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逍遥斋军工系列----洪都航空

10-12-04 21:20 2903次浏览
逍遥斋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一条公告引发的血案!

2010年11月11日光棍节洪都航空发布提示性公告: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针对近期部分媒体及机构作出的有关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下称:中航工业)控股的中国航空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为公司大股东;下称:中航科工)减持所持公司股份,以及中航工业将利用公司作为中航工业所属防务资产上市平台的传闻和报道,说明如下:
中航科工出于自身生产经营的需要于近期减持了所持有的公司1.65%股份,该减持行为符合国家有关证券监管、国资监管以及军工行业管理的有关规定;中航工业从未考虑过将所属防务资产注入公司,未来也不会考虑将防务资产注入公司;中航工业并未对所属防务资产进行任何形式与上市重组相关的准备工作,在未来几年内也不会将防务资产注入现有的由中航工业作为实际控制人的上市公司。

当天复牌洪都航空600316就一字跌停,连续三个一字跌停板!不可谓不惨!同时大盘这天下午冲高至3186.72见顶,很多个股开始30%~40%的下跌。难道仅仅是巧合吗?所以称之为血案不为过!

下面我们来看看以前的报道吧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18)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逍遥斋

10-12-06 20:56

0
一旦利益协调好,龙头还是龙头啊。
逍遥斋

10-12-06 14:30

0
大哥还是大哥!
逍遥斋

10-12-04 22:11

0
600316洪都航空作为军工龙头为什么11月11日会出这么一个绝情的公告。我个人分析是中航科工委和市场或者说机构的利益不同博弈导致的。要不为什么会出尔反尔呢?如果仅仅是利益不同那么后面凋整到位后还会不会再充当军工龙头呢?

难道今后就会唱“我不当大哥好多年!”
逍遥斋

10-12-04 21:34

0
【2010-11-24】
 刊登关于签署有关项目合作意向书公告
  洪都航空关于签署有关项目合作意向书公告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11月22日与福建省海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下称:海天公司)签订了《项目合作意向书》,双方共同出资成立项目公司开发公司高新科技园项目,即合资开发公司拥有的南昌高新开发区地块(总占地面积58382.77㎡,剔除道路等公共面积外,净面积为38248.129㎡,其中商服用地26126.129㎡,工业用地12122㎡),公司曾于2007年拟与北京创盈科技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立合资公司开发该项目(下称:原项目),后由于受2008年经济危机影响,双方未就合作事宜达成任何意向书或合作协议,现公司决定终止该合作关系,并提交公司董事会审议。本次公司拟与海天公司合资设立的项目公司注册资本暂定为3亿元人民币,其中公司以高新开发区土地、房屋等经评估备案后的资产额出资,海天公司以3亿元减去公司出资额的现金出资,双方所占的股比按各自的实际出资额确定。经评估,公司原项目中土地及房屋等资产评估价值为14558.93万元(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评估备案为准),即为公司出资额,占项目公司注册资本的48.53%;海天公司以现金15441.07万元出资,占项目公司注册资本的51.47%。双方并对项目公司的管理及其他事项作出有关约定,其中本次合作开发的土地中有12122㎡(约合18.2亩)属于工业用地,项目公司成立后,由项目公司办理土地性质变更,并认缴相关费用。
  上述项目尚处于意向性阶段,存在不确定性。
逍遥斋

10-12-04 21:34

0
【2010-11-16】
 刊登关于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之增资意向协议公告,上午停牌一小时
  洪都航空董事会临时会议决议公告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11月15日以传真方式召开四届八次董事会临时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如下事宜:
  根据公司于2010年7月6日公告的关于公司与相关关联方签署的《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下称:中航锂电)之增资意向协议》,现中航锂电的审计、评估报告已出具,并且资产评估报告已经备案,公司于2010年11月15日与其他增资方正式签署了《中航锂电之增资协议》,依据经备案后的中航锂电净资产评估值(27000万元),本次增资资金133300万元(其中公司以货币资金出资3800万元)按每1元注册资本认购价格为2元,折合为中航锂电的注册资本计66650万元,超过注册资本金的溢价部分计66650万元计入中航锂电的资本公积。本次增资全部完成后,中航锂电的注册资本增至80150万元,其中公司出资额为1900万元,持股2.37%。上述事项涉及关联交易。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2010年11月11日、12日、15日)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属于股票交易价格异常波动。
  公司经咨询控股股东中国航空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并自查后认为:截止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无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公司已于2010年11月11日刊登了提示性公告,除此之外,未有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截至目前并在可预见的三个月内,不存在涉及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收购、资产剥离等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董事会确认,除前述涉及的披露事项外,公司没有任何根据有关规定应予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或与该事项有关的筹划、商谈、意向、协议等和对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信息。
逍遥斋

