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想看看自己究竟有多大的进步,2010年10月8日用一个账户参与了第八届职业炒手杯百万实盘赛。截止昨日,账户浮盈约25%。
0
就象对牛的贪婪难以忘怀,对熊的恐惧也难以散去。
2009年的牛市我并没赚到多少,大概又把资产从1.8做到了2.5。这一年我最大的收获是接触了淘股吧。这以后我的操作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影响。我第一次知道很多有思想会思考的人怎样看这个股市以及怎样在这个股市中生存的。我终于知道我以前所犯的那些错误其实早有人犯过、总结过。我终于明白只靠自己每天的两份日报和每月的两本期刊及其他一些投资圣经的书籍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我在这个市场上并不自信,缺乏思考,所以我的可塑性很强,对不同的观点和方法都能够兼收并蓄。我欣赏古缘的透彻分析和长线持股方略(这里要特别感谢他,有段时间,我一时冲动,想做职业股民,他的冷静让我清醒认识到自己还远未准备好),也看好经常站岗的职业短炒,手起刀落。对校长职业炒手(他应该就在成都),我更是尊敬有加。他发出周一(2010年11月15日)逃命帖子的当天上午,我就减仓60%。我采取了骑墙的办法,既要看基本面,也不忽略趋势,更不拒绝投机。我关注饭局间的“内幕消息”,也重视高手的判断。
我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一个再平庸不过的投资者,若不是天时(超级大牛市)、地利(挟实业资本之利转战股市)、人和(用柳残阳的话说股市早已进入我的骨髓),至今我可能还是一个亏损累累的小散。我比以前会思考会总结了。我还没有自己的系统,还不能实现稳定的盈利,但我开始有信心了。
0
我的市值从1块变成了4块。虽然这个成绩对很多经历了大牛市的人来说都不算啥,但我是很高兴了。我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把账户交给比我更有智慧和经验的人打理,冀望由此继续稳定获利,但我忽略了一点,这些比我更有智慧和经验的人也会犯错,而且,他们并不恐惧,因为他们比我更自信。
这里要提一点的是因为身边一个好朋友急用10万元钱,又舍不得卖股票,我决定帮助他,就在73元的价位把老妈账户的中国人寿抛出换得现金借给他。当时我还是很心痛的,中国人寿这只股票是跟着榕树投资在40多元买的,他们当时让我有这样一种幻觉,这只股票(树)因为没有天花板,会一直长到天上去。还好,我砍了这颗树,只要了树干。2年以后,树干回来了,10万元还是完整的,若我的中国人寿没卖(基本上也不会卖),树根都所剩无几了。经过这一次我明白,要避开疯狂中灭亡,只有完全和彻底地离开市场。此后,每次股市上涨一波后有好朋友向我借钱,我都很乐意(我也确实在2010年的春节后借出一大笔钱从而回避了一次大的调整)。我难以管住自己的手和眼,因为要打工,有机会接触电脑和行情,又没办法象有的私募基金经理一样关闭电脑到国外度假。
我最开始对熊的记忆还是有的,但疯牛让我最终忘记了。我在6300点之高,又一次接受了一位亲戚的委托理财。
恐惧也好,自信也好,该来的熊,终于来了。漫漫熊途,我的两个账户从4块变成了1块8。他们没以前那么自信了,我完全坐不住了,终于我发出了停损指令,收回了两个账户的管理权,赔偿了亲戚的损失,结束了最后一次受托理财。
0
记得我当时持有的是600734实达电脑(买它是因为我在银行看到有实达的产品),我在14元附近建仓,冲高15元后就一路向下,我就一路买,到后来竟持有几万股,亏得一塌糊涂。好在生意一直赚钱,我就一直咬牙把亏损硬抗了下来,做梦都幻想解套和赚钱那天。
这天终于没来,但牛市来了。
也是运气好,在2007年牛市之初,我正好决定全面结束赚钱而辛苦的生意,转而去打工。我把生意变现得来的钱全部投入股市,在大牛市中短炒(因为600734实达电脑的长线持股巨亏让我记忆太深,也因为我们都不知道这是一轮几十年难遇的超级牛市),炒的红光满面,不亦乐乎!
牛市中,人人都是股神!因为性格的原因,加上以前的失败,我没这么自信。2007年上半年,我的大账户取得了二倍的收益(即1块变2块),因为基数比以前大很多的原因,我一下子捞回了以前的全部损失。我操作的最好的一个小账户,是老妈的14000元。牛市之前亏得只剩4000元不到,主要是金额小,没啥心理负担,我有心无意地在一年的时间把它炒到120000元。我的大账户做不到,我也深知该账户的成功不可复制。
在牛市的后半场,我知道自己看不清,也把握不住,于是转而借助他人的智慧。我研究了几只阳光私募基金(包括当时正在路演的林园1期),因为总喜欢自己看到账户数钱,还不太惯它们的模式。后经朋友介绍,我把资金一分为二,一份交给一位老股民打理,一份交给了当时打着价值投资大旗的榕树投资。两个账户继续高歌猛进,
0
在银行工作,钱老是不够用,也没有想过或不愿想初始投资的钱必须从生活中节省出来,我也就逐渐远离了股市。所以我今天都不敢称自己为老股民,因为我试水股市虽早,但中间是大段的空白。
这一空白就到了1999年。
机缘巧合,我认识了一个朋友,他喜欢炒股,但常年在外做生意,操作不方便,就交了一个100多万账户由我打理,说好了利润分成。我得到这份“业务”主要是他信任我的人品,再加上我披着金融和老股民外衣的缘故。我很兴奋,一来是财富的梦想又近了,二来是我一下跨入了“大户”的行列。实际上,就算是“大户”,我也只是个“散大户”,在对我所面对的证券市场无理解、无经验、无思考的三无状态下,结果可想而知。事实又一次证明,没做好准备,机会的苹果也只会把你的脑袋砸个大包。
我的第二次受托理财又结束了,我失去了一个真正的朋友,他还是信任我的人品(交易佣金的返还我都如数存入了他的账户),但并不信任我的能力了。账户的亏损他自己承担了,我想赔,但这次赔不起了。
我又一次远离股市。
时间很快,事情变化更快,2002年底,因单位上诸多不快,我离开了银行,放弃了一份体面的、让人羡慕的工作,在朋友的帮助下开始独自创业。生意一直比较好,资金偶尔也有闲置,我的炒股神经又开始活动了。我把闲置资金投入股市,吸取以前短炒的教训,开始长线持股,因为我在投资方面并无研究,更谈不上进步,结果是亏损累累。生意上赚到的钱源源进入股市摊薄成本。。。。。。更大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