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738好
0
群情激动啊,呵呵。
893主要的看点还是整合和资产注入,这是业绩爆发性增长的最主要原因,也是其目前高市盈率的主要支撑。
其他的概念炒作纯属扯淡,关键还是要落实到业绩上来。如果完成资产整合,893年复合增长率应在20-30%之间,详见各大券商调研报告,这里不再累述。那么在以前尘埃落定之后给予30倍这样的PE估值,我想也差不到那里去。君不见GD通用动力的PE不过是10几倍,当然,人家已经比较成熟,过了高速发展期。
如果年复合增长率在20-30%,那么A股市场中确实还是有不少消费垄断的股票存在,如云白,张裕,恒瑞等,虽说893发动机垄断,但也不能估值高于消费垄断吧。呵呵。
再者,中兵光电的老总李保平也说过,任何一个军工行业都是周期性的。
各位还是安心的看数据看报表,这样做到手中有股,心中不慌。呵呵。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你别说,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材料绝不会是宝钛生产的,以后也不会
0
没有456的材料,想搞成?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你这种心态不适合买893。
38元的股价在你眼里是不是很高?
0
老黄历都翻出来了,让人上套不成?
0
公司研讨太阳能项目如何做大做强推进产业化进程
记者 李钧
公司太阳能发电研制生产中心通过技术创新,目前已掌握了太阳能热发电的核心技术,并以其精湛的航空动力技术,精心打造出太阳能热动力及其发电装置,填补了国内碟式斯特林太阳能发电装置的空白,并力争在2011年开始建设碟式太阳能热电站。
为加快太阳能项目发展,更好地解决研制生产中的相关问题,加快研发进度,早日完成太阳能发电装置研制任务,快速推进产业化发展,日前,公司就太阳能项目如何做大做强推进产业化进程展开深入研讨。公司副总经理蒲秋洪、副总工程师郭玉贵,以及公司计划发展部、证券投资部、法务部、生产部、质量部、人力资源部、设计所、技术中心、工具厂等单位和太阳能发电研制生产中心有关负责人等参加了研讨。
研讨前,太阳能发电研制生产中心负责人就斯特林太阳能发电项目概况、任务与目标、措施以及太阳能热发电的应用领域、立项情况、重点技术方向、管理模式等进行了汇报与说明。
公司副总工程师郭玉贵主持了研讨会。他说,成立太阳能发电研制生产中心是公司的一项重大决策,我们要充分利用资本、技术、人才优势,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在充分挖掘内部潜力的同时,学会借力发展,为实现碟式太阳能发电产业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与会人员围绕如何推行项目管理,强化计划工作;如何加快研发进度,快速推进产业化发展;如何有效地进行质量控制;如何有效地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如何解决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如何调动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如何借力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
研讨中,公司副总经理蒲秋洪针对太阳能项目发展现状指出,在公司调整产品结构、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我们必须突破旧的管理体制和旧的思维模式,革除旧的分配制度和用人机制,从体制机制上重新思考定位,集中现有资源优势,加大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力度。特别是现在就要加快启动市场工作,以市场为导向,牢牢抓住市场这个“牛鼻子”。他说,太阳能项目来之不易,是高起点、大难度的项目,公司非常重视,并对它寄予厚望,快速推进太阳能项目的产业化发展,对公司非航空民品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个项目技术难度大、市场壁垒高,而且研发合作单位众多,所以这个项目无论在设计、制造、试验上,还是在项目管理上,难度都很大,但是它却有着非常广泛的发展空间,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趁势而上。首先要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不能只想着“制造”,必须要把太阳能项目当成“产业”来干,运用智慧,创新管理模式;强化项目管理,寻找招术,加快研制步伐,缩短研制周期,早日实现我们的目标。同时,还要通过专利方式保护我们的核心技术。
据了解,太阳能发电研制生产中心是航空动力公司的下属机构,专业从事太阳能热发电成套设备的设计生产和安装调试。2005年在中航工业和国防科工委的大力支持下进军太阳能热发电领域。2007年成功研制了碟式斯特林系统核心热力部件,具备碟式斯特林系统的小批生产能力,并与多家单位达成建立太阳能热发电站的合作事宜。2009年成为科技部太阳能热产业技术联盟首批缔约成员单位,进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
0
西航与涡轮院签署燃气轮机联合研发框架协议
于媛杰 黎 明
为推进公司市场管理体系建设与优化,打好转型发展战略攻坚战;落实中航工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关于大力发展燃气轮机产业的决定》和某重大专项计划。中航工业西航决定以30MW燃压机组、某燃机项目市场化、产业化、专业化、资本化为依托,融会中航工业与社会优势产业链资源与能力,组建燃气轮机研发、总成、销售与工程服务专业化管理团队,以商业成功为目标,快速推进燃气轮机技术的市场化、商品化应用步伐,形成“对接市场、快速反应、长短结合、寓民于军、进退有据、战略承载”的盈利中心,全面开展燃机产业振兴工作,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优势与能力,提高公司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为弥补公司设计力量薄弱、快速推进燃机研发项目,中航工业西航董事长蔡毅及相关人员于日前紧急飞赴中航工业涡轮院,与涡轮院确立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承诺采取适应市场需求、更加积极的燃机研发管理模式与管理体系,组建联合研发项目团队,在保证研制质量的同时尽可能缩短研制周期;西航作为燃机项目总负责单位,负责项目全寿命周期内的总体管理与协调,涡轮院提供从方案设计到产品试制、生产销售、维护修理、工程服务等各方面全方位的技术支持。最后,蔡毅总经理与郭昕院长共同签署了《30MW燃压机组研发合作协调会议纪要》,中航发动机公司的领导也见证了双方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
目前,中航工业西航已着手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致力于通过开展高效的项目研发管理与市场运作,又好又快地完成以某燃机研制为主要工作内容的30MW燃压机组研制,着力推进燃压机组的工程化应用,占有管道增压、工业发电及其他机械驱动等工业领域25~30MW级燃机50%以上的市场份额,实现30MW燃压机组商业成功,打造西航燃机金字招牌,形成品牌“吸金”效应。同时根据航空动力平台发展,整合中航工业燃机研发生产的资源与能力,针对国内外市场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燃机产品占领市场,向用户提供燃机驱动设备的运行技术支持、维护保障与修理服务,逐步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燃机产品及工程服务供应商。
0
日前,中航工业西航研发的高端复合材料碳纤维生产设备设计方案通过了设计评审,顺利转入首批价值1000余万元的高端复合材料碳纤维生产设备试制。这一成果标志着西航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创造了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新成果。
目前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掌握了高端复合材料碳纤维生产设备设计和制造核心技术。该成果填补了国家高端复合材料碳纤维生产设备研发空白,将满足航空、航天等领域对国产高端复合材料碳纤维的需求,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端复合材料碳纤维生产设备设计难度大、技术要求严、设备精度高,尚不具有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为确保设备的高质量、高可靠性和经济性,西航高端复合材料碳纤维生产设备研发团队,将军品研发质量控制中的设计评审等过程控制系统地引入到高端复合材料碳纤维生产设备研发,为高质量完成高端复合材料碳纤维生产设备设计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设备设计方案通过设计评审,顺利转入首批价值1000余万元的高端复合材料碳纤维生产设备试制,对西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军品、外贸、非航产品三足鼎立的产品模式,提升我国高端复合材料碳纤维产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0
893增发资金扩大燃气轮机产能,型号:QC280,就是UGT-25000的翻版,现已用于在建的9000吨级驱逐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