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哎,结合今天的走势,原来前一波拉的主力竟然借小贝这样的人出货,人心啊!!!!
000819:的疫苗"空城计"
■时代周报
2010年12月11日, 一份湖南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于超级牛股—岳阳兴长公
司的财务造假通知,将这家长期备受关注的企业再次推上风口浪尖.
据湖南省财监办《财政行政处罚事项决定书》本月11日称:湖南省监察专员办
事处在今年七八月份对岳阳兴长2009年度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专项检查后认为公司
在会计核算, 税收方面存在违反相关法律问题,责令进行整改调账.其中2009年年末
资产总额调减1362. 72万元;资产总额调减350.05万元;年初负债总额调减433.06万
元等共计8项.
据此被通知造假财报数据显示:2009年岳阳兴长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7.83%,
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0.46%,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滑47.82%……2009年全年各项财务
指标75%呈现较大负增长.
对此, 市场不由发出疑问:"为何造假后的财务指标仍如此难看?"令据岳阳兴长
公司最新发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期内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及每股收益仍处45%
左右的大幅下滑之势.对于如此不尽如人意的财报数据,时代周报记者随即联系了岳
阳兴长公司,但未获得任何回复,公司董秘谭人杰电话则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作为1989年成立的岳阳兴长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在A股市场中引发关注的为旗下
一筹备10年的胃病疫苗产品—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 在被称为人类历史上首个
胃病疫苗的同时, 岳阳兴长也围绕此不断上演着股权纠纷,财务造假,小股东控告等
热门戏码.
"缺钱"的胃病疫苗
10年前, 岳阳兴长,第三军医大学,阳春公司及重庆康卫部分高管共同出资组建
了重庆市康卫集团, 致力于口服重组螺杆菌疫苗(胃病疫苗)的研究,生产和销售.此
时的岳阳兴长以60%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头顶着世界第一胃病疫苗的头衔,重庆康卫这10年却走得跌跌撞撞.在2003年的
疫苗临床试验前夕, 重庆康卫曾进行过一次1000万-1300万元的增资计划,最终宣告
失败.2005年第三期临床试验在即之际, 公司召集董事会欲增资2000万元,但最终除
上述三大创立股东外无人问津.6个月后, 迫于资金缺口压力,公司再次举行股东会,
募集金额下调至1500万元,但最终买单的仅为东家岳阳兴长及其管理人的879万元.
2007年,进行新药申报阶段的重庆康卫公司在关键时刻再次遇到资金断裂风险:
由于前期募集资金均已用完,公司试图再次增资1400万元,但最终仍宣布失败.
同样, 重庆康卫集团的资金链也曾多次出现紧张状态.数据显示:2005年重庆康
卫净利润为-942.83万元,累计净利润为-2853.65万元;2006年同比数据为-803.42万
元及-3657.07万元;而2007年两组数据继续大幅下跌至-587.6万元及-4244.67万元.
2009年3月, 跌跌撞撞的岳阳兴长终于迎来了久违的春天,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
管局的新药证书批准.当市场拭目以待这一产品面世之际,岳阳兴长突然召开董事会
称:胃病疫苗产业化的投资将超过2个亿, 岳阳兴长无法承受2亿元的重负,对此欲引
入战略投资者.
缺钱,似乎成为了世界首个胃病疫苗研发过程中最常提及之事.
2007年,受胃病疫苗因素的影响,岳阳兴长股票曾一度飙升至41.88元的高位,20
08年,该股价却又跌至7.32元.如此的大起大落却因胃病疫苗的世界第一名衔仍旧吸
引了不少投资者.其中,浙江富豪周政长期以控股194.49万位列前十大流通股自然人
首席.
据时代周报记者查询发现:2009年岳阳兴长年报中, 周政持股数首次出现下滑,
达125.7万股, 2010年半年报中,周政持股份额下滑至76.42万股,而在最新发布的三
季度报表中,最坚持散户却已完全不见踪迹.
"折腾了两三年,今年一季度我已经出掉了大部分股票,现在已经亏了5000万了.
"周政在今年年初对媒体表示.令人费解的是:此时的岳阳兴长,才刚获得胃病疫苗新
药证书.
