,那这就很安全的回补点了。抢反弹都是必须跌透的,也就是至少两个以上中枢的原因。在5分钟图上,一般来说,一个下跌最多就是3、4个中枢,超过4个的极为罕见。(指大盘熊市)
5分钟的背驰是否要走,你要根据当时30分钟、日线的情况来看,如果大级别在主升段,就算走了也要买回来,如果符合区间套的情况,那就不能随便买回来了。
如果你资金量不大,又能短线操作,那看30分钟的买点就足够了。当然,最好日线不能在背弛段里。
5分钟、30分钟这些级别,能把成本降很多,特别那些活跃的,震荡幅度大的,一次30分钟级别的操作,如果资金不大,基本能把成本至少降10%以上。
15、30分钟的背驰,对于小资金,足以有10%的短差了,8次这样的机会足以翻番了。一定要灵活,不能光会先买后卖,也应该学会先卖后买。一个5分钟的买点出现,抓住了10%的利润是跑不掉的。震荡才能产生利润,才能把成本降下来。
背驰走了一定要找机会补回来,没人说背驰了以后一定下跌50%的,特别是大级别上涨里的小级别背驰,很多情况下就一个盘中回档就完成了 。要综合地看。
一个中线的仓位,至少应该在一个日线级别的买点介入,这样才有中线运用的价值。
涨的多,有大级别卖点的,可以先出来,没必要参与盘整,找那些有较大买点的,这样利用率就高了。
操作是双面的,可以先买后卖,可以先卖后买,可以先卖后买再卖,关键是看图操作,不要凭自己的情绪。按图形来操作,把级别定好,但千万别太机械了,要配合好大级别的,否则都按1分钟来,就机械了。首先要判断好大级别的走势,如果是日线的上涨中,太多短线是不适合的,特别技术不过关,就会买不回来给夹空了,而在日线的下跌中,就会被严重套住了。所以先要判断好日线等大级别的走势,然后再说短线。
如果你手头的股票在一个良好的上涨趋势中,就一定要坚决持有,有些股票开始走得慢,但越走越快,不拿着,扔了换其他股票,一来要忍受刚进去时震荡产生的亏损,二来一旦扔掉的涨得更好,心里影响就更大了。
从来,大多数人都是容易买对,永远卖不对,结果就是坐电梯。说白了,就是贪婪所致。宁愿卖早,不要卖晚,卖早,有钱,就有新的机会可以把握。卖晚,不仅坐电梯,还把机会成本给搞起来了。至于卖点的精度问题,那是一个磨练的过程。卖多了,精度自然高,对理论的把握自然好。一把好刀,一次都不用,有什么用?
跌,只能考虑买;涨,只能考虑卖。请把整个思路要扭过来。
licai86

