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关注碳纤维,关注中钢吉炭000928

11-06-09 19:22 4540次浏览
好姐夫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吉林市发展碳纤维产业纪实

2011年06月09日09:13 来源: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公室网站 作者:苏红玫

以重化工业为主,产业过于传统;所产多为原料,鲜有终端用品这是吉林市工业最大的桎梏。由此导致的附加值低、增值税少,是提升地方级财政收入的最大障碍。

  攻关夺隘,吉林市以创新驱动,力促新兴产业突破,碳纤维产业由此一马当先,成为今日吉林市工业新亮点。

  直奔终端 多样民品精彩纷呈

  碳纤维是一种新材料,全称“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是化工原料丙烯、丙烯腈的下游产品。吉林市是新中国化学工业的摇篮,吉林石化丙烯腈的产能居国内前列原料是充足的。而生产碳纤维,吉林市也是国内起步最早的。但受用途所限,其碳纤维产量一直非常少。市场视野狭小,导致该产业在江城行走30年没有重大突破,人才纷纷外流。
研究大飞机、看FI赛车、琢磨网球拍……放眼前沿产业,江城人发现碳纤维在其中都有广泛应用。而自己对这种耐高温、质轻、抗拉强度高的新材料的利用,却相形见绌调整思路,吉林市全新设计的碳纤维产业发展路径,直奔“终端”。

  碳纤维热垫、服装上市,订购火爆。一直在做汽车配件的老企业省东风化工有限公司,去年获市里百万元碳纤维专项科技支持,上了纺织机、复合机等设备,形成15万平方米碳纤维发热体的生产能力。他们开发出的碳纤维远红外加热床垫、汽车座椅加热垫、碳热马甲、加热鞋垫等民品现已面市。给大庆野外作业职工加工的1万套碳热马甲正在赶制中,与一汽轿车公司的发热坐垫试装协议也已签署。公司还在吉林市开设了两家碳纤维发热产品体验馆,以此做大零售市场。

  碳纤维自行车已出样品,批量生产在即。位于吉林经开区的吉研高科技纤维有限公司,建有年产160吨的国内首套碳化生产线,以前主要用于加工预浸布。去年,他们的碳纤维自行车项目获得省、市500万元资金支持。今年3月,中国纺织龙头企业恒大集团注资吉研,上马8万辆碳纤维自行车项目。眼下,吉研出产的样车已送香港检验,一期2万辆项目8月份将实现批量生产。吉研已为新车注册了品牌、商标,做了价格定位和市场细分,并筹划办自行车赛,力推品牌。

  用碳纤维生产新型电缆芯,可节约电力设施成本28%;用碳纤维制作民用液化气罐体,罐重可减轻到2公斤;用碳纤维做油田的抽油杆,可实现无缝延伸,耐得住地下数千米深的高温……吉林市专门成立了碳纤维产业领导小组,研究确定碳纤维终端产品的方向和引资项目。

  全链研发 多项技术拿下专利

  利用全市现有的769名碳纤维产业科技人员和7家规模碳纤维企业,吉林市成立了技术研究中心和技术创新团队,从原丝、碳丝到下游制品,展开了全产业链的技术攻关,取得了一连串成果。

  自主研发的两条原丝生产工艺路线,均获国家发明专利。面对国际技术壁垒,吉林市支持当地碳纤维企业加强自主研发。吉林石化研发的“二甲基亚砜一步法”工艺,首先实现了碳纤维工业化生产;吉林化纤在国内首创“二甲基乙酰胺两步法”工艺路线,成功生产出质量稳定的T300碳纤维原丝,并形成年产1500吨原丝能力。去年底,化纤碳谷公司原丝销售收入达1420万元,成为国内碳纤维原丝的龙头供货商。

  用碳/碳复合材料制成的耐热材料,已成为太阳能产业的配套品。位于永吉经济开发区的吉林联科特种石墨有限公司,科技攻关22个月,取得了用碳纤维、石墨纤维制作高温炉内衬保温材料的核心技术。其硬质炉衬的涂层技术和螺旋式无缝外型设计,双双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炉衬寿命比国内同类产品高一倍。产品一上市,就迫使日本同类产品大幅降价。联科研发的硬质碳毡防漏槽等20多种产品,被日本汉虹上海公司选购,用于为生产太阳能电池片的多晶硅炉配套。受前端太阳能产业的拉动,今年前4个月,联科实现产值800万元,下半年更签下2000万元订货合同。眼下,联科与清华等5所大学的新品研发工作正在推进。

