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94集合竞价量要超5%。
0
9。15-9。20报价平稳,意向换手超1%。打击虚假申报有效。
0
深圳的票刚有更新,看来交易系统有变化。
0
先说几点确定性的东西: 1,上午必停牌;
2,全天换手必超50%。
0
写了个帖子,也没有敏感词汇,突然就提交失败了。不多说了,从集合竞价开始,步步观察,及时应对,开始今日的暴利之路。
0
当然要玩,要有新玩法。
0
以后不玩啦???
0
A股就是投机市,相对于内幕重重、主力横行的老股,我更愿意炒新。至少,玩家在一个起跑点上。近三年来,我在炒新上的年化收益率超20%(含新股中签)。
0
华生是比较低调的经济学家,作为价格改革和股权流通的奠基人,他准确分析和预测了A股市场的潮起潮落。看看他的发言。
经济学家华生日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发行审批制度改革是中国股市面临的又一历史性重大制度变革,需要综合配套推进。如果只从新股定价或发行节奏等任何一点上做,将带来非常扭曲的后果。他认为,人为控制发行价不可行,市场化改革不能走回头路,但自由上市的注册制只是乌托邦的幻想,世界上并不存在。发审制度改革是重造股市的二次股改,需要制订整体方案、周密部署、重点突破、全面推进。
中国证券报:目前,新股发行改革引起热议,为什么会如此受关注?
华生:现在提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主要缘自两年前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改革后出现了发行“三高”现象,引起了市场广泛质疑。为了缓解“三高”,用一般市场经济增加供给、加速扩容的办法去平抑供需失衡,结果导致高套现和市场不断下行,股指十年涨幅为零,引起投资者更大不满。投资者有怨气,“三高”成了出气筒,因此逼出新股发行改革。
中国证券报:你觉得新股发行改革应该如何推进?
华生:其实,我国的发行审批制度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现在,新股发行、再融资发行、债券发行、资产重组和再发行、退市制度、市场的买方机构基金、卖方机构券商乃至保荐人的资格和通道,样样都是要审批的。在这个大环境中,如果单搞一个新股发行改革,就会遇挫和造成新的扭曲。所以,要打的是整个发审制度这个“大仗”,而不是新股发行的“小仗”。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教训,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本来是件好事,但在市场结构的扭曲和其他方面的改革都未到位的情况下,只是单兵独进,很难成功,还引来了各种所谓“伪市场化”的抨击。可见,如果整个旧制度不变,只动发行价格,就会出“三高”;人为抑制发行价,就会出现新股暴涨爆炒;如果只放开发行节奏,就会引来大扩容和股市暴跌。
因此,只从某一点上去做,总会带来非常扭曲的后果。2009年发行改革前,我在中国证券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新股发行改革的几个核心问题》的文章,指出改革要整体配套,单单放开定价,“由于发行定价的市场化改革必然导致新股发行市盈率的极端差异化,一些小盘科技股的发行市盈率会迅速攀升,这会使发行市盈率的分化发展到极致,从而导致改革受到过度的聚焦和拷问”。因而,我建议如果一定搞发行价放开,可从主板开始。现在看来确实如此。同样是市场化询价,主板大盘股询价只询出几倍的市盈率,还认购不足,而创业板的小盘股就询出上百倍市盈率来。所以,询价机制当然有改进的余地,但那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改革不能单兵独进,技术性的修补无济于事。
0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