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万科、民生、招行长期跟踪贴

10-12-02 22:31 12369次浏览
老土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开头简单说两句

万科10年营业额破1000亿,似乎已经没有悬念。
1.价格。按照这几年的净利润率约为15%,那么10年万科真正的净利润为150亿,万科110亿股本,每股收益1.36元,截止今天收盘,股价为8.28,市盈率为6。以目前市场动态市盈率排行,前5是肯定的。

2.下跌空间。下跌空间用净资产来锁定。目前万科的真正净资产为4.6左,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算算,可能有多少下跌空间。同理,民生市价5.1元,对应年底4元左右的净资产,下跌空间又有多少呢?

3.市场概念横行,08以来,3,5倍,10倍涨幅,超越大幅超越6000时价位的票比比皆是,还指望能涨多少?高处不胜寒。

4.万科,民生历史上处于如此低估值的时间也是相当的少,既然市场给了这样的机会,需要犹豫吗?

以上公司,本人皆持有,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打开淘股吧APP
12
评论(8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老土

13-01-24 22:24

0
王石:再有两三年房地产市场可能出现软着陆
观点地产网讯:综合1月24日媒体消息,万科董事长王石在公开场合表示,万科2016年才开始真正持续的增长。

  王石表示,一般来讲过了一千亿可能对这个企业就在玻璃天花板上了,再增长也会有限了。但是就万科来讲可能恰恰相反,因为万科进行住宅产业化,进行绿色建筑,2015年万科整个住宅产业化系统完成,万科真正持续的增长是2016年才开始。

  王石认为,住宅产业化是必然的趋势,但目前因为成本过高,以及建筑施工工艺水平仍很落后,所以在中国还只是刚刚起步。据透露,万科从2007年投放市场到现在,去年工业住宅化的面积274万平方米。

  王石表示,万科从来没有回避过商业,因为现在城市的综合体,住宅只是其中一部分,你不做,就等于你从城市退出去了,但是万科不会把商业当作一个主流产品来做。万科也会涉及一些住宅的新品种,例如养老社区。

  王石认为房地产还有很大的空间。其亦指出,内地楼市调控政策已经起到了效果,如果能持续这样微调,坚持下去,再有两三年房地产市场可能出现软着陆。

  从长远来看,真正的房地产发展是在城市化过程中,现在中国城市化过程只有创50%,相信中国城市化在达到70%之前,房地产市场发展是不会停止的。

-------------
按照目前万科的增长速度,2014年万科营业额如无意外为2000亿
王石的意思是2016年是万科增长持续的增长,那么王石的目标至少是2000亿的倍数级别,4000亿或者6000亿。
届时万科的市场份额由2%变成4%或者6%
实现时间我给予的暂定为2018或者2020年,还有5年或者8年,拭目以待!
老土

13-01-05 13:07

0
保利突入千亿 将于万科、中海三国争霸 来源:经济观察网 2013年01月05日11:22  
  万科一家独大的时代,正成为过去。

  2012年12月21日,保利地产销售额突破千亿大关,成为第二家年销售额超千亿的房企。而保利之后,中海地产、恒大地产和绿地集团的销售均已突破900亿元。

  随着保利突入千亿,中国地产业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千亿时代,同时也开启了中国房地产业整合、洗牌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房地产行业集中度持续提高,百强房企市场占有率从2003年的13.52%增长至2011年的28.05%。而2012年,中国内地销售金额超过或接近500亿元的房企约10家,超过300亿元的将近20家,而超过或接近100亿元的则有40家。

  这也是一个巨头争霸的时代,上市房企中,万科、保利、中海综合能力最为突出,恒大发展模式相对单一,除了规模,尚不具备明显优势。因此,下一个时代的争霸,将主要在万科、中海和保利之间进行。

  在万科的发展史上,真正被认可的对手只有两个,一是中海,二是保利。万科总裁郁亮几年前曾表示:万科真正的对手是中海,与我们旗鼓相当的始终是中海。

  今天,相对于万科遇到的“中年危机”,定位仍然是“成长型企业”的保利或许是那个最具有威胁力的对手。

  据悉,2011年万科内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未来几年,万科的最大威胁是保利,按照万科的预测,保利可能在2014年实现对万科的赶超。

