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院士建议我国财政政策向航空发动机产业倾斜

10-11-01 17:02 2921次浏览
Technology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内容提要:航空发动机是衡量一个国家动力研发、制造水平的关键领域,是大国实力的重要标志,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军事价值和政治价值。我国已成为具有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能力的少数国家之一,但与西方先进国家相比,差距仍十分巨大,与我国的国际地位也不相适应。为加快振兴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实现航空发动机产业的科学发展,建议:将航空发动机列为构成国家实力基础和我国军事战略的核心技术,制定长期发展规划;统筹资源加强航空发动机预先研究、基础研究和技术验证工作,打好技术基础;加大对航空发动机产业的政策倾斜以及研制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源投入。

  建议全文

  关于加快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发展的建议

  航空发动机是大国实力的重要标志。航空发动机具有技术密集度高、军民融合性强、产业带动面广等特点,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军事价值和政治价值。因此,西方少数发达国家长期以来一直将航空发动机列为优先发展的产业,并对外实行严密封锁政策。目前,能够独立研制航空发动机并形成产业规模的国家只有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技术和商业优势的只有美、英两国,并且已经形成了全球范围内高度垄断的态势。

  西方发达国家始终通过倾注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保持其在航空发动机产业的领先地位,并以此确保大国地位。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世界航空发动机技术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以美国为代表的航空发达国家更是引领了当今世界航空发动机的发展方向。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周边的日本、印度等国也正在不惜代价通过国际采购、合作等渠道获取航空发动机高技术,加强本国实力,并以此作为扩大其在国际社会话语权的实力基础。

  从发达国家航空发动机产业发展的历程看,体现出以下两个主要特点:

  一是将航空发动机产业视为保持大国地位的核心。美国政府从未放松过对航空发动机技术的控制,不仅对我国保持封锁,甚至在某些核心技术上也对其欧洲盟友实行“禁运”。在未来10年到20年,航空发动机产业仍然占据了美国国防科技战略的核心位置。英国在组建空客公司的过程中,可以放弃飞机整机的研发与制造,却始终牢牢把握航空发动机不放,甚至明确立法阻止英国航空发动机巨头罗罗公司超过15%的股权落入外国投资者手中。同时,发达国家还在人力资源方面实行看不见的封锁,不仅限制其他国家人员进入航空发动机核心研制领域,而且限制本国相关人才向国外转移,以此来保持产业实力。

  二是国家对航空发动机产业进行长期、稳定的投入。西方国家的经验表明,一项新的发动机关键技术从开发到应用大约需要10年的时间;一型先进航空发动机,除了基础研究、预研等费用外,国家直接投入的研制费用大致在20亿美元左右(如法国的M88-Ⅱ为16亿美元,美国的F119为26亿美元,且均不包括转入型号研制之前的预研经费投入)。以美国为例,仅IHPTET一项预研计划就可以持续长达17年之久,总投资高达50亿美元,相当于我国20年发动机预研总投入的6倍。

  美、英、法等国一直按照“预研先行”的思想,通过国家长期、稳定的大力支持和投入,实施了多项超前于具体型号的中长期研究计划,它们都是纯粹的综合性技术研究计划(如IHPTET、VAATE、ACME、AMET等);通过政府与工业界联合投资,实施了多项短期专项研究计划(如CIP、EMDP、LCF、HCF等),为发动机研制提供了充足的技术储备,降低了工程研制的技术风险,缩短了研制周期。正是因为这种长时间的巨额投入才保持了美国在航空发动机产业的领先地位。

  我国已成为继美、英、俄、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走上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道路的国家,但与西方先进国家相比,差距仍十分巨大,与我国的国际地位也不相适应。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持之以恒的发展国策、战略规划和足够的资金支持,航空发动机产业基础薄弱,技术和产品研发少,人力资源缺乏,发展后劲不足。目前的产业基础已经很难支持开展面向未来的许多关健性、基础性和前沿性技术研究工作。为此,从国家层面采取切实措施,彻底扭转航空发动机的被动局面已经迫在眉睫。为加快振兴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实现航空发动机产业的科学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建议一:从国家的层面将航空发动机列为构成国家实力基础和我国军事战略的核心技术,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将加快航空发动机发展作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列入“十二五”计划,加大投入,先行发展。

  振兴航空、动力先行。建议将航空发动机产业作为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列入国家和国防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作为国家科研重大专项纳入“十二五”计划,注重形成有梯次的航空发动机谱系化产品,尽可能地涵盖我国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对航空发动机的需求,经过若干个“五年”计划加大支持力度。同时,由于航空发动机研制难度大、周期长,建议将航空发动机研发与具体军民用航空器研制项目分离,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制定详尽、专门的航空发动机研发长期规划,并保持政策的延续性,给予航空发动机产业长期、稳定的支持,并先行发展。