12-05-05 11:42

0
缠中说禅的理论与理念
本ID的理论永远都是按图办事,没有死多、死空这些无聊玩意。按图操作,走了的,就要继续按图,把该买的买回来。本ID的理论的有效性,通过每一次的震荡,都会无情地告诉你。
如果你真掌握了本ID的理论,用一个30分钟级别的买卖点,操作3次,50%都回来了,关键是你会还是不会。
学了本ID的理论还像一般人那样抢开盘就是太无聊了。要学会耐心等待买点。要把这些追高或不在买点买、卖点卖的坏毛病改了,否则很难进步的。等买点,股票又不是什么,一定要马上拥有的,有买点再说。没买点,什么股票都是垃圾。
抓住中枢这个中心,走势类型与级别两个基本点,其他都是辅助。
本ID见到背弛就要发狠。一旦有卖点,无论什么股票,本ID一定比谁都砸得狠。对于高手来说,调整最好,来回的机会更多,更好玩。
精通本ID的理论后,涨跌的分别就会消失,在里脑子里,只有买点卖点,没什么涨跌,达到这种境界,就算初步有成了。成为人,首先就是要摆脱金钱的压力,于金钱而自由。
本ID从来不让人在非买点买股票,任何好股票也都需要好买点。本ID只希望大家都在买点,而且是级别大的买点再买。在本ID的理论里,没所谓空头多头,只有见买点买卖点卖。本ID只知道卖点出来了要卖,买点要买,跌多了,就要考虑密切关注回补的时机了。
本ID最鄙视追涨的人。追涨,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有本事的就在第一、二、三买点买;第一、二、三卖点卖。学会了本ID的理论,有什么股票找不出买点的?那才是最关键的。
ID布局的那些板块(农业、创投、化工、环保新能源、消耗品),都是国家的经济发展的方向,本ID从来不买贵股票,因为本ID当然不可能给人抬轿子。而所有的大牛股,都是从低价开始的。本ID说20以上是垃圾,并不是说20以上就没机会,但那些机会是第二、三、四中枢以后的机会,为什么在个位的时候不买?
对于散户,根本没必须长期持有一只股票,那是大资金没办法的办法。对于散户,如果通道畅通的,最快的方法就是用第三类买点去操作,杀完一只继续一只,不断干下去,不参与任何的中枢震荡,只搞最强势的这才是散户该干的事情。持有到背驰卖点,然后坚决走人,等待新的买点。
本ID所有介入的股票都不会走的,但一定会用震荡减低成本到0后继续增加筹码。本ID介入一只股票,都是要至少持有两年以上的,甚至是天长地久,想快,就学好第三类买点,那是最快的。
长期投资,就是要在大级别买点介入,例如年线、季线、月线的买点,然后一直持有到大级别卖点再卖,这才是真正的长期投资。
选什么股票其实不重要,关键是要选好买点,等待你的买点或换股的时机,别抛了一只买点上的股票去换一个卖点上的。一个人,可以操作一只股票获取最大利润,关键是买点、卖点的节奏,而不是股票本身。
要保证操作正确,最好就是一心一意,选好一定的股票,反复操作,如果你把所有该级别的震荡都基本把握,其实效率并不低。

为什么叫“缠中说禅”?
  1、以股市为基础。缠者,价格重叠区间也,买卖双方阵地战之区域也;禅者,破解之道也。以阵地战为中心,比较前后两段之力度大小,大者,留之,小者,去之。
  2、以现实存在为基础。缠者,人性之纠结,贪嗔疾慢疑也;禅者,觉悟、超脱者也。以禅破缠,上善若水,尤如空筒,随波而走,方入空门。
  3、缠中说禅的哲学路线安排。由股市之解决之道,至论语之入世之道,至佛学之大至深大圆满境界。以静坐、心经、佛号,引入大超脱之路。然“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须渐除,依次第进”,有缘者得之,无缘者失之,而得并未得,失并未失,一颗明珠,总有粉碎虚空,照破山河之日。
  二、“缠中说禅”股市技术简解
  1、以中枢为中间点的力度比较,尤如拔河,力大者,持有原仓位,力小者,反向操作。
  2、把走势全部同级别分解,关注新的走势之形成,以前一走势段为中间点与再前一走势段比大小,大者,留之,小者,去之。
  3、进行多重赋格性的同级别分解操作,尤如行船、尤如开车,以不同档位适应不同情况,则可一路欣赏风景矣。
  4、其至高,则眼中有股,心中无股,当下于五浊纷缠之股市得大自在,亦于五浊纷缠之现世得大自在,即为“缠中说禅”。
  三、《缠论》的本质
  分为两个部分:
  1.形态学。中枢、走势类型、笔、线段之类的东西。
  2.动力学。任何涉及背驰的、中枢、走势的能量结构之类的东西。
  3.两者的结合。
  注:截止目前尚没有任何涉及成交量的分析或者说明,或许这也正是体现了价格包容一切市场信息的原则。
  四、学《缠论》的线路图
  分型-笔-线段-中枢-走势 
  分型-笔-线段-最小级别中枢-各级别中枢、走势类型

