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逍遥斋军工系列----洪都航空

10-12-04 21:20 2904次浏览
逍遥斋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一条公告引发的血案!

2010年11月11日光棍节洪都航空发布提示性公告: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针对近期部分媒体及机构作出的有关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下称:中航工业)控股的中国航空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为公司大股东;下称:中航科工)减持所持公司股份,以及中航工业将利用公司作为中航工业所属防务资产上市平台的传闻和报道,说明如下:
中航科工出于自身生产经营的需要于近期减持了所持有的公司1.65%股份,该减持行为符合国家有关证券监管、国资监管以及军工行业管理的有关规定;中航工业从未考虑过将所属防务资产注入公司,未来也不会考虑将防务资产注入公司;中航工业并未对所属防务资产进行任何形式与上市重组相关的准备工作,在未来几年内也不会将防务资产注入现有的由中航工业作为实际控制人的上市公司。

当天复牌洪都航空600316就一字跌停,连续三个一字跌停板!不可谓不惨!同时大盘这天下午冲高至3186.72见顶,很多个股开始30%~40%的下跌。难道仅仅是巧合吗?所以称之为血案不为过!

下面我们来看看以前的报道吧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18)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安澜

11-04-03 21:40

0
翻阅华夏大盘精选和华商盛世成长的年报,投资者不难发现,截至去年年底,有6家上市公司被两人共同持有,分别是重庆百货、科达机电、洪都航空、广汇股份、中恒集团和葛洲坝。
逍遥斋

11-03-30 21:19

0
龙头就是龙头军工最近表现不好,但是316又到买点了
储钱猪

11-03-05 11:00

0
你是龙头老大
逍遥斋

11-03-01 11:55

0
什么是龙头?
逍遥斋

10-12-19 08:28

0
洪都航空背后机构面谱:参与定增机构获利丰厚

  这是一出新的惨案吗?

  洪都航空(31.28,-0.20,-0.64%)在发布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中航工业、中航集团)否认注入防务资产的公告后,股价近日连续3个跌停板,市场一片哗然。

  虽然绝情公告让洪都航空在近两年内的高昂行情背后的重组预期落空,然而,靠着这些美丽的故事,洪都航空股价从2008年底至今,已从9元附近的股价,暴涨至除权前的67.09元,涨幅一度高达645%,即使遭遇三跌停后,其股价仍维持在30元附近,12月17日其最新收盘价为31.28元/股。

  造成这种高股价的是一个最终被证实为莫须有的故事,然而,洪都航空两年近6.5倍股价增长过程中,打着价值投资者旗号的机构,从公募基金到险资,已通过轮番的接力,从二级市场的进进出出到一级市场的增发参与,实现了高额的收入。从这点来看,洪都航空并非机构们的“滑铁卢”。

  第一棒:董事长表态,基金抱团进入

  2008年11月4日,洪都航空随大盘见底,在随后的日子里,洪都航空的股价被一只无形之手托起,节节攀升,在2008年四季度中,洪都航空的股价上涨了,到了2009年开年的第一个交易日1月5日,洪都航空的收盘价已达14.26元。这背后,是市场关于中航工业集团将防务性资产注入到洪都航空的传言。

  而此时,洪都航空的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已吸引了众多大腕云集,其2009年一季报显示,华夏蓝筹(LOF)于当季进入,以863万股位列公司第二大流通股东,而洪都航空在一季度的股价在14.01元-18.1元之间,其最低持股成本为1.2亿元,同样于2009年一季度新进入的基金还有大成创新成长、银华优质增长、银华富裕主题、华夏红利和益民创新优势,其持股分别为400万股、363万股、306万股、300万股、252万股和152万股。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基金大佬们开始抱团进驻洪都航空,首先是银华系,在2009年一季度,银华核心价值以557万股位列公司第三大流通股股东,而此前2008年四季度,银华核心价值首次进入洪都航空,持有499.9万股,此时洪都航空的股价已出现上升趋势,其在2008年四季度的股价8.99元—14.1元之间,粗略估算,银华核心价值的最低持股成本为4494万元,按2008年12月31日的收盘价13.55元计算,其2008年四季度最高浮盈可达2394.52元。稍尝甜头之后,银华核心优选便在2009年一季度继续加仓,同时银华系的其余两只基金也抱团进入,截至2009年一季度,银华系的三只基金合共持有1163万股洪都航空,最低持仓成本约1.3788亿元。此外,华夏系的华夏蓝筹与华夏红利合共持有1114.9万股,最低持仓成本为1.56亿元。