10-12-04 21:26

0
洪都航空(600316)重组落空接连跌停
  洪都航空(600316)自11日澄清大股东防务资产注入无望后,股价已连续三个交易日跌停,对前期涨幅过大的军工重组股敲了警钟。但也有业内人士质疑,公司在股价大幅上涨后才彻底澄清,使高位追涨的投资者成了埋单者。
  防务资产注入忽然成空
  11月11日洪都航空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从未考虑过将所属防务资产注入公司,未来也不会考虑将防务资产注入公司。中航工业并未对所属防务资产进行任何形式与上市重组相关的准备工作。中航工业在未来几年内也不会将防务资产注入现有的由中航工业作为实际控制人的上市公司。"从未考虑"、"未来也不会考虑"以及"未来几年内也不会"等词语,无疑封杀了注资的可能和洪都航空未来的想象空间。这则澄清公告一出,各路资金恐慌出逃,短短三个交易日公司股价跌去27%,从46.26元直直跌到33.72元。
  洪都航空是今年的大牛股之一,就是因为公司存在资产注入预期。在公司4月12日发布的2009年年报中,董事会在"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中称:"中航集团旗下的十大板块原则上不再进行新的IPO,而是对目前已有的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资产注入、资产置换等资本运作手段实现子公司整体上市。公司作为中航工业旗下一上市公司,有望成为其重要的整合平台。"由于洪都航空是中航科工(防务公司是其所属业务之一)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因此产生了资产注入联想。2010年三季报披露,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5家机构合计新进1305.86万股;股东人数较上期减少16.16%,筹码高度集中。但上述澄清公告,无疑打乱了众人的梦想。
  大股东高位偷着乐
  正是由于重组预期,洪都航空今年来涨势良好,股价从6月底的34元到10月初最高涨到67元,后公司实施了10转6派0.3元的分配方案,目前股价复权仍在54元附近,市盈率达到100多倍。不少机构投资者认为,三个跌停仍难抵消其重组预期落空。
  就在股价高涨的7月中旬,洪都航空还以26.58元/股的低价(这时公司的二级市场价格已经达到36元左右)向控股股东中航科工以及关联方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等9名对象定向增发了9539.65万股,以实现洪都集团飞机资产的整体上市,这更被看作是公司成为航天防务旗下飞机制造业务整合平台的前兆。可不久后,在8月18日至9月27日,中航科工就减持了洪都航空741.32万股,这个阶段正是洪都航空价格从50元向60元攀升的阶段,中航科工算是抛了一个极好的价格。在中航科工完成股票减持之后,洪都航空才发布公告,澄清中航工业所属防务资产不会注入公司,引起套牢投资者的极大不满。
  两基金被杀个措手不及
  洪都航空的大幅杀跌,令今年风生水起的孙建波管理的华商盛世成长身陷其中,华夏平稳增长净值也很受伤。这两基金三季度均大举建仓该股,华商盛世成长买入216.10万股,华夏平稳增长买入300.20万股。尽管三季度洪都航空股价涨幅近80%,但这两天的连跌让众机构措手不及。在防务资产注资不成后,洪都航空的看点只剩下在初-中-高系列化教练机生产上的发展前景。
逍遥斋

