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钮文新:欧洲央行为何不加息?

11-06-10 21:43 1264次浏览
漫步008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刚刚结束的欧洲央行议息会议上,各位委员几乎一致同意“保持利率不变”。特里谢在会后表示:对通货膨胀压力保持“高度警惕”。有媒体仅凭这样的说法便认为:这是暗示7月议息会议上,再提出加息问题。

这次不加息,就是下次加息――不知这是一种惯性思维,还是有意渲染加息。实际上,除了通胀理由,我看不出“加息”的主张者还能提出什么其它理由。但是,当我们字斟句酌地阅读议息会议公告之时,我们可以看出的是:欧洲央行在加息问题上显得十分犹豫。
比如,特里谢说:按照目前的形势,欧洲央行“可能在下次政策会议上加息”,但央行永远不会预先作出承诺。为什么是下次议息会议上加息,而不是这次?为什么要用“可能”的字样?难道欧洲“目前的形势”CPI涨幅不高?那为什么特里谢会预测说:预计未来几个月通货膨胀率将保持在远高于2%的水平?
另外我注意到特里谢称:“物价面临上行风险,欧洲央行提供的充裕流动性可能助长了通胀压力”。但他却表示:“通胀压力主要来自全球能源和大宗商品市场。”看明白了吗?欧洲宽松的货币条件仅仅是“可能助长”通胀压力,而不是通胀的根本原因。通胀的根本原因是:来自全球能源和大宗商品市场。
和美国人打了100年交到的欧洲人太明白了,目前的物价问题不是欧洲货币政策可以解决的,欧洲紧缩货币仅仅治理全球性通胀的“辅助力量”,而绝非“决定性因素”。“决定性因素”是美元滥发,这不是欧洲人可以左右的事情,更不是欧洲货币政策可以解决的问题。
这一点比我们中国认知“精准得多”。我们的学者和管理者总是“目光向内”,无视通胀的全球性,结果是:在物价上涨的问题上大包大揽,却无法很好地控制物价,更重要的是,为了单纯地控制物价,让经济、让股市、让企业、让个人全都付出了“不应有的代价”。没有抓住正面的机会,反而放大了负面的作用。今天,大量企业严重“缺血”,就是证明。
欧洲人明白,他们现在最核心、最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债务危机”问题。欧洲突然陷入又一次债务危机,与欧洲央行加息密不可分。不是25厘债务负担的增加使债务危机加深,而是不断加息的预期被市场投机者利用,使得受灾国承受了远远超出25厘的债务负担。目前,希腊等受灾国长期国债利率高达10%以上,这绝不是欧元区可以接受的痛苦。如果再加息,问题是“欧元还保得住吗”?
所以,我们看到的事实是:欧元区第一次加息,特里谢便表示:这不代表欧元区已经进入加息通道;加息后,欧洲金融市场监管机构加大了对投机的打压力度,甚至下调了债券市场交易的杠杆比率。
作为美国人的老师,在货币问题上,英国人实际是最聪明的。英国的CPI已经接近5%,但他们拒绝加息。现在看,英国绝不会先于美国加息。因为他们知道英镑和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有何等悬殊。此时此刻,英镑绝不会无端逞强,去和“自己左右不了的事情”较劲,而自觉地把价格关注让位于经济恢复。
反观中国。现在这个阶段去搞什么“人民币国际化”,搞什么通胀治理,这真不是时候。人民币国际化是否可以改变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可以变成硬通货?如果改变不了现实,人民币国际化就只是一个“美梦”。就向当年的日本,日元的国际接受程度远比人民币强的多得多,但又怎样了?是逃开了美元的魔掌?还是被魔掌害得更惨?
“无所不能的自信”是不切实际的。我们经常告诫自己,不要盲目自大,中国还只是个发展中国家,还很贫穷,还很弱小。GDP总量排行老二,但人均GDP却在世界100名之后。但是,现在就去追求人民币国际化是不是属于“盲目自大”?我看像。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我主张“无为而治”。让他自然而然地生长,而不去为止支付代价。但现在,政府主导人民币国际化,加快它的进程,往往适得其反。为了人民币回笼,中国不得不搞“国际版”股市,不得不搞离境的债券市场等等,而完全无视国内A股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发展现实和利益诉求,最终的结果:我们只是为外国人制造了打劫中国的工具。
现在,人民币发行到了全世界,当心有一天,中国经济出问题,这些钱只需做一个简单的动作――把人民币换成美元。这将使“人民币海外游资”变成理所当然的“热钱”,变成攻击人民币汇率的中流砥柱。
说这么多只想告诉大家一个道理。中国不是强国,只是“肥肉”,是国际金融资本最想猎杀的对象。我们一定不能在还没有“长成老虎”之前就充“大”,那我们的死期就不远了。
我们必须看到,开放的中国,WTO成员的中国,其货币政策根本谈不上独立。我们一味强调独立性的结果就是货币政策出错,就是国家、百姓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不是吗?我们现在经历的全球性通胀,不是美元对我们的打劫吗?如果我们无视美元造孽,而一味自己紧缩,那中国经济的损失不是美国经济的收入吗?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