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液晶的战争-京东方

11-06-15 12:14 6540次浏览
westersea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一、

正如液晶产业发展历所证明的,进入这个行业就像骑上了虎背,骑着不舒服,但下来更危险。只要不想退出,就必须继续投资扩大规模。京东方管理层很清楚:5代线切割的面板,并不能供应最具潜力的市场——大屏幕液晶电视。而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液晶电视市场,年销量超过3000万台,产值超过千亿元。作为最核心的大尺寸液晶面板,竟然全部依赖进口。
京东方在建成5代线后的扩张计划,要从深圳的“聚龙计划”说起。2005年下半年,在深圳市政府的支持下,深受进口面板制约之痛的创维、TCL、康佳、长虹等四家彩电巨头,计划合资在深圳建设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但在向外国企业寻求技术支持时,或者干脆被拒绝,或者被索要巨额技术转让费。于是他们主动找到了京东方,双方各占40%的股份,再加上深超公司(代表深圳市政府)占股20%,组建了深圳聚龙光电公司(注册资本800万元)。深圳市政府也表示愿意提供77亿元的资金支持。
事实上,京东方在筹建5代线时,同时成立了6代线的B2项目组,只是因为海外上市计划流产,导致无法实施。聚龙计划一商定,京东方立刻就组建了数百人的技术团队。但是就在聚龙计划的消息传出来后,日本夏普于2006年6月主动向深圳方面提出建设一条7.5代线的计划,深圳市政府和四大彩电巨头都产生了动摇。而长虹干脆撤出去做等离子(PDP)了,京东方则被晾在一边。后来经过一年的谈判,夏普违背其最初提出的承诺,要求在控股的情况下转让技术,导致谈判到2007年9月终止。夏普后来又到上海搅局,当夏普与上广电合作的6代线项目已经获批时,它又退出了。就这样,日本人在中国各地耍了一圈之后,使中国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至少推迟了2-3年。而中国一年的面板进口额就超过300亿美元。
2006年末,京东方和上广电NEC分别亏损15亿和20亿元,龙腾光电也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三家企业曾探讨过“整合”,但是在经营主导权上难以达成一致。到2007年市场好转后,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在此后的发展战略上,京东方认为贸然上高世代线风险太大,于是决定选择一条进可攻、退可守的道路——建设投资规模较小的低世代线,在中小市场液晶面板市场最到最强,然后伺机向高世代线扩张。
2007年渡过财务危机后,京东方终于有了开始扩张的机会,而走出的第一步就是在成都建设一条4.5代线。这个项目还是源于聚龙计划时,几个地方政府(武汉、成都、长春等)主动找京东方商谈在当地建线的可能性。由于成都市提供的条件较好,双方一拍即合。
虽然不是建高世代生产线,但是成都4.5代线采取的融资模式,却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突破,为后来京东方建设6代线和8.5代线打开了一条融资通道。这个模式的成功要从北京市政府对5代线的投资讲起。此前,北京市政府(通过国资委下属的北京市工业投资公司)借款28亿给京东方以支持5代线建设。在后来遭遇资金困难时,京东方提出将借款转成京东方集团的股份,一方面可以帮助京东方渡过难关,同时政府仍然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回收这笔资金。
北京市政府同意了这个办法。事后证明,这笔投资对北京市来说非常划算。除了由于项目而得到的税收(5代线每年上交利款10多亿元,上游配套企业上交税款27.8亿元)外,后来京东方的股价从“债转股”时的2.72元涨到12元,北京市政府在股价10元时将一半股权变现卖了20亿元,剩下的股权市值也超过25亿元。
这个经验为京东方展现了一条融资的新出路:向政府或者特定的“战略投资者”增发股票以获得足够的资本金。于是这个模式被应用到成都项目上。成都市除了提供土地、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外,还提供资金支持。2008年7月,京东方为成都4.5代线搞了一次定向增发,向成都方面增发股票18亿元。此外,由国家开发银行牵头的银团提供贷款16亿元,并且将还款期变为10年。2008年3月,京东方的第二条TFT生产线,成都4.5代线开工,总投资34亿元,到2009年10月正式量产,2010年4月达到满产。其生产的小尺寸液晶屏,主要用于移动多媒体终端上。完成这一轮投资,京东方的资本渠道和产业发展关系就基本打通了。
一旦找到了新的融资模式,京东方的“野心”就再度萌生,开始寻找建设6代线的机会;并把目标主要瞄准在长三角、珠三角和渤海湾三个地区。原本京东方还是考虑选择深圳,除了交通、市场等因素外,6代线要融资175亿元,必须要跟有财力的大城市谈合作。2008年4月,京东方的管理层应邀访问安徽合肥,一下子被合肥市政府打动。合肥方面的厂址土地已经准备好了,还承诺深圳能给多少,他们就给多少。在评估之后,京东方发现合肥是个不错的选择。这里东临长三角、西接华中腹地,更重要的是水、电供应充分(一条6代线每天耗水2万多吨,耗电惊人),有长江还有巢湖,而且安徽还是个电力输出省。此外合肥的技术人才密集,在全国排名第五,而且人员相对稳定。同时合肥已经积聚了一批相对规模的家电产业,但因技术含量不高而根基不稳。合肥市政府在充分考虑风险后,下定决心与京东方一起上6代线项目。

