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旗帜鲜明的看多医药股

11-06-18 16:40 10296次浏览
raiya1201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旗帜鲜明的看多医药股,尤其是部分优质医药股。

目前部分优质医药股的估值已经处于历史最低(比如000999,部分药品降价+中药成本上升;600664
环保门)
部分优质医药股的估值离历史最低只有5%-10%的空间。
如: 600276/600196 (不到5%),
000028/000513 (不到10%)
自5月初做多医药以来,我今年的浮盈已损失大半,我愿意用今年所有的浮盈,甚至用5%-10%的浮亏来承担这些优质医药股票的继续下跌,从而换来未来年均超过20%的复合回报。
今年医药行业平均净利润增幅仍然超过20%,即使以增长15%来计算,目前医药指数1141的收盘指已经低于2010年2319点时医药指数1032的估值。
2008年底的476再经历2009-2011三年的复合增速以后,目前的指数估值较那时高也不到20%,选择显著低估的医药企业能帮你有效回避部分风险。

喜爱医药的朋友们,致力于医药长期投资或者长期投机的朋友们,如果你们认同我的观点,请支持一下我;
如果不认同,也欢迎你们拍砖。
毕竟中国经济的未来在于消费,未来中国上市公司的前20大里面必然出现医药公司的身影!
打开淘股吧APP
15
评论(84)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raiya1201

11-06-18 17:31

0
就国控的影子股而言,我个人更喜欢000028一些,过去10年年均30%的增长速度,B股价格和A股也很接近的一只.
600196短期刺激股价的因素更大一些,但是给600196这家估值特别难!  
可能要持续过1-2年,看它投入的研发有没有成果,以及下面的子公司上市的程度才可以考虑给予更高的估值吧.
今年600196的业绩可能会有超预期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国控的配售一次性收益以及金城医药上市的一次性收益.
raiya1201

11-06-18 17:24

0
原创: kenrich 2011-06-18 17:10 只看该作者(-1)  】  楼主只是没有注意到 整个池子变大了N倍
  历史的水位只能做参考。
  我非常相信A股已经进入低市盈率时代
  医药股平均20倍都已经高估了
  何况现在50-60倍平均
  
  600196算是国控的影子股吧 这个可能会好一些
  其他我不懂了

PE法其实比较适合制造业和传统行业, 按照20倍pe计算,年复合增长20%,那么就可以算低估了;何况医药行业代表中国经济消费模式的未来,
做一个现实的比较:`  10倍的传统行业股票 比如地产的万科  和20倍的消费行业?比如000858 五粮液  你会选择谁?
机构选的是五粮液.

池子大了是没错,但是未来5年中国能够保持7%的年均GDP增长;未来10年中国能够保持年均5%的GDP增长,这个是没有多少人怀疑的,按照抽屉原则和木板原理,一定存在继续高速增长的行业,也存在行业增速逐步下降的行业.

中国现在的石油\银行\煤炭\机械\钢铁股票的市值和世界已经接轨了.

差距最大的是什么呢?  其中必然有医药,毕竟我们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需要医药行业发展的国家.
这也是我发表这个帖子的目的,是希望和大家多交流.

谢谢
kenrich

11-06-18 17:10

0
楼主只是没有注意到 整个池子变大了N倍
历史的水位只能做参考。
我非常相信A股已经进入低市盈率时代
医药股平均20倍都已经高估了
何况现在50-60倍平均

600196算是国控的影子股吧 这个可能会好一些
其他我不懂了
raiya1201

11-06-18 17:08

0
本周末医药又有利空,
药监局首次在药品中查出塑化剂 葛兰素史克将召回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18日 10:41  国家药监局网站


衷心希望医药股能够再跌10%,让各位不是职业股民的淘友们有长期持有的机会!!
raiya1201

11-06-18 17:06

0
不是职业股民的我们,有多少能够持续的拿到2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呢?
如果在较低的位置找到一家能够年均持续增长20%左右的公司,我们就可以更加容易的实现自己的目标啊!
转贴一个帖子  事实上  我很赞同hyperme 的意见, 因此贴出自己喜欢的股票,与大家分享.

