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当前几个市场问题的一点类现象学浅思

10-10-31 14:19 22394次浏览
此在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当下,关于一轮大牛市行将来临的观点可谓甚嚣尘上,当然就一部分个股而言,大牛市其实已经是现实发生着的了,据说已经有700余只股票创出了6124的新高,就个别指数而言如中小板也肯定是大牛无疑。但毕竟几个主要的指数特别是上证指数远未到新高,而且大多数股票也远未到新高,大量蓝筹股仍处在底部区域,没有它们的走牛,市场当然算不得整体牛市,而至多称之为结构性牛市。而且更重要的是大牛市论者并非是对过去的简单总结,而是在展望未来,换言之,乃是判断后市仍将大涨特涨,而且是所有股票的整体性大涨,否则何来大牛之说。但问题是,这样的大牛市会来吗?

以下我将从几个问题入手,给出自己的一点简单思考,因涉及的话题都很大,只能蜻蜓点水了,而没有提供像样的理据和论证,之所以又附庸风雅的扯上现象学的大旗,实在于彰显现象学方法中那种怀疑的精神,那种努力寻找分析的可靠起点和不以任何假设为前提的理性态度。其实本贴和现象学实在有些风马牛不相及(现象学偏重于意识分析,重视研究“生活世界”),我借用现象学的名号还是想强调,其一,在分析经济和资本市场的问题时,所采用的分析资料的源初性和广泛性,而不是戴着有色眼镜拣选出的;其二是我们务必要努力做到孔夫子教导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尽量去除主观化,保持意识对于外在现象的一种“静观”,在静观中去把捉那些规律性的东西。本贴是根据10多天前本人在一个朋友帖子后的跟帖扩充而来。

目前大牛市论者的主要论据无非是通胀预期和人民币升值,其实这两者的根源都是因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而致的流动性泛滥。通胀预期是因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流动性泛滥,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则缘起于美国所谓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叫嚣继续刺激经济,从而引发全球对于美元流动性泛滥和美元贬值的担忧。
1,目前流动性泛滥和狂印钞票的状况能延续多久,既然人人都能看到此点并意识到由此可能导致的通胀威胁,难道各国政府就会任由此种局面发展下去?以奥巴马和伯南克为代表的西方先生们不会不清楚滞胀的痛苦与可怕,一面是物价的不断攀升,一面却是经济的不振和失业率的居高不下。而当前货币政策的延续是完全有可能将经济拖入这一可怕的泥沼的。起码已经有包括中国在内的一批国家已经选择了通过加息等多种手段来回收流动性,至于美欧日等国之所以选择维持量化宽松局面乃至表态继续刺激,其实正恰恰反映了这些经济体基本面的不振,而且此种实体经济的疲软短期内很难实质性改观,既然如此,依赖泛滥流动性而堆积起的这波行情又能走多远呢?日本一再往市场注入流动性、甚至不惜将利率降至零,可日经指数呢,不过短时间内充血兴奋一下又继续委顿不举了,大家去看看日经指数的走势是何其疲软而凄惨,就是很好的例证。而一旦这些国家的货币政策发生转向,结果又会怎样?而货币政策的重新收紧并非不可想象。
2,美元还能有多少下跌空间?我看很有限了。美元指数往下看在74附近和70附近都有极强的支撑,我判断实质性下破的概率很小。而且人民币的对美元升值纯属被动性,是在欧日澳等非美货币大幅升值的基础上被动跟随而已,综合对各主要货币的比值看,应该还是贬值了,所以对出口的负面影响很小。一旦美元指数返身向上,人民币又能升值多少呢?难道还能升破6,真如此,我们微利的出口行业真要遭殃了,政府恐怕也不敢冒这样的风险。故我以为人民币长期持续升值的可能性并不很大。
而以上两点窃以为受到美国中期选举的重要影响,奥巴马政府受命于危难之际,当初作出了很多的承诺,现在两年过去了,经济仍然没有从危机的阴影中实质性走出,如何才能给选民们一个交代以及争取到更好的中期选举的业绩,才是美国政府当前首要的政治课题。而为了讲政治,就不惜狂印钞票,以刺激经济,同时又可迫使美元走低,以带动美国出口,刺激国内制造业,从而降低失业率,争取选民。甚至不惜恫吓继续刺激经济,但我想这也仅仅限于恫吓而已,如果对于美国后续的经济刺激计划抱有过高的期望,最后的结果恐怕就难逃失望了。所以对于美国中期选举结束前后美国货币政策的走向及其资本市场的反映要保持密切的关注。