  凭借产业基础、人才优势,吸引企业聚集,吉林市现已形成国内最完整的碳纤维产业链条。国家科技部把全国惟一的“国家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落到了吉林市。去年以来,中国石油、中钢集团、恒天集团、吉林化纤这4家国有控股企业,在江城累计投资近30亿元,上碳纤维项目。

  引才助企 多重激励相继出台

  吉林市已谋划在未来5年内,重点引进、培养100名从事碳纤维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企业创办的高端人才。

  鼓励新品研发、吸引下游制品企业来吉,吉林市出台了多重创新激励政策

  建立2个产业创新联盟:当地多家企业与上海飞机制造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构建了“飞机轻型结构材料产学研用战略合作联盟”,吉林市业界组建了“碳纤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产业协会。占地1.8万平方米的吉林国家碳纤维基地研发中心也正在筹建中。

  出台10项奖励政策:吉林市政府新近出台《碳纤维产业推进工作方案》,开出10项奖励政策,其中包括“现有碳纤维企业2011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以上,并且销售收入同比增幅超过100%的,奖励企业负责人30万元”;“企业每开发一个碳纤维新产品,市政府给予企业30万元用于奖励研发人员;对获得发明专利的新产品,市政府给予企业50万元用于奖励研发人员”……10项优惠政策中,还包括税收优惠、优先贴息贷款支持等。

  市委组织部则出台了《碳纤维高端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方案》,承诺:“在吉林市连续工作5年以上的碳纤维高端人才,由市里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生活用房,5年免收租金;个人购买住房,给予20万元至50万元的购房补贴”;对配偶安置、子女上学实行特殊优惠……

  奖励研发人才,也奖励营销人才。日前,国内知名自行车赛手姜恩博回乡帮助策划办国际自行车联盟赛。副市长崔振吉当场表示,营销人才也在奖励之列。

  细分市场,瞄准T700等高级别、大丝束的碳纤维研发吉林石化千吨级碳纤维项目,今年7月份将开工;中钢2000吨碳纤维项目,一期即将投产;吉林碳谷5000吨原丝项目,9月投运……今年底,江城碳纤维原丝产能将达到5400吨、碳纤维845吨、碳纤维制品150吨,有望实现产值10亿元。张珂 记者 苏红玫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3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好姐夫

11-06-11 19:03

0
根据有关专家预测,世界碳纤维需求每年将以大约13%的速度飞速增长,2010年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的全球需求量约5万吨,到2012年将达6万吨,预计到2018年需求量将达到10万吨。我国方面,2010年我国碳纤维需求量在6000吨左右,考虑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未来我国碳纤维的需求增速估计会远远高于世界水平。
zjhzsunny

11-06-10 12:12

0
000510金路集团在开发碳纤维。
好姐夫

11-06-10 12:11

0
 中钢吉炭:江城碳纤维项目7月有望投产

事项

  近日,我们调研了中钢吉炭,与公司高管进行了交流。

  主要观点

  1.公司神舟碳纤维公司是国防科工委唯一认证的碳纤维生产商公司。目前拥有一条生产线,工艺成熟,产能为10吨/年,主要生产1k、3k的T300级碳纤维,成品率达90%以上,1K碳纤维价格达到3000元/公斤。原丝目前主要从奇峰化纤采购。

  2.公司江城碳纤维项目进展顺利,一期500吨正处于安装设备阶段,预计8月份投产;产品为12K T300小丝束碳纤维,二期产能1500吨预计2012年底投产,届时将成为国内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基地。

  3.公司传统产品石墨电极赢利能力弱,后期将以调整结构为主,减少普通功率石墨电极的产量,增大超高功率、大规格石墨电极的产量。调整后超高功率、大规格电极产量占比将达到40%。

  4、今年一季度公司订单良好,接单情况超预期.

  5.中钢集团炭素板块有望整合,中钢吉炭将成为板块核心。中钢集团下属鞍山热能院(针状焦)、四川碳素、浙江新型材料公司后期有望整合进入中钢吉碳。

  6.目前公司传统业务石墨电极目前微利,一期新材料碳纤维投产后对公司整体业绩不构成实质影响,碳素板块整合时间不确定,我们暂不予评级。

  风险提示

  原丝供应渠道建设及价格波动

  传统电极生产业务价格波动

  

(作者:黄抒雁)
好姐夫

11-06-10 12:07

0
"高碳"的未来 汽车碳纤维应用

碳纤维在汽车领域的应用率先从赛车开始,近年来在民用汽车中得到了广泛的引用。涂着清漆,故意露出深沉的黑色编织花纹的碳纤维组件已不单单只是为了看上去拉风,“高碳”之风越刮越烈。

