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潜在黑马-300029天龙光电

10-11-04 10:14 2573次浏览
孤独江南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多晶硅

光伏

节能环保

比对002006精功科技

好好去看下。你就会明白什么叫黑马像!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7)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zf0257

10-11-09 10:22

0
楼主你说这里面机构是中线还是短线呢?
zf0257

10-11-08 22:43

0
这里面的机构一定是中线。
孤独江南

10-11-08 13:53

0
你们不懂,机构多了不是好事是看中线还是短线。中线股机构多了才好!
zf0257

10-11-06 10:49

0
机构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就看年报出来。
赌金者

10-11-05 12:57

0
转几篇报告:
凯基-光伏行业:天龙光电积极布局蓝宝石长晶领域 0810

  GT Solar收购Crystal Systems进军蓝宝石长晶领域由于看好LED上游材料的市场前景,GT Solar(SOLR US)2010年7月30日宣布收购美国未上市公司CrystalSystems(not list),Crystal Systems为知名的晶体成长技术公司,主要制造高质量丶大体积的蓝宝石单晶与基板,用于LED丶国防丶医疗丶航天产业。公司认为全球LED市场未来几年平均每年复合年增率可达40%,驱动力来自平面电视丶一般照明领域。

  GT Solar与Crystal Systems渊源颇深,GT Solar铸碇炉所采用定向凝固系统法(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system,DSS)炉晶体生长技术即缘于美国Crystal Systems用于生长单晶蓝宝石(Sapphire)的热交换法(Heat exchangemethod,HEM热交换法),它的长晶特点是通过氦气冷却坩埚的中心底部,保持籽晶不被熔化,并在长晶过程中带走热量,控制单晶不断地生长,HEM法制得的晶体缺陷少且可生产大尺寸晶体。

  蓝宝石长晶技术由美国、日本与俄罗斯掌握,其中美国与日本对长晶技术严密封锁,其它国家难以取得关键技术,因此台湾与中国厂商的蓝宝石长晶技术基本主要来自俄罗斯,就技术别来看,美国Rubicon(RBCN US)采用ES2技术,在2009年公司宣布成功生长出"世界上最大的蓝宝石晶体",重量高达200kg,可用以切出12吋蓝宝石
基板,Rubicon宣称ES2技术产品缺陷率低于其它技术,美国Crystal Systems则采HEM热交换法,日本厂商则多以拉晶法(Czochralski Method,CZ法)与导模法为主(Edge-defined Film-fed Growth; EFG法),俄罗斯以KY法(Kyropulos Method;又称泡生法)为主,台湾与中国厂商长晶技术主要源于俄罗斯KY法,俄罗斯长晶技术转让费低,规模化生产后成本仍具吸引力,目前蓝宝石基板仍多以CZ法与KY法为主流,蓝宝石基板以2-4吋为主,基于成本因素与设备厂商开发进程,预估短期转至6-8吋机率仍较低。

  GT Solar公布财报利好,股价劲扬12.5%

  光伏设备厂GT Solar于2010年8月5日公布财报(4/1-6/30),由于接单强劲复苏,当日股价劲扬12.5%,截至6/30止,公司累计订单金额高达11.2亿美元,其中4/1-6/30期间新增订单高达3.53亿美元,较前一季大增44.6%,超乎市场预期,研究部公司将再拿下保利协鑫新投资案1GW硅片项目的大单,后续接单力道仍强,另外由于产能利用率提高加上Crystal Systems的贡献,公司预估2011会计年度(2010/4/1-2011/3/31)营收达7-7.75亿美元,毛利率将大幅攀高至40-41%(公司2011年第一季会计年度毛利率仅34%)。

  天龙光电与GT Solar发展路线一致,后续订单潜力足天龙光电(300029.SZ)已掌握拉晶法(CZ法)与泡生法(KY法)两种蓝宝石晶体生长技术,目前最大晶体可切8吋蓝
宝石基板,目前除已掌握日本代工订单外,国内合作意向厂商众多,公司发展路线与GT Solar一致,显示公司技术开发能力与市场敏感度均佳。公司未来将继续其它晶体生长技术发展,如碳化硅等新型材料。

  目前单晶炉订单能见度已拉长至2011年上半年,整体市况持续火热,研究部判断公司整合关键零部件的动作将可在第三季完成,后续产品毛利率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结论及建议

  全球光伏设备厂如GT Solar与Amtech SYS(ASYS US)股价走势坚挺,研究部维持光伏制程设备板块「加码」评等,天龙光电在蓝宝石晶体生长技术发展进度与GT Solar同步,后续订单可期,主力产品单晶炉订单能见度拉长至2011年上半年,加上存在购并利多,研究部看好其后市表现。 

