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试验速度600应该是极限,商业运行速度500应该是极限;
0
哈哈,很给力!!
0
中科院院士称高铁试验最高时速已达520公里
前不久的“高铁降速”消息引人关注,为什么不能继续以每小时350公里运行高铁?在昨日举行的第七届西部科学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志云针对此问题,给出了答案:“一是UIC(国际铁路联盟)没有每小时350公里的技术标准。另外一方面,信息化程度不够,无法事先提供某趟高速列车关于安全的准确信息,乘客不知道安全到什么程度,心中无数。”
沈志云认为,中国高铁当前面临的一大任务是完善第三代高铁技术,在充分科学论证基础上,制定高铁每小时350公里的技术国际标准;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高铁列车每小时350公里运行安全的实时监控。
沈志云语录
“中国最高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已经跑了2亿多公里,已经运送了4亿人,三年没有出任何安全事故。”
“现在已经试验到时速520公里了,下一目标是时速600公里。”
“科学研究不能靠起哄,时速为400~600公里的真空管道都还没开始研制,哪来1000公里甚至更高。科学研究是一环扣一环的,不能搞虚假的东西。”(有媒体报道称有部门正在研制时速1000公里甚至2万公里的真空磁悬浮列车)
“我很遗憾地告诉你,按照当前的条件,时速超过400公里的高速列车几乎不可能实现商业营运。这是因为时速超过400公里之后,列车的能耗和对环境的破坏将增加,导致它根本无法实现商业运营。”(有记者问时速超过500公里的高速列车何时才能投入商业营运)
安全地跑了2亿公里
记者:目前中国的高铁是按照怎样的一个技术标准来开行的?以后有没有可能上升到国际标准?
沈志云:制定标准的话语权实际上代表了一个国家在这项技术方面的地位,目前高速铁路的标准都是国际铁路联盟制定的,只有时速300公里的技术标准,没有300公里以上的,对于这个标准,我们没有参与,所以谈不上有话语权。制定国际公认的时速350公里的技术标准,已经启动很久了,但到现在还没有结果,因为各国没有运行业绩,没有哪一个国家有这个运行业绩。
这个标准的制定,我认为最有发言权的是中国,因为我们有这个业绩,中国最高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已经跑了2亿多公里,已经运送了4亿人,三年没有出任何安全事故,这个是实实在在的业绩,所谓的引领世界,要制定时速350公里的技术标准的话,必须是中国说了算,只有中国有这个业绩。
记者:中国最高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业绩有没有可能上升到国际标准?
沈志云:中国制定高铁技术国际标准有优势,因为中国有发展较为完善的系统动力学学科。发展高铁的技术上,系统动力学非常关键,这门学科在上世纪60年代才出现,我国在这方面有优势,走在各国的前面。制定国际标准就是要引领世界,让中国的高铁技术引领世界的高铁技术发展。
高铁降速:先按300公里跑 迟早要跑回350公里
记者:如何看待“高铁降速”?
沈志云:由政府统筹,我们用5-7年时间走过了人家40年的道路,比如日本,轨道的限制让其高铁的速度由最开始的时速360公里降到320公里。而我们是一张白纸,路是新修建的,车也是新的,自己完全可以按照一个新的科学体系规定各个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的规定从实践的情况来看是合理的。
记者:如何让广大乘客和有关部门相信时速350公里的可行性?
沈志云:我将参加京沪线最后的专家评审,上午从北京到上海,下午从上海回来,一天一个来回,从现在试运行的情况来看,非常的平稳,把一个矿泉水倒立放在车上,动都不动一下,我们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间的先导段做试验,设计时速380公里,试验最高时速达到486.1公里。通过实践现在看来是很成功的,350公里是没有问题的,但这个仅仅只能说我们跑到了350公里,有关科学研究和论证还不够,将来能不能安全地继续跑下去?只有在进行严格的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标准,并按照标准执行。否则既不能说服广大的乘客,也不能说服有关部门。所以,按照国际惯例,可以跑到时速350公里,但我们按照300公里跑,是稳妥的,现在先按照时速300公里跑,但迟早是要回到350公里。
记者:目前高铁试验最高时速能达到多少公里?
