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我们还能信任中国股市吗?

11-07-06 16:19 2815次浏览
dsxj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历经近8个月“静默期”,首钢股份(000959)与其大股东——首钢总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终于初露端倪。尽管双方至今仍未披露重组的具体方案,但河北省环保厅网站却率先“吐露”重组细节。

  重组时间超期

  按照首钢总公司此前承诺,6月30日本该是首钢股份披露重组方案的截至日期。但事实并非如此。首钢股份除了等来首钢总公司关于 “围绕双方重组事项的基础性工作目前已基本就绪”的公告外,并无其他收所获。而实际重组进程已超出此前承诺的重组目标日期。

  7月1日,首钢总公司发布公告称:“由于在某些重大问题上公司与相关方尚未完全达成一致,未达到证监会重大资产重组相关规定的要求,故本次重组的实际进展超出我公司与上市公司预期的时间安排”。

  “首钢曾上交过两个重组提案,但最终被否决了,这或许是重组延期的原因之一”。一位不具名参会中小股东如是表示。

  “环评”透露重组对象

  对于具体重组方案,首钢股份董秘章雁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并未透露,“有关重组的事宜一切以公告为准,其他不方便说”。不过,河北省环保厅网站日前发布的一则公告却揭开了重组的神秘面纱。

  7月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河北省环保厅网站发现,网站发布一则题为《关于首钢股份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涉及河北省境内企业环境保护核查情况的公示》的文章,已将上述重组进展“暴露无遗”:首钢股份准备置入的河北省境内企业是迁安钢铁和首钢矿业公司,两家公司均属于国家废气重点污染源监控企业,本次环保核查均过关,现已进入公示时间。

  公开信息显示,迁钢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本50亿元,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159亿元,净利润2.1亿元,去年铁水780万吨/年、钢水800万吨/年、钢材780万吨/年。矿业公司成立于1959年,年产烧结矿1170万吨、氧化球团300万吨,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93.8亿元。

  分析人士称,尽管目前只看到了河北环保厅的公示,但迁钢和矿业公司很有可能是此次重组的最终考虑方案。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1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dsxj

11-07-07 09:50

0
各大网站均有报导

dsxj

11-07-07 09:41

0
首钢股份重组无期 小股东集体维权

  停牌8个月,首钢股份 (000959.SZ)重组仍遥遥无期,遭受损失的不单单是经历了搬迁之痛的首钢集团,还有备受煎熬的接近26万户首钢股份投资者。

  根据时代周报从小股东方面得到的消息,继4月份向法院状告首钢股份要求获得公司重组进展的知情权之后,这些愤怒的小股东更是要求将首钢股份的原石景山厂区停产后土地补偿和开发收益情况反映到重组方案中。目前,小股东们已经开始征集流通股份,以求能有机会召开股东大会。

  正在此时,有关首钢股份重组方案的非官方内容流传开来,正如此前外界预期,方案显示包括首钢迁钢和首钢矿业公司两条生产线将被置换入首钢股份,但是这一方案遭到了小股东们的强烈反对。看来,一场小股东的维权抗争行动正在酝酿,首钢股份的重组注定要在跌跌撞撞中前行了。

  措手不及的公示

  就在各方面对于首钢股份的重组内容猜测不断之时,7月5日,一则来自河北省环保厅的公示引起注意。这份名为《关于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涉及河北省境内企业环境保护核查情况的公示》显示,首钢股份准备置入的河北省境内企业是河北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和首钢矿业公司(烧结、球团生产线).

