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读书杂记3月份

12-03-01 15:40 2654次浏览
zlove3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套現 1978萬

社保沽中信証券

--------------------------------------------------------------------------------

【本報訊】聯交所資料披露,社保基金首次披露減持中信証券( 6030)股份。社保是於 2月 24日、即上周五以每股平均價格 17.19元,搶先於基礎投資者禁售期結束前減持 115.1萬股中信証券,套現約 1978.57萬元,持股比重由 10.03%降至 9.94%。中信証券昨微跌 0.12%,收報 17.18元。

社保原本持有約 10%股份,是中信証券去年上市時取得,並無禁售期。今次減持後,社保仍持有約 1.17億股中信証券,按昨日收市價計算,市值約 20億元,減持後仍是大股東中信集團以外的單一第二大股東。

基礎股東禁售期將滿
資料顯示,上市時已是中信証券基礎投資者的新加坡淡馬錫及巴西資產管理公司 Banco,現時持有約 8.03%及 5.35%股份,持股量僅次於社保。按兩者入股價 14.02元及昨日收市價計算,兩者現時賬面最少賺逾 2.7億元及 1.8億元。

包括淡馬錫及 Banco在內的 6名基礎投資者,有 6個月禁售期,即約 4月 6日屆滿。

--------------------------------------------------------------------------------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44)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zlove3

12-03-30 12:54

0
千億養老金入市遇阻

--------------------------------------------------------------------------------

【本報訊】內地《網易》財經引述消息人士透露,原定於昨日在深圳舉行的社保基金大會將延期至四月初舉行,地點或設在北京。報道引述分析稱,這與財政部「地方社保基金不得入市」的規定不無關係,這也意味着,剛剛取得進展的廣東千億養老金入市之路再起波瀾。

社保基金大會延期舉行,令剛取得進展的廣東千億養老金入市 A股之路出現暗湧。新華社

社保大會延期舉行
消息稱,本次大會有兩個重大任務,一個任務是有社保資格的管理人滙報往績,另一個任務就是為廣東社保尋找管理人。

本月 20日,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公告稱,經國務院批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受廣東省政府委託,投資營運廣東省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結存資金 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早一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與廣東省政府以及有關方面在北京簽訂委託投資協定,資金將分批到位,委託投資期限暫定兩年。這一公告被市場解讀為兩萬億元養老金入市的開始。

但隨後,於 27日,財政部發佈通知稱,要求各地進一步加強和規範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管理,切實保證納入社保專戶的各項社會保障資金的安全、規範、有效。根據通知精神,目前社會保險基金的結餘資金,只能轉為定期存款或購買國家債券。

雖然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白景明表示,財政部發佈《通知》意在規範化落實財政資金的安全,與社保基金理事會受託投資運營廣東養老資金並不存在衝突,但這無疑對於市場是一個不小的衝擊。
zlove3

12-03-30 10:00

0
投資 35億
先回本 再長揸 fb

--------------------------------------------------------------------------------

李嘉誠向來熱愛投資高科技,其中 07年投資的 facebook( fb)即將上市,市場關注他會否趁 fb上市時沽貨套現。李嘉誠表示,他投資 fb的總成本為 4.5億美元(約 35億港元),日後會先取回成本,餘下的會長線持有。

不會開展科技業務
李氏指,當初投資 fb純粹是私人投資,後來才將之注入慈善基金,但強調與集團無關。

問會否於 fb上市時增減持,他表示「 facebook呢,我比人知多啲……最多攞返個本,其餘會長期持有。」在場有記者問他個人有否開設 fb戶口時,超人笑稱「唔話你知」。至於會否因此開展高科技業務,李嘉誠重申,他個人在不少科技公司有投資,但集團不會開展這方面的業務。

5分鐘時間決定投資
李嘉誠於早前向《福布斯》表示,「投資科技會令人感覺年輕一些」,他於 2007年 12月只花了 5分鐘便決定投資 fb的 0.8%股份,他又指出,這個投資機會是李嘉誠基金會董事周凱旋向他提出的,周凱旋是李嘉誠私人擁有的高科技投資公司維港投資( Horizons Ventures)的負責人。

fb早前向美國證監會提交上市計劃,集資額將接近 800億元,市場預計李嘉誠的身家會一下子增加至少 10億美元。 

======================================================================================
派息$2.63
長實核心多賺 15%

