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油推
0
ji hao
0
所以我体会,一般人都可以找中医给自己设计一个养生方,2-4味药组成一个方子,气血双补,阴阳平补,效果可能比吃中医正儿八经开的药好多了。一般黄芪、当归、党参、白术、枸杞、山萸肉、五味子和菟丝子等都可以重点考虑。要不用药材,找些食材都可以,像生姜蜂蜜水,养生效果都会很好的。
0
说到国医大师的养生经验,我家也有受益者,是李济仁养生茶方子。岳母一直容易晕车,脉象也不是很强,我感觉她身体不算很好,想让她调理一下,拉着去看了中医,医生诊断为气阴两虚。因为她不爱喝中药,特别怕苦,而且之前也喝过一些中药没见效医生就建议了李济仁的养生茶方。初期喝过几回,她就不愿意喝了,所以当时也说不清有啥效果。后面有段时间她一吃辣的就呛,她又特别爱吃辣椒,没辣的吃不下饭,所以一到吃饭时就听着她呛个不停,喝水都时不时呛着。我就感觉这可能是气虚得厉害,就每天煮这个养生茶逼着她喝了。李济仁养生茶方子是黄芪10~15克,西洋参3~5克,枸杞子6~10克,黄精10克。我是按黄芪枸杞黄精各10克西洋参3克煮的。喝了没几天,她就不呛了。一两个月后,她突然说发现现在坐车再也不晕车了。以前她特别怕坐车,远点的地方要坐车的,她一般不去,就在家附近活动。
ZT 药茶的原理:
西洋参的功用同党参、人参是基本相似的;枸杞是滋补肝肾的,肝藏血,肾纳气,人的气血亏虚,大多和这两个脏器有关系,所以需要滋补,枸杞子偏温一点,西洋参偏凉一点,就是温寒并用,补气补血。
黄芪有“小人参”的美誉,被李时珍称之为“补药之长”,它可以补养五脏六腑之气,气为血之帅,血是气之母;黄精主要是既补气有补血,补肝肾的作用比较好。黄精的作用就是补血,本草纲目就认为,黄精有“补诸虚填精髓”的功效,这里的精髓就是指的血,据说当年的无暇禅师常年隐居深山,就是一这个黄精为食,活到126岁。黄芪补气,黄精补血,两味药起到了气血双补的作用,黄芪比较热,吃多了容易上火,而西洋参有比较凉,所以二者共同起到一个中和的作用。这杯茶主要是气血双补,调理气血,调理经络,通经活络,中医讲气血调和,就百病不生,人的生病主要是气血不和。
0
这东东没有任何生理作用,为了鼻涕顺利流下来吗?那也该是两条沟沟才对啊?呵呵,不得而知。其实人身上还有很多谜。
呵呵,不要给壬子丁卯兄搅局咯,继续学中医。。。
0
刚查看了网上的图片,猩猩猴子有些看起来有凸起来的部分,不像人是沟
0
呵呵,扯的太远了。。。
0
呵呵,我就很想学脉诊,真的很奇妙。。。
我一直就认为人类不是进化来的,而是地外文明创造的,这种被创造出来的物种,一定要遵循一种神奇的认知能力,去最终找寻到他们的宗主地,而辩证的看待世界正是这种认知的基础,中医就是代表,呵呵,有点扯远了。
不过你想过吗?你鼻子下面,嘴上面的那个神奇的鼻沟是干什么的呢?好像任何可能进化成人的动物身上都没有这一神奇的东东吧?
这只有造物主唯美思想在作祟吧!哈哈,你看起来好美啊,没有它你试试看。。。
0
中医古籍好多看着特有意思,好多文字我看着就乐。
分享一段:
或疑山茱萸过于涩精,多服有精不出而内败之虞。嗟乎。此犹临饭而防其不能咽也。山茱萸涩精,又不闭精,为补精之独绝,仲景夫子所以用之于地黄丸中。若精不出而内败者,乃人入房精欲泄而强闭,或有老人与大虚之人,见色而畏怯而不敢战,而心又怦怦动也。相火内炎,而游精暗出于肾宫,亦能精不出而内败。服山茱萸,正足以治之焉。有精闭而内败之虞,彼不出而内败者,乃不服山茱萸,致大小便牵痛,欲便不能,不便不可,愈痛则愈便,愈便则愈痛。服山茱萸,而痛与便立愈矣。可见,山茱萸乃治精不出而内败之神药,如之何其反疑之乎。
“若精不出而内败者,乃人入房精欲泄而强闭,或有老人与大虚之人,见色而畏怯而不敢战,而心又怦怦动也。”这段话我每次看着就乐呵。
0
"新"中医
学中医其实是个很有乐趣的过程,乐趣在哪呢,
比如每一味中药后面都有个美丽而神奇的传说,
每一个经方后面都体现古人严密的思辩,对天地人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