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想了又想,还是觉得600259一定会上300块/股

10-11-24 16:24 5969次浏览
wyh20050305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身貌都是浮云,稀土才是王道!

打开淘股吧APP
5
评论(5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abdicator

10-12-24 23:36

0
稀土并非中国独有啊,259的价格已经不低了。
cdxx

10-12-24 23:31

0
新股民一个
稀土的故事从它上市起一直在讲
每轮牛市都要讲一次
wyh20050305

10-12-24 23:30

0
国稀土业软肋难掩:出口原料回购产品价翻百倍
2010年12月24日17:05  来源:中国经营报  已有1条评论 字号:

  2010年初至今,稀土在舆论的褒贬声中起伏。私挖滥采、出口走私、污染浪费、分散经营、低价销售、产能过剩等问题频频见诸报端,稀土资源亟待整合的呼声在2010年年初已经此起彼伏。
  就在2010年以前,我国稀土产业还在困境中挣扎,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稀土产品需求大幅下滑,2008年上半年,全国稀土价格大幅“跳水”:原矿从7.6万元/吨降到了6.4万元/吨,稀土的标志性产品氧化镨钕从每吨22万元一度下降至每吨13.5万元。
  如此背景之下供应全球90%的中国稀土为何被“贱卖”,从商务部、工信部、国土部等与稀土监管相关的各个部委都开始强势监管。
  配额之困
  2010年12月15日,商务部发言人姚坚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2011年中国出口稀土配额数量仍在与有关部门商讨中,会按市场的需求向外公布。
  时至年终,稀土业界都在等待商务部公布“2011年上半年稀土出口配额指标”。在业界看来,配额的政策制定关乎稀土在国际上的定价权,也关乎国内企业的生死存亡。
  2010年7月初,商务部公布的2010年下半年稀土出口配额,下半年内外资企业配额总量为7976吨,全年配额总量为30258吨,而2009年全年的配额为50145.1吨,2010年比2009年的配额量锐减。这让企业不知所措。
  “2010年下半年的出口配额指标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我们的外国客户向我们讨说法,我们向谁去讨?”一位因配额减少受到重创的企业负责人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2010年出口配额指标同比下降近70%,幅度之大让企业难以承受。
  事实上,最强烈的反应来自国外政府和企业,而非国内企业。美国、日本、欧盟的相关领导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均向中国政府表达不满。
  面对国际质疑,“中国46%的储量不能长期供应全球90%的市场”成为最有力的回应,而“环保压力”也是中国限产、减少出口的合理理由。
  由于配额政策日趋收紧,原先很多受益于此的利益主体,如企业、地方政府、研究机构等利益开始受损,于是很多相关人士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其中“配额不细分”成为众矢之的,所谓不细分主要是指“轻”“重”稀土配额不细分。包钢稀土(600111,股吧)有限公司总经理多次对媒体提及目前稀土出口配额一刀切的弊端,“珍贵资源没有得到保护,能卖的却卖不了。”而配额大幅削减,使得“一刀切”机制的弊端更加凸显。
  但11月10日商务部网站公布的“2011年稀土出口配额申报条件和申报程序”中并没有涉及配额细分的诉求,也就是说“一刀切”的问题在未来半年还将持续。
  商务部和工信部的相关人士均对记者表示,既有的出口配额制度是经过多年磨合形成的,虽有弊端,但马上就改并不容易,“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案之前,延续旧有的制度是合理的。”
  强势监管
  国家对稀土的整治始终沿用从减产入手的模式,在业界看来,中国稀土生产长期过剩导致了“稀土卖出白菜价”的结果,当前,国内稀土资源产能达到20万吨,远远大于市场需求的10万吨。
  实际上,从2006年“指导性计划”改为“指令性计划”之日起,中国稀土生产就踏上了“计划时代”的旧途,也意味着国家对稀土开采、冶炼的掌控决心愈发强烈。
  然而,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计划手段”并未控制住稀土生产环节的混乱局面,其后的2007年、2009年,国内稀土产量均大幅超过当年的指令性计划指标,2007年的超标幅度达到50%,2009年则超过市场需求的50%,国家意图以“限产”拉升稀土价格的努力宣告失败。
  与此同时,南北方均存在私挖滥采、疯狂偷矿的现象,与之相联系的就是猖獗的稀土走私犯罪。从近两年海关查获的稀土走私大案可以看出,国内正规企业的减产行动导致了非法活动的日益猖獗。