  河北省环保厅表示,首钢股份准备置入的河北省境内企业(河北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和首钢矿业公司烧结、球团生产线)近三年来遵守国家及河北省环境保护法律 、法规,各项排放达标,也没有发生过重大污染事故。该保护核查情况公示将于7月8日结束。

  这份公示对于向来坚持保密原则的首钢方面来说,显然有些措手不及,以至于首钢股份董秘章雁拒绝接听时代周报的问询电话,短信也不回复。首钢股份证券部工作人员倒是对上述公示内容不置可否,并称一切应该以最后的重组方案为准,目前是不承认也不否认有关内容。

  资料显示,2002年12月首钢迁钢公司正式组建,注册资本为50.02亿元,2003年3月25日破土动工,经过570天的努力,于2004年10月15日全线竣工投产。2010年产品规模为:铁水780万吨/年、钢水800万吨/年、钢材780万吨/年。

  首钢矿业公司成立于1959年,主营业务为采矿、选矿、烧结、球团,年产烧结矿1170万吨、氧化球团300万吨。矿业公司球团厂建于1985年,现有两条球团生产线,2010年氧化球团产量达到330万吨。矿业公司烧结厂建于1991年,年产烧结矿1170万吨。

  值得注意的是,河北省环保厅的公示特别指出被置换的是首钢矿业公司烧结、球团生产线,并不包括采矿、选矿以及其他副业产业。对此,山西证券分析师刘俊清指出,烧结、球团生产线并不是矿业公司最优质的资产,估计首钢总公司是为追求资产价值对等而这样操作。

  但是,关于“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一说又做何解外界难以猜测。此前,宏源证券钢铁行业分析师赵丽明对时代周报表示,通过对首钢集团中的钢铁企业中设备资产、生产规模、资产规模、关联度和公司战略规划进行对比分析,迁钢成为置换对象的概率是最大的。

  重组之难

  正如外界预期,迁钢最终还是成为资产置换的对象。首钢近年来经历了搬迁河北以及四处扩张等多项战略实施,2005年至今,水钢、长钢、贵钢、伊犁钢铁公司以及吉林通钢集团先后成为首钢新成员,2010年更是提前两年完成了产量突破3000万吨的战略目标。

  但是另一个有些尴尬的现象是,首钢旗下目前能作为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却并不多,甚至可以说迁钢成为唯一的钢铁资产置换对象。此前,首钢总公司已经多次承诺,将用经营稳定、具有发展前景的总公司钢铁资产与首钢股份停产资产进行置换。

  尽管是迁钢已经获得外部渠道证实,但是首钢股份何时能正式抛出重组方案依然是个未知数。2010年10月28日发布停牌公告时,首钢总公司曾承诺以2011年6月30日为目标日期推进重组。而时至6月30日,首钢股份发布公告称“首钢总公司与相关方在某些重大问题上尚未完全达成一致,重组预案尚不具备提交公司董事会审议的条件”,于是继续停牌。

  首钢股份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关于重组方案何时能公告现在无法预知,只能说公司正在推进相关事项。尽管有关重组的基础工作已经基本就绪,但是由于公司在公告中并未就实施重组给出下一个时间表,以至于外界猜测此番首钢股份可能遭遇更大的难题。

  此前有媒体报道,由于首钢总公司和地方政府无法就迁钢资产置换进上市公司后的税收分配问题达成一致,致使重组进程卡壳。首钢股份证券部对时代周报表示,这个问题是首钢总公司在负责推进,股份公司层面无法确定进展和结果。

  无论如何,首钢股份的重组看来还得纠结下去,而就在这个时候,首钢股份的小股东们却表达了对重组内容的不满。比如小股东代表之一于志涛就对时代周报表示,他们坚决反对将迁钢注入首钢股份的决定,“首钢是在耍花招”。

  于志涛们反对的理由首先是,迁钢此前因为“黑户”问题一直没能取得合法身份,“出身有问题”,其次是迁钢主要生产板材,在现在的中国钢铁业界,迁钢的竞争力不强,盈利能力也值得怀疑。山西证券分析师刘俊清表示,确实迁钢的产能并不是最优质的,而且今年板材价格也遭遇低谷,估计年底之前都难以回升。

  集体维权

  7月5日于志涛的电话一直占线,后来确认,他是在跟河北省环保厅反映首钢股份重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他们答应把我说的问题向上面反映”。

  这是小股东们的又一次行动,今年3月29日,自然人股东于志涛、李洪军等人向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提起知情权诉讼,将首钢股份告上法庭。由于首钢股份在停牌重组期间一直没有就相关问题做任何披露,他们请求法院依法判令原告依法查阅关于北京首钢股份的限产、停产、拆迁补偿的相关董事会决议、监事会决议、财务会计报告等。

