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太好了,洗盘成功
0
新政策将出台 中汽协重提鼓励发展混动技术
2011年06月24日11:29
政府主管部门在酝酿出台的新政策上重提“鼓励发展混合动力”,可能让一直以来坚守这一技术路径的本土和外资汽车企业倍感欣慰。鼓励汽车企业发展混合动力技术,而非一味的以“弯道超车”为目标强攻纯电动汽车堡垒,很快将从政策信号演变为实实在在的鼓励政策。
记者日前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内部了解到,由中汽协参与草拟并递交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年)》(草案),日前已经结束部门会商并上报至国务院,这份有望在年内“转正”的《规划》,将重提“鼓励发展混合动力”,并将其置于与电动车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
路线修正
“混合动力是现阶段最容易实现的节能技术,我们在《规划》(草案)中明确提出,政府要加大对混合动力的扶持力度。”参与《规划》起草编制工作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叶盛基上周向记者证实,在未来十年里,纯电动汽车让将处于产业化筹备期,而以混合动力为代表的节能汽车将成为主流。
“年内应该可以出台,但具体时间不好预测。”叶盛基不仅是《规划》(草案)的参与起草者,更是中汽协旗下电动汽车产业联盟T10“掌门人”。据悉,“T10企业”由目前国内销量最大的十大汽车企业组成,包括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广汽、北汽、华晨、奇瑞、重汽和江淮。
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骨干企业,T10企业在成立后的较长一段时间里探讨的课题是国内纯电动汽车的产业化。不过,从去年开始,T10企业关注的重点话题已经从如何鼓励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转移到如何扶持以混合动力等汽车传统节能技术发展上。
“混合动力汽车具有明显节能减排效果,是近期产业化的重点。”叶盛基向记者证实,T10企业自去年开始便参与了《规划》起草,并开展了有关分析论证工作,就《规划》(草案)进行征求意见,并从战略取向、发展目标、实施工程、产业布局和政策扶持等五方面提出了建议。
当然,这些已经形成正式文本并上报国务院的“建议”当中,仍然包括“加强纯电动汽车的科技攻关,加快示范试点,推进产业化进程”;以及“密切跟踪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发展”等涉及电动汽车的内容,但更为关键的是,“建议”首次将“大力扶持混合动力”、“狠抓传统汽车节能减排”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T10则明确了渐进路线,即必须由混合动力过渡到纯电动,而不是直接跳跃到纯电动。”中硕投资在一份分析报告中指出,此战略颠覆了此前以电动车为前锋的思路, 并明确中国不宜大幅度推广柴油轿车。
叶盛基告诉记者,T10成员企业经过多轮讨论后得出的一致意见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传统汽车依然是汽车工业发展的主战场,当前仍应狠抓传统汽车节能减排。
记者了解到,早在去年5月,T10就将上述意见以《规划》(草案)的形式递交至国家发改委等几大部委“会商”,经过长达半年时间的“部委会商”后,直到去年11月《规划》(草案)被正式上报给国务院。“《规划》一旦出台,将为混合动力技术释放强烈的政策信号。”
外资博弈
从此前备受冷落,到如今重获肯定,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混合动力技术在中国市场的遭遇就像“坐上了过山车”。而这背后根本原因,可能就是政府此前倚仗“纯电动”路线“超英赶美”的设想,在现实面前遭遇到重创。
“在引导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上,国内产业政策有"矫枉过正"的嫌疑。”汽车行业独立分析师张志勇上周告诉记者,此前的政策是考虑到希望中国企业能够实现跨“跨越式”发展,但是技术和市场都表明了,纯电动路线短期内无法实现新能源车“跨越式”发展,而混合动力在节能效果上则相对成熟可靠。
去年6月,财政部等已开始在5个城市试点对私人购买新能源车进行补贴,补贴的对象仅限于电动汽车,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车补贴6万元。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鼓励政策直接“绕过传统混合动力”技术,直接给电动车“进补”。
“补贴政策绕开传统混合动力其实有这样的考虑,补贴政策是要支持国内企业的发展,而不能让丰田这些外国企业获得实惠。”张志勇指出,抛开“洋品牌”能否从中受益不谈,问题的关键是,政策制定者应兼顾在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与扶持国内企业两个方面取得平衡,而不是采取“一边倒”的策略。
在中央出台针对电动汽车的“进补”政策后,各地地方政府随后出台的补贴政策同样“给力”。比如北京、深圳等地,对纯电动车的私人补贴标准额外补贴6万元。加上国家补贴,这就使得个人购买纯电动车最高可获得12万元的补贴。但这仍无法改变电动车在私人消费市场“曲高和寡”的尴尬。