  而此时,此前洪都航空的股价上涨背后的无形因素被一则消息推出水面,2009年3月11日,洪都航空时任董事长吴方辉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重组后的中航集团防务平台中,洪都航空是唯一的上市公司,因此要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的作用,参与中航集团的整体战略思考。”

  值得注意的是,吴方辉还有一个身份是中航工业防务分公司副总经理。虽然这样的说法没有直接挑明“防务性资产注入洪都航空”,但无疑给市场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

  而此后,此前相对沉寂的机构报告中,便开始出现了防务公司整合平台的字眼。首先是银河证券在3月11日的研究报告中,首次给予洪都航空谨慎推荐评级,其指出,“在新的中航工业集团中,洪都集团与沈飞集团和成飞集团划入防务板块,该板块只有洪都航空和成飞集成(33.44,-0.21,-0.62%)两家上市公司。我们认为,洪都航空有可能成为未来资产整合的重要平台,具有较大的规模扩张潜力。由于行业的特殊属性,目前我们对大规模资产整合的时间进程不抱有过高的希望,不过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公司先对洪都集团的部分资产进行整合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其预计,按2010年30倍市盈率,并根据公司资产整合的潜力给予10%的溢价,未来6-12个月公司合理估值为15.5元。

  而在4月初公布的洪都航空年报中,洪都航空称拟终止增发方案,这也被一份机构的研究报告解读为是意味着防务公司整合加快。该份机构报告指出,洪都航空应该是中航工业集团旗下防务业务不二的整合平台。

  而此时,2009年3月11日洪都航空的收盘价为14.89元。而其股价在进入4月份之后开始进入了一波飙升过程,从3月30日的收盘价16.1元,飙升至4月15日的收盘价22.06元,10个交易日内上升了5.96元,涨幅达37%。其在此后的二季度内,股价都徘徊在20元上下,最高峰值为6月19日的23.5元,而截至二季度末的6月30日收盘时,洪都航空的股价为21.4元,整个二季度间上升了近33%。

  而到了2009年第二季度,洪都航空吸引来了新的基金,此时,海富通系旗下三只基金新进入公司十大流通股东席位,合共持有1383万股洪都航空,按照洪都航空在2009年二季度的价格区间16.01元-23.5元,其最低持股成本为2.214亿元。而银华系的三只基金则总体略有增持,合共持股1505.76万股,其中银华富裕主题加仓近300万股至600.5万股,银华核心精选减仓40.8万股,银华优质成长加仓83.14万股,此次银华系的总体最低加仓成本为6134.07万元,最高套现收入为958.8万元,至2009年二季度末,银华系三只基金合共持有的洪都航空最低成本为1.8963亿元。

  另一位大佬华夏系也开始撤退,旗下的华夏蓝筹核心(LOF)减仓112.72万股,最高实现套现2648.92万元,华夏红利混合已经撤退,最高套现5931.4万元,整个华夏系已在二季度最高获得收入8580万元,最高收益为3464.67万元。此外,大成创新成长和益民创新优势也已撤退,合共最高实现盈利为5238.48万元

  而此前曾于2008年进入洪都航空并于2009年一季度撤退的的中邮核心成长,重新杀入洪都航空,持股345.8万股,最低持股成本为5535.258万元。

  而到了2009年三季度,洪都航空的股价更是亢奋,股价从最低点的20.8元,一度升至33.86元的高点,截至2009年9月30日的收盘价为26.16元。除了海富通系的海富通风格优选仍以200万股停留在洪都航空十大流通股东席位上外,银华、华夏等公募大佬皆已悉数离场,这意味着,公募大佬们离场的最高股价有可能达到33.86元。根据记者粗略计算,华夏系经过三个季度的操作,在洪都航空上最高盈利达1.8347亿元,而银华系最高盈利可能达到3.3亿元,海富通系的最高盈利可能达到2.11亿元。

