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越跌,越开心!

11-06-18 17:46 15926次浏览
licai86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越跌,越开心!



新手: 就怕跌。
老手:跌不怕。
高手:不怕跌,越跌,越开心!

新手死者山岗上,
老手死在半山腰,
高手站在山底望。

在明显的下跌趋势中,作为趋势投资者,越跌,越开心!就怕不跌。
打开淘股吧APP
4
评论(107)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licai86

11-09-03 14:24

0
“双响炮”重击 欧美股市暴跌金价飙涨  2011-09-03 08:00:16  中国证券网 
  美欧股市周五再遭重挫。美国当天发布的8月份非农就业惊现零增长,为二战后首次,该数据加重了外界对美国经济可能重陷衰退的忧虑,极大打击了股市人气。此外,有关监管部门调查多家美欧大银行涉嫌在金融危机之前违规销售抵押证券的消息,也对股市特别是银行股带来压力。
  截止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253.31点,收于11240.26点,跌幅2.20%;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65.71点,收于2480.33点,跌幅2.58%;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30.46点,收于1173.96点,跌幅2.53%。
  欧洲股市周五收盘亦大幅下跌,泛欧道琼斯Stoxx600指数下跌了3%,收报231.88点。
  美国劳工部2日上午公布,8月份美国非农就业人数环比未见增长,而市场此前预期8月份将新增就业7万左右。8月份,美国的失业率仍高居9.1%,与前一月持平。这都凸显了当前经济形势的严峻。
  大宗商品也受到牵连,原油期货领跌,纽约原油期货周五早盘一度大跌近3%,至86美元附近。伦敦铜、铝等商品期货也下跌0.5%左右。
  糟糕的经济数据再度刺激了避险情绪,黄金、瑞郎等避险资产大幅走高。截至22时30分,国际金价大涨2.5%,至1880美元附近;银价也大涨近3%。瑞郎对美元盘中一度大涨近2%。
  分析人士认为,经济数据持续恶化,可能给美国政府和美联储施加更大的压力。美联储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召开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商讨包括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在内的更多政策选项。



美国8月新增就业岗位为零 欧美股市应声重挫  2011年09月03日 09:33  中新网  
美国劳工部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美国新增就业岗位为零,失业率与7月持平,保持在9.1%的高位。受此影响,欧美股市当日均大幅重挫。
2日,纽约股市大幅下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253.31点,收于11,240.26点,跌幅2.20%;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65.71点,收于2,480.33点,跌幅2.58%;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30.46点,收于1,173.96点,跌幅2.53%。
德国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9月2日下跌192.30点,跌幅为3.36%,报收于5538.33点。
巴黎CAC40股指9月2日大幅低开后一路下挫,尾盘报收于3148.53点,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17.30点,跌幅为3.59%。
另外,由于美国8月份就业岗位没有增加引发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2日纽约市场油价大跌2.48美元,收于每桶86.45美元,跌幅为2.79%。
不过,受此影响,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价格2日强劲反弹,其中交投最活跃的12月合约每盎司大涨47.8美元,收于每盎司1876.9美元,涨幅为2.6%
kg205

11-09-03 10:56

0
楼主在拐着弯的说自己是高手而已
licai86

11-09-03 10:35

0
历史回顾:揭秘大熊市运行规律和血的教训  2006年04月06日 16:09 广州万隆
http://taoguba.com.cn/Article/514750/1  
  把证券业、投资者折磨得死去活来大熊市是怎么回事。血的教训是什么?
  熊市初期投资者犯二大错误:大骂“千点论”,拒绝接受空头的思想。没有预计大熊市是这么惨烈的。受害最深是投资者自己。一轮熊市即将离我们远去,这五年整个证券业陷入前所未见的危机之中,数个顶级的券商被消灭了,大部分投资者血本难归。伴随着这种重大的财富消失,酝酿了多少人间悲剧。然而,就在这大熊市行将离我们运去的时候,我们不妨回过头来总结一下,把中国证券业、把广大投资者折磨得死去活来的大熊市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的整个过程又是怎样的。他給了我们什么血的教训!同时在后面几篇文章中,我们也想谈谈机构投资者成为大输家的原因,及探索迎战熊市的最佳方法和切忌之处。作为我们对这个痛不欲生的五年的一个总结。
licai86

