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d
0
转载 http://blog.qq.com/qzone/622006656/1267152478.htm
那么什么是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呢?
DC是一类具有典型树突状形态、膜表面高表达MHC-Ⅱ类分子、能移行至淋巴器官和刺激初始型T细胞增殖活化的细胞。是已知的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s, APC),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直接激活初始型T细胞的APC。
一般情况下,肿瘤发生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机体的免疫力下降,而是免疫系统不能有效地将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区分开,导致免疫监视缺失。树突状细胞(DC)可以打破这种状态。
使用相应的肿瘤特异性抗原在体外进行免疫冲击,树突状细胞对肿瘤抗原有效地摄取,使其成为肿瘤抗原致敏的、具有强大的免疫激活功能的抗原递呈细胞。
DC细胞使T细胞被充分激活,产生大量的肿瘤杀伤性淋巴细胞,对肿瘤组织产生特异性杀伤作用.
DCs+T细胞结合,可分泌大量的IL-12,主导TH1型免疫应答,有利于肿瘤的消除.
理论上DC细胞可以产生永久性的免疫记忆细胞,发挥着长期的免疫监视作用,避免肿瘤复发。
多种肿瘤标本的淋巴结中发现:有肿瘤转移的淋巴结中均没有树突状细胞表达。有树突状细胞的淋巴结中没有肿瘤转移。
动物实验表明:接受DC治疗的动物中,几乎都产生了特异性的免疫应答。
生物治疗与目前肿瘤治疗的三大常规疗法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它与手术、放疗、化疗三大治疗方法有明显的互补性。它通过识别肿瘤抗原对肿瘤细胞进行攻击,尤其是可以杀灭肿瘤干细胞,可以有效的防止肿瘤复发。它明显的补充了常规治疗方法的的不足,尤其在防止肿瘤复发方面有着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效果。研究表明放疗和化疗只能把肿瘤细胞杀至90亿个,对这个数量级以下的肿瘤疗效欠佳,人的自体免疫力则只能清除106以下的肿瘤细胞,对60—90亿这个数量的癌细胞放化疗则无能为力,而生物治疗可以对这个数量级的癌细胞有着极好的疗效。DC+CIK治疗可将抗肿瘤的数量级提高到100个亿个以上。
0
默默投资6年 新技术或转让
可以说,APDC项目是一只能生产金蛋的“金鸡”。然而对于这样一只“金鸡”,海欣股份并没有浓墨重彩地加以突出。
记者致电董秘陈谋亮希望了解更多信息,对方在听明记者来意后却声称“由于证监会要求,公司不会接受媒体和投资者的访问。”
海欣股份在2009年年报中曾披露:“公司持股51%的海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家一类新药抗肿瘤药三期临床已通过国家药监局组织的专家论证,批文正在审批之中。该企业经过努力,获得了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基金近500万元。”
2008年年报中,公司这样表述:“上海海欣生物技术公司正在开发的国家一类抗肿瘤新药已完成二期临床,三期临床申请报告已上报国家药监局;三期临床实施的计划正在抓紧论证之中。”
以上短短两段话,就是公司对于该项药物研发情况所披露的最详尽信息。至于药物疗效、治疗原理、研发时间、投资总额等信息,公司从未公告。
在查询时何莉莉才透露,海欣生物技术是海欣股份的子公司,持有49%股权的另外一大投资者,是位于杭州的一家非上市药企。海欣生物技术于2004年就介入了该研发项目的投资,并且100%拥有相关技术,目前已为此项目投入了近3000万元。
何莉莉介绍,目前公司正在等待三期临床批文,一般药物在取得此批文后还需要2年以上的临床试验时间,试验结果出来后才可申请最终的生产批文。而公司目前将精力放在获取三期临床批文上,没有考虑后续工作如何进行,并且不排除出让该项目的可能。
已经默默耕耘了6年之久,投入的研发费用也在3000万以上,海欣股份真的会将这只“金鸡”转卖他人吗?一位分析人士指出,面对供不应求的抗癌药物市场,这样的行为和自己生产销售相比,似乎有杀鸡取卵的嫌疑。而公司业绩一向不佳,APDC如能顺利上市销售将为公司带来“重生”的机会。
另一位业界人士则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通常,非医药类企业出让医药项目的目的是集中主营业务,然而海欣股份的医药板块已占据很大比例,此时走收缩战略似乎并不合理。不过鉴于这个项目已经投资了6年且迟迟 “不下蛋”,未来漫长的等待可能会令公司耐不住性子。
这位业界人士还提醒,药物研发时间及生产销售前景的不确定性较大,投资者需要谨慎。
0
公司目前在研项目中有三项为市场所急需的国家一类新生物制品,它们是抗原致敏的人树突状细胞肿瘤治疗制剂、新型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性 DNA 疫苗、基因工程胸腺素以及艾滋病治疗性疫苗。抗原致敏的人树突状细胞是针对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而开发的新一代治疗性肿瘤制剂。对原发肿瘤、转移癌有明显的疗效;对于手术后的恶性肿瘤患者的残存肿瘤细胞的清除,预防肿瘤的复发有明显的作用且副作用小。该项目是国家 863 计划资助形成的产业化项目。该项目是我国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被批准进入临床研究的树突状细胞项目。已获国家科技部“十五”重大专项基金的资助,并己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新型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性 DNA 疫苗为国家“ 973 ”规划项目,主要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己被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领导小组认定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并己经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抗原致敏的人树突状细胞肿瘤治疗制剂
转让
DNA 疫苗为国家“ 973 ”规划项目,主要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己被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领导小组认定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并己经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目前比较出名的是广药的dna疫苗进入1期临床,海欣生物的dna疫苗呢?是否已转让?