  由此计算,在2009年的前三个季度,银华、华夏、海富通、大成和益民这些公募大佬们,在洪都航空上的操作盈利最高可达7.7685亿元。

  第二棒:公募“换人”,险资接力

  而在洪都航空董事长讲述的故事之后,洪都航空的下一个故事则由其2009年年报演绎。

  2010年4月12日,洪都航空发布年报,注资的预期再次被推向了高潮。在2009年年报“董事会报告”第二部分“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一节中清晰地写着,“中航集团旗下的十大板块原则上不再进行新的IPO,而是对目前已有的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资产注入、资产置换等资本运作手段实现子公司整体上市。公司作为中航集团旗下一上市公司,有望成为其重要的整合平台。”而此后,多家券商在研报中都提及洪都航空获得防务性资产注入的可能,并因此给予更高的估值。

  而在董事长讲话后至2009年年报前,即2009年3月11日至2010年4月12日期间,洪都航空的十大流通股东席位的机构们已经风云变幻,在公募基金方面,华夏、银华、海富通等大佬在实现了盈利后,悉数离场,金鹰系的两只基金金鹰行业优势、金鹰成分股优选在2009年三季度新买入合共651万股,通乾基金买入近300万股,益民创新重新杀入,买入近200万股。

  而此时洪都航空的机构主力开始变为险资与券商,中国人寿(22.64,-0.11,-0.48%)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个人分红-005L-FH002沪账户买入566.4万股,申银万国2号策略增强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买入197万股。

  而在2009年三季度,洪都航空的股价区间在20.8元-33.86元区间,这意味着人寿旗下账户的进入成本为1.1781亿元-1.9178亿元之间,申万集合理财计划的成本在4097.6万元—6670万元之间,而金鹰系的持仓成本则在1.354亿元-2.2042亿元之间。

  此后,险资继续发力,中国人寿的万能-国寿瑞安账户与2009年四季度买入415.5万股,而金鹰系的金鹰成分股优选已经退场。而在2009年四季度,洪都航空的股价再度发力,股价区间在26.25元- 39.54元间,这意味着金鹰成分股优选最高获利可达4235.24万元,而人寿万能-国寿瑞安账户的持股成本在1.0906亿元-1.6426亿元间,截至2009年底,人寿旗下的账户合共持有981.964万股洪都航空,其持仓总体成本在2.2687亿元-3.5604亿元间。

  而在2010年一季度时,人寿系仍对洪都航空不离不弃,人寿保险的传统-普通保险产品,传统-普通保险产品-005L-CT001沪和分红-个人分红-005L-FH002沪合共持有840.64万股洪都航空,其中前两者为当季进入。而在2010年一季度,洪都航空的股价曾进入一轮低潮,最低跌至年初的30.65元,而在年报出台前,又被推升,最高升至3月4日的38.2元,在一季度末的3月30日其收盘价为36.99元。

  而人寿旗下的万能-国寿瑞安账户在一季度离开,其最高可实现盈利4965.225万元,人寿的分红-个人分红-005L-FH002沪账户也减持388.1万股,最高可实现盈利4637万元。

  人寿新进入的两个账户成本价则在2.019亿元-2.5288亿元间,截至一季度末,人寿系在洪都航空上的持股成本在2.3898亿元-2.8996亿元之间。

  而随着4月12日洪都航空这份讲述整合故事的年报出台,其股价被推向了又一个高潮,其股价最高升至4月21日的40.04元,此后股价回落,截至二季度末的6月30日,其收盘价为33.08元。而人寿系在二季度已经离场,在洪都航空截至2010年6月30日的十大流通股股东行列上,人寿系、金鹰行业优势、通乾基金皆已经离开,而在2010年一季度新杀入的嘉实主题精选与兴业社会责任在坚持了一个季度后,也已经离场。

  在2010年6月30日前,洪都航空的第二棒机构接力终于完成,而细数这一轮机构的成绩,人寿系最高盈利可达1.9363亿元,而金鹰系最高盈利可达8077.468万元,嘉实主题精选最多盈利可达2741.92万元,兴业社会责任则可望盈利最高达6591.77万元,而坚守了近4个季度的通乾基金则有望实现3848万元的最高收益。

  经此一役,新登场的险资与公募们,可望实现最高收益近4.06亿元,这次机构们又赚了一笔。

  第三棒:参与定增机构获利仍丰厚

  2010年11月11日,洪都航空突然发布澄清公告——彻底否认了中航工业防务性资产注入的可能,随后其股价连续3个跌停。

  而洪都航空的股价,也由11月5日的49.47元,连续遭遇三个跌停板,此后一度跌至11月23日的29元。

  而在此间,洪都航空的机构席上再度大洗牌,2010年中报显示,社保基金105组合于二季度新买入183.6万股,宝盈策略增长则在二季度新买入154万股,其持股成本在32.8元/股-62.93元/股间。