--------------------------------------------------------------------------------

長實( 001)公佈去年全年業績,期內撇除物業重估前溢利 131.27億元,按年增 15%,符合市場預期,派末期息 2.63元。

一向愛增持自己公司股份的主席李嘉誠更表明會繼續增持長實,但「唔會日日增持」,因為「個袋無咁多錢」。

名城三期項目,長實佔 69%。

名城三期今年入賬

有中資分析員指出,期內長實大圍名城三期將於今年才入賬,由於項目與港鐵( 066)分賬中,港鐵僅佔 31%,長實則佔達 69%,加上項目已到後期階段,相對成本將較前期為低,故毛利將會有保證,配合其他入賬項目,對今年盈利已有保證。

副主席李澤鉅指出,公司去年尚有逾 20億元物業銷售待今年入賬,當中包括名城三期。去年集團合共售出 4000多個單位,內地售 4700多個單位,於今年首三個月售出單位逾 2000個。

雖然多次被指於內地有囤地,兼在項目附近低價買地「溝貨」,但主席李嘉誠強調集團「無一幅囤地」,全部「依程序、時間表發展,亦無一幅地轉手。」但承認近期在內地買地價格較之前便宜。

長實去年營業額按年增 29%至 423.59億元,計及攤佔和黃及物業重估收益後,純利按年增 72%至 460.55億元,每股盈利 19.88元。期內物業銷售收益為 112.18億元,按年增 26%。
zlove3

12-03-30 10:00

0

符合預期
和黃多賺 1.8倍 覓併購

--------------------------------------------------------------------------------

受惠分拆港口錄得特殊收益及投資物業重估,和黃( 013)去年盈利大升 1.78倍至 560億元,符合市場預期,末期息 1.53元。主席李嘉誠重申,歐洲經濟對集團影響不大,今年會繼續尋求併購機會,「若然有投資機會,未必會增加派息」。

和黃全年派息增 8.3%,李嘉誠表示,「賺多啲就派多啲」,但若果有新的投資計劃,即使賺錢也不能增加派息。前景展望,和黃指今年依然不明朗,短期增長略為遜色。

如計算經常性溢利,和黃去年核心盈利增長 36%至 225.61億元。

跟以往做法相若,和黃去年共作出逾百億元的撥備,包括就若干港口資產減值 71億元、為越南電訊資產的 30億元的減值,及英國電訊網絡資產撇銷 13.15億元,被問到是否「好天斬埋落雨柴」,董事總經理霍建寧強調,撥備是經過仔細研究,包括內部回報率、前景等,「係個好科學既方法做出來既決定,亦受法例監管。」

3G業務 EBIT跌 49%
期內歐洲業務佔和黃 29%收入,為貢獻最大的市場,收入增 22%至 3877億元, EBITDA(扣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更增 32%至 804億元。李嘉誠承認,今年情況預計依然不明朗,當中歐洲問題未完全解決,但和黃所受影響不大。他以碼頭業務作例子,「如果 GDP不變,碼頭業務仍然有 3至 5%增長……如果沒有特別情況,碼頭業務是會有增長。」

去年 3G業務的 EBIT(息、稅前盈利)跌 49%至 14.81億元,主要因 3英國及 3意大利的一次性收益減少,集團年初收購奧地利 Orange,目前正待相關競爭委員會批准。李氏指,今年會繼續收購或發展新生意。

瑞信證券研究董事梁啟棠表示,和黃業績與預期相若,但作出逾 100億元的減值撥備則較預期的多。他又指,看不到歐洲經濟對和黃有任何影響,預期集團今年會趁機會多作收購。
zlove3

12-03-30 09:59

0
美國續印銀紙 通脹仍然升
李嘉誠撐樓市「買樓係無錯」

--------------------------------------------------------------------------------

【本報訊】超人李嘉誠撐樓市!歐債危機未解決,外圍經濟增長放慢,現時是否買樓時機?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昨舊調重彈:「長遠嚟講,自用嘅、可以負擔到嘅,買樓係無錯嘅!」,因「港元同美元掛鈎,美國會繼續印銀紙,通脹仍然會升。」記者:張活儀