  千亿军团

  2012年12月21日,保利地产的签约额突破千亿,成为第二家成功跻身千亿俱乐部的房地产企业,同比增速超过36%。

  与此同时,在上半年短暂休整后,万科也在狂飙,2012年11月份,万科销售171.3亿,创历史第二高,而前11个月,万科的销售总额达到了1271.5亿元。多家机构均预计,万科12月推货会更高,平稳去化下,2012年销售额有望超1400亿元。

  除了万科、保利,绿地2012年销售也有望破千亿,此前被认为有望冲进“千亿俱乐部”的恒大和中海则将达到接近千亿的规模。

  数据显示,2012年前11个月,中海地产累计实现房地产销售额1059亿港元,至此,中海地产已完成全年1000亿港元销售目标的105.9%。而1000亿目标还是年中在800亿目标上调后的数字。

  恒大地产公布的数据则显示,2012年1—11月实现合约销售额846.3亿元,提前完成年初制定的800亿元合约销售目标。

  抛开恒大,单就规模而言,在保利、中海两大巨头中,保利将对万科构成直接的威胁。

  目前,保利地产已经确定要在未来的几年里保持20%~30%的增长速度。

  保利地产高管透露,2012年前11个月保利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1.72%,较去年增长0.48个百分点,其中珠三角实现销售额近300亿,这可是招商地产金地集团、富力地产等一线房企在全国一年的销售额。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1月中旬,招商地产在全国的销售额为300亿元左右,金地集团前11个月销售额为298.9亿元,富力的数据则为291亿元。

  相比之下,万科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保利地产。

  在三巨头中,万科有明显的随大势现象,而保利和中海则表现出惊人的逆势发展能力。在行业最为艰难的2008、2011—2012年上半年,中海和保利均实现了高速增长,而万科则稍微停顿,这给了中海、保利赶超的机会。

  当然,保利千亿的成功,也有和万科相同的基因。和万科冲击千亿的法宝一样,保利的两张王牌是刚需与高去化。

  在保利2012年千亿销售额中,120平方米以下刚需产品销售占住宅类产品比例过七成。据保利地产内部统计,自住需求的购房者比例近九成。

  而保利地产2012年销售整体去化率高达八成,远高于去年的68%。这个数据甚至高于2012年的万科。

亿之上

  在千亿时代,三家企业展现出了不同的发展观。

  万科总裁郁亮说,万科的青春期过去了,进入成熟阶段了,不再追求速度与规模;中海地产董事局主席孔庆平说,房地产企业提升创造价值的能力比片面地追求规模更重要;保利地产董事长宋广菊说,保持30%的年增长是合适的,也是必需的。
  而如无意外,三巨头2013年的销售额都将在千亿元之上,这也将是一个新的竞争阶段。

  截至目前,保利地产有待推出可售货源近300亿,预计2012年新开工面积将超过1200万平方米,能为2013年提供超千亿货量。

  万科的货量也异常充足。国泰君安的研究报告显示,万科2013年可售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2400亿,其中存量750亿,新推1650亿,预计万科2013年的年销售额将达到1600亿~1700亿。

  尽管开工面积不如万科和保利,但中海2012年高达1.54万元的均价则是万科和保利无法比拟的。而2012年960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则足以保证中海明年超千亿的销售额。

  不过,数据背后的一些小秘密,或许预示着千亿之上的竞争态势。

  最近几年,保利的开工量一直都在万科之上。

  数据显示,保利地产2010年全年的新开工面积约为900万平方米,2011年全年新开工面积达到150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0%。

  万科2010年的实际开工量达到875万平方米,2011年开工量1380万平方米。

  2012年上半年,万科实现开工面积468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的759万平方米下降38%。而保利地产累计实现新开工面积718万平方米,较2011年上半年的新开工面积773万平方米减少7%。

  并且,保利的销售均价要优于万科,数据显示,万科2012年1—11月份累计销售均价为10786元,同比回落5.36%。保利2012年前11个月累计销售均价则为11288元/平方米。

  开工量保证了未来的可销售量,而充足的资金则是一切的保证。

  这三巨头最可怕之处在于,不缺钱。

  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万科期末现金333.1亿。

  中海地产2012年一至三季度的净负债率仅为23.2%,截止到2012年9月末手持港币303亿元现金。而2012年上半年,中海借贷成本为3.8%,为行业最低水平之一。

  同样可怕的还有保利。

  这个一直被认为是高负债、狂拿地王的愣头小子在核心的指标上和万科、中海一样优秀。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9月30日,保利持有货币资金356.19亿元,为历年来最高水平。而截至11月底,保利地产房款回笼约816亿元,为企业注入了强劲的现金流。

