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中国建筑

10-12-06 09:39 3556次浏览
弈天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第一财经日报12月5日从中国建筑(601668.SH)内部人士处获悉,中国建筑在“十二五”规划中,将保障性住房作为重要战略来抓,除了加大投资开发外,长远目标是其保障性住房占比占全国市场的3%。

  据中国建筑人士透露,中国建筑的保障房开发模式将包括门头沟区项目的城市综合开发模式、港澳市场采用的总承包模式、中国建筑国际在内地采用的BT模式,以及限价开发模式、成本加酬金竞标模式、混合开发模式等。

  其中,门头沟新城改造的城市综合开发思路,被视为中国建筑发展保障性住房的模式之一。

  “未来五年,我们计划向门头沟新城滚动投资500亿元,采用城市综合开发模式建设门头沟新城。”中国建筑董秘孟庆禹今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独家专访时透露。

  门头沟区位于北京城区正西偏南,总面积约1455平方公里,下辖9个乡镇。2009年门头沟区GDP总量为70.5亿元,在北京18个区县中倒数第二。薄弱的经济实力使得其难以依靠自身力量推动门头沟新城建设,使得外部资金投入新城建设成为可能。

  按《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将门头沟区定位为北京西部生态涵养区。而中国建筑负责的门头沟区新城项目,恰好是西部生态涵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和门头沟区人民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在以下范围进行合作。” 孟庆禹表示。具体包括合作区域内的总体规划设计修编和重新布局。棚户区改造及定向安置房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门头沟区新城市政道路管网、合作区域内煤水电气热工程等。

  据其介绍,中国建筑在参与北京市门头沟采空棚户区改造项目的过程中,当地政府将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包括走简化行政审批程序的绿色通道等。中国建筑将通过采空棚户区的改造和定向安置房建设,对项目用地进行优化整理和开发,从而实现土地深度一级开发。

  “我们对1#、2#二宗地块进行土地整理,并力争将一部分土地纳入公司二级开发范畴。” 孟庆禹称。

  在项目用地的开发整理过程中,中国建筑将以城市综合开发的模式,在政府的主导下,从参与规划修编意见着手,运用市场手段,对城市的自然资源、基础建设和人文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和市场运营。

  “我们预测上述项目的利润比较可观。如土地一级整理、定向安置房建设、BT项目工程承建等,由于相互联动,均有降本增效空间。我们希望借助采空棚户区改造政策,以及北京市政府开辟的绿色通道,以招拍挂形式,明确持续开发目标,为今后土地二级开发实现利润回报打下基础。” 孟庆禹表示。

  此外,在中国建筑保障房业务中,其香港上市公司中国建筑国际(3311.HK)也将在境内从事保障性住房业务,经营方式主要通过BT模式。

  按照中国建筑国际的计划,未来将有三分之一的BT项目,都是中国内地的保障性住房。到2015年,来自基建投资业务的净利润将占公司总体净利润的80%。作为公司在中国内地基建投资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15年,公司保障性住房的BT业务将占公司基建投资业务净利润的15%-20%。

  中国建筑国际副主席周勇对《第一财经日报》透露:“公司将利用国家对保障性住房的政策支持,以及母公司的资源支持,把香港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经验移植到中国内地。该业务将重点放在几个发展较快的城市,如重庆、天津、成都等。为获得高盈利性,公司将避免承接保障性住房的普通建设项目,专注于和投资相关的合约,即BT类型进行保障性住房建设。”

  在中国建筑的保障房开发模式中,除了门头沟区项目的城市综合开发模式、港澳市场采用的总承包模式、中国建筑国际在内地采用的BT模式外,还包括限价开发模式、成本加酬金竞标模式、混合开发模式等。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建筑在施工程中,以合作(城市综合开发)、服务(成本加酬金竞标)、投资(BT)、开发(限价开发和混合开发)等投资模式建设的保障性住房超过400万平方米。以总承包模式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建筑总面积超过700万平方米,本年新开工220万平方米;中国建筑保障房建设的总规模已超过1100万平方米。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保障性住房的投资开发,中长期目标是保障性住房占比占全国市场的3%。包括保障房建设的民生工程是公司‘十二五’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将改进公司分部核算体系,突出保障房地位和效益。我们将把公司近三十年海外保障房建设的经验和作法移植到内地,走出一条国有控股建筑地产综合企业集团,从事国内保障房开发建设的创新之路。” 孟庆禹透露。

  目前,保障性住房在中国住宅总供给中只占6%左右。但按照住建部规划,2010到2012年,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计划兴建1914万套保障性住房,除去今年的580万套计划,从2010到2012年,每年至少将有660万套保障性住房推出。

  据中国建筑人士介绍,中国建筑今年的经营目标是,收入在3000亿元以上,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4800亿元以上,建筑业务待施合同5000亿元以上,房地产业务在手土地储备5000万平米以上,房地产业务在建面积1800万平米以上。

  而按照最新数据,今年1-10月,公司建筑业累计新签合同4500亿元,房地产业累计销售额516亿元,房地产业累计销售面积498万平方米,期末土地储备4974万平方米。
打开淘股吧APP
8
评论(1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一刀消

