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轮市场具有的国家意志,决不仅在于将流动性往资本市场赶,更在于将流动性通过资本市场把水抽走——我们很可能面临着新一轮的国有股减持充实社保。
在此前的一次投资圈内人士闭门会议中,一位消息灵通人士即透露,决策层有意扶持市场,以将国有股卖个好价钱。而接近社保资金的温州财团人士也从前者获得该信息。这是社保动作连连的最主要原因。
遥想2004年,历史似乎又转了个圈。
必须认识到,社保问题已是当前中国的一线问题。调结构需要首先解决社会保障,但目前已是巨额亏空的社保基金,在未来五年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加速的严峻问题。正是此一背景下,2009年6月,出台了国有股转持10%充实社保基金的政策。
因而,这里隐现了一种国家战略,热钱滚滚难以阻挡,则把房地产水龙头,把流动性装进股市,以调结构调产能保证央企利润,以适当的政策呵护市场,最终将通过国有股减持,把流动性倒入社保的口袋。
既管理通胀,又控制热钱,再充实国库。一举三得,可谓妙乎?这无疑是震撼性的,也是令人心跳的,但却合乎中国特色。
A股定位和机构力量的巨大变化
这是一个巨大的局,只是这一次有了国际化的博弈。棋至前阵,局中人已不能自己。正是这前所未有的博弈和前所未有的行情特征,决定了“930”的历史性意义。
它的历史性意义,首先就在于整个市场力量的重大变化。公募基金本轮在资金量能、行情发展和信息敏感度上,都全面边缘化,它几乎完全丧失了对行情的话语权。
实际上,就资金能量而言,有相当资深的投资家提出,目前的市场资金真实结构已经呈现“1234”结构:
公募占10%,散户20%,各种私募资金30%,以上市公司为中枢的资金占40%。这个结构的背景是,A股即将迎来全流通时代。
那么,930行情也就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真正面临着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大对决时代。这与经济转型和经济减速的拉锯,共同构成了A股市场的两个主要层次的框架。A股在资金供给过剩,但同时又承担了向经济和国家全面输血的任务,这决定了A股的估值可能变得异常复杂。
0
有意思,有想法。
0
.........
0
有一定道理!!
0
是淘股吧发动的行情,呵呵。
0
很简单,以“趋势”为借口的一次成功点火。看看这段时间TGB上几个ID的煽动性帖子就明白了。
0
热钱倒是未必,有超强资金点火,倒是可能。
0
d
0
酋长你这好凄凉啊,我来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