  三大巨头的优势正转化为拿地优势,为下一步规模的增长和市场份额的提升埋下伏笔。

盈利能力

  但就盈利能力而言,中海无人能及。

  中海强大的盈利能力一直让外界好奇,甚至有些让万科和保利看不懂。

  事实上,中海地产已经上市20周年,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是行业前十强唯一保持利润增长的企业,根据其年报披露,2007年—2011年,中海地产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44.7%

  中海地产实现较高盈利的关键之一,在于对开发环节的优秀管控。
  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指标来看,该项营业成本主要是土地及建安成本,2011年,中海地产该比值为57.4%,万科为60.2%,保利为62.8%,恒大为66.7%,也就是说,恒大实现100亿的收入,将较中海多支付9.3亿的成本,以其804亿的规模概算,将多支出70多亿的成本。在费用控制方面,以销售费用控制为例,2011年,中海地产销售费用/销售额仅为0.76%,保利为1.7%,万科则为2.1%,几乎是中海地产的3倍,恒大则更高,达到3.4%,约是中海的4.5倍。

  在经历了前几年的急速扩张后,保利的盈利能力也在逐步提高。

  数据显示,保利地产2012年1—11月实现营业收入538亿元、利润11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3%和24.8%,此外,保利地产各专业公司2012年1—11月共实现营业收入157亿元,利润总额5.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和6%,为公司提供了多样化、稳定的经营收益来源。

  万科的盈利能力一直让人担忧。这一方面与万科的开发模式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万科自身的结算速度有关系。

  2012年前三季度,万科完成结算面积393.4万方,452.3亿元,同比增长66.1%、60.9%。由于降价项目逐步开始结算,合作项目结算占比提升,万科三季度净利润率为11%,较中报降1.2%。

  合作开发在协助万科扩大规模的同时,也对万科的盈利能力造成了不小影响。

  万科2012年11月份新增项目12个,有9个是合作开发项目,而随着合作项目的增多,销售规模的扩大并不能带来同比例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的提升。

  发展潜力

  在住宅领域,万科暂时无敌,而在全产业链上,保利和中海则走在了前面,尤其是保利,在商业和地产金融领域,已风生水起。

  在万科、保利和中海三巨头中,保利业务布局最为合理,产业链也最为完善。

  2012年上半年,保利地产多元化经营实现较大突破,完成了商业管理公司的组建,实现了商业运营和酒店管理平台的正式搭建;正式成立养老地产公司,稳步推进养老地产项目试点;房地产基金管理规模进一步扩大。

  截至目前,保利地产商业地产销售额接近150亿元,以高端写字楼和公寓为主,其中,广州保利中达广场销售额超过36亿元。对于大型商业,保利地产则以自持为主。

  另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10月,保利地产旗下的会展、写字楼、购物中心已经贡献了超过7亿元的运营收益。

  旅游地产则为保利提供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保利地产在广东阳江的保利银滩项目累计销售额接近20亿元,位于成都的保利石象湖项目2012年内开盘销售近6亿元。

  保利地产内部人士认为,这些方面,都是保利与万科不同的地方。

  保利地产的商业自持和运营在传统的写字楼之外,早已延伸至酒店、商场、综合体,乃至商业地产的顶级模式——会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10月,保利地产旗下的会展、酒店、购物中心和写字楼已经贡献了超过7亿元的运营收益。其中,保利地产水城综合体项目运营收益接近2.5亿元,保利世界贸易中心运营收益接近3亿元。

  中海的商业地产起步较早,也逐步形成了规模。

  资料显示,中海地产在香港、北京、深圳、成都等地拥有投入运营的写字楼、酒店达到41万平方米,2011年的租金收入达到3.6亿港元。同时中海已经列入发展计划的商业物业超过260万平方米,在未来3年内,将有合计近40万平方米的5座环宇城购物中心投入运营。

  万科还处在是否进军商业地产的战略犹豫阶段。这涉及到万科对中国房地产未来的理解。万科至今没找到一条适合万科的商业开发体系。

  相比保利和中海,万科金融支撑力更多的是寻求市场化解决办法,当然,凭借其庞大的规模,融资成本会占有一定优势,但是与央企相比,就不是一回事了。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保利和中海对地产金融的布局。

  2012年10月初,保利地产旗下的信保(天津)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保利建锦房地产有限公司力压群雄,以45亿元拿下上海徐汇区滨江地块。

