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寻回中医的元神(转)

12-04-01 15:31 2404次浏览
蚂蚁也是肉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缘起一原味中医

笔者多年来常对海内外不同对象以易、道、象、数、时、神、和等范畴的观念或原理诠医,更渗入儒、释、道、兵、武、艺、气象、历法、天文、地理等领域或学科的知识为辅,较之纯就教材而教得心应手得多,者也非常受落。他们的体会是:理虽深却可浅出,道似远而实近,至繁之见可成至简之括,阐道说理每附实例,理透则行明,所阐所发,多有古著为本,并非杜撰。且图文并举,能就图理明。



好玩的是,当笔者一用太极图、河图、洛书、干支、卦象等来阐述医理时,者的表情往往变化甚丰:初为错愕-惊讶-不解-一脸无辜,潜意识当然是:这不是在当今语境中常被渲染成陈旧、腐朽,甚至······的东西吗?为什么与中医有关?但当以之将医理一一简明、形象、精到、又意蕴无穷地解释完后,他们的表情往往转为感慨、兴奋、叹服!转而发问:如此理简味原的思维方式为什么教材少见?越是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听完后往往越有感慨--为什么我们感觉这才是原味的中医,既往所学虽然体系较全,但深度上似乎只在皮肉而未及筋骨,更遑论得其精髓!



虽然笔者对教学有些自信,但我想触动听者,尤其是有临床实践者的绝不仅仅是口才,而主要是其中原生态的中医精神内核易使者有一种学问寻回根的踏实感。



由是笔者不断得到建议或受到催促,何不将所言所论形成文字?



但说时容易做时难,以上每一范畴,有哪一个不是见仁见智,话题多多,是非不断,甚至地雷满布的?



然感当代医书多优于对知识的筛选、充实与系统化,却往往弱于与母体文化的接气。而中医要走出误区,把握本真,开拓视野,则中医人本身素质的提高,自信的建立就十分重要。这些均需古文化知识的充实,思维方式的引导,原味中医的体悟,原生态的中医精神内核(元神)的寻回。



既自以为略窥接地气之门径,则何不放下荣辱之心,不揣浅陋,随本心所指,以心证道?



(本文属潘毅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7)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