国都-天龙光电:内修外兼 成长强劲 0917

  核心观点
  依托晶体生长炉核心技术,持续丰富产品有机组合并延伸业务链价值。
  公司作为国内光伏单晶硅生长炉龙头之一,依托晶体生长与加工设备核心技术,正采取内修外兼策略,由目前的单晶炉拳头产品有机拓展至多晶硅铸锭炉及LED蓝宝石晶体生长炉,以丰富核心产品组合实现内生式增长;同时采取外延式收购上游零配件业务,提升成本控制能力并延伸业务链价值。
  受益于光伏行业景气高峰,单晶硅生长炉产销两旺,未来有望保持稳定增长。今年由于受作为全球最大光伏市场德国光伏补贴时间窗口的挤兑效应、及其他新兴市场的快速启动,预计2010年全球光伏需求量同比翻番至15GW左右,由此带动了上游硅料加工设备的产销两旺局面。目前公司拳头产品单晶炉的年内销量与收入同比增幅有望近80%,下半年将进入收入确认与业绩兑现高峰期。展望未来,全球光伏年新增装机量有望保持年均30%左右的增速,预计公司单晶炉的订单与收入将保持稳定增长。
  采取示范工厂展现技术优势,以系统方案服务模式加快多晶硅铸锭炉市场认可与销售。公司基于晶体生长与晶体加工设备制造方面所掌握的多项核心技术,IPO募投150台/年多晶硅铸锭炉项目,目前已有小批量送至客户运行检测,预计今年对外销量在10台左右(另外10台公司示范工厂配套用,税后单价235万元/台,相当于单晶炉的4倍)。据目前设备运行情况来看,公司的多晶硅铸锭炉技术性能良好,其硅棒收益率高达69%,高于行业68%以下的水平。然而,目前国内多晶硅铸锭炉市场约60%由美国GT Solar垄断,剩余部分由国内2-3家先行者瓜分。针对以上市场格局及多晶硅铸锭炉设备决定购买因素的复杂性,公司采取多晶铸锭实验示范工厂项目(预计明年初正式投入使用),将全部使用自制的多晶硅铸锭炉设备,全方位展示公司多晶炉产品的技术优势。通过产品的现场运行,将使客户减少适用产品试用环节;此外,公司利用该示范工厂为客户提供现场培训指导和传授拉晶铸锭工艺等,以此整体提升设备使用价值和客户生产效益。以上公司采取的系统方案服务模式,将加快公司多晶硅铸锭炉市场认可与销售,预计2011-12年销量分别倍增至50、100台,贡献收入1.16、2.30亿元。
  晶体生长炉设备由光伏延伸至光电LED,衬底蓝宝石晶体生长炉将成为另一大内生式增长亮点。公司依托晶体生长设备核心技术,已从光伏领域有机延伸至另一大前景广阔的光电LED领域。公司LED衬底蓝宝石晶体生长炉,目前已接受日本住友、京瓷客户代工订单合计约5台,预计年内有望再增加约15台订单。LED衬底基材蓝宝石将逐步由进口转为国产化,此外,目前公司部分光伏客户也已延伸加工LED衬底蓝宝石晶体(订单已有2台),公司凭借产品技术与客户资源双重优势,LED蓝宝石晶体生长炉将成为公司另一大内生式增长亮点。考虑到蓝宝石晶体棒生长周期需半个月这一单台加工量小的特点,客户投产购买量一般在200台以上。我们预计2010-12年公司蓝宝石生长炉的销量分别为30、200、400台,按每台税后均价42万元计算,分别贡献收入约0.13、0. 84、1.68亿元。
  外延式收购硅料加工配套石墨热场业务,发挥协同效应并延伸业务价值链。前期公司公告拟收购上海杰姆斯68%的股权,以此在公司单晶硅生长炉及多晶铸锭炉组成的硅料加工设备主业基础上,增加配套石墨热场产品,形成协同效应并为客户提供更为完整有效的硅料加工服务,也有助于公司控制成本并延伸业务链价值。转让方承诺杰姆斯2010-11年可分别实现净利润0.25、0.30亿元(09年为0.12亿元),约占公司同期净利润的20%,成功收购后将显著增厚公司业绩。我们预计该收购有望于近期正式完成。多晶硅示范工厂项目的硅片加工产品,有望进一步增厚公司业绩。公司投资1.52亿元建立的多晶硅示范工厂项目,除了上述加快多晶硅铸锭炉的市场认可与推广之外,按50MW硅片加工规模计算,也将为公司带来销售收入约2.5亿元、净利润0.25亿元,公司利用自制硅料加工设备制备硅片产品,进一步延伸业务链价值并增厚公司业绩。
  维持对公司“推荐_A”的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LED衬底蓝宝石晶体生长炉设备业务进展好于我们之前预期,上海杰姆斯也有望于年内正式完成,且多晶硅示范工厂项目预计明年初正式投产,以上内修外兼成长业务将推动公司强劲成长。我们调高公司未来3年的业绩预测,预计2010-2012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71.15%、73.24%(此前预计为36.40%、38.24%),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0.56元、1.14元、1.69元(此前预计分别为0.56元、0.79元、1.07元),对应动态估值分别为45X、22X、15X,高成长预期下估值处于光伏板块中偏低水平,维持对公司“推荐_A”的投资评级。提示公司项目投产及新设备产品的市场推广进度或低于预期的风险。
赌金者

10-11-05 12:54

0
机构都明白的,就是不出力;
光前十股东机构就拿了40%的筹码,加上没披露的,估计超过50%,
但机构多了就是这个德性,都不想拉
zf0257

10-11-05 10:15

0
可惜明白人太少了!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