  建议二:统筹资源加强航空发动机预先研究、基础研究和技术验证工作,打好技术基础。

  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基础性研究、技术储备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议在国家层面,由有关部委牵头,航空工业部门具体实施,在涉及航空发动机核心技术的预先研究、基础研究和技术验证等方面统筹安排资源。尽快组织研究、选择具有普遍制约作用和重大潜在应用价值的基础性技术予以超前安排、持续研究和深入探索,并同步开展配套的技术条件保障设施的建设,为掌握关键技术和早日实现工程化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建议三:国家产业和财政政策对航空发动机产业予以必要的倾斜,加大研制的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源投入。既要客观认识到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投入不足的现状,又要结合我国国力现状加大对航空发动机产业的支持力度。建议在国家层面统筹协调政府、军队、企业、社会等多种渠道的资金和资源,在航空发动机产品、技术、研保、基础等多个方面有选择、有重点地扩大投资,并逐步根据国民经济和国家整体实力增长情况,结合航空发动机产业发展长远规划,持续加大投资力度,最终形成多方位、大力度的投资,真正扭转落后局面,使我国的航空发动机产业与国家实力和地位相当。同时,要充分重视人力资源投入力度,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才战略,在对航空发动机产业的资金投入中,专门划拨适当比例并辅以相应政策支持人才培养和引进,以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水平、有创新力的管理、技术和技能人才队伍。(尹泽勇院士 高正红教授)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18)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天涯明月216

10-11-02 09:41

0
0738好
kelvingtiggm

10-11-02 09:21

0
群情激动啊,呵呵。
893主要的看点还是整合和资产注入,这是业绩爆发性增长的最主要原因,也是其目前高市盈率的主要支撑。
其他的概念炒作纯属扯淡,关键还是要落实到业绩上来。如果完成资产整合,893年复合增长率应在20-30%之间,详见各大券商调研报告,这里不再累述。那么在以前尘埃落定之后给予30倍这样的PE估值,我想也差不到那里去。君不见GD通用动力的PE不过是10几倍,当然,人家已经比较成熟,过了高速发展期。
如果年复合增长率在20-30%,那么A股市场中确实还是有不少消费垄断的股票存在,如云白,张裕,恒瑞等,虽说893发动机垄断,但也不能估值高于消费垄断吧。呵呵。
再者,中兵光电的老总李保平也说过,任何一个军工行业都是周期性的。
各位还是安心的看数据看报表,这样做到手中有股,心中不慌。呵呵。
Technology

10-11-01 22:10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你别说,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材料绝不会是宝钛生产的,以后也不会
反导

10-11-01 22:07

0
没有456的材料,想搞成?
Technology

10-11-01 22:03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你这种心态不适合买893。
38元的股价在你眼里是不是很高?
navyye

10-11-01 20:35

0
老黄历都翻出来了,让人上套不成?
禧禄

10-11-01 20:35

0
公司研讨太阳能项目如何做大做强推进产业化进程
记者 李钧 
 
  公司太阳能发电研制生产中心通过技术创新,目前已掌握了太阳能热发电的核心技术,并以其精湛的航空动力技术,精心打造出太阳能热动力及其发电装置,填补了国内碟式斯特林太阳能发电装置的空白,并力争在2011年开始建设碟式太阳能热电站。
  为加快太阳能项目发展,更好地解决研制生产中的相关问题,加快研发进度,早日完成太阳能发电装置研制任务,快速推进产业化发展,日前,公司就太阳能项目如何做大做强推进产业化进程展开深入研讨。公司副总经理蒲秋洪、副总工程师郭玉贵,以及公司计划发展部、证券投资部、法务部、生产部、质量部、人力资源部、设计所、技术中心、工具厂等单位和太阳能发电研制生产中心有关负责人等参加了研讨。
  研讨前,太阳能发电研制生产中心负责人就斯特林太阳能发电项目概况、任务与目标、措施以及太阳能热发电的应用领域、立项情况、重点技术方向、管理模式等进行了汇报与说明。
  公司副总工程师郭玉贵主持了研讨会。他说,成立太阳能发电研制生产中心是公司的一项重大决策,我们要充分利用资本、技术、人才优势,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在充分挖掘内部潜力的同时,学会借力发展,为实现碟式太阳能发电产业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与会人员围绕如何推行项目管理,强化计划工作;如何加快研发进度,快速推进产业化发展;如何有效地进行质量控制;如何有效地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如何解决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如何调动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如何借力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
  研讨中,公司副总经理蒲秋洪针对太阳能项目发展现状指出,在公司调整产品结构、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我们必须突破旧的管理体制和旧的思维模式,革除旧的分配制度和用人机制,从体制机制上重新思考定位,集中现有资源优势,加大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力度。特别是现在就要加快启动市场工作,以市场为导向,牢牢抓住市场这个“牛鼻子”。他说,太阳能项目来之不易,是高起点、大难度的项目,公司非常重视,并对它寄予厚望,快速推进太阳能项目的产业化发展,对公司非航空民品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个项目技术难度大、市场壁垒高,而且研发合作单位众多,所以这个项目无论在设计、制造、试验上,还是在项目管理上,难度都很大,但是它却有着非常广泛的发展空间,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趁势而上。首先要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不能只想着“制造”,必须要把太阳能项目当成“产业”来干,运用智慧,创新管理模式;强化项目管理,寻找招术,加快研制步伐,缩短研制周期,早日实现我们的目标。同时,还要通过专利方式保护我们的核心技术。
  据了解,太阳能发电研制生产中心是航空动力公司的下属机构,专业从事太阳能热发电成套设备的设计生产和安装调试。2005年在中航工业和国防科工委的大力支持下进军太阳能热发电领域。2007年成功研制了碟式斯特林系统核心热力部件,具备碟式斯特林系统的小批生产能力,并与多家单位达成建立太阳能热发电站的合作事宜。2009年成为科技部太阳能热产业技术联盟首批缔约成员单位,进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
禧禄