  华夏平稳增长与明星基金经理孙建波的华商盛世在2010年三季度新进入洪都航空,在三季度末分别持有300万股和216万股。其中,300.20万股让洪都航空成为了华夏平稳增长的第十大重仓股,占其净值比例达到2.42%。此外人寿旗下的两个账户也重回洪都航空席位,合共持有631万股洪都航空。

  虽然市场普遍预期的资产注入最终以公司的一纸无情公告与股价的跳水而惨烈告终,但由于目前洪都航空的年报仍未出台,如果华商盛世成长与华夏平稳增长在四季度抛售洪都航空的话,以其在三季度股价上涨超过80%的情况来看,这两只明星基金仍有巨大的获利空间。

  此外,洪都航空曾在7月13日实施增发资料显示,中海基金、兴业全球两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参与了洪都航空的增发,以26.58元/股分别认购了1052.67万股和988.04万股,分别耗用资金约2.8亿元、2.63亿元。而股价3个跌停的背后,前期增发的机构仍有约1倍的获利空间。此后洪都航空在10月份实施了“10送6”的分配方案,9家投资者的持股成本实际降至了约16.6元/股。而12月17日,洪都航空的股价收于31.28元/股,仍比实际增发价高出接近1倍。
逍遥斋

10-12-18 14:27

0
洪都航空数典忘祖 成2010年最不齿公司

  要数今年脸皮最厚的一家公司,非洪都航空(600316)莫属了。在今年11月份,洪都航空的一份“最绝情”公告否定了防务性资产注入的预期,并且连续三天把公司的股价钉在了跌停板上。然而,正是因为有资产注入的想象空间,加上公司高管的言论,才把股价在两年的时间里以8倍的增速上涨。令投资者气愤的是,就在发布公告之前,公司的大股东加紧了减持的步伐,使其成为这场暴跌悲剧中唯一的“幸存者”。洪都航空这种置投资者不管、数典忘祖的做法让人不齿。

  股价涨8倍 业绩降6成

  在发布“最绝情”公告之前,洪都航空的股价曾经辉煌一时。

  由于受到资产注入的预期炒作,洪都航空在今年屡创新高。6月分以来,上涨势头迅猛,到10月份,股价曾经一度创出了67.09元的历史最高价。

  事实上,股价上涨应该追溯到两年前。2008年11月4日,洪都航空随大盘见底,随后,股价被一只无形之手托起,节节攀升。此后,关于中航工业将防务性资产注入到洪都航空的传言就开始在市场流传。

  记者查阅了洪都航空以往的市场走势,在2008年市场最低迷时,股价曾至9元的低位。对比起公告前近67元的高价,短短两年的时间涨了近8倍。

  就在“最绝情”公告发布之前,还有机构纷纷对洪都航空的资产注入表现乐观。其中,光大证券对之调升至“买入”评级。其研究报告显示,公司作为中航防务资产平台,空间很大。作为中航防务资产的唯一上市平台,其资产注入的可能性很大,“我们认为公司是个长期投资的好标的,未来保守估计市值至少500亿。”

  然而,与一路高唱凯歌的股价不同,洪都航空的基本面却在“静悄悄”地发生微妙变化。今年的三季报显示,公司盈利能力大不如前。今年前三季,营业利润3,034万元,同比下降64.33%。公司方面称,主要是由于此次增发收购洪都公司拥有的出口型L15高级教练机等飞机业务及相关资产已经交割,并于三季报进行合并报表,该部分资产的并入短期内对盈利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天上掉下一块“砖头”

  就在全世界都以为洪都航空的资产注入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时,突然从天上掉下一块“砖头”无情地砸向投资者。今年11月份,洪都航空发布史上“最绝情”的公告,表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下称“中航工业”)从未考虑过将所属防务资产注入公司,未来也不会考虑将防务资产注入公司;中航工业并未对所属防务资产进行任何形式与上市重组相关的准备工作,在未来几年内也不会将防务资产注入现有的由中航工业作为实际控制人的上市公司。