11-09-01 22:15

0
“败家子”京东方  4年圈钱251亿 
http://taoguba.com.cn/Article/513849/1

    上市公司半年报今天将收官。截至昨天,A股市场上半年亏损额最大的是中国远洋。不过,如果要评A股市场的头号"败家子",非京东方A莫属。这家2001年上市、在A股市场已"混迹"10年的公司,一边是业绩连年亏损,一边是持续增发,增发累计融资的251亿元就像被填入了一个"无底洞"。半年亏损12亿,三季度亏得更厉害
    昨天,京东方发布半年报。虽然公司主营收入达到49.4亿,同比增长18%,但亏损额却高达12.15亿。更让人吃惊的是,公司预计今年前三季度亏损额将扩大到21亿元到23亿元。也就是说,光是第三季度,京东方的亏损额将达到8.85亿到11亿元,窟窿似乎越来越大。
    翻看京东方近几年的"成绩单",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2008年,公司亏损8.08亿元,2009年虽然回光返照产生了盈利,但利润额仅4968万元,这还是拜合肥、成都和国家发改委补贴8.3亿元后所得。2010年,公司的亏损高达20亿元。2007年大牛市期间是京东方近几年最风光的时候,当年盈利达到6.9亿元,但这一利润额同样远远不能弥补前一年17.7亿元的巨额亏损。
    记者统计发现,上市后10年的时间内,京东方只有前4年和2007年、2009年盈利,盈利总和也只有14.92亿。而2005年、2006年、2008年和2010年4年的亏损额合计达到61.65亿元,如果算上今年上半年的亏损,亏损额总计达到了73.8亿元。
    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亏损额最大的上市公司是中国远洋,达到了27.1亿,京东方"屈居"亚军。不过,中国远洋曾经的辉煌,京东方无法可比。2007年和2008年,中国远洋的净利润分别达到190.85亿和107.95亿元。目前,京东方A的股价以2.39元排在A股市场倒数第二位,仅次于TCL集团的2.37元。连年增发,4年圈钱251亿元
    与京东方连年亏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2006年到2009年,公司连续四年增发,累计融资额达到251.54亿元,相当于一只超级大盘股的IPO融资额。
    公司的四次增发都是定向增发。虽然公司业绩连续亏损,股价一跌再跌,但记者统计发现,这些参与增发的特定对象,有不少赚得盆满钵满。
    2006年,京东方以2.75元的价格定向增发6.76亿股。2006年10月9日,增发股份上市,当天股价收于3.05元。之后经过几个月的盘整,随着2007年大牛市的到来,京东方股价最高冲到15元以上。
    公司2007年度以5.47元增发的4亿多股股份于2008年7月23日上市。尽管遭遇熊市最惨烈的暴跌,但当天京东方股价仍收于6.37元,比增发价高出16.45%。好景不长,京东方半个月后跌破增发价。
    京东方2008年度确定的定向增发方案于2009年上半年完成,增发价为2.4元,增发数量50亿股,融资额120亿元,紫金矿业发起人柯希平和法人股大王刘益谦各自出资16.8亿元,认购了京东方定向增发股份7亿股。2009年6月10日增发股上市,当天股价收于6.46元,收益率高达169%。
    2009年度确定的增发方案于2010年完成,增发价3.03元,数量29.85亿股;2010年12月13日增发股份上市,当天股价收于3.44元。不过今年初的时候,京东方股价一度跌至增发价下方。蹊跷事:越亏损投资反而越大
    在分析公司上半年巨亏的原因时,京东方称,主要是上半年行业及市场延续了2010年低迷态势,市场增长不如预期,产品价格反弹乏力。
    不过,有分析人士认为,京东方之所以陷入越亏越投、越投越亏的怪圈,主要是国内液晶面板产业一直落后于日本和韩国。当我国5代线量产的时候,国外已经是6代线时代;当我国进入6代线时,国外已经迎来了8代线时代。相比内地厂商,国际巨头如三星、LG和夏普等在生产工艺和产能规模上都占据优势,因此,这些厂商手中掌握着价格战这一杀手锏。
    不过,在LCD产业的扩张上,京东方似乎并没有停下来的打算,而且手笔越来越大。公司计划投资220亿元,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投资国内第一条5.5代AM-OLED有机发光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建设周期29个月。京东方乐观地预计,该项目平均年所得税后利润可达28.9亿元。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licai86

