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6月8日,中国银联联合相关各方推出的“银联在线支付”和“银联互联网手机支付”两项业务在京亮相。标志着中国银联在依托现有银行卡交易清算系统基础上,建成了具有银联特色、行业领先、高效安全、开放式的无卡交易处理平台。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国内主要商业银行及区域性银行、境外金融机构、境内外网上商户和行业合作伙伴等各方代表出席当日活动。中国银联董事长苏宁、总裁许罗德与嘉宾代表共同为系统上线揭幕。
“银联在线支付”是中国银联为满足各方对网上支付服务的需求而打造的银行卡网上交易转接清算平台,为用户网上缴费、慈善捐款、商旅预定、信用卡还款、境内外网上购物等诸多网上业务提供支付服务。用户通过网络、手机方式订购商品和缴费,无需刷卡,只需提供卡号和相关认证信息就可完成支付。具体操作上,除可以使用银行网银支付外,用户还可通过银联网上银行卡交易转接平台进行普通支付(仅需输入卡号和密码)、认证支付(仅需输入银行卡认证信息)、快捷支付(仅需注册用户并关联银行卡)和储值卡支付。在现场演示中,该平台的两个功能优势受到关注:一是用户在网上支付时,无需开通网银即可支付,货到付款时无需提前向第三方账户划款,交易资金在个人银行账户内冻结,由银行完成预授权担保(金融级预授权担保),避免了用户利息损失和资金挪用风险;二是该平台已经与铁路网上售票电子支付系统对接,有望实现铁路网上购票。
“银联互联网手机支付”则是“无卡支付”方式在手机终端的应用。用户通过安装在手机上的客户端,注册并关联银行卡,即可随时随地、轻松完成“银联手机支付”平台所支持的各项业务。随着涵盖“衣、食、住、行、游、购、娱”等领域服务商圈的逐步建成,还将加入更多增值服务。该产品目前支持苹果、ANDROID、WINDOWS MOBILE等多款主流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并已在APP STORE和ANDROID MARKET等应用商店上架,可使用借记卡和信用卡支付。
中国银联总裁许罗德在致辞中表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消费者对便利、安全、高效的创新电子支付需求也日趋强烈。中国银联一直致力于探索银行卡支付方式的创新,以满足多元化的支付需求。此次联合各方, 推出基于银联无卡交易处理平台的“银联在线支付”和“银联互联网手机支付”,是对银行卡传统使用方式的创新,进一步拓展了银行卡使用范围,并构建了互利共赢的商业模式。中国银联将积极推动并不断深化与各方的合作,进一步完善无卡支付交易处理平台,打造无卡支付产品和服务体系,为用户带去更加便利的支付服务。中国银联欢迎更多机构积极参与合作,共同推动我国电子支付产业发展,实现共同发展、合作共赢。
中国银行副行长祝树民、京东商城副总裁褚世元等各方代表分别致辞。他们一致认为,由中国银联牵头打造的“银联在线支付”和“银联互联网手机支付”,品牌可信、功能丰富、流程便捷、技术安全,对于强化消费者网上消费信心、优化支付体验、改善商业服务质量、更好地服务民生等具有积极意义。并表示,“银联在线支付”服务平台将有力支持银行、商户及行业合作伙伴更好地服务客户、发展业务。花旗银行亚太区卡业务副总裁Sean Hesh、日本三井住友卡公司社长月原紘一还认为该平台是连接银联卡持卡人与中国境内外商家的网上快速支付通道,为中国境外商户和合作机构带去了商机。
目前,中国银联已与157家银行签署相关业务协议,并已有60多家银行接入无卡支付服务平台,支持此次推出的两项无卡支付产品。主要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东亚银行(中国)、花旗银行(中国)等机构。预计到今年底,200多家银联境内外成员机构将陆续实现接入。
0
2002年推出l了第一代手机支付模式
2009年,中国银联联合有关方面研发的新一代手机支付业务开始试点推广,截至2010年底试点区域已扩展至上海、山东、宁波、湖南、四川、深圳、云南、北京、湖北等九省市
第三代,连卡都不用了?