10-12-30 17:16

0
2.6元
hn0509050

10-12-11 13:10

0
80%净利润增长几成定局 中国建筑好戏或才刚开始  2009年7月,早在中国建筑上市伊始,市场上便有了其是否会成为“中石油第二”的猜想。经过了332个交易日的考验,中国建筑在其长长的K线图上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一路下跌,破发,这些冰冷的关键词始终是中国建筑挥之不去的梦魇。在经历了长期的调整之后,不到3.5元的股价在分析师眼中已经十分安全,而公司今年80%的净利润增长几成定局,预计明年的净利润增速也将高于20%。

年前部分股有望一飞冲天! 秘闻!行情近期将出现逆转 机构资金流向已发生巨变! 主力资金正密谋全新布局!   一方面是股价长期下跌之后留下的估值洼地,一方面是并不像市场预测那么悲观的盈利增长,中国建筑这台戏或许才刚开始。

  股价估值一同见底

  2009年7月29日是中国建筑的第一个交易日,上市首日出现的7.96元每股的价格也成为了该股至今的价格顶峰,之后中国建筑就开始了漫长的价值回归之旅。

  跑输大盘是中国建筑上市以来的第一个显著特征。截止到2010年12月9日收盘,中国建筑每股价格仅为3.48元,相比该股上市首日的收盘价6.53元跌去了46.7%,而同期大盘走势虽也并不理想,但是相比中国建筑将近50%的跌幅,上证指数同期跌幅只有13.96%。

  低估值是中国建筑在经过了长期下跌后体现出的第二个显著特征。截止到2010年三季度末,中国建筑实现净利润超过65.5亿元,三季度末期每股收益为0.22元,业内分析师给出中国建筑2010年平均预测每股收益为0.3元。

  截止到12月9日,中国建筑对应的2010年动态市盈率为11.6倍,而分析师给出的公司2011年预测每股收益为0.38元,对应的2011年动态市盈率仅为9.16倍。

  中国建筑当前的估值水平要明显低于同行业的平均估值与大盘在当前点位的估值水平。截止到12月9日,建筑业2010年的行业市盈率均值为16.23倍,2011年的估值水平为12.28倍,中国建筑当前的估值与行业均值相比分别折价28.53%与32%,而上海市场同期的平均市盈率水平为21.46倍,同样大幅高于目前中国建筑的估值水平。

  而中国建筑与自身相比,目前的估值同样处于底部水平。

  数据显示,中国建筑2009年每股收益为0.25元,当年该股运行区间为7.96元至4.44元之间,对应的估值范围为31.84倍至17.76倍。2010年中国建筑从年初至今继续走低,并在3.4元附近形成底部支撑,截止到12月9日,中国建筑全年股价运行区间为4.72元至3.37元之间,对应的估值范围为15.73倍至11.23倍,截止到12月9日收盘,中国建筑2010年11.6倍的估值水平不但大幅低于去年该股的估值水平,而且仍然处于今年全年估值最低点。

  今年暴增几成定局

  低估值并不能代表一个公司具备投资潜力,来年的负增长甚至亏损将使得此前的低估不复存在,但中国建筑似乎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相反,公司在建筑业内的国企龙头身份给了公司可以持续盈利的底气。

  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建筑共计实现营业收入超过了2466亿元,同比增幅接近40%,前三季度净利润65亿元的水平也使得该指标相比上年同期暴增了82.67%。

  中国建筑投资者关系部朱姓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公司盈利增长一直比较稳定,目前的房地产调控对其影响不是很明显,公司的毛利率可能会相对之前有所下降,但是从施工面积的量上讲是不会少的。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超过80%,预计全年增速仍可以保持高位,四季度业绩不会稀释前三季度的高增长。预计2011年保持20%左右的增长是没有问题的。

  Q&A 

  A=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建筑工程业分析师白晓兰

  Q:如何看待中国建筑的成长性?

  A:中国建筑的成长性相对一般,今年公司净利润增速较快主要是因为很多房产项目是在今年交房,明年有可能就不存在这个基本面因素,那么像今年如此高的增长也就不存在了,投资者不能指望公司每年都有80%的盈利增长,这是不现实的。明年公司盈利水平应该以稳步上升为主基调。公司参建保障房项目,多业务发展使得公司抗风险能力更强。

  Q:中国建筑自上市以来一路下跌,目前已经在底部区域盘整数月,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A:中国建筑上市以后一路下跌主要跟政策调控有关,公司属于地产加建筑型的综合公司,该股属于大盘股,相对中小盘股更加缺乏弹性。

  Q:目前中国建筑的估值水平如何?

  A:估值比较合理,目前股价比较安全。
hn0509050

10-12-10 11:34

0
天天出利好 就是不见涨 希望大股东手笔大一点,哈哈
starcaptain

10-12-09 13:00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真有3%也不错了.不过现在的现实是保障性住房大都被有权的人占了
趋势鹰眼

10-12-09 10:43

0
有表现了啊,厉害
鸿瑞

10-12-08 00:17

0
:)
hn0509050

10-12-06 15:54

0
你也推荐中国箭猪了,哈哈,希望他一路走好。
职业股民

10-12-06 13:46

0
华泰证券。。。。好几个月没人关注了,关注关注
趋势鹰眼

10-12-06 10:47

0
顶天哥!!!!!!!!!
jilv

10-12-06 10:42

0
马克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