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页岩气革命会给美国经济带来绝地重生的机会吗?

11-06-20 11:22 1359次浏览
精彩每一天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沐文章

美国经济正命悬一线。如果美国国会不能及时批准提高14.29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美国政府到2011年8月2号就将无钱可花,也将无法偿还8月15日就将到期的270亿美元的国库券和250亿美元有价证劵的票息。尽管美国媒体死要面子地说这不是赖账,只是“技术性违约”,但美国是个以债养债的国家,一旦被债主和市场认为是赖账,美国政府便将断了未来的财路,美债,美元将成为烫手山芋,全球经济将天下大乱。

但美国经济也确实有其富有生机的另一面。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经过20多年的探索,美国的石油天然气工业中的地层压裂技术和水平钻井技术日趋成熟,到2006年后,在世界经济被华尔街闹得眼花缭乱,七上八下的时候,美国的页岩气开采进入了商业性大发展阶段。到2010年产量达到1000亿立方米,为2006年产量的20倍,占2010年美国天然气总产量的17%。短短的几年内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天然气第一大的资源国和生产国,从进口国变为准备出口国。在油价持续上升的同时,每百万英热单位的天然气价格从2008年的14美元,跌到现在的4美元。

页岩气原是被束缚在几乎没有缝隙的页岩里,必须通过人工制造长裂缝,并能把裂缝支撑住,形成气体通道,进入采集系统,才能形成商业性开发。它在地球上的储量,估计为常规天然气资源的2倍。这一技术突破,不仅增加了世界能源供给储备,而且正在改变世界现有的能源供给结构,地缘经济结构,和地缘政治结构。从2009年2月开始,一些专家们就开始用“页岩气革命”来定义这一技术突破所可能带来的巨大变化。

这场革命的先行者,美国Mitchell Energy & Development 公司(MED)的乔治。米歇尔(George Mitchell)花了17年时间,数亿美元的投资,先后钻了30多口试验井,测试了多种钻井和各种地层压裂的方法,以及压裂支撑剂的组合,终于把束缚在页岩中的天然气大规模地,经济地开采了出来。今天MED也已经从一家不起眼的小公司,变身为《财富》杂志的世界500强之一。
美国和世界各地的资金正在迅速涌入这一领域。2009年12月,埃克森。美孚以410亿美元收购XTO能源公司的天然气资源。2010年4月,英国BG集团计划支付9.5亿美元购买EXCO资源公司在阿巴拉契亚50%的页岩气资产;同月,印度企业信实工业公司以17亿美元从美国阿特拉斯能源公司购买页岩气股份。法国道达尔公司以8亿美元收购美国切萨皮克公司位于北德克萨斯州的巴耐特页岩气项目25%的股权。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出资34亿美元购入切萨皮克公司在阿巴拉契亚地区的马塞勒斯页岩气资产的32.5%的股份。中国公司中海油在10月11日宣布,以10.8亿美元收购切萨皮克在德克萨斯州南部的一个名为鹰滩的页岩油气项目的1/3股权。
在过去的12个月内,仅Marcellus Shale一家公司就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招聘了48000个钻井工人。到2015年前,这家公司还将在纽约州招聘15000名。按曼哈顿研究所的估计,仅页岩钻井一项工作,就将给纽约州增加17亿美元的收入,2亿美元的税收。

美国商界认为,页岩气革命正在给美国的制造业带来过去20年中从未有过的好消息。整个美国工业有可能在页岩气资源的基础上重建。2011年3月,美国最大的钢铁公司Nucor在路易斯阿娜州投资7.5亿美元,建立一个利用DRI (direct-reduced-iron )技术的新的钢厂,由于直接使用了低价格的页岩气,公司只需要使用同样规模的生产厂的四分之一的资金,而且能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Nucor在路易斯阿娜州的新钢铁工业的总投资,将达到30亿美元,能创造1000个高收入的工作岗位。美国钢铁公司(US Steel)也在准备建立自己的DRI工厂。
由于页岩气水力压裂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许多乙烷和丙烷,这给化工企业带来了新的机会。去年10月化工公司Chevron Phillips 宣布在德克萨斯的海湾镇投资建一家新厂,生产制造聚乙烯的原料,在此基础上有可能扩大为一个综合性石化企业。今年4月另一家化工企业Dow Chemical宣布将在路易斯阿娜州和德克萨斯州建立多家生产乙烯和丙烯的企业。
近几年来,很多文章和研究报告都在预测中国经济的规模将在2020年左右超过美国,但所有这些预测和分析都是在过去多少年的经济发展趋势基础上的一种线性预测。而世界经济的发展可能是非线性的。每一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重大的社会事件,都可能形成一个发展过程中的奇点。在这一点的以前和以后可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线性方程。

近几个月来,美国的宏观经济数据都不乐观,厚厚地盖住了页岩气革命所带来的希望。8月份美国的债务危机能否顺利过关?美国制造业能否重振?还是沉重的疑问。但是,即使美国已经不再辉煌,也不能轻视美国的经济和社会中的活力,美国的创新精神,美国的一批杰出的企业家,如巴菲特,比尔盖茨,斯蒂芬。乔布斯,和页岩气革命中的乔治、米歇尔。无论是中国,印度,还是新兴国家都不能被自己的漂亮的经济发展数据冲昏头脑。只有低调,只有作好各种可能性的准备,才能避免重蹈日本在赶超中的覆辙。

本文早报修改稿已发表在今天新加坡的联合早报上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