公司似乎存在隐瞒重大事项和财务嫌疑
0
关于上海海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海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由上海海欣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杭州浙大康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高科技企业公司注册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主要从事生物技术、生物制品的研究、开发、应用、生产及相关的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3000万元。
0
曹雪涛
工作医院 :浙江大学免疫学研究所
职称 :主任医师 教授
研究方向 :肿瘤的免疫治疗与基因治疗的应用研究;免疫识别与
曹雪涛院士:
1964 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免疫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 973 免疫学项目首席科学家,“十五” 863 计划生物技术与现代农业领域专家
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
0
王建莉教授:细胞与分子调节课题组
组长:王建莉教授, 博士生导师 医学博士,浙江大学免疫系主任,浙江大学免疫学... 浙大紫金港校区医学院科研楼B803,杭州市余杭塘路388号
是否为同一人?
0
杭州浙大康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于2001年12月28日在杭州工商注册,董事长王建莉,主要经营技术开发,咨询,服务,转让,培训:生物制药,医药中间体,基因,医用试剂,生化试剂,公司的办公地址设在文三路199号一号楼222室,在职员工10名,欢迎广大客户前来参观指导基本资料
单位名称: 杭州浙大康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 杭州文三路199号一号楼222室
董事长: 王建莉
企业类型: 股份有限公司
工商登记日期: 2001-12-28
邮政编码: 310012
座机电话: 0571-87217151
注册资本: 50(万元)
员工数量: 10(人)
企业认证:
网址: http://www.gold-times.com.cn/hangzhou-i152107.html
主营产品: 技术开发,咨询,服务,转让,培训:生物制药,医药中间体,基因,医用试剂,生化试剂
0
杭州浙大康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于2001年12月28日在杭州工商注册,董事长王建莉,主要经营技术开发,咨询,服务,转让,培训:生物制药,医药中间体,基因,医用试剂,生化试剂,公司的办公地址设在文三路199号一号楼222室,在职员工10名,欢迎广大客户前来参观指导基本资料
单位名称: 杭州浙大康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 杭州文三路199号一号楼222室
董事长: 王建莉
企业类型: 股份有限公司
工商登记日期: 2001-12-28
邮政编码: 310012
座机电话: 0571-87217151
注册资本: 50(万元)
员工数量: 10(人)
企业认证:
企业人气: 第1次被浏览
网址: http://www.gold-times.com.cn/hangzhou-i152107.html
主营产品: 技术开发,咨询,服务,转让,培训:生物制药,医药中间体,基因,医用试剂,生化试剂
0
上海技术交易所技术供给项目信息登记表
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编号S06001711
项目名称肿瘤治疗用抗原致敏的人树突状细胞
行业分类医药、生物制品
项目推荐热点项目最难招标项目
项目状态
批量生产高新技术成果
项目概述成果简介:
肿瘤治疗用抗原致敏的人树突状细胞(APDC)是针对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开发的新一代治疗性肿瘤疫苗。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是机体免疫的始作俑者,处于启动、调控、并维持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利用负载肿瘤抗原的树突状细胞作为瘤苗,能有效打破机体对肿瘤的耐受,激活T淋巴细胞,杀伤并清除肿瘤细胞。
本项目是我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国内唯一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入I期临床的树突状细胞项目,从制备工艺、检定标准、申报项目、临床试验方案等各个层面上均具有很强的创新性。
创新内容:
1、 肿瘤抗原制备工艺的创新:本项目采用全新的肿瘤抗原的制备工艺(已申报专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的效率,提高了疗效。
2、 检定标准的创新:制定了我国第一个人树突状细胞治疗制剂的制造与检定标准,该标准通过了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的审定。
3、 培养工艺的创新:在诱导树突状细胞的关键性因子的使用上,采用了具有较好性价比的组合培养方案,降低了树突状细胞的培养成本,简化了制备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
4、 体外保存工艺的创新:采用了创新性的树突状细胞的体外保存工艺,研制了人树突状细胞的专用冻存液(已申报专利),解决了临床试验中树突状细胞的冻存问题,并通过了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的认定,该冻存液具有成本低、毒性低、复苏效率高等特点,适用于多种体细胞的体外保存。
树突状细胞(DC)治疗恶性肿瘤作为一种细胞治疗方法,对其所作的研究和临床试验结果都表明,此方法是目前采用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最佳方法。本项目有如下优点:
1、 几乎可以应用于所有的肿瘤患者
2、 对原发肿瘤、转移肿瘤均有明显的疗效
3、 对于手术后的恶性肿瘤患者的残存肿瘤细胞的清除,预防肿瘤的复发有明显的作用副作用小,目前仅发现有轻度发热的副作用。
APDC是本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863”项目成果的产业化项目,是由本公司与第二军医大学、杭州浙大康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合作和转让而形成的产学研项目。2001年底完成了临床前研究,并通过了国家药品审评中心的新药审评,2002年4月获得了一类国家新生物制品的I期临床试验批文,是我国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批准进入I期临床试验的树突状项目,目前该项目已进入I期临床试验后期,预计2003年6月底将完成I期临床试验并申报II期期临床试验批文。
产业化方面,本公司业已应用树突状细胞治疗癌症的技术及方案与两家医院签订了使用APDC治疗癌症的合作协议。
树突状细胞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癌生物制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为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必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现在每年新发生癌症人数约160万人(未包括现癌症患者),假设有10%(保守估计)患者应用树突状细胞治疗,每位患者平均治疗六个疗程,费用约为24000元,则每年约有1600000×10%×2.4万余=38.4亿元的市场。
关键技术
技术指标
投资金额
0.0万元人民币
回报周期0年
合作方式整体转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