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瞭望》:十六大以来两轮宏观调控新启示

11-06-28 16:07 1180次浏览
anne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以善抓机遇化危为机,是十六大以来的两轮宏观调控带来的三大启示。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与两轮宏观调控经验的总结密切相关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导向和搭配的变换为重要标志,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经历了两次重大调整:
  其一,2003年以来中央针对我国经济局部过热、经济运行偏紧等问题,开始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并于2005年结束了实施七年之久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其二,2008年11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日趋严峻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造成的巨大冲击,提出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的这两次重大调整虽然原因各有不同,但是都针对了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表明我们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从中得到的经验和启示更是弥足珍贵。
  2005年:财政政策从"积极"到"稳健"
  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着眼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从1998年开始,我国连续七年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搭配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这一政策组合的调整也成为大势所趋。
  在解释为什么由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转向松紧适度的稳健财政政策时,中央明确指出这一调整是"有必要也有条件"的。这主要体现在:
  一方面,我国经济逐渐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始进入新一轮增长期。在"投资规模已经很大、社会资金增加较多"的背景下积极的财政政策适时退出是适宜的;另一方面,在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同时,我国经济生活中"投资需求膨胀的压力依然较大"、"农业基础还不稳固"、"物价上涨的压力比较明显"、"煤电油运十分紧张"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了诸如企业库存增长较快、应收账款继续上升、非法融资现象有所抬头等新情况新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经济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进一步显现。这些新旧矛盾的叠加、表面问题与深层次问题的交织,都使得实施财政、货币双稳健政策成为必然选择。
  这轮宏观调控正值科学发展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央多次强调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检验各项工作的标准,并明确指出"这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
  但是,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矛盾尖锐,产业结构调整不合理、投资消费比例失调,城乡地区差距扩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体制机制不完善、改革不到位等问题显然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因此,中央强调,有必要实行松紧适度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抑制部分行业投资过热的同时,继续加大对"三农"、社会发展、区域协调和其他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增加对深化改革的必要支持,通过宏观调控实现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科学发展。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7)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anne

11-06-28 16:11

0
以上为转载  为便于阅读
anne

11-06-28 16:08

0
"双稳健"框架下宏观调控的主要举措表现在两方面:
  其一,确定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中央在2004年初明确指出"适当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坚决遏制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是今年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重要方面"。
  到2004年底,中央要求继续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巩固宏观调控成果,"进一步消除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与此相配合,中央从2004年以来连续几年都将下一年度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确定为8%左右,并一再强调各地务必不要层层加码,相互攀比,而要将重点放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来。
  其二,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确保预期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一方面,充分利用财政、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2004年以后,中央多次要求适当减少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适当增加中央预算内经常性建设投资,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总量,优化信贷结构。同时,逐步加大了对"三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社会事业等薄弱环节的投资,仅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支出就高达1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另一方面,中央强调要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的协调配合,用好税收、利率、价格等经济杠杆,"要继续把控制非农用地供给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把好土地供应闸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由于政策的预见性、科学性,这一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使得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发展方式逐步转变,发展潜力不断提高,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都开创了新局面"。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