【 原创: hyperme 2011-06-18 10:34  只看楼主(-1)  淘股论坛 浏览/回复620/12  复制分享 】 收藏 1 推荐1 加油券1/1  周末闲来无事,把自己目前参加的一个模拟炒股比赛网站的成绩查看了一下
  
  这里面我认为总周转率越高,短线操作越频繁,成绩的真实性越强。所以按照周转率进行了排序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周转率越高,收益率越普通。
  
  周转率前100名,开户日期一般都是07 08年,收益超过100%的12人,超过200%的一人。超过300%的没有。总体盈利的不超过一般。研究了一下超过200%的那个人的成绩单,发现最大的一笔收益是长线持股四个月的结果。偶然性很强。
  
  对超过100%的进行统计,发现大头收益持股时间一般都超过两个月。不能不让人怀疑因为模拟炒股的原因,长时间不打理而造成的偶然性收益,如果是实盘能不能持股这么长时间,很难讲。
  
  所以得出结论,短线是毒药,尤其是频繁操作,每天看盘的操作更是毒药。本论坛元卫南是典型短线选手,他的操作其实是很不错的,他其实是短线高手,收益大家也看到了。
  
   这个就是股市的辩证法,股市不是来替你的日常消费买单的。有时几个月不看盘说不定有惊喜,也说不定有惊人损失,水平就体现在你在什么地方买入的了。 
raiya1201

11-06-18 16:58

0
表2历次药价调整概要 

次数  时间  事件  降价幅度  年降价总额(亿元)



1997年10月 

15种抗生素和32种生物制品 

15%

20



1998年4月 

解热镇痛类等38种药品 

10%

15



1999年4月 

21种头孢类中管药品 

20%

20



1999年6月 

西力欣等150种进口药品 

5%

8



1999年8月 

降纤酶等2种生化药品 

15%

1.2



2000年1月 

人血白蛋白等12种中管生物制品 

10%

3.4



2000年6月 

头孢拉定等9种药品 

15%

12



2000年10月 

氨苄青霉素等21种药品 

20%

18



2001年4月 

医保目录69种抗感染药品 

20%

20

10 

2001年7月 

医保目录49种中成药 

15%

4

11 

2001年12月 

抗肿瘤、循环系统用药等383种列入《国家基本医疗药品目录》的药品 

20%

30

12 

2002年12月 

消化道、血液系统及诊断用药等医保目录199种化学药 

20%

20

13 

2003年3月 

公布医保目录种267种中成药的最高零售价,其中甲类67种,乙类200种 

14%

15

14 

2003年4月 

调整枸橼酸芬太尼等3种特殊药品价格 

-

-

15 

2004年6月 

大幅调低24种抗感染类药物价格 

30%

35

16 

2004年7月 

18种药品单独定价方案 

-

-

17 

2005年9月 

降低22种药品最高零售价,平均降幅40%,按照销售量测算,降价金额约40亿元,主要为抗感染药。 

40%

40

18 

2006年6月 

降低67种抗肿瘤药的零售价,共涉及300多个剂型规格,平均降幅23%,最大降幅57%,降价金额约23
亿元。 

23%

23

19 

2006年8月 

降低青霉素等99种微生物药品价格,400多个剂型规格,平均降幅30%,最大76.8%,降价金额43亿元。
一盒60粒、每粒100毫克的磷霉素,最高零售价格由超过70元降低到19.8元。 

30%

43

20 

2006年11月 

32种中成药肿瘤用药 

14.50%

13

21 

2007年1月 

调整心脑血管等10类354种药品最高零售价,70%价格下调,平均降幅20%,最大降幅85%,降价金额
70亿元。 

20%

70

22 

2007年2月 

九味羌活颗粒等278种中成药内科用药的零售价格进行调整,这是国家发展改革委近年来出台的规模最
大的一次中成药价格调整方案,份额较大的中成药内科用药,共涉及1000多个具体剂型规格品,除廉价
药品价格维持不动外,其他70%的剂型规格降低平均15%,最大的81%,按2006年市场计算,降价金额
为50亿元。 