2008年秋天,京东方与合肥市签订了6代线资金框架协议,合肥市承诺出资60亿元,并承诺在增发不成功时保底90亿元。2009年4月13日,计划投资175亿元的京东方6代线在合肥破土动工。由于京东方为了建设6代线,已经准备了3年时间,所以在技术上非常有信心。2010年11月17日合肥6代线实现量产,设计月产能9万片,主要切割18-37英寸电视和电脑显示屏。

2009年6月8日,京东方经证监会批准后发出公告,为合肥6代线定向增发120亿元。由于社会各界看好液晶产业(中央已经将新型显示器列为发展重点),再加上地方政府的加入,使得投资者信心大增。最终京东方顺利从资本市场筹集120亿元,合肥市政府只掏了30亿元,就让6代线在合肥落户。而且在6代线动工后,已经吸引了十几家配套企业申请在合肥开发区建厂。这股产业集聚热潮,使合肥市不得不紧急向中央申请加大开发区用地许可。
2008年金融海啸后,为了应对经济衰退的威胁,中国政府也开始了“反周期投资”,推出了4万亿投资计划。北京市政府在寻找拉动内需的投资项目时,亦庄开发区管委会的负责人,立即就想到了京东方的8代线。其实京东方早就力图向市里申报8代线项目,但那时正忙于奥运会的领导们无暇顾及此事。在得到政府支持后,京东方的8代线立刻进入方案实施阶段。2009年8月31日,京东方的8代线(后调整为8.5代线)在北京亦庄开发区奠基,总投资达到280亿元。由于8.5代线在工艺流程上与6代线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工艺难度有所提高,所以项目推进得很快。(三星、LG、夏普都是在建成5、6代线后,建成了8代线)
京东方8.5代线项目建筑面积约71万平米,位于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C1、C2、C5、C6地块,包括阵列工厂、成盒工厂及彩膜工厂、模块工厂以及综合动力站、综合办公楼、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设计产能每月9万片玻璃基板,基板尺寸2200mm×2500mm。2010年7月31日厂房主体结构封顶,2010年12月底开始工艺设备搬入。计划2011年6月投产,2011年三季度实现量产。该项目投产后,可带动大批配套企业,每年形成近1000亿元的产值,提供超过2万个就业机会。北京市政府、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都对该项目给予了大力支持。2009年4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中国第一个TFT-LCD工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在京东方设立。以推进液晶显示器件研发、上下游技术融合、标志制定和人才培养。
北京798艺术区残存的包豪斯建筑。这片庞大的厂房原来是北京无线电三厂,建于1957年。上世纪50年代起,我国建设了大批电子企业,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批企业中多数未能形成竞争力。到上世纪80年代的技术换代浪潮中大批倒闭。
打开淘股吧APP
7
评论(3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择客

15-03-18 17:07

0
今天买的忍受明天低开的痛苦吧
xgl021

15-03-18 16:37

0
感谢楼主的分享啊,我昨晚才发现这个牛股,今天进的。@westersea
westersea

15-03-18 14:06

0
今天回看自己的研究,感概万千,没想到三年实现财务自由。本股票2012年进入,期间不断建仓,目前成本2元,继续持有,耐得住寂寞就能有满意的回报。虽然没有赚多少,但是长期稳定、坚毅的持有,财富稳步的增加,时间在证实着一切。
skipperfu