超人撐樓市:買樓係無錯
你的瀏覽器不支援HTML5影片格式。 
影片由蘋果動新聞所擁有, 本網站只鏈結當中內容。來源在此
李嘉誠(中)認為,通脹將會繼續成為樓市上升動力。圖左為長實副主席李澤鉅及和黃董事總經理霍建寧(右)。梁鑑章攝

李嘉誠昨日出席業績記者會時說:「香港(今年) GDP增長可能會(較去年)低啲,但我認為仍然會向好嗰邊走。」

他認為,通脹將會繼續成為樓市上升動力,「建築費喺過去 4至 5年上升一倍…幾百呎嘅樓建築成本佔(總成本)一半,相信未來仍會有雙位數增長,所以樓價唔太擔心。」

支持大量建公屋
長實( 001)副主席李澤鉅補充:「只要供樓能力夠(就可以),香港情況獨特,地少人多,唔使 rocket science(去研究)。」

對於低收入人士上車困難,李嘉誠認為政府可大量興建公屋,縮短輪候時間。至於居屋復建,則要權衡各方利益及利弊,因不少香港人已擁有物業,故要衡量會否打擊樓市。他說:「樓市平衡啲好啲,我一向想低收入市民可以買樓,樓價高地價高對發展商都唔好。」

為抑制樓價升幅,政府有意將地皮拆細出售,李嘉誠認為,這些均不重要,「大地(皮)好定細(皮)好,(市場)慢慢會有結論,唔反對亦唔到你(集團)反對。」

購買力持續撐市
今次長實業績主席報告內,李嘉誠以「克服市場挑戰 展現強厚實力」為題撰寫。

李嘉誠在報告內指出,香港仍受外圍經濟不明朗影響,物業市場氣氛自去年年中轉審慎及觀望,但市場基調穩固,而樓市有持續購買力支持,加上低失業率及低息環境持續,預料整體市況維持穩定。

內地經濟方面,雖然中國已調低經濟增長目標,但可維持穩固的擴張步伐,長遠而言,內地通脹壓力減,內需動力穩健,以及中央微調宏調措施,以確保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均對經濟前景有良好及正面作用。

李嘉誠表示:「中國 7.5%GDP增長,好到不得了。內地希望樓價跌,但我哋啲樓亦唔貴。」所以他相信內地持續發展,將為本港的經濟帶來強大支持。

料全球經濟改善
外圍經濟方面,超人指歐元區主權債務問題趨穩,而美國整體經濟不同數據亦有改善,但經濟增長緩慢,預料今年全球經濟發展將持續緩慢改善。

李嘉誠對樓市言論
昨日

長期來說,自用的,可負擔,買樓無錯。

去年 8月

若果買樓自住,而每月供款亦保守,就唔驚。

去年 5月

買樓自住不會有錯,但卻警告買樓炒賣須小心。

去年 3月

買樓自住,夠錢擺落 deposit唔好太低,但買樓自住,自己有需要,絕對無錯。

2010年 8月

如果 50至 60%(樓價)自己畀到就無事。

2010年 5月

呢個風潮(歐債)之後,將來通貨膨脹係一定。
zlove3

12-03-26 10:11

0
洽放出救命錢 償還信託欠款
四大資產管理接濟房企

--------------------------------------------------------------------------------

【本報訊】今年是房地產企業集合類信託還款高峯,市場料還款額高達約 2234億元(人民幣.下同)。內地傳媒日前報道,中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將出手,借貸予房企償付到期的房產信託。訊息顯示監管者不欲看見房企資金出現大規模斷鏈。

由於全球經濟不易迅即反彈,中央控物價與遏房價政策難讓寸步,但並非代表任由房企出現資金周轉困境。內地《東方早報》報道,由國務院批准成立包括長城、信達、華融與東方的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正及時出手接濟房企、緩解房企資金壓力。