3,房市不行了,股市就真的能起来?真的是跷跷板效应吗?我看未必,从这些年来看,它们往往还是齐涨共跌的,之所以如此乃在于它们都是对于资金面的反映,资金面宽松就一起涨,房市不行,也就表明了流动性在被抽紧,股市又何从独享盛宴呢。而且事实上房市的下跌倒是锁定了相当的流动性同时也消灭了相当的流动性,对于股市何益之有?不过兔死狐悲罢了。对于房市,我没有任何的发言权,而且房市的政治性又太强,和利益集团的关联又过于微妙,所以不敢妄加评论。但起码房地产就作为一个行业而言,其发展的颠峰期和最暴利段行将成为历史,不过谢国忠关于未来几年跌70%的说法还是有些危言耸听了。
4,而事实上,股市上的流动性状况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宽松。大家可以去找一些相关数据。比如据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10月28日的一篇题为《场内资金驱动本轮上涨——最新股市资金分析》的研究文章称,“1. 股市资金要区分一、二级市场资金,二级市场资金直接影响股指涨跌,其具有自增强特征,但变化幅度要小于市场的变化幅度。2. 截止10月22日,估计股市二级市场资金13700亿左右,较9月末增长200亿左右,并未如猜想那样有显著增长。因有新股发行,一级市场资金在月初明显增加。前3个交易日的回流量基本与长假前的流出量持平;资金流动仍然遵循基本规律。3. 市值资金比近期持续上升,最新市值资金比达6.29,已超过6这一上限阈值,从资金面看短期回调可能较大。”这波行情主要还是场内资金所为,新进场的资金也有,但有限。这从股票这一阶段的结构性上涨亦可看出,资金还是有些捉襟见肘的。更主要的是股票的供应还是在无限量的扩大,包括猛发新股和天量解禁。另外从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同一天的另一篇文章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的统计都显示,基金仓位都已高企,接近甚至达到历史高点附近。而新开户数最近也是在不断创新高,散户进场明显,同时大户在高位的减仓力度却在加大,大盘这段时间的急拉和非正常放量以及股票发行市盈率奇高的状况都需引起我们的警惕。这些多方面的信息意味着什么,相信老股民不会没有自己的判断。
5,就估值而言,八类股泡沫已相当严重,二类股在经过这波大幅上涨后,也谈不上有多便宜了。而关键在于二类股大多身处传统产业,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30年后已经面临发展瓶颈,在出口提升空间有限(发达经济体经济不振)、经济迫切需要转型的背景下,还能有多少增长空间?而炒作八类股的借口在新兴产业,在中国,所谓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问题实在有些不敢恭维,拿到国际上去,谈不上有多强的竞争力。一个集体浮躁的社会以及基础理论科学薄弱的背景下,不可能有很强大的技术竞争力。正是基于此,一些持有限售股的股东特别是一些战略投资者如PE等等一旦解禁都会迫不及待的抛售的。关于估值问题,会有一种相当强势的声音,即:不能简单拿中国股票的市盈率和国际市场相比较。如果是放在当初中国股票市场体量小、且股权分置、缺乏股指期货和融券等做空工具、经济又在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完全赞同。但在一个全流通的市场,总流通市值又如此庞大,市盈率过高引来产业资本和战略投资者的减持势成必然,也会激发起空头们做空的热情。但又有人说了,产业资本和战略投资者减持了以后的现金又能干什么,实业赚钱这样难,房市又没的投,通货膨胀还这样厉害,可是他们就不会继续去讲故事包装下一个企业上市吗?这种一本万利的买卖比囤积在二级市场不强上百倍吗?可还是有人会说,香港的金融股比我们的还高。要知道香港是一个对于金融股有着特殊偏好的市场,在那儿的金融股定价一向偏高。不妨再拿其他股票作个比对,比如那些绩差股、比如创业板等等,价格差恐怕就相当悬殊了吧。
6,至于现在经常被提到的什么货币战争、阴谋论等等,作为谈资聊聊可以,但当不得真。中国人长期的殖民地心态看什么都可疑,都觉得是阴谋,都觉得洋人又欺负咱了。阴谋肯定是有的,但不能泛化。多数还是属于正常的政治经济的角力。
7,总体而言,我也认为在中国经济出大问题之前,资本市场仍有一次超级泡沫化的过程,至于泡沫被吹到多大程度现在不得而知,什么时候来到也不好准确判断,起码不是现在。越是要吹泡沫。越是要先跌透。

