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下黄山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全文选自风雨下黄山新浪博客,转载请注明原作者。
今天公布的6月份CPI数据同比上涨6.4%
创三年来的新高
一些经济学家和专家说这是翘尾因素
接下来CPI数据会逐步回落
嘿,这翘尾都从春节翘到6月了
还有的人认为是输入性通胀
不是我国的原因造成的
周三晚上公布加息
这次存贷款利率对称加息0.25个百分点
接下来又有一大堆经济学家和专家说
CPI已经触顶,不用加息了
有的则说这是加息尾声了
总之,这些观点实在是幼稚
真正严峻的现实是
通胀现在高企
未来也不可能得到控制
真正要控制通胀
这点加息幅度实在是微不足道
不管造成通胀的原因的是什么
但是其本质就是流通的货币量过大
而国民创造的新增有效财富无法匹配新发行的货币
在财富并没有实质增加或者增加幅度比较小的情况下
用过量发型的货币衡量财富的符号的数字增加
这就是通货膨胀
也就是所谓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上升
要控制通货膨胀
静态的讲要大力控制货币的过多投放
动态的讲要大力发展经济使得新增国民财富与过去的过量投放的货币一一对应
或者说减少货币对实质财富的溢出效应
但是有个悖论就是在通货膨胀高企的时候
想动态的新增国民财富会变得非常困难
因为高通货膨胀往往与高成本相对应
因此会导致投资和消费活动的减少
在这种情况下
严格控制货币的投放成为了重中之重
控制货币的投放的方法是什么
无非前面已经多次分析过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和价格型货币政策
其中本人多次批判过数量型货币政策
这种政策收效非常小
在多次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达到创纪录的高位后
通货膨胀率也同样来到高位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为什么不能有效控制通货膨胀率
我以后会专门写篇分析文章
这里就不再赘述
价格型的货币政策工具就是提高利率
利率又分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
当然还有一个央行的再贴现利率
再贴现利率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
尤其是在美国等市场利率成为主导的国家
再贴现利率和联邦基金利率成为并行使用的关键利率
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市场利率
在中国利率的调整主要是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
也就是行政指导的基准利率
按理说行政指导的基准利率往往具有滞后的作用
这也就是外面地下钱庄利率上天
而行政指导的基准利率还匍匐在地的原因
利率提高到什么程度才是有效的呢
才能有效控制通货膨胀呢
这得具体分析
货币政策最重要的职能作用是保持币值的稳定
要保持币值的稳定就必须使得货币的购买力保持稳定
这就必须要求存款利率必须和通后膨胀率保持高度一致
也就是说6月份通货膨胀率达到了6.4%
那么一年期存款利率也应当达到了6.4%
或者说年化通货膨胀率多少
那么一年期存款利率就应当到达多少
经过这一次加息后
中国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才3.5%
和当前6.4%的通货膨胀率差距太大
而且6.4%的通货膨胀率还是很有可能人为弄低的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保持币值的稳定
贷款利率提高多少才能有效抑制通货膨胀呢
贷款是货币衍生的最根本的手段之一
不能有效抑制贷款的过快增长
就无法有效抑制货币的衍生和投放
也就无法有效抑制通货膨胀
在某种程度上说贷款增长过度是通货膨胀的根源
2009年的10万亿新增贷款就是当前高通胀的根源
利率的本质是对不属于自己的财富进行支配的收益补偿及风险补偿
因此贷款利率应当由当前的社会平均收益率和风险补偿率来决定
而社会平均收益率和社会新增财富增长率基本一样
也就是和GDP的名义增长率一致
而风险补偿率又由当前社会的平均信用度高度也就是违约率高度相关
这一点暂且不论
在当前GDP的名义增长率为13.4%的情况下
当前一年期贷款利率才6.56%的情况下
两者相差近7%
我看大部分人都会拼命去贷款
因为贷款利率低,也就是收益补偿率和风险补偿率低
只要能贷到款
那么近7%的社会平均收益率就归自己了
自己不用花一分钱本金
所以贷款的冲动和欲望不能有效得到合理的抑制
贷款的增长就会非常迅猛
货币的投放也就会增长迅猛
流通中的货币也就越来越多
通货膨胀也就越来越严重
贷款利率的提高不会带来所谓热钱的存款套利
理论上贷款利率还有百分之百的上调空间
因为离GDP的名义增长率实在差距太大了
上面的分析是在非常微观的技术层面进行的
从宏观的层面来分析的话
那就涉及到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以及为什么货币政策尤其是利率政策缺乏独立性
这就必须从政治的角度以及货币发行的机制、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的平衡性等方面去分析
以后有机会和时间我再详细分析
在CPI指数同比增长6.4%的高通货膨胀下
在一年期存款利率仅3.5%的严重-2.9%负利率的情况下
在GDP名义增长率达13.4%的情况下
一年期贷款利率才6.56%的近7%的无风险套利社会收益率的情况下
要想抑制通货膨胀比登天还难
即使今天抑制,明天又重新起飞
在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的情况下
老百姓的财富不可避免的会被通货膨胀掠夺
也是通货膨胀在中国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除非
中国继续大幅度加息或者继续小幅度多频率的加息
存款利率达到或者小幅超过CPI增长率
继续大幅度提高贷款利率
达到或者小幅超过GDP的名义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