今年 2234億信託到期
報道指記者從多間房地產基金、信託公司方面了解到,由於開發商銷售回款速度遠低於預期,不少房地產信託產品正面臨無法按期償付的壓力。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國內小小的房企和信託公司,正為其即將到期的房地產信託產品尋找接盤者。其中,中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正與這些急需資金周轉的房產頻繁接觸,以 20厘的利率貸款給房企,幫助他們償付到期的房產信託。

據中金發表報告顯示,今年預計到期規模約 2234億元,明年到期 2816億元。其中,今年 3月到期資金約 220億元, 7月起每月償付資金壓力均在 300億元以上。報告指,樓市調控限制房企從資本市場及銀行融資。未能與信託公司達成新債代舊債者,便試圖向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借款。消息人士稱,資產管理公司收購房地產信託的目的其實就是為盈利,獲「救命錢」的房企,他們拿出來的抵押品(物業)的開發成本、現金流與銷售速度等,資產管理公司的要求高,不會盲目救。

料房價反彈機會微
事實上,今年雖為房地產企業集合類信託還款高峯,但有實力的房企,只需要按地區按需求輕微減價售樓,甚至在個別樓盤可輕鬆加價。網易房產在廣州市有網簽記錄的樓盤中,抽調 100個廣州在售主流樓盤的成交均價,結果顯示,與 2月比較有 39%的樓盤成交均價出現上升趨勢,其中包括碧桂園豪園。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認為,今年房價出現報復性反彈的主觀和客觀條件都不具備。從主觀條件上看,中央要促使房價的合理回歸。客觀條件是到目前為止的房市還在消化庫存的階段,房企現在不可能提價銷售。

內地房託欠債及獲救情況
•中金估計,今年房產信託產品到期規模約 2234億元人民幣,明年 2816億元人民幣到期

•開發商賣樓回款遜預期,不少信託產品面臨無法按期償付壓力

•房企正為其即將到期的信託產品尋找接盤者

•中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擬以 20厘的利率貸款給房企,幫助房企償債
zlove3

12-03-26 10:07

0
花旗星級分析員 睇好高增長
長揸一族 買燃氣股

--------------------------------------------------------------------------------

【本報訊】近期港股忽上忽落,內地民企更接連出事,有沒有一些「買咗瞓得着」的股份可以「避下風頭呢」?花旗亞太區證券研究董事總經理劉顯達認為,他所研究的類別中,內地燃氣股屬可「長揸」的股份,因為有增長之餘,亦不會「大上大落」。

記者:陳健文、陳韻妍

劉顯達除了研究燃氣股,亦有留意兩電一煤及內地電力股。

劉顯達說:「我喜歡呢個 sector(板塊)嘅原因好簡單,就係有增長!中國經已講到明要陸續增加天然氣佔總能源嘅使用比重,由現在大約 5%增加到 2015年時嘅 8%,即係每年有 20%增長,呢個增幅喺其他 sector係搵唔到嘅。」

他續稱:「好似發電企業咁,舊年年底炒完一輪加電費,炒貴咗,大家年初又轉去買電力設備股,之後又轉去核電概念,結果好多家都係打回原形,係燃氣股先可以揸長啲……特別啱個啲無乜時間睇住嘅投資者。」

兩電一煤 乏增長空間
劉顯達看好內地燃氣股未來盈利增長。 程志遠攝

同樣派息穩定的「兩電一煤」比較又怎樣呢?劉顯達表示,中電( 002)、電能實業( 006)及煤氣( 003)確實是派息穩定,於股市大幅波動下是一個理想的「資金避風塘」,惟相對內地燃氣股,則缺乏增長空間。

內地燃氣有增長之餘又相對穩定,但又不至於全無風險吧?

劉顯達承認燃氣股也是有風險的,其中政策改變可算是最大的風險。他說:「就好似加價咁,次次都係加咗上游供氣價先,之後管道燃氣經營商先加返,又或者係加幅唔可以完全抵銷來氣加幅,完全由政策決定,同市場無關……但我認為呢個風險可以接受。」

現時距離飽和仍很遠

對於有市場人士指出,內地燃氣市場急速發展了超過 10年,現已進入要相互併購的飽和階段,故近年內地燃氣市場亦多番出現併購的活動。但劉顯達對此說法並不認同,倒認為現時市場仍離飽和很遠。

