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 原创: 老土 2010-12-30 10:13 只看该作者(-1) 】
民生:08年12月,净资产为2.86 08年10月 最低 4元 4/2.86=1.39
10年12月,净资产预计3.9 现价5元 5/3.9=1.28
也就是比08年的时候股价还低。
---
11年12月,净资产预计为4.86 现价6.48 6.48/4.86=1.33
曾经5元的价格,理论上应该再也看不到了。
0
深发展公布银行的首份年报。
基本每股收益2.47元,稀释每股收益2.47元,基本每股收益(扣除)2.44元,每股净资产14.31元,摊薄净资产收益率14.0206%,加权净资产收益率20.32%;营业收入29643061000.00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0278631000.00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10179272000.00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73310837000.00元。
以上可以看出去年底深发展每股净资产已上升到14.31,假设今年一季度业绩无增长持平,那么3月底,净资产理论上为14.92,相对于目前16.88的市价,市净率为1.13,到年底净资产上升为16.75(假设业绩无增长持平)。市净率基本为1.
1
jamesluo2010
买入不难,长期持有难,考验的是人的耐心。
0
呵呵,今天才发现,TGB早就有人在盯着低估值的大盘蓝筹。我不知道和LZ是否走的是同一条路,去年年底开始小仓位的买民生,出增发提案后加重仓位,3月10号满仓。我只是一个初入股市的新人韭菜,对股票没有任何研究,我只知道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中国的银行是唯一确定永远不能、不会倒闭,每年都能赚钱,而且赚不少钱的行业。买民生的原因超级简单,PE、PB最低。银行的净资产是什么?是钱,是地,是楼。至于那些净资产几块钱(值不值还要打个问号),股价却几十甚至上百,天天讲神话的股票,还是留给高手去操作吧。我来捡银行股这种他们不要的垃圾。
0
港澳资讯提供 (仅供参考,风险自担)
公司研究:万科A(000002):实力 用数据说话
市场调控不改龙头前行步伐,公司销售数据明显好于14个中大城市整体情况。2011年3月14个大中城市销售面积同比下降约21%,公司销售面积同比增长64.5%,高出86个百分点。2011年1-3月,14个大中城市累计销售面积同比增长约14.4%,公司累计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44.8%,高出130个百分点。销售均价方面,公司3月销售均价与2月基本持平,1-3月均价较去年同期下降约4%。
2011和2012年合计营业收入的锁定率已达70%,说明12年业绩实现较快速增长依然可待,11年低估值完全可靠。截至2010年底,公司合并报表已售未结算金额约820亿元,加之11年1-3月销售的355亿元,合计可供10年后结算金额高达1175亿元,相当于我们预计2011和2012年合计营业收入1675亿的70%。当市场还在怀疑公司12年业绩能否增长,11年估值是否可靠时,公司用优秀的销售数据将逐渐证明:市场高估了调控,低估了公司。
公司现金充裕,财务状况非常健康,可伺机抄底土地市场,继续扩张。
2010年末,公司现金378.2亿,对短期付息债的覆盖率达到226%。扣除预收款的资金负债率为40.2%,处于行业较低水平。净负债率为17.5%,较09年底的19.7%下降2.2个百分点。
估值优势明显,仍可"抄底",目标价13元。我们预计公司2011年-2012年EPS分别为0.89元、1.21元,目前股价对应PE仅为10倍、7.4倍,估值仍处历史底部区域。重估净值产RNAV为10.35元(折现率9%),折价约14%。给予11年15倍PE,目标价13.40元,上升空间49%。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房地产再次出台调控政策,房价大幅下跌。
【出处】东方证券
0
万科:王石游学了,也许真正的郁亮年代到来了。随着调控的进一步深入,北上广深,只会进一步的缩量,开发商的日子肯定会难过起来,特别是小开发商,当然大开发商也会难过,不过如果处理得好,对大开发商肯定是机会大过风险,历来危机时刻都是洗牌时刻。未来2,3年业绩如何,继续观看。
民生:改变融资方案,新的融资方案对A股投资者来说肯定是比上一个方案更优,说明管理层还是考虑了舆论和小股东的声音,加分。
招行:在09年拼命的扩大规模,以价格拼量,导致09年的年报,有点难看,10年开始就注重效益,随着调控的加码,银行的底气更足了,有很强的议价能力,对业绩的提升是有一定的。当然有一点是必须有担心的,就是银行可能存在的未知坏账率,海水在逐步退潮,真正裸泳的,最终会呈现出来。
0
不错,请继续!
0
http://www.taoguba.com.cn/img/2011/01/01/M415243TYZHM.jpg
0
说实话,我觉得这个增发还真是中性,在这个事情上大股东也不算过分的无耻,比较接近10个的差价,真要兑现,最终的获利也不会太高。这么做的价值并不大,大股东并非为了赚这小帐,几大股东都是长期的持股,并不全是基金之类的财务投资者,小差距不是最终目的。
就算真的是做这个小差价,现在持有的小股东也不会因为这个而损失多少。
我倒认为在这个价格上定向增发,说明了他们认可这个价格,觉得够低有价值。
比起中小、创业板的天价发行,相对来说已经算厚道了。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资本金的增厚对于业绩增长及抵御风险还是有好处的。
0
这类增发肯定是偏利空,还不如配股,配股对大家都一样。
这类增发是那些贪婪的大股东先在二级市场抛售股票,再通过增发补回折价接近10%的股票,稳赚接近10%,赚的钱就是中小股东的。
民生的管理层及大股东太无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