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大唐玄机图》推电影股票融资方案 存两大质疑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7日11:06 北国网-时代商报
预计在今年11月份开机的电影《大唐玄机图》,片方已将该片定性为——古装动作悬疑片。这部影片,具体的演出阵容尚未对外披露,便已在业界引起极大的关注度。原来,出品人李菲推出了一个类似于“电影股票”的融资方案。
据出品方介绍,《大唐玄机图》总投资预算1亿元,出品人李菲等投资关联方出资2500万至4000万后,剩下的6000万至7500万元融资额将拆成若干份额权益,通过深圳前海金交所向普通投资者发售,每份初始价格为1万元,投资门槛最低30份,即30万元。投资者定向认购后,在该项目存续期间内可将权益份额通过深圳前海金交所交易转让。如果投资者不想在二级市场转让自己手里的“电影股票”,可以等到影片上映后获取票房收益。
这在中国电影界尚属新鲜事物的“电影股票”,是开拓了电影融资的新途径,还是疑似变相的非法集资或集合投资?投资者能否从中获益?李菲的融资计划能走多远?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唐玄机图》的“电影股票”,像该片主打悬疑一样,存在诸多疑点。
【调查】
神秘的出品方
电影《大唐玄机图》的出品人为李菲,此人系深圳世纪领军影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据说,李菲曾参演《笑傲江湖》、《大汉天子》、《赤裸特工》等多部影视剧。除了当过演员之外,她还有地许多骄人履历:澳门特别行政区体育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第一个亚运会亚军,澳门政府功勋运动员,甚至获得澳门小姐的称号。
这些眼花缭乱的角色转换,让外界不得不佩服她,一个经常做出出人意料之举的明星。这次的“电影股票”,是李菲第一次试水制作、拍摄中国电影。就连在资本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华谊兄弟,也从未有过这样的融资方案。
由于是一家不知名的片商,且没有推出过令业界叫响的影片,所以外界对出品方的背景、操作能力感到了担忧。“中国有九成左右的电影是亏损的,电影行业绝对是高风险行业,这种类似于股票的融资,我感觉这是冒险行为。”风投界人士李先生不无悲观地说。
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投资者可以通过很多渠道了解一家企业,是否可靠或值得他们去投资。昨天上午,记者通过深圳的114查号台,未能获取深圳世纪领军影业投资有限公司的联系电话。在网上,该公司的网站及自我介绍也没有联系方式。
与出品方保持“神秘”相反,李菲近日来到国内多个城市及各类电影活动,拼命地宣传《大唐玄机图》的“电影股票”。
【方案】
很美,很难说
李菲在业界有“南拳皇后”的绰号,她出拳经常是快又准。今年,A股市场表现继续差强人意,房地产市场仍遭高压打击。热钱的目标,只能转向黄金、艺术品等领域。天津文交所的书画作品被爆炒,令李菲眼前一亮。
电影与金融对接的融资思路,很快在她的脑海里形成。
按照计划,该片将电影版权分为1万份权益份额,每份初始价格为10000元,其中除主办方占有25%至40%的份额外,其余60%至75%的权益份额通过深圳前海金融交易所进行。有人形象地比喻是,投资者就是购买了“电影股票”。
李菲表示,投资者购买了这种“电影股票”后,就相当于参与投资了电影拍摄。“电影股票”的收益,则来自在约两年风险期限内分享影片版权所带来的所有票房,及相关衍生品的实际收益。
“比如,这部电影投资一亿元,如果票房达到3亿元,那预计盈利可达5000万元左右。”李菲介绍,到期归还本金之后,盈利部分针对“电影股票”所有者按其比例分配。在项目期间,投资者在交易所内认购的“电影股票”,随后还可在场内挂牌交易。
据说,目前深圳已经有26位客户预订该产品,此外,北京、湖南、宁波等地也有客户陆续预订,已有50位客户预订。
