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报表目前大概是已经出了200多个预告,预增的情况比较糟糕。业绩整体较差。目前企业经营的确是比较困难的时期,成本构成要素都涨价,销售端却不乐观。对应A股的大横盘,将来怎么走。
横盘,我认为就是一个等待兑现业绩的过程,业绩决定了横盘后的走向,因为股票炒作的是预期。
下面附上一篇文章,4月上旬开始对大消费和部分稀缺资源进行一次筛选。
戴维斯王朝投资原则
戴维斯以低市盈率买入潜力股票,等待成长潜力显现后,以高市盈率卖出,尽享EPS和PE同时增长的倍乘效益(戴维斯双杀)。买入低市盈率有很多安全边际的保护,卖出策略提醒投资者持有再长的期限也只能作为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10倍PE年净利润增长率必须在百分之十至十五的公司,在五年左右,市场会给予公司更高的预期,投资者会以12PE甚至15PE买入,这个时候卖出是比较合适的。(一个成熟的经济体,要想以每年保持百分之三十的增长来摊薄PE水平是有很大难度的,不过在A股倒有可能。)
其真知灼见的10条原则,保证了三代人不败的神话!
1、不要购买廉价股;(这一点能做到)
大部分廉价股只值这个价钱。由于是打算长期持有,所以一定要选一个好公司,好公司至少股价不会太廉价。
2、不要购买高价股,除非股价相对于其收益而言比较合理;(这一点目前做不到,快速成长股?)
一旦一支高速成长型股票价格下跌,投资者不得不面临一个无情的数学公式:一支股票若下跌50%,那么它要回到收支平衡点的话,就必须上涨100%。戴维斯会用1除以市盈率,就得到这制股票的收益率。例如40倍的市盈率的股票收益率就只有2.5%,如果这个收益率比国债还低,就不用看了。
3、购买适度成长型公司价格适中的股票;(也是这么认为的。)
既可享受公司盈利增长的收益,又可享受到市盈率增加股票价格上涨的收益。其精髓在于,如果某个企业发展速度是30%,那么如果第二年增速下降到15%,即使其他条件不变,股价就会下跌。东西要好,而且要便宜。毫无疑问,明星股是不便宜的。
4、耐心等待直到股价回复合理;
戴维斯常说“熊市能使投资者发大财,但他们在那时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目前本人具有这种良好的意识)任何一家公司都会有自己的熊市,这些时候往往都是买便宜的好时机,当然前提是这些负面因素都是暂时的,并不会阻碍公司的长期发展。
5、顺流而动;
兼有“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选股策略。(本人选股策略一致)
6、主题投资;(这一点本人意识比较淡,需要加强)
以合理价值购买股票,最终希望是一支成长股,只要收益能持续增长,我们就会长期持有。戴维斯50年的主题是:工业——金融——资源——金融——消费。
7、让绩优股一统天下;(赞成,时间是好公司的朋友,是坏公司的敌人。)
选购绩优股,最后必将惊喜连连。抱牢一批好的成长股,度过几个牛熊市道,你仍然会大幅获利。
8、信赖卓越管理;(非常赞成,不过对普通业余投资大众,对企业管理的了解还是有不小难度的)
任何一家公司要获得成功,优秀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华尔街公认的真理。
9、忘记过去;(与个人观点一致,不要像祥林嫂一样。)
历史不会完全重演。股票价格的决定因素是将来的收益,但人们更关注过去。要敢于在熊市中大举买进。
10、坚持到底;(赞成,但个人仍需努力,时间最终会见证价值。)
让我们来分析下面两种情况:
A公司,连续四年每年增长30%,市场给其高估值30倍,第五年只增长15%,市场就毫不留情的落井下石了,仅给予15倍市盈率,那么五年后的投资回报率是多少呢?
本年度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EPS 1.0 1.30 1.69 2.20 2.86 3.28
增长率 ---- 30% 30% 30% 30% 15%
PE ---- 30倍 30倍 30倍 30倍 15倍
股价 ---- 39.00 50.70 66.00 85.80 49.20
股价增幅=(49.20-39.00)/39.00=26.15%,五年复合收益率仅为5.9%,想不到吧?!而且你无论在第二年还是在其后第三、第四年买入并持有到第五年都会发生亏损。用高风险来赌未来的高收益,换来的却是低收益甚至亏损。
你可能会说,如果第五年公司仍然高增长,达到30%,而市场也给予30倍市盈率,这时EPS就应该是3.71元,对应的股价为111.30元,股价增幅为185.38%,五年复合收益率就可以是29.9%,不可谓不丰厚呀!但是你要知道,上市公司多年维持30%高增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找到这样的投资机会是小概率事件。
下面我们来看看另外一家公司的情况。
B公司,连续四年每年仅增长13%,市场不看好其业绩如此低增长,只给其10倍估值,然而在第五年由于公司意外的增长了15%,市场及时修正了先前的低预期,给予了13倍市盈率,那么五年后的投资回报率是多少呢?