沈志云:现在已经试验到时速520公里了,下一目标是时速600公里,不过,在试验台上的600公里并不代表在路上跑600公里,因为要论证400公里以下的安全性,试验就必须跑到500公里,通俗地讲就是研究其基本规律,进行科学论证。所有标准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高质量、高安全地运行,充分的科学论证还需要做更加大量的基础研究。
这个标准的制定,我认为最有发言权的是中国,因为我们有这个业绩,中国最高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已经跑了2亿多公里,已经运送了4亿人,三年没有出任何安全事故,这个是实实在在的业绩,所谓的引领世界,要制定时速350公里的技术标准的话,必须是中国说了算,只有中国有这个业绩。
记者:中国最高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业绩有没有可能上升到国际标准?
沈志云:中国制定高铁技术国际标准有优势,因为中国有发展较为完善的系统动力学学科。发展高铁的技术上,系统动力学非常关键,这门学科在上世纪60年代才出现,我国在这方面有优势,走在各国的前面。制定国际标准就是要引领世界,让中国的高铁技术引领世界的高铁技术发展。
高铁降速:先按300公里跑 迟早要跑回350公里
记者:如何看待“高铁降速”?
沈志云:由政府统筹,我们用5-7年时间走过了人家40年的道路,比如日本,轨道的限制让其高铁的速度由最开始的时速360公里降到320公里。而我们是一张白纸,路是新修建的,车也是新的,自己完全可以按照一个新的科学体系规定各个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的规定从实践的情况来看是合理的。
记者:如何让广大乘客和有关部门相信时速350公里的可行性?
沈志云:我将参加京沪线最后的专家评审,上午从北京到上海,下午从上海回来,一天一个来回,从现在试运行的情况来看,非常的平稳,把一个矿泉水倒立放在车上,动都不动一下,我们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间的先导段做试验,设计时速380公里,试验最高时速达到486.1公里。通过实践现在看来是很成功的,350公里是没有问题的,但这个仅仅只能说我们跑到了350公里,有关科学研究和论证还不够,将来能不能安全地继续跑下去?只有在进行严格的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标准,并按照标准执行。否则既不能说服广大的乘客,也不能说服有关部门。所以,按照国际惯例,可以跑到时速350公里,但我们按照300公里跑,是稳妥的,现在先按照时速300公里跑,但迟早是要回到350公里。
记者:目前高铁试验最高时速能达到多少公里?
沈志云:现在已经试验到时速520公里了,下一目标是时速600公里,不过,在试验台上的600公里并不代表在路上跑600公里,因为要论证400公里以下的安全性,试验就必须跑到500公里,通俗地讲就是研究其基本规律,进行科学论证。所有标准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高质量、高安全地运行,充分的科学论证还需要做更加大量的基础研究。
0
中国唯一拿得出手的高端制造,值这个价钱。
0
【 · 原创: 价值投机2008 2011-06-03 22:24 只看该作者(-1) 】
给80倍的市盈率,合理估值是27.2;
————————————————————————————————
哈哈,估值是需要市场环境的,在牛市中80倍才可以的。
0
给80倍的市盈率,合理估值是27.2;
0
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中期业绩预增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
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一、预计本期业绩情况
1、业绩预告期间:2011 年1 月1 日至2011 年6 月30 日
2、业绩预告情况:
经本公司初步测算,预计2011 年1-6 月份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
年同期增长80%以上,具体财务数据将在本公司2011 年半年度报告中进行详细
披露。
3、本次预计的业绩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
二、上年同期业绩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4,065 千元 (A 股)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4,065 千元 (H 股)
三、业绩增长的原因说明
2011 年上半年,在中国铁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本公司各业务板块发展势
头良好,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成本控制有效,盈利能力持续增
强。
四、风险提示
本次业绩预增是根据本公司的初步测算得出,具体财务数据将在本公司
2011 年半年度报告中披露,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特此公告。
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〇一一年六月四日
0
北车低估50%。
0
还有北车 北车盘子小 股价还低 市场份额南北车差不多 没理由市值差20%啊
0
现在仍属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