看起来,这是一份十分完美的融资方案。对投资者而言,应该是只赚不赔。尤其是交易所的场内交易,更为投资者预留了提前获利套现的渠道。
诱人的蛋糕,往往暗藏着一定的危险。与神神秘秘的出品方深圳世纪领军影业投资有限公司一样,深圳前海金融交易所同样没有网站,更没有在114查号台备案,看来外地投资者想咨询购买“电影股票”并不容易。
据深圳当地媒体披露,深圳前海金融交易所应该属于“根红苗正”。于今年4月7日成立的前海金交所,在挂牌当天,深圳市政府主要领导均出席。
【收益】
“票房”没保证
“我们一是希望通过金融创新,为当前的电影行业提供一个‘工业化’的路径;二是希望接受我们的理念的制片人、出品人能够按照场内规范制度进行合作,这个合作的出发点是对投资人负责的。”深圳前海金融资产交易所董事长建东这样向投资者介绍《大唐玄机图》的“电影股票”。
据业内人士测算,以《大唐玄机图》的1亿元投资计划,出品方要想实现盈利,票房收入至少要达到3亿元以上。这对一部没有名导演,名演员还未确定的电影来说,难度不小。可以说,这只“电影股票”潜在风险,不亚于A股市场里的任何一只股票。
据记者了解,在电影市场化高度发达的美国,一度计划推出类似《大唐玄机图》的“电影股票”,美国人管这种融资方案叫——电影票房期货,即以一部电影的票房为标的物,为制片商提供规避票房风险的工具。如果担心将来票房惨淡,制片商可以做空,以期货市场获得的收益来弥补票房市场的亏损;如果票房高于预期,制片商可以在期货到期前对冲交易。
2010年3月,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曾批准Trend Exchange成为首家电影票房期货交易所,但最终还是被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否决,主要原因是电影期货无法规避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行为带来的风险。
美国电影的前车之鉴摆在那里,中国的“电影股票”就能试水成功?投资者更能大发横财?证券分析师陈中洋认为,“电影股票”属于把电影的高风险转嫁给普通投资者,票房的不确定性是产品收益的最大风险。“况且,大制作、大导演且题材被看好的大片最后票房惨败的现象屡见不鲜,谁敢保证李菲的电影能达到3个亿?再说,她能跟冯小刚(微博)、张艺谋相提并论吗?”
记者咨询了几位圈内有名的投资者,均表示对“电影股票”投资毫无兴趣。“风险太大,那样的片子,感觉上拍出来就得亏损。”一位匿名投资者说。
有电影界人士提出,从政策层面上讲,《大唐玄机图》的“电影股票”并不违规,而且方方面面设计地很合理,但感觉最终“电影股票”上市后的情况,就是在二级市场吸引游资爆炒而已。“要知道,电影界其实挺排斥游资和热钱,大片、名导的电影是不缺钱的。缺钱的电影,好像没几个能赚钱的。”
【质疑】
“电影股票”两大悬疑
曾经以为,电影拍摄离我们很遥远。如今看来,只要有钱,谁都可以成为电影投资人。《大唐玄机图》将首次尝试“像卖股票一样卖电影”的融资新方式,虽然出品人李菲对此充满信心,但不少业内人士对这种全新的电影融资方式却存在质疑。
怎样杜绝爆炒
今年年初,天津文交所首创艺术品份额交易模式,立即引得市场爆炒。很多专业人士断定,“电影股票”一旦在深圳金交所上市,同样也要被爆炒。据出品方介绍,该产品预计在8月底或9月初开始发售。那么,出品方和深圳金交所是否做好了防止爆炒的准备呢?
对此,李菲表示,他们不希望这一创新产品被恶意炒作。为了给投资者信心,包括原始发起方、出品方等在内的关联投资方将认购《大唐玄机图》融资额25%至30%的权益份额,这部分份额将不参与上市流通,会一直锁定,留待最终分红。电影拍摄至上映周期较长,过程中利益链条众多,防止爆炒单凭锁定部分流通股很可能收益甚微。此外,深圳金交所方面的相关交易规则、防范手段都尚未对外披露。看来,“电影股票”上市后难逃被爆炒的命运。
资金谁来监督
在上市公司里面,募集来的资金如何使用,备受投资者的关注。《大唐玄机图》拍摄过程长、支出费用项目多,投资者的资金能否保证有效使用吗?这部电影的拍摄实际花了多少钱?谁作为第三方来进行监督?如果在拍摄过程中发现预算不够,又该用何种方式启动再融资并避免损伤原投资者利益?