劉顯達又表示:「按內地嘅標準,人口超過 20萬人嘅就可以稱為城市,而咁樣嘅城市中國就有 660萬個,但查實家各大燃氣企業用咗 10年,都只係攞咗好少部份嘅城市,仲有好多未有人簽到,部份原因係西氣東輸未去到,所以增長空間仲係好大。」

他倒認為,近年內地燃氣企業發展步伐放慢,純粹是因為各地政府「叫價」太高。

「 10年前就算係一啲優質項目,由於係各自各咁傾,叫價亦只係 1倍至 1倍多啲嘅市賬率,但由於大家喺度猛搶,政府先知道原來啲項目係咁值錢喎,咪改咗用競投方式嚟賣,結果就搞到個價去到成 2、 3倍市賬率,咁大家咪慢晒囉……咁企業咪惟有用收購嚟擴張,平啲嘛。」劉顯達說。

劉顯達履歷
1994

港大取得工商管理學位,主修會計及財務。畢業後於香港管理專業協會任銀行業課程講師

1996至 2000

成為株式會社第一勸業銀行金融項目經理

2000至 2003

加入野村證券,開始研究公用股

2003至 2005

跳槽至荷銀,成為該行亞洲公用及基建研究部主管

2006至今

花旗亞太區證券研究董事總經理
zlove3

12-03-26 10:01

0
美國首季的經濟數據,反映經濟狀況持續好轉,但聯儲局依然未就貨幣政策方向有任何表示。有數位貨幣政策專家已開腔警告,美國超低息政策已維持太久,繼續下去將會後患無窮。

日本央行行長白川方明及國際清算銀行( BIS)行長卡魯拿( Jaime Caruana)警告,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適用於危機處理,但時間一久,措施成本將會與日俱增。

聯儲局上周末舉行會議,多位央行行長及貨幣政策專家出席。卡魯拿坦言,寬鬆的貨幣政策的確能為改革「買來時間」,但卻同時很容易令人坐以待斃,甚麼也不做。他續稱,令金融危機結束的最佳辦法就是還原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令經濟能夠依靠基本因素增長。

超低息口的確能有助刺激經濟,包括讓企業延遲在賬目上記錄虧損,但卻同時削弱銀行營運利潤,令銀行追求沒有生產力的交易活動而非長遠投資,引發新一輪追求高風險的熱潮。

美國超低息政策引發環球貨幣專家聲討,認為如繼續將會後患無窮。 資料圖片

日行長:宜考慮副作用
而白川方明亦對現時美國的貨幣政策有意見,他表示:「儘管有資產泡沫爆破後,積極的貨幣寬鬆政策是一定需要的,但應同時將其副作用及限制納入考慮之內。」他又指不斷攀升的商品價格,正是聯儲局超低息政策的副作用。

前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口氣似乎較樂觀,但對現時寬鬆貨幣政策下的前景非常審慎。他認為當金融系統變回正常後,環球央行就能停止這些泵水政策,但特里謝同時擔心這些非常措施會因央行之間「相濡以沫」而成為新常態,這將對金融系統的操作有着即時及嚴重的威脅。「沒有人會想到在雷曼兄弟爆煲這麼久後,(央行)仍然需要將資產負債表維持在如此擴張的水平。我們仍然在危機之中。」

美國聯儲局自 08年金融海嘯爆發以來,已經買入總值 2.3萬億美元的證券向市場泵水,並將聯邦基金利率大幅向下調低至近零息水平,以刺激經濟增長。而儲局暫時並未認為其超低息政策會帶來甚麼問題,上次議息聲明中重申延長超低息政策至 2014年尾。
zlove3

12-03-26 09:39

0
疑炒賣期貨失利 舉家遊泰失蹤
農行官員捲款二億外逃

--------------------------------------------------------------------------------

內地再爆銀行行長捲款外逃案。農業銀行江蘇江陰市要塞支行行長孫鋒,懷疑因個人炒賣期貨失利,去年底捲着個人籌得的約二億元(人民幣.下同)民間借貸,舉家到泰國旅行,並可能已取道新加坡逃往加拿大。目前公安部已發出紅色通緝令,展開國際追捕。