10-11-01 20:33

0
西航与涡轮院签署燃气轮机联合研发框架协议
于媛杰 黎 明 

  

  为推进公司市场管理体系建设与优化,打好转型发展战略攻坚战;落实中航工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关于大力发展燃气轮机产业的决定》和某重大专项计划。中航工业西航决定以30MW燃压机组、某燃机项目市场化、产业化、专业化、资本化为依托,融会中航工业与社会优势产业链资源与能力,组建燃气轮机研发、总成、销售与工程服务专业化管理团队,以商业成功为目标,快速推进燃气轮机技术的市场化、商品化应用步伐,形成“对接市场、快速反应、长短结合、寓民于军、进退有据、战略承载”的盈利中心,全面开展燃机产业振兴工作,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优势与能力,提高公司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为弥补公司设计力量薄弱、快速推进燃机研发项目,中航工业西航董事长蔡毅及相关人员于日前紧急飞赴中航工业涡轮院,与涡轮院确立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承诺采取适应市场需求、更加积极的燃机研发管理模式与管理体系,组建联合研发项目团队,在保证研制质量的同时尽可能缩短研制周期;西航作为燃机项目总负责单位,负责项目全寿命周期内的总体管理与协调,涡轮院提供从方案设计到产品试制、生产销售、维护修理、工程服务等各方面全方位的技术支持。最后,蔡毅总经理与郭昕院长共同签署了《30MW燃压机组研发合作协调会议纪要》,中航发动机公司的领导也见证了双方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
  目前,中航工业西航已着手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致力于通过开展高效的项目研发管理与市场运作,又好又快地完成以某燃机研制为主要工作内容的30MW燃压机组研制,着力推进燃压机组的工程化应用,占有管道增压、工业发电及其他机械驱动等工业领域25~30MW级燃机50%以上的市场份额,实现30MW燃压机组商业成功,打造西航燃机金字招牌,形成品牌“吸金”效应。同时根据航空动力平台发展,整合中航工业燃机研发生产的资源与能力,针对国内外市场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燃机产品占领市场,向用户提供燃机驱动设备的运行技术支持、维护保障与修理服务,逐步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燃机产品及工程服务供应商。
禧禄

10-11-01 20:32

0
日前,中航工业西航研发的高端复合材料碳纤维生产设备设计方案通过了设计评审,顺利转入首批价值1000余万元的高端复合材料碳纤维生产设备试制。这一成果标志着西航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创造了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新成果。
  目前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掌握了高端复合材料碳纤维生产设备设计和制造核心技术。该成果填补了国家高端复合材料碳纤维生产设备研发空白,将满足航空、航天等领域对国产高端复合材料碳纤维的需求,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端复合材料碳纤维生产设备设计难度大、技术要求严、设备精度高,尚不具有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为确保设备的高质量、高可靠性和经济性,西航高端复合材料碳纤维生产设备研发团队,将军品研发质量控制中的设计评审等过程控制系统地引入到高端复合材料碳纤维生产设备研发,为高质量完成高端复合材料碳纤维生产设备设计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设备设计方案通过设计评审,顺利转入首批价值1000余万元的高端复合材料碳纤维生产设备试制,对西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军品、外贸、非航产品三足鼎立的产品模式,提升我国高端复合材料碳纤维产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Technology

10-11-01 17:26

0
893增发资金扩大燃气轮机产能,型号:QC280,就是UGT-25000的翻版,现已用于在建的9000吨级驱逐舰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