0
手机支付
业务概况
手机支付服务是中国银联在各商业银行的支持下,与移动运营商联合为持卡人提供的,通过手机对银行卡账户进行操作以完成支付交易的一种新型服务。该业务将移动通信运营商的无线通信网络和银行金融系统相连,使手机变成随时、随地、随身的个人金融支付终端,持卡人可以足不出户,随时随地享受金融支付服务。
中国银联长期致力于研发符合中国消费者使用惯的手机支付模式,通过创新技术储备和前瞻性研究,不断推动基于手机支付渠道的银行卡创新应用。银联于2002年推出的第一代手机支付模式,是通过短信互动完成银行卡交易,可实现手机话费查询和缴纳、银行卡余额查询、银行卡账户信息变动通知、公用事业费缴纳、彩票投注、数字化产品购买、移动代理商回缴款等多种支付服务。截至2010年末,该模式已在北京、上海、深圳、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天津、湖南等21个省市成功推广,全国用户规模突破2000万户,年交易金额超过540亿元。
2009年,中国银联联合有关方面研发的新一代手机支付业务开始试点推广,截至2010年底试点区域已扩展至上海、山东、宁波、湖南、四川、深圳、云南、北京、湖北等九省市。新一代银联手机支付业务是以手机中的金融智能卡为支付账户载体,以手机为支付信息处理终端的创新支付方式,功能强大、使用便捷是其最显著的特点,它不仅将手机与银行IC卡合二为一,还把银行柜台“装进”持卡人的口袋,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实现各种支付。
申请开通该项业务时,用户无需更换手机号码,只要通过移动通信运营商或发卡银行,将定制的金融智能卡植入手机,便能借助无线通信网络,实现信用卡还款、转账充值、水电煤缴费、网上购物、预订酒店和机票等远程支付功能。同时,还能利用非接触通信技术在小额快速支付领域的银联卡受理商户进行现场“刷机”支付。在使用现场支付功能时,小额消费交易可无需输入密码和签名,大额支付输入银行卡密码并在签购单上签名即可完成交易。
例如,上海地区用户可在陆家嘴、五角场、四川北路等上海核心商业区商铺,如殴尚超市、八佰伴等的消费终端上体验新一代银联手机支付现场大额支付功能;宁波地区用户除了可在当地超过四成的银联卡POS终端刷卡消费外,目前也可在宁波市公交总公司所属的全部125条线路公交车上即触即刷、快捷买票,并享受票价6折优惠;长沙地区用户可以在家乐福超市、药店、快餐等快速消费领域使用,还可以在遍布全市的6300台出租车和公交车上使用。在四川、山东、深圳、云南等地区,用户可以在不同领域享用银联手机支付带来的安全、便捷的消费体验。
合作伙伴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
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广发银行、浦发银行、深发展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上海银行、鄞州银行、齐鲁银行、长沙银行
卫士通、瀚银科技、联合支付、昊坤华晨、中联信通、新利集团、银达润和、钱袋网、中科金财等
中国银联设计研发了智能SD卡、定制手机、双界面电信卡等多种新一代手机支付产品,覆盖了远程支付和现场支付领域,可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1、智能SD卡产品
智能SD卡产品是一张嵌有金融智能芯片的SD卡,用户将智能SD卡产品塞进手机的SD卡槽,绑定用户银行卡信息,下载银联手机支付客户端,即可在用户手机上实现远程支付功能。
目前智能SD卡产品主要由第三方机构参与联合业务运营,参与合作方主要有瀚银科技、联合支付、卫士通、中联信通等,开展业务的地区包括上海、山东、深圳、四川。
2、双界面电信卡产品
双界面电信卡由(U)SIM卡加一个软质、超薄、可弯折的天线组成。用户在运营商处申请一张双界面卡,更换自己原有的SIM卡,将双界面卡的天线粘贴在手机壳内侧,绑定用户银行卡信息,即可以实现手机现场支付功能。
双界面电信卡由中国银联与商业银行及运营商联合开展也有少量第三方机构参与其中的远程支付业务,参与合作方主要有:电信、联通、银达润和,开展业务的地区包括宁波、深圳、湖南、四川等。
3、定制手机产品
定制手机是通过在专用的手机中集成非接天线,并与芯片中的银行卡应用连接,全面支持远程及现场支付功能。用户一般通过购买或者参加运营商的话费套餐来获得定制手机,绑定用户银行卡信息后,即可以实现手机支付功能。
中国银联目前与运营商及商业银行开展合作,参与合作方主要有:联通、电信等运营商,业务开展的地区包括四川、深圳。
0
中科金财(002657)移动互联业务将成新增长点
中科金财(002657)昨日在北京举行A股发行推介会。董事长朱烨东表示,数据中心业务目前是中科金财的主要营收来源。未来,票据自动柜员机(ATM)和移动互联网业务将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
中科金财招股书披露,2011年公司实现主营收入4.59亿元,同比增长17.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631万元,同比增长31.6%。
据介绍,中科金财独家拥有2011年新版票据防伪识别技术,是目前国内唯一在市场上销售票据ATM的企业。据透露,公司目前已获大量票据ATM订单,10余家银行正在对该产品进行试点应用。公司预计,票据ATM试用的订单转化率将在90%以上。
而移动互联网业务,中科金财更是将其视为最重要的战略发展方向之一。公司是中国银联、农信银在移动支付方面客户端系统开发及软件运营唯一服务商。公司与中国银联共同发明的移动互联网无卡手机支付,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目前公司已经与银联合作搭建了B-B-C的移动支付平台。截至2011年底,中科金财移动电子商务用户达60万户。公司预计,如果后续推广顺利,该用户数量将呈爆发性增长。
这个是很厉害的杀手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