2006年, 基金牛人王亚伟带领华夏大盘基金首次出现在岳阳兴长前十大流通股
东中,持股300万股.2007年,王亚伟开始以每季度平均接近100万股的频率大幅增持,
在2007年底持股份额高达766.40万.由于王亚伟在基金业具备"先知"称号,其后中原
证券及齐鲁证券纷纷买入190.31万股及92.06万股.
然而, 2008年华夏大盘开始了减持,年末减持至200万股,同期,机构投资者也早
已抛售, 再未出现在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在岳阳兴长2010年半年报中:机构投资
者仅剩王亚伟的华夏系列仍在坚守.
随着第一散户周政的离开, 2009年年报中的四位散户也纷纷在2010年三季度报
表中消失, 同时也出掉316.5万股的市场份额."有新药证书并不代表着有收益,从去
年4月份到现在,胃病疫苗还是没有真正进入市场,自然人承受不住是可以理解的."
安邦咨询医药行业研究员边晨光对时代周报记者称.
"康卫门"的蹊跷时间
2009年4月23日, 科技部宣布:岳阳兴长旗下的重庆康卫公司率先在世界上研制
成功"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 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颁发的一类新
药证书.
在"多年媳妇熬成婆"后, 曾在2007年表示因胃病疫苗产业化会对公司主营业务
带来重要影响,因此公司将疫苗行业的平均市净率权重增加至60%,石化行业仅占40%
的岳阳兴长,此刻表态却南辕北辙:由于公司本为石化类公司,缺乏跨行业经营能力,
将引入战略投资者.
最终"花落"河北华安生物公司.但令市场始料不及的是:占股0.26%,自重庆康卫
成立便追随至今的阳春公司以利益受损为由将老东家告上法庭, 要求撤销重庆康卫
关于增资扩股及股份变动的股东会决议.此外, 小股东还称:华安生物在规定时间内
增资并未在规定时间内完全到位,据合同约定,重庆康卫应终止协议.
然而, 2009年7月,重庆康卫工商登记依旧完成了变更:华安生物控股32.96%,成
为第一大股东,岳阳兴长控股由60%减持为31.64%,退居第二大股东之位.这再次引起
市场疑惑:曾为了胃病疫苗付出10年心血及大量研发资金的岳阳兴长,为何在获得新
药证书后转手送他人?
此外, 华安生物在2009年11月的注册资本仅为100万元,而康卫门原告阳春公司
的注册资本也高达400万元.无论从公司成立时间或资本, 华安公司均不具备后续研
发需2亿元的能力.同时外界认为:华安生物角色更偏向疫苗销售公司,缺乏疫苗生产
制药的经验.
对此,一知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称:"岳阳兴长作为重庆康卫大股东,理应尽快
实现胃病疫苗的产业化,华安生物并没有任何生产和销售疫苗的经验,不知为何被选
中的,只能说里面涉及的利益纠纷很复杂."
千呼万唤不出来
"8年时间对于中国的药企来说, 很不容易,我觉得问题可能出在资金较为紧张,
需要找投资人或者需要筹一笔钱来实现产业化."边晨光对时代周报记者称.
"现在连厂房都还没有,胃病疫苗的生产还需要太多的时间,至少还得两年.股票
至少还要一年才能回到前期的高点."对此,曾经的第一自然人周政表示.
号称"世界第一"的胃病疫苗在新药证书获得后产品依然不见踪影. 但市场不断
爆出的"重庆造世界首个胃病疫苗有望于明年底上市"的消息, 却不断地促成岳阳兴
长股价数次飙高.
今年6月中旬, 岳阳兴长股价在一片弱势中走出了"一"字涨停,原因再次为胃病
疫苗即将面世的市场传言.随后,岳阳兴长发布公告称:药品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获得新药证书仅仅表明研制成功.目前产业化工作尚未正式启动.
同时岳阳兴长表示:胃病疫苗最快将在2012年年底才能上市.然而若重庆康卫的
股权一事成为定局,到时的第一大股东已变更为华安生物.岳阳兴长此番表态能否奏
效?世界第一胃病疫苗的具体上市时间,依旧是个谜.
"获得新药证书后,产业化就是个大问题.医药研发有两个特点:烧钱,耗时长,岳
阳兴长本身规模不算大, 坚持研发了那么多年,却在产业化的问题上卡住了.这说明
我国医药研发产业化很难."边晨光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