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轻装前行在投资旅程中
目前个人共操作四个账户,这个账户是为养老金做准备的长期账户,2014年初本金42826元,今年追加本金22301元,本金共65127元,今天账户共94966元,14年涨幅46%,具体操作记录散见于本帖楼上,同期
上证指数涨54%,考虑到这个账户是7成的仓位,在风险较低的情况下,取得这个差于大盘的收益,已经很满意了。这个账户自2010年设立,共投入本金70301元,四年间,最大亏损约10%,但到今天为止,已经成功扭亏为盈,账户共盈利35%,现把这个账号取名为明远A,按照基金计数法则,则年初净值为0.93元,当前的净值为1.35元,共70301份,总的看来,年复利区区7.7%,稍高于国债收益。但也比较高兴,至少经历这四年后,按照一赚二平七亏损的格局来看,已经跨入少数盈利的10%那一类,这本身是个值得庆贺的事情。
当然,这还不是最重要的,自07年上半年入市后,经历这七年的大熊市考验,证券投资已然成为个人的一项爱好,并且这个爱好,据目前看来,还没有形成负面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自己对资本市场、人性,财商都有了深入的了解,伴随着投资经验,人生阅历,职业的成长,收获的是一份自信和心灵的富足,有了一套客观、全面的思维框架。套用武侠小说中的一句话,把人生(职业)和财富(投资)看成任督二脉,这两者对我来说,已经合二为一,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对职业和投资,处理的心态、方法基本上都差不多。从这个角度讲,可认为已经打通了任督二脉,这个收获不是很重大的收获么?
今年,关于投资方面的书籍看得不多,经济和财务方面阅读了《经济学原理》上下卷,《会计基础》细读了一遍,《证券分析》重读了两遍。更多的精力花在了哲学、历史方面。比如《传录》《坛经笺注》《世界通史》《宽容》《罪与罚》等等。其实,细究起来,自己这几年所有的进步的根本原因在于阅读了不下于100本与专业无关的人文书籍,50本左右的投资书籍,阅读让自己开拓了眼界,纠正了思维的偏差,意识到个人的狭隘,慢慢养成一个平和、诚实的心态。对多数人来说,心灵的财富先于物质财富到达,这是合乎逻辑和事理的,若心灵富足了,物质财富迟早也会到达的,当然,这个时候,物质财富只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如果物质财富先于心灵财富而到,那只能说,这些人运气太好了。
不知道2015年行情会怎么样,或许又把这个账户打回原形,重新进入少幅亏损状态,但自己已经深刻的领会了风险,也学会了把握风险和控制风险,掌控风险应该是一个成熟投资者的基本标志,马克斯在《投资最重要的事》里对此作了深入的阐述,所以,对未来一年也没有什么目标。当然,自己更希望牛市来临,因为自己已经迫不及待的憧憬明远A的净值能早日到达2元,因为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富兰克林自传》里说:“赚得第一个10万美元很难,但是赚得第二个10万美元要比第一个要容易得多”,为何?金钱就如母鸡啊,鸡生蛋,蛋生鸡,它会不断繁衍的。其实,最现实的态度是按照既定的投资思路,边走边看吧,按着自己的节奏走,一路上,或是阳光明媚,或是雷电交加,都是投资旅程的一部分,记得有句股谚“重要的不是预测风雨,重要的是建造方舟”,是的,已经备好了太阳帽和雨伞,艳阳天戴太阳帽前行,风雨天带雨伞前行,管它前路的天气呢,不过是早一天或晚一天达到目的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