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关注碳纤维,关注中钢吉炭000928

11-06-09 19:22 4539次浏览
好姐夫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吉林市发展碳纤维产业纪实

2011年06月09日09:13 来源: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公室网站 作者:苏红玫

以重化工业为主,产业过于传统;所产多为原料,鲜有终端用品这是吉林市工业最大的桎梏。由此导致的附加值低、增值税少,是提升地方级财政收入的最大障碍。

  攻关夺隘,吉林市以创新驱动,力促新兴产业突破,碳纤维产业由此一马当先,成为今日吉林市工业新亮点。

  直奔终端 多样民品精彩纷呈

  碳纤维是一种新材料,全称“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是化工原料丙烯、丙烯腈的下游产品。吉林市是新中国化学工业的摇篮,吉林石化丙烯腈的产能居国内前列原料是充足的。而生产碳纤维,吉林市也是国内起步最早的。但受用途所限,其碳纤维产量一直非常少。市场视野狭小,导致该产业在江城行走30年没有重大突破,人才纷纷外流。
研究大飞机、看FI赛车、琢磨网球拍……放眼前沿产业,江城人发现碳纤维在其中都有广泛应用。而自己对这种耐高温、质轻、抗拉强度高的新材料的利用,却相形见绌调整思路,吉林市全新设计的碳纤维产业发展路径,直奔“终端”。

  碳纤维热垫、服装上市,订购火爆。一直在做汽车配件的老企业省东风化工有限公司,去年获市里百万元碳纤维专项科技支持,上了纺织机、复合机等设备,形成15万平方米碳纤维发热体的生产能力。他们开发出的碳纤维远红外加热床垫、汽车座椅加热垫、碳热马甲、加热鞋垫等民品现已面市。给大庆野外作业职工加工的1万套碳热马甲正在赶制中,与一汽轿车公司的发热坐垫试装协议也已签署。公司还在吉林市开设了两家碳纤维发热产品体验馆,以此做大零售市场。

  碳纤维自行车已出样品,批量生产在即。位于吉林经开区的吉研高科技纤维有限公司,建有年产160吨的国内首套碳化生产线,以前主要用于加工预浸布。去年,他们的碳纤维自行车项目获得省、市500万元资金支持。今年3月,中国纺织龙头企业恒大集团注资吉研,上马8万辆碳纤维自行车项目。眼下,吉研出产的样车已送香港检验,一期2万辆项目8月份将实现批量生产。吉研已为新车注册了品牌、商标,做了价格定位和市场细分,并筹划办自行车赛,力推品牌。

  用碳纤维生产新型电缆芯,可节约电力设施成本28%;用碳纤维制作民用液化气罐体,罐重可减轻到2公斤;用碳纤维做油田的抽油杆,可实现无缝延伸,耐得住地下数千米深的高温……吉林市专门成立了碳纤维产业领导小组,研究确定碳纤维终端产品的方向和引资项目。

  全链研发 多项技术拿下专利

  利用全市现有的769名碳纤维产业科技人员和7家规模碳纤维企业,吉林市成立了技术研究中心和技术创新团队,从原丝、碳丝到下游制品,展开了全产业链的技术攻关,取得了一连串成果。

  自主研发的两条原丝生产工艺路线,均获国家发明专利。面对国际技术壁垒,吉林市支持当地碳纤维企业加强自主研发。吉林石化研发的“二甲基亚砜一步法”工艺,首先实现了碳纤维工业化生产;吉林化纤在国内首创“二甲基乙酰胺两步法”工艺路线,成功生产出质量稳定的T300碳纤维原丝,并形成年产1500吨原丝能力。去年底,化纤碳谷公司原丝销售收入达1420万元,成为国内碳纤维原丝的龙头供货商。

  用碳/碳复合材料制成的耐热材料,已成为太阳能产业的配套品。位于永吉经济开发区的吉林联科特种石墨有限公司,科技攻关22个月,取得了用碳纤维、石墨纤维制作高温炉内衬保温材料的核心技术。其硬质炉衬的涂层技术和螺旋式无缝外型设计,双双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炉衬寿命比国内同类产品高一倍。产品一上市,就迫使日本同类产品大幅降价。联科研发的硬质碳毡防漏槽等20多种产品,被日本汉虹上海公司选购,用于为生产太阳能电池片的多晶硅炉配套。受前端太阳能产业的拉动,今年前4个月,联科实现产值800万元,下半年更签下2000万元订货合同。眼下,联科与清华等5所大学的新品研发工作正在推进。

  凭借产业基础、人才优势,吸引企业聚集,吉林市现已形成国内最完整的碳纤维产业链条。国家科技部把全国惟一的“国家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落到了吉林市。去年以来,中国石油、中钢集团、恒天集团、吉林化纤这4家国有控股企业,在江城累计投资近30亿元,上碳纤维项目。

  引才助企 多重激励相继出台

  吉林市已谋划在未来5年内,重点引进、培养100名从事碳纤维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企业创办的高端人才。

  鼓励新品研发、吸引下游制品企业来吉,吉林市出台了多重创新激励政策

  建立2个产业创新联盟:当地多家企业与上海飞机制造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构建了“飞机轻型结构材料产学研用战略合作联盟”,吉林市业界组建了“碳纤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产业协会。占地1.8万平方米的吉林国家碳纤维基地研发中心也正在筹建中。

