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先河环保:有望迎来PM2.5监测设备订单
1、新标准驱动环境监测设备市场。近期我国政府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和臭氧参数纳入监测体系,以2015年前我国388个地级以上城市监测点为基础,我们预计其市场规模在8-10亿元。将城镇计入,则其远景规模大约在16亿元左右。由于新标准已经明确限定实施步骤,我们认为未来3年将为该市场带来大约2-3亿元/年。
2、公司受益巨大,或将在2-3Q 迎来需求。按照公司大气监测设备累计售出800-1000套推算,其市场占有率在30%左右,由于部分产品已预留参数模块,公司将获得先机。我们认为振荡天枰法和beta 射线法2种技术路线可能将并存,但若前者增加校正设备价格将大幅增长,公司产品基于后者,已被监测总站选用为测试对象(共6家公司入选)。公司产品大约为15万元,具有良好的性价比,且已做好产能方面的准备, 我们乐观认为公司可取得20%或以上的占有率,但仍需观察各地2-3Q 可能启动的招标情况。
3、运营维护服务和水质监测设备将驱动公司长期增长。传统的大气监测设备市场增长趋缓,未来公司的看点在运维服务和水质监测设备市场。1)因数据可靠性和成本等方面的考虑,第三方运维将是大趋势, 同行该业务毛利率达到80%左右,其盈利能力提升可待。2)目前饮用水监测市场尚未实质启动,设备主要进口,但公司认为其市场规模为大气监测设备市场的数倍,将以募投项目为基础大力开发该领域潜力。
4、预计今年业绩将明显改善。由于去年政府在环保监测领域的投入缩减,公司净利润预计下滑近14%, 且公司产能部分释放,我们预计其净利润将增长35%以上。另外,我们认为公司或将利用超募资金并购,以寻求综合竞争力快速提升。
0
PM2.5新国标:
与世界“高轨”相接有多难?
吴晓青2日表示,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污染物控制项目实现了与国际接轨,但仅仅与世界“低轨”相接。新国标实施后,我国将有三分之二的城市达不到空气质量的要求。
“青山依旧在”等网民说:“中国的PM2.5里到底有些啥成分?”“对人体伤害程度有多高?”“与世界‘高轨’相接到底有多难?”
“这些问题仍待确定。只有分析清楚具体污染成分、分布等,监测和治理才会更有成效。”陈万志说,中国与美国的PM2.5情况并不相同,美国制定其PM2.5标准消耗10年时间,而我国的标准沿用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最宽泛值。“究竟科学与否,应让科学院、大学等环保系统之外的第三方继续观测、分析研究,从人体健康的角度确定合理的基准值。”
“就目前看,想和世界‘高轨’相接,难度相当大。”北京市环保局大气环境管理处处长于建华说,以北京为例,自1998年至今,已先后关停搬迁首钢、北京焦化厂、北京化工厂等200多家重污染企业。“该上的污染防控措施都上了,继续加大措施的空间变小,也就意味着明显改善的难度更大。”
对此,不少网民表示宽容和理解。“FUSS铅”在中国环保网论坛中发帖称,在全国开展PM2.5监测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环境保护需要循序渐进,PM2.5写进“国标”,最终要“写”上蓝天。
“其实早在10年前,一些科研机构就已开始监测PM2.5,大体了解其浓度变化趋势。”包景岭建议,当前的关键,既非纠结于某一监测数据,亦非重金引进海外高级监测仪器,而应全力深入进行“成分研究”,特别是找到PM2.5内到底附着哪些有毒有害物质,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源头消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