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600476湘邮科技 无限想象空间的邮政第一股

10-10-15 20:55 6187次浏览
顶级私募炒作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湘邮科技600476的重组之路已经成熟,投机价值已经显现

股票简称:湘邮科技 证券代码:600476 公告编号:临2010-007
湖南湘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国有股权无偿划转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一、股份划转概述
本公司5 月24 日从实际控制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获悉,该公司近期接到财政部下发的《财政部关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所属企业持有湖南湘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权无偿划转的批复》(财建【2010】166 号文)。根据文件精神,财政部同意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下属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将所持有的湖南湘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8,018,000 股国有法人股无偿转让给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
二、股份划入方情况介绍
名称: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建材城西路65 号
法人代表:睢红卫
注册资本:5,765 万元
经济性质:全民所有制企业
经营范围:电子计算机软件、硬件及网络系统、光机电一体化智
2
能系统及管理与控制系统的研制开发、销售;与邮政相关的技术及产品标准的研究;邮政机械的生产、销售、安装;邮政器具的生产;信息工程及其它计算机网络工程的施工;邮政通信网络规划、工程设计;通信经济技术研究;企业经营管理、经济信息、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转让、技术服务。
三、湖南湘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总股本为161,070,000 股,本次划转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1.18%。本次权益变动为国有股权无偿划转,股权划转实施后,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不再持有本公司任何股份,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持有本公司18,018,000 股(占总股本11.18%),为本公司第二大股东。公司将根据此次股权划转事项,办理后续股票过户事宜,并履行相关信息披露义务。
四、备查文件
《财政部关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所属企业持有湖南湘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权无偿划转的批复》(财建【2010】166 号文)
特此公告!
湖南湘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0 一0 年五月二十五日

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直属的科技型企业,中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的全资子公司,是北京市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下设邮政软科学研究中心、物流系统集成公司、信息技术公司、设计中心和邮政用品用具质检中心。在职职工300余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7人, 高级工程师86人,工程师61人。

  主要研究领域涉及软科学研究、烟草工业和商业项目规划设计、物流系统集成以及设备提供、信息系统集成与软件开发、邮政标准化研究与质量检测、邮政工程设计等领域,拥有从战略研究、发展规划到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到项目开发、设备研制及工程实施再到后期运行支撑的全方位的系统建设能力。

  主要承担了邮政服务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沈阳烟草公司卷烟自动分拣生产线系统、西安烟草公司卷烟配送中心分拣系统、邮政速递综合信息处理系统、国际普邮跟踪查询系统、南京航空速递物流集散中心设计、北京综合邮件处理中心设计和系统集成以及国家863项目“射频识别技术在邮政领域的应用”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发了扁平邮件高速自动分拣系统、交叉带式高速分拣系统、国际邮件批译处理系统等高技术产品,有力地支撑了企业的发展。

仔细分析湘邮科技和中邮科技两家公司的主营业务后发现有很大的共性和互补性,我的预期中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的全资子公司其完全可通过增发方式将其资产全部注入。

湘邮科技实质控制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同样是央企)

湘邮科技600476事件驱动因素核心: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

或将注入资产标的:中邮科技中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想象空间:中邮科技潜在的“物联网”概念,以及“现代化物流装备软硬件集成”,一旦资产注入都将提升股价估值空间。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1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顶级私募炒作