科技部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办公室副主任甄子健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201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万辆左右,而这其中绝大多数为公共领域用车,从整车企业调研了解到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保有量在800辆左右。
在电动车成为“新宠”的同时,混合动力在国内却迅速转冷。不仅以丰田普锐斯、混动凯美瑞、混动君越和混动思域为代表的“洋品牌”日暮西山,就连以一汽、长安、奇瑞和华晨为代表的本土企业,也因看不到财政补贴前景而暂缓了在相关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后者的共同抉择是:集中资源备战纯电动。
“目前,电动汽车长期处于试验阶段,缺乏充分的试验验证与改进,经过多轮验证的产品还很少,加上配套设施建设才刚刚起步,纯电动汽车真正大面积推广使用尚需时日。”叶盛基预计,如果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达到50万辆(届时国内汽车产销将在2000万辆以上),那么意味着其他绝大部分还是传统车。
记者了解到,在混合动力技术可能“时来运转”的背景下,嗅觉灵敏的“洋品牌”早已开始秣马厉兵。奥迪Q5混合动力车型和第三代丰田普锐斯,都将在明年吹响进军中国市场的号角。而福特在今年4月上海车展 上首度亮相的多款混合动力车型,也有望尽快导入中国市场。
0
上市第三日进
上午31走
已换有色
谢谢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0
中国LNGV产业的爆发正当时
世界LNGV的前景也一片光明
核心点是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潜在储量远超原油、非常规天然气开采已经突破、低碳环保节能)
富瑞特装、中集安瑞科等中国的先行企业
面对的是一个比铁皮柜(集装箱)更为庞大的行业(LNG服务的对象是大众)
Made-in-China在这种行业的优势是压倒性的
完全可以预期5-10年后中国诞生几个LNG行业的装备制造巨头
0
河南济源拟投资3亿建LNG物流中心
2011-6-10
河南省济源市承留镇镇长翟伟栋告诉记者,首次随郭庚茂省长带队的河南省代表团访港收获颇丰。在6月8日举行的(中原经济区建设投资说明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翟伟栋代表承留镇,与中华煤气全资附属企业易高环保投资有限公司签约,易高拟投资3亿元人民币在承留镇建液化天然气(LNG)物流中心,为华北地区提供液化天燃气供应保障。
首次访港的翟伟栋非常重视招商引资,珍视每一位客商,曾为更好的接待一位到访的港商而恶补香港礼节。在港期间,他最大的感受,就是香港的发展自由度很高,而且重点突出。他称,连续多年进入河南省百强乡镇的承留镇,近期的工作重点应该是把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搞得更好。
0
宏华借力地方国资挺进页岩气 民企探矿权待解
2011年06月24日 00:05 21世纪经济报道
民营企业宏华集团(00196.HK)借力地方国资进入页岩气开发,选择与今年刚成立的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下称“四川能投”)合作,合资组建页岩气开发公司以进入该领域。
但宏华集团和四川能投的目标勘探开发区块,不可避免的要与中石油、中石化的现有油气勘探区块发生重叠,这与其他企业进军空白区块有很大不同,将更直接推动国内页岩气开发的配套制度建设——明确页岩气是独立的矿种,单独核发探矿权。
页岩气合作新模式
宏华集团董事长张弭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从2009年就开始关注美国页岩气的开发,并组织专业技术团队进行研究,目前已经形成页岩气完整开发解决方案。”
合作方四川能投成立于2011年2月21日,注册资本80亿元,首期到位50亿元。该集团董事长郭勇向记者透露:“开发页岩气,缓解天然气供需矛盾是省委省政府交给集团的重要任务之一。”
“能投集团在本地有融资优势,宏华是港交所上市企业,有发股发债的融资便利。”双方一致认为,资金不成问题。
据记者了解,四川省委省政府也在努力推进页岩气开发公司的组建,为了解决未来公司页岩气开发的征地、修路等等繁琐问题,还提出了让地方政府加入作为开发项目第三方合作伙伴的设想。
近两个月时间内,郭勇先后走访了遂宁、宜宾、德阳、达州、南充等地,与当地政府商讨页岩气项目合作事宜。
6月21日,宜宾市市委书记杨冬生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透露,有意向跟四川能投合作。他认为,宜宾页岩气资源丰富,四川能投如果能够充分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地企携手开发,有着非常好的前景。
至此,宏华、四川能投和地方政府三方合作模式已经有了雏形。
据记者了解,对各种障碍的评估及解决方案的商讨,成为新公司筹备会的主题。
须解决区块重叠问题
郭勇认为,进军页岩气仍然存在政策障碍。“在国土资源部的矿产目录里面,页岩气还不是独立的矿种,就没有与之相配套的政策,以后拓展业务时探矿权如何取得?”
