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二个B股相同,支持观点。
0
张裕97年B股融资,2000年A股融资(懒得翻资料,时间可能有误),连续的资本投入,又恰逢中国的消费升级,造就了它持续的业绩增长。但请注意,它的业绩高速增长始于05年,从资本投入到产出,间隔时间5年以上,这正好与葡萄基地的建设周期相一致。
2009年,张裕冒出参股银行的事情,后及时中止。2010--2012年,大举扩建葡萄基地,现达30万亩,但新增基地现在并不能提供产能,种植5年后的葡萄才能酿酒。2012--2016年,张裕的主要任务是工业园建设和销售渠道的调整,为2015年后的产能释放做准备。上游的葡萄基地建设、中游的制造业产能扩张、下游的销售渠道整合,张裕的节奏很连贯。
有人说张裕没有护城河,确实,张裕没什么特别,它的护城河就是它的耐心,我也有耐心等它5年后的再次辉煌。
0
深基地应该B转A,它的最高价格应考虑A股融资价格。如果2012年业绩是0.75rmb,20倍PE对应15元,则B股价格是18HK;如果2012年业绩是0.8rmb,20倍PE对应16元,则B股价格是20HK。招商局是圈钱高手,所以我说“公司会提供漂亮的经营业绩和财务报表”。对于ROE为15%的公司,合理价格就是1.5-2倍的PB。
1
这市场有意思,最放心的张裕被腰斩,最不看好的招地翻倍。一个B转H,闹得B股不得安宁,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市场变化太快!
张裕B转H,对各方有利,港人也会欢迎。参照青啤H股的估值,可以上70HK。但是,2013--2015年,公司经营业绩较为平淡,±10%都是正常,且港股正处于泡沫期,估值较高,60HK以上注意风险。
招商局B,放眼未来的10-20年,它拥有最好的资源优势和经营模式,值得持有。但是,近3--5年,均是资本投入期,不会有好的现金流回报,28HK以上,只卖不买。
深基地B,资本结构本身就是杠杆型公司,适合价值投机。历年的ROE平均约12%,不超15%,净资产6.22HK,合理的价格区域是9--12HK。2013年深基地面临转板和再融资事宜,公司会提供漂亮的经营业绩和财务报表,股价上冲18HK的可能性很大。对于宝湾物流,招商局的思路已经明确,招商物流与宝湾物流平行发展,一个是物流运营,一个是园区开发,两者业务层面协同发展,但不再进行股权整合。南山集团减持深赤湾,估计是集中资源支持宝湾物流的发展。总之,深基地9HK以下值得买进,9-12HK可以持股,15以上该注意风险了。
0
2011年开始介入招商局B。其实股价的涨跌、是否折价都不是买入股票的理由,投资的核心是公司的经营是否持续稳定、股东收益率是否符合要求。
在房地产行业,招商地产是个特力独行的公司,“城市社区综合运营商”是最适合它的称号,只要你买了它的房子,你很有可能终身成为它的客户,它会让你心甘情愿地掏钱享受它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如水电气、公共交通、医院、学校、商场等,而不是简单的24小时物业管理。招商走的是香港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卖的不仅仅是产品,还有后续的服务。只要它愿意,招商可以成为另一个万科,但万科学不了招商。招商的开发模式也决定了它的销售对象是有钱人,2010年,平均房价招商是全国第二。富人的钱既难赚、也好赚,只要你的服务能跟上,能满足他的虚荣心,他不在乎钱。在最严格的限购令下,卖得最火的房子一定是城市的高档次楼盘,因为富人有心理需求,也有购买力;日子难过的是普通楼盘的开发商,保障房抽走了他们下楼的梯子。万科的项目开发追求快速周转,必然要求工厂化制作、流水线生产,楼盘的精气神少了,照搬照抄的东西多了。记得04年参观万科的第五园,给我的感觉是震撼,现在的万科平淡了。很可惜,郁亮这个掌门,只懂财务,不懂建筑,毁了万科这个团队。
不管怎样,中国三千年历史已经形成了这样的传统:即房产和地产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这不是限购令和保障房所能改变的观念,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一定会延续下去。在行业的冬天,以折价买入招商地产--从财务和专业的角度都能让人放心的公司,也算是逆向投资吧。如果可能,这个冬天最好延续3-5年,我会用本帐户的分红持续买入。
0
08年年初开的深B帐户,10万人民币兑换的港币。
第一个股票是深基地,当时它从21下来,到14开始建仓,一直买到6,子弹全部打完,12000股,平均成本9.2。08年年底,没想到它会跌到3HK。此后就依靠它的分红及不断的肉搏,将10000股深基地的成本降到了4.5以下。这段经历刻骨铭心,永生难忘,我会在帐户中一直保留该股,以做警示。2011年,上海宝湾和昆山宝湾的业绩被摊薄,海工业务的业绩可能下降,深基地的中报和年报很可能令人失望;2012年,物流业的税收问题应该可以解决,它的6个物流园区将陆续投入运营,业绩开始回升;2013年是它的爆发年,业绩可达1.2HK/股以上;2014年解决再融资问题。目标价40HK,总市值80-100亿HK。
09年4月,增加资金10万港币,买进3000股张裕B,成本33。此后还是依靠分红和短线,将成本打到现在的20以下。未来我会将200869做成本帐户的核心股,在不增加资金的前提下,目标5000股,成本控制在50以下。
0
看好张裕。
不兄的张裕B成本好低啊,很多年以前买的吧。快赶上罗杰斯了。
0
国际版第一股?
0
也许是B股摘牌,在A股重新上市
0
仔细考虑一下,深基地的停牌原因可能是母公司与深基地之间的资产重组,即深基地将海工业务、石油大厦、甚至是石油后勤业务等资产转给南山公司,南山公司将天津宝湾、新都宝湾、上海明江等40%的股权转给深基地,并补贴部分现金。
这样的重组可以解决深基地的资金问题,但这两年的业绩可能很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