  这则公告无疑把洪都航空的股价推向悬崖。自11月10日公告发布以来,洪都航空惨遇三个“一字”跌停,股价由公告前的近46元,一度下跌到29元,跌幅接近37%。股价回到今年6月份的位置。

  对于这块始料不及的“砖头”,机构可谓大跌眼镜,纷纷指责洪都航空“数典忘祖”。一位军工行业研究员表示,研究基本上是根据现有框架结构予以推断的,但公司在这方面释放的信息也比较强烈。上述研究员表示,由于洪都航空是中航系防务公司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结合公司的表态,其注资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因此,机构如此推断并不存在问题。

  大股东成最大受益人

  在澄清公告出炉前1个多月,大股东中航科工便大举减持,成为股价暴涨过程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事实上,洪都航空的这次暴涨行情,公司高管“模糊视线”的误导性表述是导火线。

  2009年3月11日,洪都航空时任董事长吴方辉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重组后的中航集团防务平台中,洪都航空是唯一的上市公司,因此要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的作用,参与中航集团的整体战略思考。”

  到了今年,注资的预期再次被推向了高潮。洪都航空在2009年年报中清晰地写着,“中航集团旗下的十大板块原则上不再进行新的IPO,洪都航空作为中航集团旗下一上市公司,有望成为其重要的整合平台。”

  而就在大股东停止减持动作之后,洪都航空就发布了澄清公告。对此,市场人士不禁提出疑问,在这场下跌的“悲剧”中,为什么只有大股东分享到暴涨盛宴,是巧合还是蓄谋?

  众说纷纭

  ●著名财经评论员皮海洲

  洪都航空的资产注入题材更像是该公司设计的一个圈套,投资者也纷纷掉进这个圈套。公司的这种做法无疑给资产重组题材的炒作增加了风险,同时也给资产重组题材的炒作敲响了一次警钟。

  ●著名财经评论员叶檀

  没见什么机构把明目张胆的暗示界定为内幕交易,微弱的民间追究质询改变不了大股东获取不义之财。

  ●投资者王先生

  每天都一个走势,真着急、无奈,虽加了很多仓,但子弹已所剩无几,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它(洪都航空)了。

  ●投资者张小姐

  没及时逃顶,锁定利润,三个跌停板,什么利润都没了,连跑的机会都不给我。
鬼蛊子

10-12-17 20:14

0
查他!
逍遥斋

10-12-15 08:56

0
我相信316还会是龙头大哥。哈
隔壁的呆呆

10-12-13 22:52

0
不太可能是通用飞机的平台
逍遥斋

10-12-13 19:48

0
洪都航空(600316)倒戈内幕:上百人被疑"老鼠仓" 证监会插手
  "史上最无情的公告",源自规模庞大的"内幕"。
  11月10日,洪都航空突然连续三个无量跌停,套牢无数。股价异动的背后,是该公司莫名出具一纸公告,澄清关于防务性资产注入的"媒体及机构传闻",顿时市场哗然。其言辞之决绝,被人们封为"史上最无情公告"。
  但是没有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上周,记者经过多方调查,矛头指向了上市公司内幕。多方人士指出,证券监管部门已就洪都航空股价异动发出监管函并正对可能的内幕交易进行调查。据知情人士称,涉嫌"老鼠仓"的人达到上百人之多。
  相比于2009年年报里的骄傲和大胆,目前的洪都航空敏感而低调。
  "已经死了一片了"
  "其实查不查对很多人已没什么意义了,因为已经死了一片了。"上周,上海一位投资界人士对记者无奈地叹息。
  突然的三个跌停板,以及之前的风平浪静(从市场看此前也未放量),让他分析,绝大部分人和机构都被"整了"。
  关于洪都航空防务性资产的注入预期,要从上市公司自己说起。2010年4月12日,洪都航空公司董事会在发布的2009年年报中称:"中航集团旗下的十大板块原则上不再进行新的IPO,而是对目前已有的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资产注入、资产置换等资本运作手段实现子公司整体上市。公司作为中航工业旗下一上市公司,有望成为其重要的整合平台。"由于洪都航空是中航科工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对这一年报,业内人士普遍解读为,洪都航空未来将成为中航工业防务公司飞机板块资本化运作的平台。也就是说,洪都航空未来将有可能进行资产重组,装入防务性资产。
  注入预期形成后,2010年7月至10月,洪都航空的股价从30元一路飙升至除权前的67.09元。2010年三季报披露,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5家机构合计新进305.86万股,股东人数较上期减少16.16%,筹码高度集中。
  7月中,洪都航空以26.58元/股低价向控股股东中航科工以及关联方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等9名对象定向增发了9539.65万股,收购预期正一步步迈进。
  据一位前往调研过的人士透露,前期公司对此的确非常积极。因此资金也不弃不离,并且对大股东的高位减持不以为意。8月18日至9月27日,中国航空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公司741.32万股,占洪都航空总股本的1.65%。
  11月10日,洪都航空发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中航科工从未考虑过将所属防务资产注入本公司,未来也不会考虑将防务资产注入本公司。中航工业并未对所属防务资产进行任何形式与上市重组相关的准备工作。中航工业在未来几年也不会将防务资产注入现有的由中航工业作为实际控制人的上市公司。"
  防不胜防。三个交易日洪都航空股价从46.26元跌至33.72元。这只9月份的大牛股,在11月成为最大的熊股。

