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都是生活中观察与投资思考时的一点想法。主要是想弄清实质的一些情况。
在实际有色矿与煤矿等投资,差别不大,大多出价是这个矿的全部开发完成总净利之和的10---20%,但现在这种价民间资金不见得愿意出,一方面融资成本高,另一方面现在金属价高净利可能也是景气高点。
从股市里也可以看到,象煤炭股估值,后续得矿能力低的,市值一般也是全部开发完成净利和的10---20%。另外现实收购,象600188收的澳州矿,出价200亿人民币,它明确收后产能从500万吨扩到1500吨,可采储量5亿吨,资源前景可能不止这么多,按1500万吨可采30年,净利30亿左右一年,相当于不到7倍市盈率收购,但当时市场对这出价极不看好,认为太高了。可算出30年开采完总净利千亿,出价是五分之一的总净利之和,但市场都认为太高。
有色矿因为资源量一般不大,开采时间少,20年以下一般就采完。所以折现角度看,市值/总净利和比煤炭高一点,但现实中也一般不会高于20%。有的出价高是因为周围确实还有更多资源。但在股市,故事性强,所以具有稀缺性或战略价值的金属矿或稀土,都估值极高,高到市值与全开发完净利和差不多大,甚至远大于净利之和,一定要讲道理,也可以讲,无非是利润后续再去得矿,但对市值大于百亿的公司,这并不容易,没那么多矿,当然也可以编这个资源一直会上涨下去,但其实再涨一倍的净利和都不如你市值了,再涨一倍毕竟很难。
实际上一般很难让人对高于总净利和20%以上出价的矿山感兴趣。
随意瞎侃,股市随机性强,资源上涨也是很有戏剧性,庄家炒作更是筹码决定高度,不要妨碍大家发财才好。
0
搞矿,就是赌博。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市场是不能少了这样的人的,不然怎么来的流动性。食物链不同位置而已。
有人喜欢做游资,专门抬轿,就像淡淡忧伤兄说的蓝领,注定也就领那么点工资。
实盘比赛的结果和理论说教形成的强烈反差,不用多想也应该知道怎么回事。
不能辨别和不愿承认有时候是一回事。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难得的好帖,难得的理性思考
目前大部分地产公司都涉矿,看似转型,实际是高压政策挤出来的资金选择。只不过这种选择是从一个泡沫到了另外一个泡沫上而已。最后的结果,恐怕逃不了一地鸡毛的厄运。
0
值得思考,但认真你就输了。
0
是啊,在这个市场理性的人不会犯大错误,但过于理性也不适合这个市场。主要是人性的贪婪和懒惰,注定绝大多数人不喜欢楼主这样说真话的人,他们更相信牛皮吹到天上的“神”。
0
理不理性,能长期在股市赚钱的人就是理性的!说这么多有用吗?涨的在涨,跌的你也帮不了。
0
理性是投资稳健成功唯一的依靠,很多人讲中国股市没有投资的可能,这肯定是错的。我觉得依靠理性投资的人大多还是成绩很好的,起码他们不会有巨大的失误,实在看不懂时没把握时就降仓位了或清仓了。老手重要的是抓住一些必然的机会,然后用利润博取一些市场艺术性的机会。但市场总有令人无法接受的泡沫阶段,中外一样,这时想想巴非特的话,有时坐着什么都不做是最难的,但如有理性,应该还是能做到的。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0
太理性的人是无法理解这个市场的,绝大多数人在这个市场注定是来送钱的,楼主你救不了他们,也别幻想能救他们.在这个市场说真话是没有人给你加油的.
0
平时也参加一些聚会,看看所谓大佬(我实在不知他们的钱有多少是从股市赚钱的),真正细心在做量化的很少,谈股票时无论哪个行业哪个品种,量化工作一般不做的,天马行空得分析,实在难以想象这些就是我们市场真正的主要力量。每次看到本坛一个名ID在讲短线,就想起他在管理的那个千把万帐户的实情,想起他的实盘参赛成绩,看到这种无厘头贴子从者如云的样子,哑然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