  资料显示,2010年保利作为发起人,联合国内金融机构成立。保利地产持股40%。截至2012年11月底,其募集的资金总额已达到100亿元,悄然间,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地产基金。

  中海地产在地产金融上也有布局,2010年3月17日中海与工银国际等发起成立了公司首只房地产基金。

  万科也试图选择更为便捷和优化的资本通道。

  2012年12月25日,万科发布公告称,正在筹划重大事项,为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对股价造成影响,A、B股均自今日开市起同时停牌。有消息人士表示,此次万科涉及的重大事项为B股转H股。

  另外,万科也于2012年7月完成了对香港上市的南联地产控股有限公司的收购。
老土

13-01-04 18:45

0
停牌前的万科总市值1113亿人民币,营业额估计1400亿
今日保利总市值1013亿人民币,营业额估计1000亿
老土

13-01-04 18:40

0
中国海外发展总股本81.7亿股,股价24.75港币,总市值1637亿人民币
富力地产总股本32.2亿股,股价15.18港币,总市值396亿人民币
碧桂园182.3亿股,股价4.38元,市值647亿人民币
老土

12-10-25 18:07

0
万科3季度净资产每股5.12,已售未结算合同金额合计约1631亿元,以11%净利润率计算,实际净资产为6.75.
预计4季度合同额增加350~400亿间,可增加每股净资产为0.35~0.4元,则12年底乐观实际资产为7.1~7.15.
老土

12-10-07 15:30

0
新股民一般比老股民有激情,新股民也往往多少有点瞧不起老股民,总觉得老股民胆小,畏手畏脚,没激情,暮气沉沉,如果老股民没赚到钱甚至还是亏钱的,在新股民的眼中哪就更是失败者。

真的是这样吗?炒股投资,我一般喜欢比喻成开车,新手司机喜欢开快车,好像一刻都不愿意停留在路上,而且喜欢卖弄开车技术,开起来全然不顾自己和别人的危险,或者他并不清楚如果出事的话,到底有多危险。

老股民一般会语重心长的说,在这段路上,我开了10几年了,这段路上小小的各种事故,我都看到,轻的磕磕碰碰,重的车毁人亡,见到的太多了。老天是公平的,大家的时间是一样的,何必去赶时间了,你赶了,你会多出一秒吗?不会,该过去的时间还是一样过去。开车还是安全第一,慢点就慢点吧。
老土

12-10-06 14:07

0
离2012年底还有3个月,哪些大幅看空银行股的人,可能又得再次失望了,银行业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坏账,当然他们还会说还有明年,后年呢。
假设,正如这些人所预言的,银行业出大事,那么我们以民生银行为例来粗略来分析下可能的情况是怎样。
到今年末,民生的贷款总量大概为14000亿,假设10%的坏账率,就是1400亿,基于现在贷款抵押率通常都比较高,假设回收率为40%,就是净亏损为840亿,去年末拨备余额为270个亿,到今年末拨备前利润应该有550个亿左右,两者相加为820个亿,跟净亏损相差为20个亿。
结论就是说今年一年的利润加拨备,能抵上10%的坏账率,撑死就是2012年白干了,基本没赚没亏。
更进一步说,有没可能是20%的坏账呢?我只能说,如果有,哪就是说A股上市公司大部分都已经不能偿还贷款了,这是多大的问题,涉及到的可能是将近全面经济崩溃了,不是没可能,几率非常之低,低到可忽略不记。

理解风险--识别风险--控制风险
作为投资者对于风险不是盲目的听信传言,是需要认真的分析、评估情况到底可能有多坏,这样才能控制风险。
老土

12-10-04 14:37

0
风险意味着可能发生的事件多于确定发生的事件--艾尔罗伊。迪娒森

理解风险--识别风险--控制风险
老土

12-10-04 14:33

0
在所有可能的投资获利途径中,低价买进显然是最可靠的一种,不过即使是这样也未必一定奏效。你可能错误估计了当前价值。或者可能会出现降低价值的事件。或者你的态度与市场的冷淡导致证券以更低的价格出售。或者价格与内在价值达到一致所需的时间比你可以等待的时间要长,正如凯恩斯指出的:“市场延续非理性状态的时间比你撑住没破产的时间要长”。
低于价值买进并非万无一失,但它是我们最好的机会。----霍德华。马克斯

3个关键:
1.准确估计当前价值
2.低于当前价值买入
3.有等待漫长时间的准备
大闸蟹

12-10-04 12:14

0
大盘,老股,没有成长性。跟踪没意义了。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