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牛也会彪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二、 心理误区面面观
做金融的过程中,常犯的错误不外乎三大类:第一,把浪漫与严谨弄反了;第二,不接受金融——也就是没有耐心承载;第三,没有经过正规的学,上去就赌。
在这三大类的基础上,又细分成49种有代表性的心理误区。
一个刚接触心灵交易的人,可能感觉它的理念是空洞、不切实际的。当一步步走下去,会慢慢发现这本书背后隐藏的秘密。
3. 每笔都想赢。
为什么会这样?
第一,厌恶不好的、负面的事情,易对之产生屏蔽。
第二,渴望金钱。这是一种用极的表现。
做金融就是在没有规律可循的基础上,找到有规律的概率,也就是输赢的概率。
如果建立一个交易系统,交易100笔,能有80笔盈利,7笔亏损,剩下13笔不亏不盈。这个交易系统已经非常好了。
当有了这个理念,就开始从平面的思维模式进入三维立体的思维模式,思维就有了延续性。
至今为止,现有的金融书籍都没有讲过,如何才能一层一层打开人的思维,到达更高的思维空间去。越钻研这些书,越是每笔都想赢,越是每笔都赢不了。
当到达五维空间的思维模式时,会发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有序的,相互照应,而又相冲相合,便进入了中长线的交易模式……
4. 怕丢了这波市场而过早入场。
从心态来讲,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交易者不喜欢承担对市场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焦虑。这样的人特别喜欢控制,讨厌控制不住的东西。当他努力地控制市场的时候,反而被市场所控制。
5. 心中装不下别的东西,一片空白。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不外乎两种可能。
一种是进场后狂亏,心里非常痛苦,这时大脑把这个不好的消息一下子屏蔽了——爱怎么跌怎么跌吧,无动于衷;或者愣愣地看着市场继续往下跌,做不出任何反应。
另一种是,在平时如果有人突然问,本周欧元4小时图是什么样的?这时忽然发现自己脑海中没有这个图形,一片空白。
为什么虽然也渴望做金融赚钱,但却对它没有感觉呢?
真正的原因是,太自私,太以自我为中心,太看重自己的感受,心中缺少无私、博大的爱。
有的人结婚以后,和妻子感情很好,但在他连续玩了36个小时的电脑游戏,手冰凉,眼发红,头发晕的时候,妻子给他端杯茶,他会说:“去去去,别烦我!”而在平时,妻子端茶,他会很温和。
为什么变成这样?
是因为在打游戏时,他把所有的能量都消耗进去了。也就是,心里没有爱了。
原来,爱在这个世界中,也是一种能量。一个人之所以获得爱,是因为他付出了爱。只是有的人能将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小爱,升华为无私的大爱。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以试着去帮助别人或放生。买来鱼到河边,把鱼捧在手里,一条一条地轻轻放入水中,感受鱼儿重获生命与自由的欢欣。同时,远离能消耗爱的不良嗜好和惯。
这时,会发现心中充满了浓厚的爱意。此时再去分析市场,就不会一片空白了。
6. 没有目标计划就入场。
1) 不能慎独
这种赌徒心理并不是一开始就形成的,而是因为日常慎独做得不好。这样的人易有赌徒气。
有的人平时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可为什么一到网络上就好像变成另外一个人,什么话都敢说,甚至骂人?因为他知道对方看不见他,不知道他是谁,于是,自己阴暗的一面就暴露出来了。
2) 不愿意接受
第二种是,当严格按照交易系统操作时,内心压抑着一种渴望——不想按照规矩做。这导致心理碰撞的产生,当这种碰撞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失控。这也是很多人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交易,做得不错,连续盈利,可之后到某个时间段却出现连续亏损的原因。因为之前交易盈利时,内心有一种挤压,并不是坦然地接受。
一定要学会接受……
金融是一个非常完美、严谨的行业。凭什么手指一动就赚钱?背后一定付出了我们看不见的东西……,不然,天地就是有私的。
为什么会赌?
因为内心不愿意接受严谨地去做交易。
很多人做金融都存在这个心理误区:不接受金融,不愿走正路,总想研究一个捷径,从而简单地超越它。但是越想超越,越是超越不了;而当学会淡然接受的时候,已经开始在超越它了。
13. 随便改变交易系统。
这是很多人做不好金融的重要原因,因为从来没有认真地朝一个方向钻研下去。教给他一套交易系统,不是学不会,而是教过之后没几天,他就不信了……
随便改变交易系统,归根到底是一直不愿意承载金融市场的变化。
金融这个行业,需要学的不是表面上的东西,不是单纯地去学如何赚钱;而是去修正自己内心的种种错误想法和惯,培养自己的德行,在这个基础上去承载金钱。
16. 盈利后兴奋,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脑海中一直牢记这个美好的场面。
有的交易者总是记着自己以前一次几百点的大盈利,却不知道这样的盈利机会在一年中可能只有3次,这次碰巧被他遇到,接下来的200多次交易,都没有这样的机会。但是他的脑海中总是想着下次还会这样,这种错误的认识让他无法真正合理地找到市场频率。其结果,第二次,亏了,第三次,又亏了……
贪婪和恐惧没有错误,错误的是对贪婪和恐惧的认识,否则一次的盈利,唤起了自己多余的贪婪,导致后面的连续亏损。这样极易成为炮灰。
真正优秀的交易人员,永远不会记住自己哪一笔交易做得最好。
19. 我为什么喜欢听信某大师的交易策略,而不愿意自己动脑子?