  出台10项奖励政策:吉林市政府新近出台《碳纤维产业推进工作方案》,开出10项奖励政策,其中包括“现有碳纤维企业2011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以上,并且销售收入同比增幅超过100%的,奖励企业负责人30万元”;“企业每开发一个碳纤维新产品,市政府给予企业30万元用于奖励研发人员;对获得发明专利的新产品,市政府给予企业50万元用于奖励研发人员”……10项优惠政策中,还包括税收优惠、优先贴息贷款支持等。

  市委组织部则出台了《碳纤维高端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方案》,承诺:“在吉林市连续工作5年以上的碳纤维高端人才,由市里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生活用房,5年免收租金;个人购买住房,给予20万元至50万元的购房补贴”;对配偶安置、子女上学实行特殊优惠……

  奖励研发人才,也奖励营销人才。日前,国内知名自行车赛手姜恩博回乡帮助策划办国际自行车联盟赛。副市长崔振吉当场表示,营销人才也在奖励之列。

  细分市场,瞄准T700等高级别、大丝束的碳纤维研发吉林石化千吨级碳纤维项目,今年7月份将开工;中钢2000吨碳纤维项目,一期即将投产;吉林碳谷5000吨原丝项目,9月投运……今年底,江城碳纤维原丝产能将达到5400吨、碳纤维845吨、碳纤维制品150吨,有望实现产值10亿元。张珂 记者 苏红玫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3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naminoli

11-07-15 16:13

0
0928 周线月线堪称完美,好股,等待爆发
naminoli

11-07-05 11:35

0
碳纤维投产、产品结构调整,加上集团旗下的针状焦,928慢慢到了收获期。
愚公

11-07-04 14:51

0
应该会再起一波的!
山东响马

11-06-30 10:27

0
无油干推,看好中字头新材料
老抽2008

11-06-17 11:21

0
up

石墨烯老人
gigaturn

11-06-12 14:03

0
碳维是军工产品理想的础性材料,可用来制造航天、高超音速飞车片等,军用碳纤维属于敏感物资,西方国对华禁运,我国只能自行开发。公司全资子公司东方神州碳纤维公司是国内军用碳纤维唯一定点生产企业,目前产量为10吨以上,是神舟系列飞船、宇航方面的主导材料。
好姐夫

11-06-11 19:08

0
资产注入
公司大股东中钢集团旗下,可供注入的资产有两块:一是浙江的中钢集团新型材料(浙江)有限公司,该公司的5000吨等静压石墨产能目前正在建设之中,预计今年下半年正式投产。该项目采用世界先进的生产设备、工艺技术和生产运营体系,建成后将大力推动我国大规格、超细结构等静压石墨材料等高新技术新型材料发展,实现我国特种石墨材料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生产技术水平将跃居世界前列。
中钢下属的上海碳素厂,早在1984年就上马了等静压石墨生产线,因此在等静压石墨的技术方面,中钢新型(原来的上海碳素一分为二,一个是四川碳素,一个是中钢新型)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动态来看的话,只要等静压石墨需求旺盛,中钢新型扩产是必然的。按照目前成都炭素(方大炭素子公司)吨净利3万打个7折,中钢新型等静压石墨吨净利2万来计算,5000吨对应就是1亿净利润,1万吨对应2亿净利润。
如果这部分资产注入,对于提升中钢吉炭的业绩有非常大的帮助。不过公司也表示,资产注入还要看大股东的意思,虽然具备可操作性,但是进度难以把握。
第二块重要资产是鞍山热能研究院,该院的收入资料不详,但是它拥有很强的技术实力,特别是在针状焦,这一石墨电极主要原料的生产研发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好姐夫

11-06-11 19:07

0
对于再远一点的规划,公司表示,有想法往碳纤维的下游延伸,据说碳纤维的下游比碳纤维的生产毛利率还高。无论如何,碳纤维是一个朝阳产业,公司又是龙头企业,正如07-09年的中材科技一样,具备技术优势和政府支持的企业,终究会脱颖而出的。
好姐夫

11-06-11 19:03

0
江城碳纤维主要是民品,单位售价大约在200元/千克,公司预计毛利率可达40%左右。公司表示,未来有望把江城碳纤维70%的股权重新拿回上市公司。
好姐夫

11-06-11 19:03

0
公司表示,中钢吉炭从2001年开始,就为国防科工委提供碳纤维产品,已经具备了10年的生产高端军工碳纤维的经验,储备了丰富的技术资源和人员。未来在碳纤维产业的竞争中,肯定处于领先地位。
中钢吉炭目前的碳纤维项目主要由两个子公司来展开:⑴ 全资子公司神舟碳纤维,目前产能10吨/年,主要生产1K、3K的碳纤维,产品主要供给国防科工委。神舟碳纤维是在军委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其设备只有一条线,以国产为主。神舟碳纤维的高端产品售价可达3,000元/千克,毛利率40%左右。神舟碳纤维的原丝原来一直靠进口,目前原料主要从奇峰化纤采购。由于产品主要用于军工和航天,因此神舟碳纤维未来扩产的可能性很小,给公司贡献的净利润也十分有限,但是它为公司发展民品碳纤维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⑵ 江城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于2008年12月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原是中钢吉炭全资子公司。由于中钢吉炭旗下神舟碳纤维有限公司为军品生产企业,而为江城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设备的德国公司受欧盟军品出口政策的限制,无法获得产品出口许可证。所以公司将江城碳纤维有限公司的70%的股权转让给中钢集团,中钢吉炭不再对江城碳纤维公司控股,从而避开欧盟方面的出口政策限制,使相关设备能够尽快到位。预计一期500吨将于今年6、7月份投产,二期1500吨将于2012年底投产。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