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深刻,有境界!
0
有的股票也是呆鸡一样
其实也是做好了准备
0
向往
0
呆若木鸡
【花荣2007-11-13 20:35:45】
有位姓花的先生替一位有多动症的老板养鸡,这些鸡不是普通的鸡,而是要训练好去参加炒股比赛的斗鸡。
花先生才养了10天,老板就不耐烦地问:"养好了没有?"老花答:"没好,现在这些鸡还很骄傲,自大得不得了,认为自己波浪数,看图形的技术不错。"
过了10天,老板又来问,花先生回答说:"还不行,它们一听到声音,一看到黑马影子晃动,一看到有股票涨停,就惊动起来。"
又过了10天,老板又来了,当然还是关心他的斗鸡,花先生说:"不成,还是目光流动,盛气凌人,性子急,见不得大盘有一点上涨征兆。"
10天后,老板已经不抱希望来看他的斗鸡了。没料到老花这回却说:"差不多可以了,鸡虽然有时候会啼叫,可是不会惊慌了,看上去好像木头做的鸡,精神上完全准备好了。其他鸡都不敢来挑战,只有落荒而逃,选股和选时机也很准。"
这便是"呆若木鸡"的出处。
原来,呆若木鸡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其实可以斗,可以应战,可以吓退群鸡,炒股票是能赚钱的。
活蹦乱跳、骄态毕露的鸡,手乱伸,不是最厉害的,而是笨的表现。
目光凝聚、纹丝不动、貌似木头的鸡,才是武林高手,根本不必出招,就令敌人望风而逃,银子花花的涌过来。
木鸡难得,养鸡人知道。武林高手难求,股市江湖人也知道。
"望之似木鸡",这是斗鸡追求的境界。不是骄气,呆气。外表的活泼、逞强、伶俐,都是好的,但是还不够,还需要不断地磨练,把浮躁和妄动收敛起来,把力量凝聚于内,看似呆呆的,无啥稀奇,可是那些存心挑衅、争先恐后的斗鸡,碰到一动不动却内蕴真气的木鸡,却根本不得近其身,对方还未出手,自己先就吓破胆了。
呆气难得,英雄气难得。炒股没啥难的,关键是出手要准!
"飞扬跋扈为谁雄",固然是一种英雄豪情,然而真正的技斗者,经历多年的淬炼,最终才说:"差不多可以了。"
动如风,不动如山,动与不动都是力量所在。
骄气、盛气,似乎是斗鸡的基本条件,而呆气才是可以克敌制胜的内在力量。
股市是投资的场所,不是消费的场所,更不是高消费的场所。有许多投资者,买股票犹如逛商场,进赌场;花钱如流水,输钱如流水,尤其长线贡献者更是这样。因为投资是需要在合适的时机拿回自己的投资回报的,而消费是把钱给了别人就不再拿回来了。
再强调一下:股市是投资的场所,大家来股市是来投资的,不是来消费的!
到目前为止,您的炒股方法是在投资?还是在消费,或者高消费?很多股市中人,不应该被称为股市投资者,而应该被称为股市消费者,看过《操盘手》的读者应该明白这个道理的?
非常希望,博友们早日由股市消费者,变成股市投资者!
0
心向往之
0
木鸡只所以呆,是因为已经成竹在胸,做好了应付一切的准备。所以“呆”是一种高级境界。要想赚钱,也得刻苦一点,像木鸡一样,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在通透技术面后,还得熟知基本面;在技术面和基本面融会贯通后,还得修炼心性,不断提高思想境界,达到“呆”的程度。唯其“呆”,才能过滤小波动,捕捉大机会;唯其“呆”,才能对主力资金的骗线视而不见,对短期的涨涨跌跌莫不关心;唯其“呆”,才能避免频繁操作、反复止损带来的损失,名利被反复无常的市场所伤害;唯其“呆”,才能透过现象,看到实质,解析人性,通达世情。高风险行业其实并不比72行中任何一个行业更容易成功,相反难度更大,脱颖而出的概率更小。许多高智商的人物,一来到期、汇、股市,就变得非常愚笨。所以拥有聪明的头脑是远远不够的,心性的锤炼,最终决定了投资的成败。
0
呆的前提是有真本事,呆乃装糊涂也,而非真呆,^_^
0
赞同
0
今天第2次看见别人提到“呆若木鸡”这个成语啊,解析的很到位。
学,推荐。
0
推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