本年度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EPS 1.0 1.13 1.28 1.44 1.63 1.88
增长率 ---- 13% 13% 13% 13% 15%
PE ---- 10倍 10倍 10倍 10倍 13倍
股价 ---- 11.30 12.80 14.40 16.30 24.44
股价增幅=(24.44-11.30)/11.30=116.28%,五年复合收益率为21.30%,收益率不可谓不丰厚哦!而且你无论在第二年还是在其后第三、第四年买入并持有到第五年都会有投资收益。用低风险来赌未来的低收益,换来的却是意想不到的高收益,呵呵。
即使公司第五年仍然是13%的低增长,市场也仅给予10倍市盈率,这时EPS就应该是1.84元,对应的股价为18.40元,股价增幅为62.83%,五年复合收益率也可以达到12.90%,也不错呀!
不仅如此,上市公司多年维持低增长是容易做到的,所以找到这样的投资机会俯拾即是,是大概率事件!更重要的是,买低市盈率并且是不错的增长潜力股,风险小可以睡得安心。
上面的案例就是典型的戴维斯“双杀”与“双击”效应。
戴维斯的策略很简单,即以低市盈率(低于10倍PE)买入成长性潜力股(每年增长10%~15%),待成长潜力显现后,以高市盈率卖出,尽享EPS和PE同时增长的倍乘效益。例如,老戴维斯1950年买入保险股时PE只有4倍,10年后保险股的PE已达到15倍至20倍。也就是说,当每股收益为1美元时,戴维斯以4美元的价格买入,当每股收益为8美元时,一大批追随者猛扑过来,用“8×18美元”的价格买入。由此,戴维斯不仅本金增长了36倍,而且在10年等待过程中还获得了可观的股息收入。
事实上,大师们的股票投资理论和策略经过不断进化后,最终都走向了殊途同归。戴维斯“双击”实际上就是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理论、费雪的成长股理论、芒格的绩优股理论等三者的综合,即等待“好的时机”以“好的价格”买入“好的股票”,实现完美一击,然后耐心持有,坐收上市公司和“市场先生”的双重馈赠。
股神巴菲特的股票投资策略其实就是典型的戴维斯“双击”。远的不说,单说中国股民耳熟能详的
中国石油 。巴菲特购入中国石油H股的均价为每股1.68港元,动态PE是3.4倍,动态PB是0.72倍,分红收益率高达15%(是当时国内5年期存款利率的5.38倍)。而且,当时国际原油价格处于低位,巴菲特非常乐观,中国石油不仅经营稳定、盈利能力强,而且分红政策稳定。随着经济升温,股市走强,国际油价攀升,中国石油成长为“亚洲最赚钱的公司”,受到众人追捧。巴菲特卖出的均价是13.4元港币,平均PE是18倍,平均PB是3.6倍,不仅股票市值增长了近10倍,而且获得了巨大的分红收益。可以说,巴菲特的投资是完美的戴维斯“双击”。
反观国内股民对中国石油A股的投资:在原油价格处于高位时,以16.7元人民币在一级市场抽签申购,PE是22.4倍,市净率是5倍;二级市场开盘炒到48.6元,对应PE为64倍,PB为14.8倍,何等的疯狂?在此之后的
中国神华 、
中国船舶 、
中国远洋 的上市和炒作,就更是一出出荒唐的“闹剧”了。要知道,戴维斯“双杀”——企业业绩下滑(EPS下降)、股市进入熊市(投资预期变坏,PE下降)所带来的“双重杀伤力”也是惊人的。例如,EPS从2元降到1元,PE从60倍降到10倍,股价可以跌到原先的十二分之一。
双击和双杀引出的投资戒律就是投资者应当对低增长预期,如15%的增长预期;低市场估值,如15倍市盈率的优秀公司保持高度关注,这是获取长期盈利的重要领域。而再好的公司,如果估值太高,其所隐含的长期回报也是有限的。投资者在大部分时间里,需要多年时间来消除高价买入带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