10-12-04 21:23

0
绝情公告蒸发百亿市值 洪都航空(600316)扔给股民六个问号
  从两年内股价暴涨8倍,到上周发布的"史上最绝情公告",再到股价连续跌停,洪都航空(600316)惨案的背后,不仅是投资者的资金损失,更是一家上市公司的信用危机。上市公司董事长的话不能信,年报的董事会报告也不能信,难道让投资者去打听小道消息和传闻吗?
  洪都航空给市场太多的谜团,但事到如今,巨额亏损的散户却讨不来一个说法。
  本周,为了解开洪都航空惨案背后的谜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综合目前市场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共梳理出6大问题,记者多次致电洪都航空董秘办,请其回答这些问题,但在传真发出3天之后,至今仍未收到洪都航空的回复。
  两周之内超过100亿元的财富灰飞烟灭,难道当事人不该把情况说清楚吗?
  第1问
  董事长表态是何含义
  去年3月,时任洪都航空董事长吴方辉公开表态:"在重组后的中航集团防务平台中,洪都航空是唯一的上市公司,因此要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的作用,参与中航集团的整体的战略思考。"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对于这个最早的消息源头,从市场能够理解的角度看,这句话传递了2个信息。一是洪都航空是防务性资产的"单传独苗"。也就是说,一旦防务性资产要上市,洪都航空是最佳的选择。
  二是中航工业和洪都航空都在积极地面对资本运作。中航工业要"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的作用",洪都航空要"参与中航集团的整体的战略思考"。这表明,相关的重组、注资的可能性是积极考虑过的,而不是如后期公告中所述的"从未考虑过"。
  正是基于这种合理的解读,在随后的日子,各类机构研究报告和媒体公开报道不时出现防务性资产注入洪都航空的猜想、预判和憧憬。这不是董事长讲话要说明的问题吗?如果不是,那他想表达什么意思呢?
  第2问
  年报所言是什么含义
  承接董事长的说法,一年后的2009年年报,董事会报告中明确指出:"中航集团旗下的10大板块原则上不再进行新的IPO,而是对目前已有的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资产注入、资产置换等资本运作手段实现子公司整体上市。公司作为中航工业旗下的上市公司,有望成为其重要的整合平台。"
  董事会希望表达什么意思?
  从市场能够理解的角度看,这里再次传递了2个信息。一是中航工业(集团)还有很多未上市的资产,大部分都要装入上市公司,中航旗下的洪都航空能够分得一杯羹。
  二是洪都航空有望成为重要的整合平台。虽然,这里的表态没有直言注入何种资产,也并未提到"防务性资产",但单凭"重要"一词,就有很多"故事"可以讲。
  什么叫做"重要"呢?中航精机(002013)成为中航工业机电公司整合的平台,叫做重要;ST昌河(600372)作为航电公司的整体上市平台,也可谓重要。洪都航空的重要体现在哪?
  第3问
  为什么现在才澄清
  自从有了上述两方面的"消息源",关于"中航工业将防务性资产注入到洪都航空"的说法就铺天盖地而来,不但包括公开媒体之言,也包括多家券商公开和不公开的研究报告,这样的研究报告竟有十多份。然而,洪都航空的澄清公告来得很迟,在股价从5元多涨至近50元(复权)后才姗姗来迟。
  值得注意的是,对此次澄清的前提条件,公司公告中表示是"针对近期部分媒体及机构",但实际情况是远非"近期",也远非"部分"媒体及机构。
  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第五章《信息披露事务管理》的第四十五条明文规定,"董事会秘书负责组织和协调公司信息披露事务,汇集上市公司应予披露的信息并报告董事会,持续关注媒体对公司的报道并主动求证报道的真实情况。"既然,公司如此澄清,那是不是说董事会秘书未做到"恪尽职守"?
  第4问
  大股东减持成最大受益者,作何解释
  在澄清公告出炉前1个多月,洪都航空的大股东中航科工便大举减持,成为股价暴涨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成为注入预期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上市公司对此又如何解释?
  《每日经济新闻》发现,中航科工的减持时间点也颇有意思。一般来说,股东减持往往会选择股价大涨之日,这样一则是对股价冲击较小,一则是有更多的场外资金参与便于出货。而从中航科工的减持规律与此大为不同。其减持日都是平台整理期间,而一旦大股东减持完毕,股价就暴涨。
  公告显示,中航科工分2个时间段减持,一是8月18日至9月9日,二是9月27日。从股价的走势看,8月18日至9月9日,洪都航空的股价刚好处于一个平台之中,而9月9日刚好是平台整理的最后一天,随后股价就开始暴涨起来;9月27日刚好也是一个平台整理阶段的最后一日,就在中航科工减持后股价就大涨逾9%。
  对此,市场不禁要问,为何大股东能分享暴涨盛宴,澄清公告又为何在减持后才出现?
  第5问
  投资者亏损,责任在谁
  股价大幅下跌,真正能够逃出来的并不多。对那些听信了高管发言和年报披露内容而买入的投资者,其损失该谁负责?上市公司和大股东有没有责任?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第一章《总则》的第二条明文规定:"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信息,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董事长的言论以及年报的白纸黑字,算不算"误导性陈述"?
  有人或许会说,这是公司的合理想象,一种美好期望,不算"误导性陈述"。那么这是不是说,科技公司的董事长可以大言兼并"微软",几大银行可以在年报中猜想"汇金要注资"?如此,要信息披露有何意义?就让投资者自己插上想象的翅膀。
  相反,如果这是一种"误导性陈述",上市公司就应该对"口误"买单。
  第6问
  新公告是否引发新的混淆
  洪都航空的澄清公告开创了A股澄清公告的一个先河,那就是貌似第一次把话说死。
  一般来说澄清公告往往对事件留有余地,按照规定,给"3个月内"下个判断就行了,没必要一棒子打死。而洪都航空的澄清公告中,接连用了"从未考虑过"、"未来也不会考虑"、"在未来几年内也不会"等众多"绝情"词组,将市场能够猜想的任何空间都封死了。
  不过,被称为"史上最绝情的公告",依旧有含混不清的地方。整个澄清公告只否认了注入防务资产,但并未否认会注入其他资产。是不是说,只要不披上防务性资产的外衣,注资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呢?
  值得注意的是,在股价连续跌停后的一份澄清公告中,其说法变成了"截至目前并在可预见的3个月内,不存在涉及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收购、资产剥离等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这种语气上的缓解,会否带来新的"误会"?合理想象一下,3个月后,洪都航空是否会注入一个名字不叫"防务性资产"的重要资产?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作者】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