网易汽车11月19日报道 碳纤维,又称碳化纤维,泛指一些以碳纤维编织或多层复合而成的材料。因为它又轻又坚硬,所以它的用途很广泛。碳纤维在汽车领域的应用率先从赛车开始,近年来在民用汽车中得到了广泛的引用。涂着清漆,故意露出深沉的黑色编织花纹的碳纤维组件已不单单只是为了看上去拉风,“高碳”之风越刮越烈。
好姐夫

11-06-10 11:53

0
 吉林化纤(000420):大股东"十二五"力推碳纤维研发和建设
  "十二五"期间,公司大股东吉林化纤集团将努力发展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综合性化纤企业集团。到2015年末,企业计划实现产值、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比2010年翻一番。
  按照"做大腈纶,做精粘胶,做强原料基地,做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吉林化纤集团将不断优化产品结构调整,实现规模化发展与差别化提升相辅相成。
  一是全力推进碳纤维研发和建设,努力建成国家级核心材料生产企业。充分发挥企业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专利技术优势,计划于2011年7月建成年产5000吨碳纤维原丝项目,使产品达到T700级水平。并根据市场拓展情况,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力争在高性能新型纤维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方面取得跨越式发展。
  二是大力发展以竹浆粕为主的生物质纤维原料,抢占制高点,形成世界级新型生物质纤维原料供应基地。以建设规模型竹浆粕生产基地为依托,进一步加快竹纤维新品种研发、市场推广和产业联盟发展,逐步向竹纤维系列化、功能化发展,打造"天竹"国际品牌。到"十二五"末,竹浆产量达到30万吨/年,竹纤维产量达到24万吨/年,推进我国化纤产品原料结构变革,有效缓解粘胶原料缺口问题。
  中银国际的研究报告认为,吉林化纤募投项目将于2012年一季度投产,预计公司竹纤维、竹浆粕产能将达到8.7万吨、15.5万吨。"十二五"末公司竹纤维产能预计达到25万吨/年。天竹纤维面料开发有50余家纺企参与,目前杉杉、利郎、七匹狼等企业开始使用天竹面料。
  根据调研情况,中银国际上调了2012年预测,预计2010年至2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13元、0.43元、0.81元。
  兴业证券的研究报告判断吉林化纤经营拐点已如期而至,未来2至3个季度,业绩将会持续环比上升;同时维持公司2011、2012年增发摊薄后每股0.34、0.72元的盈利预测。
好姐夫

11-06-10 11:53

0
 中钢吉炭(000928):碳纤维龙头股
  公司是一家专业化的碳纤维生产企业,技术实力雄厚,新项目进展顺利,盈利有望不断改善。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炭素制品生产企业,目前总产能15万吨/年,产品达到十一大类五十六个品种,主要有石墨电极、石墨阳极、炭块、特种炭制品、炭纤维制品等,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机械、电子、航天、军工、医疗及新材料等领域。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非洲等40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目前重点发展碳纤维项目。碳纤维市场现在处于高速发展当中,世界碳纤维需求每年将以大约13%的速度增长。2010年我国碳纤维需求达到1万吨左右,但目前国内碳纤维生产企业有23家,总产能为4000吨/年,规模都在千吨以下,成本较高,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公司在江城投资的碳纤维项目于2008年开建,一期500吨/年的生产线建设将于今年8月投产,二期1500吨/年的生产线建设将于2012年年底投产,届时江城碳纤维公司年产能将达到2000吨,成为国内重要碳纤维生产基地。公司目前拥有江城碳纤维公司30%股权。
  公司传统的石墨电极业务盈利水平不高,未来将对其进行调整,以生产超高功率、大规格电极为主。公司大规格超高功率电极技术实力国内领先,φ700超高功率电极已经供货宝钢。2010年公司超高功率电极产量为25000吨;2011年将达到38000吨,占比达到40%。
  公司作为碳素行业的龙头企业,技术实力雄厚,多年来在新型碳素材料研究方面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对于石墨烯产业,公司有能力进入并从中取得不错的收益,未来高速发展可期。
好姐夫