很多交易者每天都去看某位交易大师的分析与喊单,对此产生了很大的依赖心理,像吃毒品一样上瘾……
用心用错了方向。
不去看别人的汇评,一定保持自己交易思维的独立性,是心灵交易的入门功夫。
20. 学会金融交易,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工作和生活吗?
不是这样的。
虽然金融是一个可以做一辈子的行业,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会做金融,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工作和生活。
事实上,长期从事这个行业需要始终保持内心的严谨。
从表面看,确实是手指一动就可以赚钱,但只要踏入金融这行,这一生都要小心谨慎。违背道德的事情决不能做,任何不好的念头都不能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否则,会立刻体现在账户上——亏损。
用一位朋友的话说:“看在钱的份上,让我们严谨吧!”
27. 我为什么一直在苦苦寻找交易秘籍?
相信很多人刚开始学的时候都有这种想法:教我一个独门绝技,如降龙十八掌一般。
之所以有这个想法,是因为还不了解这个行业。
在金融这个行业,真正的降龙十八掌,是用德行承载住金钱,并由平面思维逐渐进入五维空间的思维,达到人、账户、K线合而为一,相容不滞,轻柔自如,也就是心灵交易的境界。
改变自己,培养德行,下功夫研究技术,这是唯一的捷径。
31. 错误地想使用一些相对简单的机械交易系统。
有人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买一套机械交易系统,也不用分析市场,就能连续盈利,这该多好!
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想法。
首先,市场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产生一个大的变化,因此几年之后,原来的那套机械交易系统就不适用了,也就是失效了,又要重新设计。因此,对于机械交易系统,使用一段时间,有了一定盈利后,就应弃之不用。
再者,天地万物循环往复,天地若有私,则世界万物将发生混乱。如果有人想依靠这种机械交易系统非常简单、毫不费力地赚到钱,即是打破了这个时空程序的平衡,背后会产生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催生其他的灾难,将其毁灭。
老子曰:“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36. 一些危险的交易惯,很快就能控制住我,而我想改变却很难。
这是一种让自己堕落的瘾控制了自己。是日常生活中,逃避责任、用极等原因造成的。应先改变这些错误的想法和惯,然后再做交易。
造成现在大约80%做金融的人亏损的根本原因,是大多数人都有着想亏很少钱,却要赚很多钱;想不付出或少付出,却要得到很多的错误想法。
即使对赌也是弱50%的亏损概率,按理说不可能80%的人亏损,但事实的确如此。原因就是这种堕落的瘾。用这种模式去做金融只能是少数人盈利。
这是在现代社会传播心灵交易的另一个意义。
40. 金融交易者的目的是什么?
狭义地讲,不单纯追求每笔交易的盈利,而是成为一个能够帮助别人,使客户资金稳定盈利的金融交易者。广义地说,是达到身、心、财务的真正自由。
44. 做金融交易有原罪性吗?
有。那就是唤起了交易者内心很多的贪心和欲望,虽然这些贪心和欲望很可能是暂时与虚妄的。
同时,因在交易过程中,放大了人性的种种弱点与不足,如:嗔恨、嫉妒、冷漠、贪婪、恐惧、自私、控制欲……,从而产生用极、多智的赌性,导致交易亏损,并扰乱了本来宁静、平和的时空程序。
48. 为什么要感悟市场,如何使自己在交易中保持平常心,做到“运用自如”?
感悟市场是对治心理误区的一种方法。
中长线通常是用资金管理和救市等特定的交易思维,对待内心所有情绪化的东西,使之转为非情绪化,是通过感悟市场和对市场的统计,做到承载市场,来达到这一改变的。这即是进入了“大道至简,无非买进卖出”的境界。
如何能做到“大道至简,无非买进卖出”?
人生百年,每个人早晚都会离开这个世界,到时还有什么是自己的?当把人生的一切都看透之后,突然间会发现,真是“大道至简,无非买进卖出”。那时再去做金融,再也不会被外在的干扰、诱惑以及内心的情绪牵着走,而是进入不随意心动的状态。
这是心灵交易理念的精要,也是最高境界。
真正优秀的金融交易人才,是很平和、淡定的人。当他放弃了种种欲望的时候,这一切再也不能控制住他,也就获得了身、心、财务的真正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