15%

50

23 

2007年4月 

调整188种中成药的零售价格 

16%

16

24 

2007年5月 

调整260种西药最高零售价,其中70%价格下调,降价金额为50亿元,消化系统药物、呼吸系统药物、
抗寄生虫病药、镇痛药、麻醉用药物、解毒药等十个系统药物,共1200多个剂型规格 

19%

50

25 

2009年10月 

制定基本药物(基层版)最高零售指导价,共307种,其中45%降价 

12%

-

26 

2010年11月 

降低头孢曲松钠等单独定价药品的最高零售价,平均降价19%,涉及抗感染和心脑血管类等17大类单独
定价药品,取消辛伐他汀单独定价,执行统一价格,取消西南药业的头孢唑啉钠注射剂作为原研的单独
定价。 

19%

-

27 

2011年3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部分抗微生物类和循环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价格的通知。从3月28日起降低部
分抗生素和循环系统类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预计每年可减轻民众负担近100亿元人民币。 

21%

100

资料来源:发改委、卫生部等相关网站,海通证券研究所
raiya1201

11-06-18 16:56

0
过去的历史表明,医药是具有刚性需求和较高弹性的特殊商品.短期的降价改变不了行业的长期高速增长!

降价是来自政策层面最大的利空因素,而公立医院改革又是医改的核心,最为复杂,
鉴于目前医药工业和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度不高、结构不合理的现实,十二五规划或将推
动行业集中度提升,优势企业将收益。总体来看,短期利空渐散,长期利好也将逐渐显
现。 

降价是常态 

最近一次价格调整是3月7日公告的,针对抗微生物类和循环系统类药品,调整最
高零售价格。调整单独定价药品价格,共230个品规,调整统一定价药品价格,共1035
个品规,取消已停止生产或进口的个别单独定价药品价格,同时,取消阿斯利康公司生
产的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的单独定价资格和价格。 

从药品适应症来看,主要是进入医保或基药目录的常用药,主要集中在抗感染药和
循环系统用药,共涉及162个品种,近1300个品规,据统计,调整后的价格比现在平
均降低了21%,预计减轻患者负担100亿元,对常用药的影响较大。 

自1997年开始共27次药价调整,以下列举了近年来多次要价调整的情况,一般降
价幅度都在20%以上,根据WIND的数据统计,医药制造业的收入除2006-2007年行
业低谷以外,均保持了约20%的增长。 

其实药价调整一致贯穿整个行业的成长,但行业规模一直在增长,并没有阻碍行业
的发展。其中2006年分别于6月、8月、11月降价共3次,平均幅度分别为23%、30%
和14.5%,又于2007年1月、2月、4月、5月连续共4次降价,平均幅度分别为20%、
15%、16%和19%,密集降价政策的出台是2006、2007年行业低谷的形成因素之一,
另外,整治商业贿赂的力度加大、欣弗事件、鱼腥草事件共同形成了政策、药品质量、
市场竞争等多方面因素。 

随着医保目录、基药目录的扩容,降低不合理的虚高的药价降成为政策调
整的常态,行业低谷以后,医药行业仍将整体呈稳步上升的态势。
raiya1201

11-06-18 16:52

0
随着中国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走向末端,基金经理将不得不在未来的5-10超配医药等大消费行业.,因为这是一个不确定性最小的行业,
是一个需求具有刚性的行业,是代表中国经济增长未来引擎的行业.

raiya1201

11-06-18 16:46

0
更正一下,600664估值尚未回到2008年低点估值,2008年 pe 11倍;目前14倍不到.
raiya1201

11-06-18 16:43

0


自己顶一个!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