14-03-08 10:21

0
镍氢电池相关上市公司:在镍氢电池领域,我们在技术和资源上均具有优势,我国的氢氧化镍性能世界领先,稀土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因此,发展镍氢动力电池是我国目前最现实的选择。  从镍氢电池产业链条看,上游原料厂商为金属矿产开采商,有吉恩镍业;中游为镍氢电池材料供应商,有金瑞科技(正极材料球型氢氧化镍)、厦门钨业和包钢稀土(负极材料稀土贮氢合金粉);下游为电池厂商,包括春兰集团、科力远、中炬高新、湖南神舟、凯恩股份等。从产业链来看较看好中下游厂商,上游厂商目前竞争状况供需平衡,不过动力电池的下游厂商科力远和中游厂商中炬高新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上,镍氢电池技术最成熟,未来3年内仍将是新能源车的主流,之后镍氢电池技术将和磷酸铁锂、氢燃料电池三分天下,5年后将逐渐被锂电池及燃料电池所取代。  镍氢电池相关上市公司主要有:  1、科力远( 600478 ):是镍氢镍镉电池材料行业龙头企业,是国内唯一一家能为镍氢动力电池提供配套原材料的企业。镍氢电池在混合动力汽车等领域的应用,将为公司打开新的业绩增长空间。公司目前有两个在建项目:一与香港超霸集团合资成立南科霸汽车动力电池有限责任公司,首期建设生产线设计产能为1500台/月电动汽车用电池组。公司预计产品的毛利率不低于40%,2009年3月可试生产,下半年将有产能释放。预计达产后每年将增加营业收入10亿元左右。二公司于2008年4月定向增发募集资金1.68亿元用于原有电池产品的增产扩能和新产品开发,项目预计于2010年达产,达产后产能由原来的每天60万只镍电池扩大到每天160万只镍电池。  2、中炬高新(600872):控股66%的子公司“森莱公司”的动力电池项目目前尚未进行批量生产,尚待国家相关部门的验收。森莱公司一直致力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开发,2006年开发的“混合电动轿车用镍氢动力蓄电池组的研发”项目,作为电动汽车的关键零部件,被国家列为“863计划现代交通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 由于新能源汽车补贴策刚刚颁布,汽车公司尚未同公司签订汽车电池供货合同。一旦国产混合动力汽车在目前较大的策补贴力度下实现了销量的快速增长,汽车电池短期内将面临异常严重的供不应求,公司的汽车电池有望实现盈利的发式增长。  3、包钢稀土(   600111   ):公司在稀土贮氢合金这一氢能原材料领域占据国内领先地位。  4、金瑞科技( 600390 ):公司控股的子公司金天能源材料于2005年12月率先在国内自主研发出了覆钴氧化型氢氧化镍新产品,并建成了1000吨/年的主要用于制作高品质镍氢二次电池以及动力电池产品生产线。目前金天能源主要为比亚迪和日本汤浅供应镍氢电池正极,经过近两年的发展,覆钴氧化型氢氧化镍新产品已经打入了日本电池企业在国内的合资电池厂等高端市场。  5、吉恩镍业( 600432 ):公司主营产品有硫酸镍、氯化镍、硫酸铜等,其中硫酸镍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居于前列。  6、贵研铂业( 600459 ):公司主要从事贵金属新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及镍资源的采选、研发和销售。  7、ST春兰(600854):春兰集团下属研究院研制出20--100AH系列大容量动力型高能镍氢电池,并已应用于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  8、格林美(   002340   ):公司是中国规模最大的采用废弃资源循环再造超细钴镍粉体的企业,国际上采用废弃钴镍资源生产超细钴镍粉体材料的先进企业,中国钴镍粉体材料与循环技术的产业基地之一。  9、凯恩股份(   002012   ):公司拟定向增发不超过4000万股,募资用于增资凯恩电池实施新增年产2.5亿节动力电池项目以及车用动力电池新建项目,项目的实施一方面将有效扩大公司镍氢电池产能。  10、东方钽业(   000962   ):东方钽业3000吨球形氢氧化镍项目在宁夏石嘴山市经济开发区正式投产并举行了投产仪式。  11、中金岭南(   000060   ):铝、镍、锌加工收入占总收入的12.34%。
jgwl895

14-02-26 11:52

0
赞!
westersea

14-02-24 20:50

0
当你的判断分析不断被验证的时候,是很快乐的,这是资产上涨也无法比拟的,任何获得都是要靠努力与勤奋的,在学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cxy501

14-02-13 16:26

0
定投 长期投资比的是耐心
flood10

13-12-28 12:55

0
westersea

13-12-26 22:54

2
长期投资比的是耐心,不断下跌相信的是未来,每两个月都会投入一笔六位数的资金,当是定投了,相信未来的两年是收获期,也希望能够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更希望能够放上十年,成为股市的价值投资的典范。
aron

12-04-14 23:58

0
公告还是亏损,烧钱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