11-06-10 11:53

0
世纪证券:"掘金"高性能纤维
  中国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需求将日渐强劲,尤其是航天航空、汽车、风电等领域。根据JEC集团研报显示,最近几年全球复合材料需求增长一半都在亚洲,亚洲尤其中国市场增长较快,预计到2013年中国将占据全球复合材料市场增长43%的份额;目前国内复合材料用于交通运输的比例相对比较小,只占5%,低于全球24%平均水平;在工业设备领域比例为10%,也低于全球26%的平均水平。目前高性能纤维在飞机上的比例为50%-80%,波音公司预计到2025年中国运输飞机数量将是原有的3倍;国内风电和汽车领域需求旺盛,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作为一种先进的轻质高强材料,符合风力发电机组大容量发展趋势,迎合汽车安全、轻型化发展方向。
  世界三大高性能纤维:1)碳纤维:目前全球碳纤维产能已供过于求,虽然国内碳纤维进口依赖率高达83.9%,进口替代空间大,但国内碳纤维技术仍待突破,目前进口碳纤维产品价格已逼近国内生产成本。我们认为碳纤维价格若维持低位,将促进碳纤维在高端产业和工业领域中的普及应用,由于碳纤维每一级的深加工都有高幅度的增值,碳纤维下游复合材料企业将从中直接受益。
  2)芳纶纤维:目前全球芳纶纤维整体已出现供过于求局面,但其中芳纶1414的供求形势依旧偏紧。国内芳纶纤维消费旺盛,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0%。我们认为,随着供给增加,国内高温滤料用芳纶1313或将出现产能过剩,芳纶1313在需有一定技术含量的防护领域、芳纶纸高端产品应用领域市场潜力大;国内芳纶1414主要依靠进口,供给是关键。3)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目前全球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供不应求,供给缺口为9万吨以上;国内供给缺口为8000吨左右,国内部分企业产品已达世界先进水平,供给是关键。
  投资策略及重点公司。由于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性能要求高、生产工艺复杂、技术壁垒高,是未来产业升级的关键要素,建议投资者关注其中具有技术、规模优势的公司,如生产航空航天复合材料产品,技术垄断优势明显的公司:博云新材(002297);具有生产芳纶纤维中间体技术优势的的供应商:浙江龙盛(600352);具备高端芳纶纤维产品生产技术和规模领先优势的龙头企业:烟台氨纶(002254);关注具有生产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技术与规模实力的上市公司:S仪化(600871)。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低于预期;公司业绩受原材料、产品价格波动影响。
好姐夫

11-06-10 11:52

0
 东方证券:"高性能纤维材料"主题投资机会(荐股)
  高性能纤维是尖端武器装备的重要基础材料。高性能纤维是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结构、性能和用途,或具有特殊功能的化学纤维,一般指强度大于17.6cN/dtex,弹性模量在440cN/dtex以上的纤维。各国都异常重视高性能纤维科研领域的发展,核心在于其对军事工业的重要作用。当今世界三大高性能纤维:碳纤维、芳纶、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具有优异的耐高温、难燃和突出的稳定性,是火箭、导弹、战斗机、作战装甲、海军舰船等尖端武器装备的重要基础材料。此外,宇航服、太空返航降落伞也都离不开高性能纤维材料。
  发展高性能纤维产业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正是因为高性能纤维材料在军事等战略领域极其重要,发达国家对这一领域进行了严密的封锁和垄断。当前,我们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动用产业政策工具、加强产学研用结合,加速推进军民融合平战结合的国防产业体系,把高性能纤维产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从而实现战略新跨越!
  我国在高性能纤维领域取得不断突破。经过近20年的科研和试制,尽管产量依然较小,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碳纤维、芳纶和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领域均已取得突破,由试制阶段进入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前期。其中,中复神鹰已经实现了碳纤维原丝生产和碳化的全部设备的国产化;仪征化纤的300吨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生产线已经稳定生产;烟台氨纶等公司在芳纶(1313)领域也已成为全球第二的生产商并开始投产难度更高的芳纶1414。政策扶持、技术突破、需求快速扩张成为看好高新能纤维材料的三大驱动力。
  高新能纤维材料上市公司梳理及重点推荐品种:1)碳纤维领域:原丝生产商奇峰化纤、碳化企业中钢吉炭和金发科技、碳纤维预浸料和复合材料生产的大元股份、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新材料生产商博云新材,以及潜在碳纤维资产注入的保定天鹅;2)芳纶纤维领域:上游中间体对苯二胺的生产商浙江龙盛、大规模生产芳纶1313及投产1414的烟台氨纶、通过芳纶II中试并开始小规模生产的S仪化和芳纶帘子布生产商神马股份;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领域:产能居国内前列且快速扩张的中纺投资以及同一控制人旗下高强PE纤维资产有注入预期的ST春晖等。结合公司在高新能纤维材料领域的技术能力、产量规模以及其他主营业务的基本面,我们重点推荐:金发科技、烟台氨纶、神马股份、S仪化、中纺投资。(东方证券研究所)
好姐夫