  企业的逆势而行和行业的乱象让国家痛下决心,稀土行业终于在2010年迎来了一次“惊天动地”的变革。从2010年5月开始,生产整顿、储备开局、企业重组、制度修订、配额削减等涉及稀土行业方方面面的政府行为轮番登场,原先惯了管理部门“雷声大、雨点小”的地方企业真正感受到了政策的杀伤力。
  “一个《稀土行业准入条件》,一个《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两者淘汰的企业数量就在60%以上,未来稀土行业必然是一个新的格局。” 北京有色金属设计研究院原副院长王国珍表示,2010年的政策是全方位的整顿,不再是集中于某一个环节,生产、销售、应用都被纳入整治范围,稀土行业面临一次根本性的改变。
  中央政策强势整治小企业的背后是中央企业的整装待发。9月,《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将稀土列为工作重点,五矿、中铝、中色等涉足有色金属领域的大企业纷纷加快了在四川、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稀土资源丰富的省区攻城略地。
  若《稀土工业发展的专项规划(2009-2015年)》提出的“冶炼分离企业由100家减为20 家”的目标顺利实现,届时中国稀土行业的竞争格局将由“春秋”转入“战国”。
  有业内分析人士分析,伴随央企染指稀土,地方政府与外来“央企大鳄”的博弈也将不断上演,可以佐证的是,近期,内蒙古、湖南、广东、福建等省区均已出现了稀土行业的龙头企业,未来央企与地方政府国企的较量还将继续。
  软肋乍现
  无论是内部整治,还是严控出口,在业内专家看来,2010年国家关乎稀土出台的任何政策都被认为是中国掌控稀土话语权的开始。
  对于国际社会来说,“中国买什么什么贵,中国卖什么什么便宜”似乎成了铁律,被各国列入战略性资源的稀土则有望改变这一局面。
  一年过去了,世界稀土价格因为中国减少供应而大幅攀升,许多产品相比2009年,同比价格翻番,例如,今年9月30日,上海金属钕现货市场价格达到316500元/吨,比2008年12月份增长224.6%。
  中国在稀土产品的定价权上似乎已经夺回了话语权,但美国《华尔街日报》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中国出口了2.336亿美元的稀土金属,而日本的出口额为2250万美元,仅次于中国。而日本的稀土资源基本都来自中国,其在深加工技术上领先于中国,许多产品最后被卖回了中国,价格则翻了数十倍,乃至上百倍。
  因此有评论指出,资源优势并不一定意味着“话语权”,决定稀土产业格局的除了资源和产量外,技术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经过这一轮的整治,行业格局应该会好转,但我们在应用上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这个急不得,该走的路还要去走。” 南京稀土应用研究会副理事长王仲山说。
  目前的现实是,稀土应用行业的核心专利技术,包括号称稀土三大领域的永磁电机、储氢材料、发光材料产业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美日等发达国家手中,中国的市场繁荣建立在巨额的专利费之上。
  行业的混乱可以用铁腕治之,但应用行业的发展滞后,却是行政命令难以短期改变的。11月底,日本媒体称中国已经恢复对日本供应稀土,原因是“稀土禁运”致使日本出口中国的高科技产品锐减,中国的行为“得不偿失”。
  最新的消息称,日本第三大综合商社住友商事将大举出资美国加利福尼亚最大的稀土矿商Molycorp,2011年春可调配稀土约2000吨,2012年进口数量有望增至3000吨,约可满足日本稀土年间总需求的10%,日本企业此举被视为对冲中国持续减少的出口配额。
  其实,日本和韩国早就开始在中国以外寻求新的稀土供应地,哈萨克斯坦、越南、蒙古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都与其有过接触。虽然,未来两年日韩等国的稀土绝大部分依然要靠中国供应,但全球稀土市场多样化的趋势已是势不可挡。
  “中国在资源上的绝对优势维持不了多少年,如果我们在技术上不能突破,以后将面对更复杂的国际环境。”一直为稀土应用奔走的包头稀土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助理安四虎对当前的形势并不乐观。
  而目前,各地纷纷效仿包头设立稀土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做法也广受质疑,在很多人看来,包头已经犯下了类似中国汽车业的错误,即资源并没有换来国外的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还是要靠自己,资源能换来技术,但是不是核心技术就不一定了。”市场人士对记者表示,中国要成为稀土技术和稀土高端产品输出国还需要时间,资源优势、配额管理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世界稀土格局。
wyh20050305