11-08-31 15:51

0
用数据告诉你可悲的股市 
http://taoguba.com.cn/Article/513577/1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licai86

11-08-31 10:57

0
http://taoguba.com.cn/Article/512700/1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licai86

11-08-23 08:00

0
金融大爆发时刻
我想有必要引述我的书作《终局》中的内容,这也是我从肯-罗戈夫和卡门-莱因哈特合著的《这次不一样:800年金融荒唐史》(我认为是上个十年最重要的著作)中摘录的。我强烈推荐您去阅读这部书。这部书编排有序,因此您可以读第一章和最后五章,便能了解全书主旨。您可以在这里订购:www.amazon.com/Different 。(Kindle电子书版本仅9.99美元,跟我的《终局》是完美的搭配[貌似有点厚颜无耻]。)引述:
“我们将来看摘录自《这次不一样》中的几段内容,以及与该书作者慷慨应承的一次深度采访。我们还被容许任意将不同章节中我们认为重要的一些内容结合到一起。请注意,所有突出强调的部分都是我们编辑的结果。先让我们来看他们的部分结论,我们认为这很好地总结了我们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那么,历史的教训是,就算机构和决策者有进步,但是拉伸极限的诱惑总是存在。就像一个人无论他开始有多么富裕,他也会破产那样,金融体系无论显得有多么规范,它最终也会在贪婪、政治和利润的重压之下崩溃
然而各国政府和投资者永远摆脱不了自欺欺人,制造周期性的虚假繁荣景象,最终结局惨淡。认真阅读弗里德曼和施瓦茨的朋友对于各国政府错误管理金融市场的能力应该不会感到意外,因为这是他们分析中的一个关键主题。
‘至于金融市场,我们兜了个圈又回到了在负债沉重的经济体中金融的脆弱性这个概念。在泡沫环境下,大量借贷的时期经常会发生,而且持续时间出奇地长。但是高度举债的经济体很少会长久延续,尤其是当短期债务的持续滚动是依赖对于相对不流动的基础资产的信心来维持,举债得不到抑制。
‘这一次也许看起来不一样,但是往往深入分析之后会发现其实不然。令人鼓舞的是,历史确实指向了一些可供决策者参考来评估风险的警告信号,但愿他们不过度沉醉于由信贷泡沫刺激的成功,跟他们数百年的前辈们那样再次说,“这次不一样了”。’
[回到本人]: “可悲的是,教训是令人不愉快的。一旦你走下减债道路,就不会有好结果。这几年来我一直在文章中写到,大部分发达国家现在已经只剩下几个糟糕的选择,其中有些选择比其他选择更糟。” 
这就是关键。请反复阅读以下两段话:
“也许最重要的是,不能认识到信心的不稳定性与多变性—尤其是在庞大的短期债务需要持续滚动的情况下—是产生‘这次不一样’综合症的关键因素。负债沉重的政府、银行或企业似乎可以轻松愉快地滚动很长时间,待到碰壁之时,信心崩溃,放款人消失,危机爆发。
‘经济理论告诉我们,这正好是信心的易变性,包括其要依赖公众对未来事件的预期,这使得很难去预测债务危机发生的时间。在许多数理经济模型中,高债务水平会导致“多重均衡”,在这种多重均衡中,债务水平可能可以维持,也可能无法维持。经济学家并非特别了解哪种事件会转变信心,以及该如何去具体地评估信心的脆弱性。我们可以在金融危机历史中反复看到的是,当某个事故即将要发生,它最终总会发生。当各个国家负债过于沉重之时,它们肯定会出事。当由债务刺激的资产价格膨胀显得好到不真实之时,那这很可能就是不真实的。但确切的时机很难去猜测,而看起来正在迫近的危机有时经过数年才会引发。’”
大爆炸,轰隆巨响! 
当次债危机爆发之时,很多权威人士(包括本-伯南克)告诉我们问题将会得到“遏制”。但到2006年之时,研究过这种有毒证券的人都清楚知道,损失规模将会达到数千亿。我当时估计损失数额将达到4,000亿美元,但现实证明我过于乐观了。这场危机蔓延到欧洲所有的银行,然后再度波及美国。权力机构用掉了他们枪杆中的所有子弹,各种法律手段—或许他们还曾逾越了法律界限,不过我们还是宽恕些吧—试图力挽狂澜。接着,我们遭遇“雷曼时刻”,市场顷刻间似乎被冻结了。这就是“金融大爆炸!”
我的感觉是,标准普尔的调降就像我们被告知事态将会得到遏制的那个时刻。就其本身而言,此次调降并没有那么重要。我们从此次调降了解到什么我们尚未了解的信息吗?如果他们不控制赤字,美国将会爆发一场金融危机?这是新闻吗?
licai86

