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人民日报:扩容应考虑承受力 给A股休养生息机会
纽约黄金期货上涨3.7% 创历史最高收盘价
奥巴马:美国将永远是AAA主权评级国家
欧美股市继续暴跌
看今天跳空多少个点,今天在低点应该可以捡点筹码了,赚点零花钱。下半周逢阳线出来。继续耐心等待,成交量600亿附近开始正式建仓。一场波澜壮阔的指数牛市即随之开启!!!!
今日操作计划,黄金股若有买点就买入,逢高T出昨天介入的仓位。
0
静候买点出现。
今天开盘卖出了交行,本计划下午接回,下午没空,直接在下面挂单,价格低了2分没成交。
今天买入的紫金矿业还算给力。
0
竞价买了点黄金股。
0
在市里面一般市总行是自建的,但大部分分支都是租的,而且自建大楼从价值讲确实是升值了,但你总不可能卖掉吧,拿到卖掉了去租块场地办公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0
地方债是个无底洞,借了根本没打算还,只是不断摊大饼,越摊越大,可也越摊越薄了,总有摊不下去下去的时候,总需要人买单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此金句,不得不顶。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请细看,是选成长股还是选低PE高分红的问题,当然从短期来看,我也希望能找到下一个苏宁电器,从而获取暴利。如果从长期来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结果了。
再说了,我自认没本事找到下一个苏宁电器。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笔误,应该更正为:沪浙一带一二线城市。再问一句,贵行是哪个银行?不会是城商行或在某此地区新增设的股份制银行,历史久点的四大国有行的大楼和网点在几十年前就设立的,也是租来的吗?在全国不知道有多少网点和支行大楼,那会是一个小数目吗?我不是业内人士,真诚请教。
其实纠结于枝末细节意义不大,如果现在银行股5-8倍的市盈率,1-1.5倍的市净率是合理的,那么,它每年的20%-30%的年增长,也会使股价在未来有20%-30%的年增长,也能带动指数大幅上行。但是我坚信,未来二年内必有一次价值回归的机会,如回到历史估值中枢的机会。
0
从时间节点上判断,从07年底至今年近四年,大蓝筹一直处于调整状态,而八股从08年底至今一直活跃,相当部份的八股早已创下07年大牛市的新高。该到了兑现利润的时候了,在未来的行情中,可能会一方面兑现八股的利润,一方面完成对二股的吸筹。
再次申明,本人并非主张现在马上就建仓银行股,请看清下面的这句:还需经最后一跌后盘整,修复技术指标!!!
0
晚上本想再来说说筹码转换的问题,突然想起雷老师有一篇比较透彻的分析,现转载于此
郑正申明:此文为雷立刚老师,未经老师的同意,如涉及到版权如有不妥,也可以删贴!
原文< 股市说到底,就是一个筹码从集中到分散,再从分散到集中的游戏。
当某一些股票的筹码集中到大资金(即所谓主力)手中时,那些股票就必然将会不断上涨,直到许多散户高位接货,筹码再度从大资金分散到小资金中,那一轮上涨才会结束。
股市里的一切概念,理念,题材,业绩……归根到底,其实都是为了筹码的集中与分散服务的。
大资金为了收集筹码,从微观上,必须在收集之初,不断制造不利消息,使散户卖出筹码,或使散户不敢跟进。但仅仅如此,还过于浅层。
真正的大资金,在宏观层面上有着更开阔的手段,这些手段里,最基本的之一,就是将股票分为绩优股与垃圾股。并人为制造"价值投资"这个思维模式,给进入股市的多数人洗脑.其最终目的,依然是达到筹码的收集与派发.
现在按照此思路稍微详细说下去:
大资金将股票大致分为绩优股(并泛化为蓝筹股)与垃圾股(并泛化为题材股).每过几年,先是悄悄收集绩优股(并泛化为蓝筹股)筹码,当绩优股(并泛化为蓝筹股)筹码收集到相当高的集中度之后,就价值投资为大旗,一边拉高绩优股(并泛化为蓝筹股),一边极力贬低垃圾股题材股,其目的,一是吸引散户高位接盘绩优股(并泛化为蓝筹股),二是使散户卖掉手中垃圾题材股,使大资金达到逐渐集中垃圾题材股筹码的目的.
而当绩优股(并泛化为蓝筹股)筹码在高位派发给散户之后,大资金将有两到五年的时间冷落绩优股(并泛化为蓝筹股).目的是利用漫长的时间磨散户的耐心,让散户最终忍不住割肉,从而使绩优股(并泛化为蓝筹股)筹码再度落入大资金手中.
在绩优股(并泛化为蓝筹股)冷落期,由于大资金之前已经悄悄集中了大量垃圾题材股的筹码,于是,又将逐渐以"资产重组"的名义拉高垃圾题材股,重演一次筹码集中到分散的过程,最终,必须在高位将垃圾题材股出手之后,大资金才会再度轮回到炒绩优股(并泛化为蓝筹股)的周期去.
因此,所谓"价值投资",所谓"资产重组",其实都是大资金给广大散户洗脑的工具,通过反复宣传直到你在思想上认同了其理念,从而达到顺利完成筹码交换的目的.
也正因此,衡量一个操作,是不是刀尖上起舞,不在于你买的是垃圾股还是蓝筹股,而在于你是否分辨清楚了大资金目前的筹码周期.
以历史为例,95-96年炒绩优股,97-98年熊市,99-2001年炒网络股(本质上是炒题材股).2001-2005年熊市,2006-2007炒绩优和蓝筹股,2008年熊市,2009-2011年炒题材股.以上历史的反复轮回,清晰地说明了筹码的反复轮回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