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件马甲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经济学家梁小民:应对通胀根本是提高挣钱能力
2010年11月11日 16:44北京晚报
昨晚,央行决定从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前一天,面对美联储二次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引发的热钱流入,为防范跨境资本流动带来的金融风险,中国政府公布了“增加对银行按收付实现制计算的头寸余额实行下限管理;下调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来料加工收汇比例,严格办理待核查账户资金结汇或划转手续”等新举措。同是前日,央行副行长马德伦公开否定了“数额高达43万亿的货币超发是物价大幅上涨的元凶”这一观点:“当前一些人采用M2(广义货币供应量)减去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来计算,认为中国的货币超发,会出现高通胀,这种计算方法是不科学的。经济增长意味着货币增发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
一连串的经济事件伴随着那些平常我们并不熟悉的专业名词,正在强烈震荡着普通人的生活,货币发行、热钱流入、金融风险……我们该怎么办?专家对老百姓提出最朴素的建议——多挣钱。
美国货币发行量过多,
热钱就会流入国内市场
现在,中国人也不得不担心大洋彼岸美国印钞机的加速转动了。11月4日凌晨,美联储宣布推出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人们担忧,美元的超发会导致热钱大量流入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进一步加大通胀风险。
记者:美联储“印钞”,对我们国内的老百姓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梁小民(著名经济学家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美国货币发行量过多,“热钱”就会流入国内市场,它的一个严重后果是引起资产价格膨胀,资产价格现在主要就是指地产和股市。所以对于楼市国家虽然做了很多调整,但是房价仍然很难下跌,而股市则可能上扬。
记者:有观点认为,资产价格上涨尤其是股市上涨对老百姓而言反而是件好事?
梁小民:资产价格上涨是好事?其实热钱进入后,资产价格的上涨对老百姓的实际影响不大。因为普通百姓手里能有多少可以变现的资产?这个增值没有实际意义,尤其是对大多数中低收入阶层。比如房子吧!北京老百姓有的通过房改能在二环里有一套房子,现在涨得很厉害,但是你会卖了吗?再比如股市,进入股市的人毕竟还是少数;还有黄金、文物的价格现在都在上涨,但是有多少人能投资黄金、参加拍卖?
另一方面,资产价格的上涨会进一步带动通胀。大多数老百姓分享不到多少资产价格膨胀的收益,反而必须要承担物价上涨的后果。比如现在资产价格上涨,房价高了,很多在北京租房住的打工者,得不到任何好处,反而要“享受”随之上涨的租金。
M2直接减去GDP并不准确
本月初,一则认为“43万亿人民币引发通胀”的媒体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重新在阳台上囤起大白菜的人们,似乎找到了物价不断高升的症结所在,坊间指责不断。然而,随即有经济学家指出,43万亿是一个错误的计算结果,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一个存量指标,而GDP是一个流量指标,并不能通过两者的直接减差,得出货币增发的具体数额。
记者:如果用M2减去GDP的计算方法并不科学,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判断货币是否超发呢?
梁小民:直接相减不准确。衡量货币是否超发的标准,的确是和GDP做对比,可以通过两者的增速来判断。如果GDP增长了10%,货币量也增长了10%,这就是正常的。我们现在人民币存量折合成美元的话,已经超过10万亿,是GDP的两倍,显然是超发了。
记者:有观点认为,如此大规模的货币量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形成的,而货币的增加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必须?
梁小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算起的话有点早,我们最近一次就是2008年。2007年之前,中国经济就一直处在过热的状态,也就是流动性过剩,当时政府也出了一些政策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到2008年,碰上了金融危机,当时又执行了一次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之前的流动性过剩还没有解决,又大规模增发了一次货币。
记者:您在2009年曾经预判过,2010年物价会大幅上涨,当时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梁小民:这个判断主要是基于2008年以后大规模的投资。
批注
一旦10月CPI继续上涨,年内就可能再次加息,同时央行有可能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
央行10月加息后,中美两国的利差已进一步扩大,如果再次加息势必会更大。而且美国继续推行量化宽松政策,就会导致更多热钱通过套利交易牟取利润。加息初衷是有利于控制通胀预期,防止形成资产泡沫,但也许会导致新一轮短期资本流入,更大程度地增加通胀压力与资产价格上涨压力。
——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赵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