  小股东代表之一李洪军对时代周报表示,先后共有20多名小股东提起了诉讼,但是截至目前,知情权的诉讼依然僵在那里没有结果。于志涛表示,此前,石景山区法院曾口头上通知他这个诉讼不予立案,但是始终不肯出具书面材料,所以他也没有接受,而首钢股份方面根本没有任何回复。

  于志涛对记者表示,目前小股东们正在联合征集流通股份,以便为将来召开股东大会做准备,为行使投票权做准备。截至2011年3月31日,首钢股份A股股东总数为257846户,而首钢总公司的持股比例为63.24%。

  6月28日,首钢股份在北京召开了2010年股东大会。根据其年报,公司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279.06亿元,同比增长22.46%;实现净利润3.5亿元,同比下降13.58%;实现每股收益0.12元,同比减少13.56%。首钢股份2011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今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3189.1万元,同比减少41.82%,主要因公司钢铁主流程停产。

  于志涛去参加了股东大会,他透露当日就重组问题向首钢股份方面提出了几个问题,但是得到的都是一些原则性和所谓保密为由的回答。于志涛指控,对于前段时间的知情权诉讼,公司董秘章雁表示已经知悉但是没有必要进行答复,“非常傲慢”。

  于志涛对时代周报表示,对于小股东们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并不是重组内容,而是关于首钢股份原北京石景山厂区停产后带来的补偿和土地开发收益等问题。于志涛说关于首钢股份搬迁后国家是否给予补偿以及额度是多少,首钢方面从来没有透露过,此前有一个说法是“少得可怜,连职工安置费用都不够”,但是现在连这个说法也否认了。

  据了解,小股东纠结的首先是,首钢股份占用的160万平方米土地未来如何处理。小股东们坚持认为,按照当初招股说明书规定,既然合同没有到期,股份公司就拥有这些土地的处置权,而且这块土地的使用权是属于股份公司的,所以土地未来的开发收益也需要与投资者分享。

  而据媒体此前报道称,截至目前,北京市政府对首钢集团的补偿除了200多亿的资金补偿,还将首钢集团搬迁后留下的8.56平方公里,相当于2个北京CBD(中央商务区)的北京西部石景山永定河沿线一级土地开发权“补偿”给了首钢集团。2011年3月,“两会 ”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首钢集团董事长朱继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部分土地的开发价值达到2000亿元。

  按照首钢股份此前所示,截至2010年9月30日公司停产涉及的资产总计约为45亿元,而小股东认为迁钢资产置换不对等的缘由就是这个45亿元并没有包括厂区土地补偿和开发带来的收益。

  对此,首钢股份董秘章雁此前曾经给时代周报的说法是,“利益不同观点也会不同,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权利,出现一些异议的声音可能是对法律的理解有问题,对此,首钢方面所能做的就是努力保护公司的利益和股东的利益不受损失。”

dsxj

11-07-06 17:51

0
东方财富吧里随意删贴 这样的垃圾股价也不给力......



dsxj

11-07-06 16:29

0
环保核查“泄密” 首钢股份重组或注迁钢及矿业

停牌已达8个月之久的首钢股份资产重组着实令市场期待,虽然至今仍未披露具体方案,但河北省环保厅网站的一则公告,却透露出其重组的一些细节。

  首钢股份7月1日曾公告称,首钢总公司以2011年6月30日为目标,积极推进公司与重组相关的各项内部决策和外部审批程序,目前有关重组事项的基础性工作已基本就绪。不过,由于在某些重大问题上首钢总公司与相关方尚未完全达成一致,未达到证监会重大资产重组相关规定的要求,故此次重组的实际进展超出预期,公司股票将继续停牌。

  虽然首钢股份这则公告依然对重组方案秘而不宣,但河北省环保厅网站日前挂出的《关于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涉及河北省境内企业环境保护核查情况的公示 》却让记者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首钢股份准备置入的河北省境内企业是河北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和首钢矿业公司,两家公司均属于国家废气重点污染源监控企业,本次环保核查均过关。