综上,由通胀预期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引致的流动性泛滥预期直接推动了这波行情,而推手则主要为场内资金,而行情的继续进一步走牛,就需要增量资金的源源不断的入场,而增量资金的能否持续入场,取决于:1,实体经济持续走好;2,继续维持宽松货币政策,M1和M2的增速继续维持高位;3,市场不断出现赚钱效应和新热点。而对于这几点我都是相当怀疑的,特别是对处于转型期阵痛的实体经济而言,出口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显然已经弱化了,消费的拉动作用也很难指望在短时间内有个大的提升,而疯狂的政府投资也势必降速,否则何谈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模式的转变呢。刚刚统计出的前三季度每股收益创历史新高的消息确实值得欣喜,但我还是倾向于认为这还是4万亿疯狂政府投资的余绪,也是宽松货币政策下通货膨胀的余威,并不具有可持续性,有色、煤炭、汽车等行业的长期业绩拐点都可能来临(在这方面我尚没有作严谨深入的细化分析,故不具有参考价值)。目前通胀的威胁在快速上升,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都有切身感受,政府意识到此种威胁的严重性并在货币政策方面逐步收紧是可以期待的,否则一旦演变到不可收拾的局面而被动的踩急刹车,则对于经济的杀伤力将是致命的,从目前央行的表态中,我们已能明显嗅到他们的这种担忧。由于我对大块头的持续性行情是抱有怀疑的(原因主要还是在增量资金的不足),而各式各样的题材也已被翻来覆去炒过多遍,就连看客都会厌倦的,在加上我想象力的匮乏,实在不知道后市到底还能持续挖掘出多少炒作的借口来。如果大盘的这口气顶不上去的话,危险自然就来了。单就沪指而言,大盘去创个新高见到3100、3200甚至更高一点的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短期的精确点位大概只有神仙知道吧,但去幻想着上4000、5000一类,就目前的现状而言,还是过于一厢情愿了。
打开淘股吧APP
72
评论(18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此在

11-10-13 15:16

0
谢兄加油。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此在

11-10-10 16:28

0
sailing369兄好。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sailing369

11-09-06 00:01

0
此在

11-09-05 22:51

0
这个写于几乎一年前的帖子虽然很是粗糙,但大概的观点都在其中了,并且也算经受住了考验。其中大的分析脉络至今也没有大的改易。而今翻起这个帖子,令人生发感慨的则是无论怎样潮起潮落,总会有种无形的力量在左右着波动的大势态。非独股市如此,其他也莫不如此。看看埃及、看看利比亚,不就是此种大势态的演绎吗。此所谓大道吧,如果非要逆大道而行,结局还不是很显然的吗。
此在

11-05-28 16:16

0
谢河洲兄。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河洲

11-05-19 11:55

0
还是这篇分析较为系统,虽然过去了半年多了,但理据没有太多变化。
河洲

11-05-01 11:19

0
好文顶起。
此在

11-02-22 11:40

0
375161749兄好,感谢兄的关注。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此在

11-02-22 10:08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375161749

11-02-15 22:52

0
freelight  这动画  真实在。  此在好。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