  2006年5月12日《G股是G点,大牛不用套!》缠中说禅股市开篇第一课之后,于2006-06-07 18:08:15为什么开始写教你炒股票1:《不会赢钱的经济人,只是废人!》?整个108课,缠带领着大家经历了一个完整的上涨启动和下跌的结束,在08年8月教你炒股票108:何谓底部?从月线看中期走势演化(2008-08-29 09:15:01)一文中明确教大家在此处的分型的判断中如何确立底部分型到2008年10月底确立后。课文也随着缠中说禅的2008-10-10 09:24:36《无话可说》结束了全部课程。
licai86

12-04-23 07:51

0
http://i5.jrjimg.cn/201204/14/blog_attach/blog_attach_13344018101731.gif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licai86

12-04-22 11:33

0
分岔理论简介  

   分岔(bifurcation)是研究分岔现象的特性和产生机理的数学理论,指动力学系统中,对于某些完全确定的非线性系统,当系统的某一参数μ连续变化到某个临界值μc时,系统的全局性性态(定性性质、拓扑性质等)会发生突然变化。μc称为参数μ 的分岔值或分枝值。这种现象称为分岔现象,是一种有重要意义的非线性现象。分岔之后,系统不同状态间便发生不连续的过渡,这就是突变。然后经过不断地分岔,最后达到的终态即混沌理论的研究对象。分岔现象不仅是数学现象,它在自然界中也有种种表现。早期,除了数学理论的研究外,通过数字计算机进行的数值实验是研究非线性微分方程中的分岔现象的主要手段。20世纪80年代前后,关于分岔的真正的实验观测也已在迅速增加。
   分岔现象的研究引起了众多领域的科学家的兴趣。理论和实验的结果都表明,分岔现象是出现在许多学科中的普遍物理现象。早在19世纪,C.雅可比、H.庞加莱等人就已引进“分岔”这一术语。迄今已出现了许多关于分岔理论的著作,其中除大量的数学文献外,在弹性结构、流体力学、天体物理学、化学反应、非线性振动、生物发育、基本粒子理论等领域中有关分岔现象的文献数量也很多。在系统与控制理论中,分岔理论可以用来探讨非线性系统中分岔现象的产生和消失、分岔性失稳的出现和控制以及分岔性失稳系统的调节和控制等问题。分岔理论也为协同学、耗散结构理论、数学生态学提供了有用的工具。20世纪70年代后期关于混沌现象和奇异吸引子的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发生的分岔现象往往是出现混沌现象的先兆。混沌现象是比分岔更为复杂的一类非线性现象。它不是简单的无序和混乱状态,而是没有明显的周期和对称、却具备丰富的内部层次的有序状态。分岔理论对许多实际系统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从数学角度来说,分岔理论主要研究非线性方程(微分方程、积分方程、差分方程等)中的参数对解的定性性质的影响。其中,参数与解的稳定性、周期性、平衡位置等基本性质的关系是研究的重点。早在1885年,庞加莱就提出了一套平面动力学系统的平衡状态与参数的关系的理论。他研究了参数通过分岔值时系统轨线的拓扑结构的变化状况,建立了相应的判别准则。20世纪50年代,苏联学者A.A.安德罗诺夫推广了庞加莱的结果,并在非线性振动理论中加以应用。后来,又有人研究高维欧几里德空间或巴拿赫空间中的分岔理论,但结果还不多。
  分岔是重要非线性现象,与其它非线性现象(如混沌、突变、分形、拟序结构等)紧密相关。主要研究:(a)相空间中轨线的集合;(b)控制参数空间中分叉集的性态。分叉包括两类:(a)静态分岔:讨论平衡态数目和稳定性的变化,常见有:极限点分岔(鞍结分岔)、叉形分岔、跨临界分岔、滞后分岔、孤立点分岔等;(b)动态分岔:讨论系统在相空间中轨线拓扑结构的变化,常见有:Hopf分岔、次谐和超谐分岔、概(准)周期分岔(不变环面分岔)、同异宿轨线分岔等。
licai86

12-04-21 15:34

0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licai86

12-04-21 11:43

0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小鱼头

12-04-20 19:14

0
多谢楼主,好东西!!!谢谢,十分感觉,,拜读!!!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