11-08-22 08:55

0
皮海洲:股市三台抽血机开动  2011-08-19 14:30  第一财经日报 

A股市场近期的急剧波动引发业内人士对其原因的探讨。当然,最简单的分析是把原因归结于欧债、美债危机的影响。笔者则从A股市场“内虚”的角度对此加以分析,认为IPO、再融资、解禁限售股套现是A股市场的三台抽血机,导致A股长期处于失血状态,并就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建议。
从网上反馈来看,许多投资者认同笔者的看法。不过,也有唱对台戏的。如8月15日就有媒体发表《缓发新股止跌论缺乏充分依据》一文,基本上对笔者的观点进行了全盘否定,不仅认为发行融资、股东套现没有导致市场严重“失血”,而且认为大小非减持套现只是“小菜一碟”。
大小非减持套现果真只是“小菜一碟”吗?毕竟在整个A股市场中,大小非的总量是公众流通股的3倍以上。面对数倍于公众流通股的大小非,称大小非套现是“小菜一碟”,真是需要些“大无畏的革命主义精神”的。
即便以2010年而论,大小非套现的金额达到了677亿元。较之2010年IPO融资4883亿元、再融资5317亿元,这个金额似乎不大,但须知那是在巨额融资、再融资的基础之上,谁能保证,那不是压垮A股大盘的最后一根稻草?
去年我国GDP增长10.3%,是全球经济复苏的领头羊;但反映在“晴雨表”--A股股指上,全年却下跌了14%多,居全球股市跌幅榜的第三位。这难道不是拜包括大小非减持在内的三台抽血机之所赐吗?
而更加重要的是,即使此前(包括2010年)的大小非减持确是“小菜一碟”,但我们不能断言今后的大小非减持还是“小菜一碟”。明摆着的现实是今年上半年大小非套现金额达到了616亿元,几乎等于去年全年,大小非减持的节奏明显在加快。
就大小非套现来说,国有股由于控股的需要,减持相对缓慢一些。减持的主力军以民企、私人企业为主。而创业板甚至中小板上市的高峰期是2009年10月之后,由于控股股东的持股锁定期为三年,而高管持股的套现每年不得超过其所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5%,这就使得创业板、中小板的大小非套现高峰还没有到来。这也正是去年“大非减持比较克制、小非解禁数量相对较少”的原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小非解禁的数量越来越多,这种套现的压力也将越来越大。
还有两个明显的现实同样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一是高管离职人数越来越多。据有关媒体统计,今年4月1日至8月5日,A股市场共有324家上市公司的445名高管递交了辞呈,其中不乏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董秘等核心高管人员。而这些离职的高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拥有上市公司股份的,他们离职的动机不排除是为了辞职套现,为的就是早日将股票套现。
二是国有股套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债务进入还债高峰,今明两年共有4.6万亿元地方债务到期。而偿还地方债,套现国有股是地方政府筹款的一个重要途径。另一方面是保障房的资金需求也迫使一些地方政府做出减持国有股的举动。
所以说,轻飘飘一句“小菜一碟”,实在是一种逃避问题的态度。
licai86

11-08-21 17:12

0
看新浪,就可以找到!
蕞美

11-08-21 15:06

0
请教 这个全球指数 是在哪个网站看的?很直观,很喜欢这个界面,谢谢!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