渣打銀行上海新天地分行新加坡籍客戶顧問吳伊甸,被指協助孫鋒將巨款移往境外,被江陰警方拘留。

內地傳媒報道指,江陰市警方今年多次派員到菲律賓、泰國等東南亞諸國。目前持有新加坡護照的孫鋒,極有可能已取道新加坡逃往加拿大。

案發於去年 12月 28日, 40多歲的孫鋒與妻子夏亞琴、父母及兩個子女舉家「出遊」泰國,此後一直下落不明。不過,這宗涉及非法集資金額或達二億元的銀行行長舉家外逃案在「沉寂」了兩個多月後,昨日才被傳媒報道。

農行江陰要塞支行行長捲款舉家外逃,引起轟動。互聯網

江蘇無鍚公安本月 6日向吳伊甸家屬發出拘留吳的通知書。互聯網

渣打銀行員工被捕
據悉,江陰警方去年 12月 31日以涉嫌「合同詐騙」立案調查孫鋒。今年 3月 6日,警方以「涉嫌窩藏包庇罪」,拘留渣打銀行駐上海員工吳伊甸( 31歲,新加坡籍),指她涉嫌為持有新加坡護照的孫鋒提供協助,將資金「外逃」。

農行江陰要塞支行的新行長周文鏡表示,孫鋒攜款外逃,其資金並非農行的儲戶資金,而是由其個人從民間籌來的借貸。「放貸人看中的只是孫鋒『行長』的名銜。」

有消息指,孫鋒過去一直熱衷炒賣期貨,去年下半年卻嚴重損手,孫可能因此而四出高息借貸。

警方調查指,孫鋒捲走的借貸中,最大的一筆來自江陰龍砂村村委書記趙積娣,金額達 9,800萬元。坊間則傳聞指,孫鋒借的錢多達三億多元,有龍砂村的村民指,趙積娣借給孫的錢是村內的公積金,而為二人牽線借貸的則是前中國銀行江陰華士鎮辦事處負責人趙汝鳳。目前警正就案件作進一步調查。

深圳衞視/中國廣播網

貪官外逃事件簿
2011年

農業銀行江蘇江陰要塞支行行長孫鋒捲走民間借貸二億元人民幣,舉家外逃。

2007年

雲南省交通廳副廳長胡星因受收巨額賄款被查,從昆明經廣州、新加坡、香港等地逃往英國倫敦。

2005年

中國銀行哈爾濱河淞街分行行長高山捲走客戶存款 10億元人民幣,與家人逃往加拿大。

2002年

福建省福州市公安局副局長王振忠攜 1,000萬美金,與情婦出逃美國。王是中國外逃的最高級別警官。

2001年

中國銀行廣東開平支行行長余振東,聯同兩任前行長許超凡、許國俊,盜取存款 4.82億美元( 40億元人民幣)後,經香港潛逃至美國。余 2004年被遣返中國,判監 12年。
zlove3

12-03-16 13:02

0
科網泡沫 2.0來臨
大行再造騰訊神話

--------------------------------------------------------------------------------

【本報訊】 QQ教主馬化騰日前已自我篤爆,揚言騰訊( 700)本來就不是神話,不過歐美大行一於少理,一齊唱好,務求再為騰訊創造神話。

騰訊獲多間大行護航調高目標價,認為其確立社交網絡領導地位。新華社

上季業績僅錄單位數字增幅的騰訊,昨獲多間大行護航調高目標價,甚至乎將 QQ估值媲美即將在美國上市的 facebook,估值每股值逾 400元,是現價的一倍,早前積極沽空的淡友被挾瘋狂補倉,造就股價昨攀升 8.2元或 4.1%,報 208.8元,昨日沽空額近 4億元,沽空比率兩成。

美林、摩通、瑞信、花旗及摩根士丹利五間大行,昨分別發表報告唱好騰訊,當中以花旗及大摩吹得最勁。

花旗料估值媲美 facebook

花旗將騰訊列為其內地及環球核心科技股的首選之一,認為騰訊已經克服策略性改革所帶來的財務壓力。旗下社交網「朋友」及「微博」的用戶增長表現亮麗,成功確立騰訊在社交網絡上的領導地位。該行將目標價由 236.8元上調至 295元,升幅達 24%。報告還指出,在最進取的估值下,騰訊的市值可高達 1000億美元,估值可與 facebook相比。以這估值計算,騰訊股價可達約 430元,認真誇張。