10-12-24 23:28

0
稀土协会成立在即 “九龙治水”仍难变
2010年12月24日19:36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方辉 

  稀土行业形成的多年“混战”即将终结,一个筹备多时,职能为对内整合、对外谈判的国家级稀土协会即将成立。
  日前,《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业内期待已久的中国稀土协会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基础筹备工作,在2011年两会前后成立。届时,中国稀土行业在对内、对外时有望用一个声音说话,此前的企业各自为战的局面将有望好转。
成立在即
  “协会筹备的基础工作包括选择会员单位、章程制定等已经全部做完了,至于什么时候成立,要看工信部和民政部的审批进度。”12月8日,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巡视员王彩凤对记者表示,中国稀土协会是国家一级协会,最后还需要报国务院审批。
  上个月刚刚退休的王彩凤此前一直主持中国稀土协会的筹备工作,目前依然参与筹备稀土办公室的工作。她表示,中国稀土协会成立后,会在企业和政府之间搭建桥梁,并协同配额管理等方面工作。
  11月上旬,中国稀土学会秘书长林东鲁在福建龙岩也向媒体证实,中国稀土协会会长人选已确定,协会将很快成立,届时,中国稀土学会与中国稀土协会,将作为中国稀土产业的“一体两翼”,共同维护稀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实际上早在2010年7月,中国稀土协会的申报材料就已经获得工信部的批复,但由于会长人选一直没有选定,拖到现在才进入最后程序,最快年内有望成立。”工信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由于属于国家一级协会,并且主管部门为工信部,这就使得中国稀土协会具有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类似的地位和作用,而比同属有色金属的铜、铝、铅、锌等元素的行业协会高一级。
  混乱局面有望好转
  据了解,中国稀土协会志在改变行业分地区、企业集团各自为战的散乱局面,将大小稀土企业组织起来,用一个“声音”说话。
  其职能分为内外两类,对内为企业提供生产指导、市场调研、行业管理、中介服务、贸易摩擦预警、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等;对外成为联系企业与政府的桥梁。在国内外市场上,还会为出口价格、出口配额等提供政策参考。另外,企业在国外发生贸易摩擦时,这个协会还能帮助企业谈判。
  2010年以来,每当中外因稀土发生纠纷时,国际舆论都会将矛头指向中国政府,由于没有行业协会的缓冲,中国政府屡屡被扣上干预市场经济、违反世贸规则的帽子。这一局面有望在中国稀土协会成立后得到改观,该协会将代表中国稀土行业与国外企业协商谈判。
  包头稀土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助理安四虎认为,中国稀土协会不仅能代表中国稀土企业界在国际贸易中发声,还能代替政府做很多事,“在处理配额问题上,行业协会能出面交涉,不至于把我们的政府直接推到前台。”
  四川汉鑫矿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娜对记者表示,由于全国性行业协会的缺失,没有统一的市场协调机制,各省在同类产品市场上的内耗也使得行业利益受损,“如四川就与内蒙古在轻稀土领域存在恶性竞争,最终使整个行业利益受损,尤其是面对外商的时候,给了对方可乘之机。”
  “国家政策要直接传达到一个一个的中小企业,没有组织和动员,也没有一个缓冲,地方企业很难落实政策。”身为企业家的魏娜同时也是四川稀土行业协会常务理事长,对于行业协会的好处,她表示深有体会,“企业的自律性比较差,尤其是在限产、污染物排放等方面,如果没有一个行业组织去帮助约束,会出现混乱局面。”
  谨慎乐观
  虽然中国稀土协会的内外职能会给中国稀土行业带来新的希望,但很多业内人士对于中国稀土协会即将发挥的作用保持谨慎乐观。
  如今,稀土行业已经形成了各部共管的格局,即国家发改委制定宏观政策、国土资源部主管采矿指标、工信部主管生产总量指标、商务部主管出口配额的机制,另外还有海关、财政部等相关部委参与管理。
  但由于涉及稀土管理的多个部委各司其职,又缺乏一定的协调,业内称之为“九龙治水”。不过2010年年初,由工信部牵头,国土资源部、商务部、海关、财政部等相关各方已经建立了“稀有金属部际协调机制”,各部门的稀土政策有了协调的平台,政策出台趋于一致。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稀土协会是工信部主管下的民间组织,对其会员企业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约束作用,但对整个行业的政策走向并无决定权。而且,其对“九龙治水”的管理格局也难以干涉。
  南京稀土应用研究会副理事长王仲山认为,在行业组织建设的同时,还应该进一步集中管理部门的职能,彻底改变多头管理的局面。不过,工信部相关人士对此并不看好,他对记者表示,虽然“稀有金属部际协调机制”被称为是“吵架平台”,“但至少最后出来的政策文件是一致的,没有再出现以前那种文件、指标打架的现象。”
  但要指望成立一个超越,甚至是凌驾于各部委之上的稀土管理机构或机制改变现实不太可能,“即便是现在,部际协调机制也是覆盖整个稀有金属领域,并非为稀土专设,稀土重要,但毕竟是一个小行业。”上述工信部相关人士说。
wyh20050305

10-12-24 11:07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你说对了~~,A股就是这样滴```
wyh20050305

10-12-24 11:01

0
wyh20050305

10-12-24 10:58

0
fuel

10-12-23 12:40

0
小涨涨人气就旺成这样.
还得跌.
涨涨,缩量,再涨涨,再缩量.
继续寻底吧
沙粒

10-12-23 12:08

0
259必站稳100块,必须的。
职业散手

10-12-23 12:05

0
4个字:白日做梦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