11-06-10 11:52

0
日本纺企看好尖端碳纤维
  在经历2008年雷曼冲击之后,尖端纤维的需求一度下降,但是,由于飞机和汽车制造商期望使用织物制成的零件,因此,尖端纤维的需求再次大幅增长。目前,世界大约70%的碳纤维市场份额由三家日本厂商占有,他们是东丽株式会社(Toray Industries,Inc.),帝人(Teijin),三菱丽阳株式会社(Mitsubishi Rayon Co.)。但是,来自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全球竞争看起来正在升温,日本巨头不得不巩固他们在该行业的马首地位。
  东丽总裁Akihiro Nikkaku说:"2010年碳纤维供应量可能出现缺口。我们必须考虑在近期扩大产能。"他在8月初宣布公司一季度业绩时透露,他可能增加资本投入。公司季度资产负债表显示,碳纤维销售额157亿日元,同比增长大约50%。本财年的受益预期显示,碳纤维销售增加,说明需求在扩大。
  据私人调查公司富士经济新闻的调查,2013年全球碳纤维市场预计达到1480亿日圆,或者是2009年总量的两倍。同时,一家大型日本证券公司分析师认为,从目前看,日本公司的技术优势意味着他们将保持优势。但是,仅在中国就有20家公司进入碳纤维业务,市场份额的竞争几乎肯定要加剧。
  在飞机业务方面,东丽在2006年与波音新一代787梦幻客机签订供应配件合约。东丽还与空中客车的母公司欧洲航空防务与航天公司(EADS)签订协议,从2011年到2025年为他们提供飞机零部件,东丽将从明年起启动爱媛县工厂的生产。
  与此同时,帝人有限公司的附属东邦滕克斯公司今年6月取得一些业务进展,与欧洲航空防务及航天公司(EADS)和加拿大的庞巴迪签订供货合同,这些公司生产区域客机。
  在汽车制造商方面,东丽开始与汽车品牌在碳纤维汽车零件方面的合作事宜上展开谈判,如德国戴姆勒股份公司(拥有奔驰)和日本三菱扶桑。三菱丽阳与一家德国制造商组成团队,为宝马电动汽车生产复合碳纤维零件。
  但是,碳纤维的业务增长也有困难,即成本和原料加工难度。(每.日.经.济.新.闻)
好姐夫

11-06-10 11:51

0
 高性能纤维铺就军事强国基石

  高性能纤维是尖端武器装备的重要基础材料。高性能纤维是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结构、性能和用途,或具有特殊功能的化学纤维,一般指强度大于17.6cN/dtex,弹性模量在440cN/dtex以上的纤维。各国都异常重视高性能纤维科研领域的发展,核心在于其对军事工业的重要作用。当今世界三大高性能纤维:碳纤维、芳纶、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具有优异的耐高温、难燃和突出的稳定性,是火箭、导弹、战斗机、作战装甲、海军舰船等尖端武器装备的重要基础材料。此外,宇航服、太空返航降落伞也都离不开高性能纤维材料。
  发展高性能纤维产业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正是因为高性能纤维材料在军事等战略领域极其重要,发达国家对这一领域进行了严密的封锁和垄断。当前,我们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动用产业政策工具、加强产学研用结合,加速推进军民融合平战结合的国防产业体系,把高性能纤维产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从而实现战略新跨越!
  我国在高性能纤维领域取得不断突破。经过近20年的科研和试制,尽管产量依然较小,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碳纤维、芳纶和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领域均已取得突破,由试制阶段进入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前期。其中,中复神鹰已经实现了碳纤维原丝生产和碳化的全部设备的国产化;仪征化纤的300吨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生产线已经稳定生产;烟台氨纶(002254)等公司在芳纶(1313)领域也已成为全球第二的生产商并开始投产难度更高的芳纶1414。政策扶持、技术突破、需求快速扩张成为看好高新能纤维材料的三大驱动力。
  高新能纤维材料上市公司梳理及重点推荐品种:1)碳纤维领域:原丝生产商奇峰化纤、碳化企业中钢吉炭(000928)和金发科技(600143)、碳纤维预浸料和复合材料生产的大元股份(600146)、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新材料生产商博云新材,以及潜在碳纤维资产注入的保定天鹅(000687);2)芳纶纤维领域:上游中间体对苯二胺的生产商浙江龙盛、大规模生产芳纶1313及投产1414的烟台氨纶、通过芳纶II中试并开始小规模生产的S仪化和芳纶帘子布生产商神马股份(600810);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领域:产能居国内前列且快速扩张的中纺投资(600061)以及同一控制人旗下高强PE纤维资产有注入预期的ST春晖等。结合公司在高新能纤维材料领域的技术能力、产量规模以及其他主营业务的基本面,我们重点推荐:金发科技、烟台氨纶、神马股份、S仪化(600871)、中纺投资。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