  回查资料,首钢股份停牌筹划资产重组始于去年。当时,受首钢总公司搬迁影响,首钢股份位于北京的钢铁主流程关闭,公司股票自2010年10月29日开始停牌至今。首钢搬迁方案敲定后,首钢总公司曾承诺:在2010年底将经营稳定、具有发展前景的钢铁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同时,上市公司停产所涉及的资产将由首钢总公司通过置换方式置出上市公司,保证上市公司法人财产不受损失。

  上述承诺一出,市场随即流传出多个资产置换的版本,其中迁安钢铁被市场寄予的期望最大。据悉,首钢总公司旗下的钢铁资产包括迁安钢铁、首秦公司、首钢京唐钢铁厂、北京顺义冷轧厂、首钢矿业公司,以及收购的通钢、长治钢铁、水城钢铁等。据了解,迁钢在首钢子公司中的地位仅次于首钢股份,盈利能力也是钢铁板块中最好的。迁钢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本50亿元,年产铁水780万吨、钢水800万吨和钢材780万吨,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159亿元,净利润2.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此前市场认为首钢矿业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性不大,但在钢铁企业涉矿日趋增多的背景下,此次获注也不意外。首钢矿业成立于1959年,是首钢钢铁原料基地,年产烧结矿1170万吨、氧化球团300万吨,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93.8亿元,盈利能力不错。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除了迁钢和首钢矿业外,首钢总公司前期收购的通钢、长治钢铁以及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都有可能成为首钢股份潜在的置换对象。

dsxj

11-07-06 16:23

0
不论何种方案,其前置程序必须是评估和测算解决“北京搬迁户权益”

首钢股份“北京搬迁户权益”的诸项内涵中,需要司法仲裁的162万平米土地(确权)权益仅占小头。而落实国家和北京市的政策性补偿(8.56平方公里土地一级开发远期收益)才是大头。若走诉讼途径,首钢股份股东可以获得的“预期权益”仅为几百个亿。而若站在讲政治、政策和社会公平正义的高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首钢股份股东应该获得的“预期权益”则是一千几百个亿。 
地球人都知道,首钢搬迁调整是国家和北京市的战略决策,首钢既作出了巨大牺牲也享受到了巨额的政策性补偿(资金几百个亿,土地一级开发远期收益几千个亿)。首钢股份作为首钢总公司旗下的核心企业、独立法人和上市公司,其400万吨钢铁产能占了整个首钢800吨淘汰产能的半壁江山,岂能只做巨大牺牲而不享受巨额的政策性补偿?
  感谢朱董事长有关首钢工业区2000亿土地价值的表述,让中小股东能够做出明确的判断——首钢股份拥有1300亿土地价值为核心的“北京搬迁户权益”。不论何种资产置换方案,其前置程序是解决这个问题。资产置换评估报告的重点是“北京搬迁户权益”之测算。否则,无法科学合理地确定“置入资产”与“置出资产”的“对价”。对价不合理,股东大会(大股东回避)表决是断然通不过的。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中小股东认为首钢股份拟置出资产(含土地权益)的价值买入京唐钢铁的全部资产都绰绰有余。而首钢股份的公开信息却说这部分资产仅为45亿。悬殊之大,怎能不让投资者心急如焚,寝食难安?
  
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不仅是中国证监会多年来的奋斗目标,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有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涵。地处北京,*
首钢总公司若以承诺的名义,通过偷梁换柱般地资产置换手段来独吞或截留首钢股份应得的巨额补偿,不仅有违“权力与义务”的社会公认准则,践踏《公司法》、《证券法》等国家法律法规,挑战社会公平正义,背离企业社会责任,更是对国家和北京市政策落实的严重破坏。 
值此首钢股份资产重组和中小股东维权的关键时刻,笔者呼吁首钢总公司领导和朱董事长要讲政治、落实政策,敬畏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平正义,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起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职责。切实尊重和维护首钢股份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