大摩亦加入吹噓行列,指如果騰訊的互聯網增值服務、手機增值服務及廣告銷售增長達到其最「牛」預測,股價最樂觀見 306元,而在正常情況下,目標價則定於 230元。其他大行都分別調高騰訊的目標價,目標價介乎 227.6至 240元的水平。

唯一唱反調的是野村,該行認為騰訊的核心遊戲有持續放緩的迹象,營運毛利繼續下降。加上騰訊持續投資在微博及視頻等利潤能力有限的領域,將會令其毛利進一步受壓,因此給予「減持」的評級,目標價只為 146元。

以昨日股價計,騰訊現價市盈率( PE)達 30倍,彭博資訊綜合券商預測,今年每股盈利 7.15元人民幣,較去年增加 27.5%。一名美資基金經理質疑,「上季騰訊純利按年僅升 4%,除非微博等領域有突破,否則難見雙位數字增長。」
zlove3

12-03-16 13:00

0
交通銀行( 3328)業績前夕宣佈,透過私人配售方式在 A、 H股市場各向 7名現有股東及新獨立第三方,達成定向配售共 123.78億股新股協議,佔該行擴大後股本約 16.67%,集資共 693.3億元(約 565.73億元人民幣)。
=====================================================
科網泡沫 2.0來臨
全城喪吹蘋果升天

--------------------------------------------------------------------------------

【本報綜合報道】大行喪吹噓,科網股醞釀新一輪泡沫!新 iPad開賣前夕,摩根士丹利把蘋果目標價由 515美元上調至 720美元,明年料直撲 1000美元。

花旗則將騰訊( 700)目標調高至近 300元,揚言估值媲美 facebook。業界擔心大行越吹越大,只會加速泡沫爆破,繼千禧年後,科網泡沫 2.0恐來臨。大摩將蘋果股份列入「最佳概念股」名單,刺激股價周三勁升近半成,再創歷史新高,試衝每股 600美元大關。昨日開市後,蘋果股價繼續承接升勢,升至 600美元。

大摩最牛料見 960美元
蘋果股價屢創新高,已令公司市值高達 5500億美元,是另一科技巨擘微軟的近兩倍。大摩分析員 Katy Huberty稱,現時不少投資者「仍然低估蘋果盈利的上行潛力」。她指出,如中移動( 941)等手機服務供應商願意購入更多 iPhone,將會刺激新興市場對 iPhone的需求,預料股價上升空間不俗。 Huberty又料,蘋果現時牛氣衝天,估計股價有可能於下年尾衝至每股 960美元。

除大摩外,美國財富管理公司 Canaccord Genuity資深股票分析員 Mike Walkley,亦將蘋果目標價上調至每股 710美元。蘋果股價周三曾單日升 29.62美元或 4.69%,高見 594.72美元的歷史新高,其後出現獲利回吐,最終未能突破 600美元大關。蘋果收市升 3.78%至每股 589.58美元,今年迄今升幅達 46%。

有專家指,以現時的股價計算,蘋果比美國整個零售業的市值還要高。儘管如此,摩根士丹利重申,新目標價格未有把 Apple TV及較低價 iPhone等其他新產品列入考慮之列,意味着蘋果股價升幅未必如目標般強勁。

著名投資者 Doug Kass指,現時蘋果走勢與早年 Google走勢相若, 04年 Google由 150美元起步,升至 07年底的接近 600美元前見頂, 08年海嘯跌穿 200美元,累跌逾六成,蘋果或重蹈當年 Google覆轍。

在多款「 i」字頭產品的影響下,公司賺個盤滿砵滿,令蘋果近期股價亦屢創新高。根據評級機構穆迪發表的報告指,美國非金融業公司所持的現金高達 1.24萬億美元,單是蘋果就已佔當中的 7.8%,亦即 976億美元,成為該類別之冠,堪稱富可敵國。緊隨的有微軟及思科系統,分別持有 517億及 467億美元現金。而頭六位的公司皆為科技企業。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