“你不是把投资者钱收上来就行了,你最起码要像股票以后,对每一个投资者负责。这方面,出品方好像没有太多的说法。”陈中洋说。2007年冯小刚的《集结号》,从银行贷了很多钱,这创下电影与银行合作的先河。拍摄期间,银行人士几乎天天坚守片场,每一分钱的使用都要紧盯不放。
“现在还没有确定合作机构,我们会仔细选择完片担保以及其他第三方监理机构。”李菲表示,在影片拍摄制作过程中,他们会引入专业、高水平的第三方机构,届时将进行及时的信息披露,“传统电影业的确存在一些潜规则,比如洗钱、投资方指定演员阵容等不良现象。让这些规则继续‘潜’下去,对中国电影行业发展有百害而无一益。我们让影片资金使用全程、拍摄全程公开、透明、规范,让电影制作在‘阳光下运行’,这是‘权益共享’的融资模式的基础。做不到这一点,谁还敢给电影投资。”
【数据】
中国电影九成亏损
中国电影业的财富神话,对热钱有致命的吸引力。
2010年中国国内票房共101.72亿元,很多电影院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情况。一时间,资本对于中国电影的追求,好像跟其他行业一样,都是特别的冲动。那么,中国电影果然好赚钱吗?
新影联院线副总高军认为,很多投资人看到电影业赚钱的一面,却忽略了它也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不是所有人都能从里面掘到金的。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认为中国电影市场到处是商机,一铁锹挖下去就是金子出来,绝对不是这样的。
据记者了解,如今的电影票房基本是四六分成,投资人拿四,院线拿六。举例来说,一部电影票房是1个亿,分到投资人手里就只有4000万,要赚回这4000万起码得要投放500至1000个拷贝,而一个拷贝制作费是8000元至1万元,所以单纯从票房来达到赚钱的目的是不可能的,能收回成本就已经很不错了。中国每年有400多部电影,赚钱的才10多部。
据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透露,中国电影有90%的影片处于亏损状态,这与中国电影过百亿的票房收入形成强烈的反差。
【延伸】
2011年票房有望达130亿
中国社科院昨日发布的2011年《文化蓝皮书》称:在电影产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电影票房将保持30%左右的较大幅度增长。也就是说,2011年中国电影票房,有望达到130亿元。蓝皮书同时指出:在国内呈现繁华景象的中国电影,在国外却遭遇瓶颈,中国电影的海外表现则相当黯淡,进入海外商业院线放映的数量很少。
票房出现井喷奇迹,中国电影市场跨入百亿时代,这是2010年中国的电影市场出现的景象。
蓝皮书指出,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年收入突破100亿元人民币,增幅达64%,创造了全球市场奇迹,票房总量超过英国,相当于世界最大电影市场——北美票房的1/7,已进入世界电影市场前10位。
2010年全年票房过亿影片达27部,国产电影票房份额继续维持优势。2010年,国产影片票房总计达57亿元,约占总票房份额的56%,其中国产影片在2009年11部的基础上增加到17部之多。 据法制晚报
【链接】
大片背后的资本面目
目前,中国电影产业的融资模式主要有五种:1、版权质押银行贷款;2、私募股权融资;3、专项电影基金;4、合作拍摄,多方投资;5、影片预售融资。近年还出现了广告投入、基金投资、上市融资等融资渠道。
近两年以来,各种热钱通过不同渠道向中国电影市场渗透。而电影的投资方也日趋多元化,专业电影制片机构的旁边并列着许多“不搭边”的资本。
例如《唐山大地震》中的唐山市政府、专业投资基金IDG,湖南广电传媒则出现在《赵氏孤儿》的投资方名单中。大片背后的资本到底都是何方神圣呢?经本报记者整理,挑选几个主要大片的投资方,其背后资本的面目一目了然。
片名:唐山大地震
投资方:唐山市政府、华谊兄弟、中影集团、浙江影视集团、英皇影业、寰亚公司、专业投资基金IDG。
简述:除了专业影视机构外,《唐山大地震》的投资方中,既有地方政府的身影,也有出自广电系统的浙江影视集团。更令人吃惊的是,连风投IDG都参与其中。据有关资料显示,IDG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投资基金之一。已投资携程、如家、百度等200家各行业的优秀企业,但此前几乎未涉足过电影界。可见,电影市场的巨大财富效应,令风投都已垂涎欲滴。
片名:让子弹飞
投资方:中影集团、英皇影业、北京不亦乐乎电影公司、幸福蓝海影视集团、中联文化传播集团、峨眉电影集团。
简述:《让子弹飞》的投资方比较多,近半投资方不为外界所熟悉。其中,幸福蓝海影视集团隶属于江苏广电,而北京不亦乐乎电影公司是该片的最大投资方,成立于2008年。坊间有传言称,该公司负责人、《让子弹飞》制片人马珂是山西富二代,其公司经营项目复杂,很多都与电影无关。中联文化则号称是中国最具知名度的大型文化传播机构之一。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由本报记者 卢立业采写
0
这个世界肿么了,啥事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