 到底发生了什么?

  人们首先猜想,公司故意释放预期,为大股东减持抬轿,等减持完后发利空。

  但是,一位密切关注事态的分析师认为:“这种暗示性的公告应该不存在故意误导,公司的高管一般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也就是说,公司在发布09年年报的时候,高管应该确有资产注入之意。而这也得到多位人士的辅证。

  另一重要证据是,大跌后的11月19日到24日,大宗交易平台上发生了四笔累计接近170.5万股的交易,均由西南证券(12.72,0.26,2.09%)重庆惠工路营业部卖出。而据三季报,有170万以上股份的股东应为解禁小非北京和兴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分析人士指出,小非这个价位的甩卖应该说明他们也是相当被动的,亦即,公告背后有突发事宜。

  那么是什么突发事宜呢?

  本月初,一位机构分析人士在与理财周报记者交流时透露,“洪都航空资产重组是真事,只不过消息泄密了。不然,仅凭一个暗示性的年报,哪有可能这样笃定地投资?后来证监会发了函,所以才出了这么个提示性公告。”

  此后,理财周报向多位相关券商、私募人士求证,均指出或默认该消息。上述前往调研的私募人士透露,“监管部门的确已在调查,据称洪都航空内幕涉嫌内部交易的人多达上百人”。

  另一位所在机构与洪都航空密切往来的人士证实:“证券监管部门的确已经对洪都航空展开了调查。公司股价的暴跌,一方面与市场的前期对军工的爆炒过度有关,另一方面就是因为这个事情。公司内部的确有至少上百人被怀疑有老鼠仓行为,圈子中人都流传开了。”

  他还透露:“因为洪都航空属于军工行业,很多军工上市公司即便是被怀疑严重财务造假也没有出过事。为什么监管部门会查洪都,这仍然是一个疑团。据了解,洪都航空在军工上市公司中因为业绩较好,所以在中航工业集团内部也颇有傲气,所以也才能在年报中做出那样明显带有倾向性很骄傲的叙述。”

  此后,理财周报联系江西南昌熟悉洪都航空的本地资本圈人士,该人士也证实了“最近有些内幕”。而另一位洪都航空内部人士还证实,洪都航空的确在集团内部较为独立,“公司最近很紧张”。

  随后,理财周报致电洪都航空董秘曹春,其在电话中一再推脱,“称电话中不好说”。理财周报后以传真形式欲向其求证,但截至发稿,仍未获回复。

  如果说洪都航空的澄清公告压垮了股价,那么显然11月16日之后的平台整理走势,似乎又在说明着什么。

  一位分析人士说:“公告是被迫发的,但其实留有余地。实际上,公司一再强调的是‘防务资产’不装进来,这个是不矛盾的,因为战斗机和导弹类资产涉及到国家机密是不可能注入的。但是洪都航空作为航空工业集团的飞机平台是没有变的,以后应该是通用飞机的一个平台,比如说教练机、农用飞机。”

  该人士还称:“另外,股价确实也炒得比较高了,这里面的确有些离信息源比较近的资金提前进去。不过证监会到底怎么定性,是不是老鼠仓,都还不一定。但是这以后对股价的影响应该是不大了,因为公司基本面还是不错的。”

  业内人士分析后都认为,公司的公告的确留有余地,成飞和沈飞的民品注入是基本确定的,大方向还是没有变化。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