据记者了解,中石油中石化的油气区块已经覆盖了整个四川省,没留下任何空当。
“宏华集团和四川能投在四川开采页岩企业的唯一希望就是非常规天然气的新政策。如果认为页岩气只是普通的天然气,不管开发方式比以前多复杂,都是中石油的;如果把页岩气界定为非常规天然气,那页岩气就成了一个灰色领域,一个勘探开发主体未明确的领域。”张弭认为,现在政府更倾向于后者,这也是国际通行的划分方法。
2011年5月份,国土资源部页岩气的首批页岩气区块招标中,邀标对象除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石油这四大国务院批准的油气公司外,还有中联煤和河南煤层气有限公司。国土资源部表示,民营企业新疆广汇集团、振华石油控股有限公司在取得探矿资质后,有望进入下一批邀标名单。
宏华集团和四川省政府分别捕捉到两个关键词“民营”和“招标”。“不再是行政授予,不再只是三巨头和延长,其他企业有机会参与。”
张弭调研发现,美国2007年开始进入页岩气开发高潮,每年的水平井增量在6000-7000口,每口井的投资成本在200-600美元,再加上管线和增压站投资,工程投资量非常大,在投资高峰时期每年的投资近400亿美元。而去年中石油油气勘探开发总投资才1600亿元,用于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投资只有几亿元。
张弭认为,页岩气勘探开发所需要的资金技术量已经超过了三巨头的能力范围。要想让页岩气在5年内成为国家重要的新型能源,没有民间资金的参与是做不到的。
宏华集团和四川能投一致认为,页岩气在四川有着广阔的市场。记者从四川省能源局了解到,去年四川省的天然气缺口高达40亿立方米,有些化工企业开工严重不足,处于亏损状态,并且缺口有逐年扩大的趋势。
但是,现在四川境内的天然气输气管线绝大部分属于中石油。中石油是宏华和四川能投进入页岩气开发后最大的竞争对手。未来页岩气入网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即便能够入网,输送成本也会挤压页岩气的利润空间。
宏华集团和四川能投初步确定,扬长避短采用分步式商业开发的策略。据郭勇介绍,“四川能投资将逐步上马一些用气项目,可以就地消化一部分页岩气。”
0
IEA宣布释放石油储备 油价大幅跳水
国际能源署(IEA)宣布,将在未来30天内每天释放200万桶的原油库存,共计释放6000万桶。IEA表示,释放原油库存是为了缓解利比亚局势对原油供应的影响。不过,有市场人士则认为,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增长步伐正在放缓,IEA的决定意在打压油价。
受上述消息影响,截至北京时间21:50,国际油价盘中跌幅一度超过4%,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一度跌至每桶90.6美元,国际金价盘中跌幅也超过1%。
-------------------------------------------------------------
buyaowang 兄觉得这对LNG和富瑞的车载系统会否有影响?
0
富瑞目前的业务最具爆发力的是车载和加气站,个人感觉这是主动选择的结果,以邬总在LNG行业的深厚功力,未来产品线延伸的空间和能力完全不必担心。
从长亭兄的资料可以看到,页岩气的突破极有可能改变既有的能源观。如果天然气真的是在地球形成时就蕴藏起来的,不是化石能源,而是像水那样形成的,那么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的能源解决方案真的是天然气了。
0
调研情况比预想的乐观,这里面有创业者比较富有激情的因素,也有行业确实火爆的体现。
以自己小人之腹度大神君子之心的人算了,还是趁早离开吧。
明天说不定调整一下,又会一堆人出来骂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