10-10-15 20:56

0
中国邮政资本运营的途径和方式
中国邮政资本运营的途径和方式
  1.直接上市
  从国外邮政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来看,邮政企业上市既能筹集到企业发展投资所需的资金,也可以促进改革,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因此,邮政上市是我国邮政企业发展的必然。2006年11月,国务院批准了《邮政改革方案》中关于组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方案,这标志着我国迈出了邮政政企分开的实质性的一步。中邮集团是在原国家邮政局所属的经营性资产和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主要经营国内和国际邮件寄递、报刊等出版物发行、邮政汇兑、邮政储蓄、邮政物流、邮票发行等普遍服务业务和竞争性业务。重组后的国家邮政局是信息产业部管理的国家邮政监管机构,实行政企分开,继续行使政府对邮政监督管理职能。这次重组在我国邮政打破传统的政企合一、政资合一、政事合一的管理体制上迈出了一大步,为逐步建立健全邮政行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墓础。也可以说,这次改革为邮政上市做好了准备。
  关于中国邮政上市,可供选择的模式有如下4种。
  (1)整体上市
  邮政整体上市是指邮政企业改制后,全国各省(区、市)邮政企业及各类邮政主营业务一同上市。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体现了邮政全程全网的特性。第一,邮政网是邮政运营的基础,以这种模式上市不用拆分邮政网络,保全了邮政网的统一性,可避免因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第二,如果以此模式上市,上市规模较大,可为邮政在较短的时间内筹集大量资金,而不会因为盘子小,需要通过几次增股扩资才能筹集足够的资金;第三,此模式对现有邮政运营机制的冲击最小,可保证邮政改制的平稳过渡;第四,这种模式有利于全网各地区以一种相对均衡的速度发展,因为任何一个地区的落后都有可能对邮政全网产生不利影响。
  但是要想顺利实现整体上市,还存在一些问题:①中国邮政要整体上市,可借鉴中移动、中联通、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国企的经验,即先考虑在海外上市,再伺机返回国内A股。如将上市地点选择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比较合适,但纽交所规定公司必须有连续3年的赢利记录。这对于中国邮政是个不小的难题。②邮政企业自身的问题,主要涉及冗员及主辅分离。这些问题国家邮政局已着手解决。2004年5月中旬,国家邮政局出台并下发了《关于主辅分离辅业改制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2005年底前基本完成整个邮政系统的主辅业分离。
  (2)分地区整体上市
  这种模式是仿照当初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在海外上市的做法,将早已赢利、专业结构调整合理的省(区、市)邮政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由国家邮政局作为发起人出资,进入证券市场。如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市)的整体邮政业务为主体,组建一家国家控股的股份制邮政总公司,争取到香港上市。分地区整体上市的优点是:第一,经济发展较快的省(区、市)是邮政收入较高的地区,效益较好,这些地区的邮政上市容易吸引投资者,可以募集到大量资金。第二,将整个“地区”上市,避免了邮政分拆业务上市造成的条块分割,而不必过分担心该地区业务发展不平衡问题,也为邮政未上市地区将来上市留下了充足的空间。中国邮政将来也可采取上市公司向母公司陆续购买各省业务进入上市公司业务的做法,这样可以为母公司发展后继业务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分地区整体上市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各地区之间的核算。邮政网络是全程全网,不可能用其他办法来解决结算问题。日前,全国邮政各支局均实行的是收支差额考核制度,一个地区局的收支净额不能反映利润的真实情况。国外已经上市的邮政没有一家是按地区进行分拆上市的,因为同样面临成本细化核算难以处理的问题,如德国邮政与荷兰邮政都是全网整体上市的。电信企业之所以通过划分地区进行分拆上市,是因为电信在按地区划分上拥有良好的核算体系,可以通过计算机以较低的成本做出清晰的划分。而邮政企业则不同,由于信函自动分捡机不能普遍应用,包裹等业务只能利用人工进行操作,所以在核算上存在着不准确的问题。
  (3)分业务整体上市
  分业务整体上市是指将一些赢利性和发展势头较好的业务(如速递、物流等)从邮政企业中剥离出来,成立独立的专业公司,进入证券市场。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发展前景比较明朗,收益可以预期,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较大,可以筹集到大量资金,而且单独将某一项优质业务拿到证券市场上市,操作难度相对小一些。目前世界上比较流行的做法是把速递业务从邮政业务中剥离出来,成立独立的公司,由邮政部门控股。
  分业务整体上市存在的问题还是专业之间的核算问题。邮政有网络效应,邮政体系的核算也是收入、支出全国统一“一本账”,各业务间成本收益核算不清。该上市方案会造成不同区域利润分配不公平。
  (4)分业务分地区上市
  分业务分地区』:市模式是对分地区整体上市模式和分业务整体亡市模式的综合,即选择一些经济发达省(区、市)的邮政企业,从中把那些赢利性强、发展前景好的业务拿出来,由这些省(区、市)的邮政企业作为出资人,将这些业务“打包”进入证券市场。如将北京、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福建等经济发达省(市)的快递、物流等业务从中国邮政中剥离出来,成立一家由各省(市)邮政企业作为投资人的股份公司,然后上市。该模式的优点在于:由于所选地区及业务都是“优质”的,更容易吸引投资者的日光,筹集到资金,也为今后中国邮政其他地区与业务的上市留下空间。
  这种模式存在的问题是从纵、横两个方向对一部分邮政业务进行了分离,对邮政全程全网特性的破坏性较大;由于上市的地区与业务均有限,因此力量相对较弱,所筹集的资金有限。
  2.买壳上市
  中国邮政企业无论整体上市还是分地区分业务上市,当前面对的上市机遇和部分产业状况都难以确定,所以在积极争取直接上市的同时,买壳上市是另一种选择。买壳上市虽要花费较多的收购成本,但省去了企业申请上市过程中的许多丁作,节省了时间成本,加之中国邮政独具的行业优势易吸引资本市场的关注,名牌效应会受到资本投资机构的欢迎。所以对中国邮政来说,在有效防范可能出现风险的情况下,可以购买两市的壳资源达到间接上市的目的。此外,由于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重组上市公司并通过资产置换改变其主营业务的可视为新上市公司,重组一年后允许增发新股,因此,重组成立的邮政电于商务公司完全可以通过买壳上市。
  3.积极开展上市公司的资本逼营
  中国邮政可通过上市的邮政公司进行金融创新,通过配股、增发新股,以及吸收合并、并壳让壳等多种新型的资产重组方式开展资本运营活动,将全国邮政的相关业务逐步注入上市公司,最终达到邮政整体上市的目的。
  4.发行企业债券
  邮政企业发行债券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融资手段。此外,可转换债券兼具股票和债券的双重特点,是一种混合型的融资品种,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比较适合邮政业,因而邮政企业还可积极争取发行可转换债券。
  5.利用邮储优势做资本的中间业务
  资本运营最有效、最简捷的途径就是开展中间业务,因为这项业务投入的资本少、见效快、收益稳定。由于邮政拥有邮政储蓄的业务资源,开展中间业务是可行的。加之中国邮政改革目标中,已经将成立由国家邮政局作为控股方的邮政储蓄银行提上日程,在未来,银行可以开展的业务,邮政储蓄都能开展,当然包括在开展中间业务。从开展中间业务的状况来看,邮储开办有关的资本运营业务应把重点放在代理各种有价证券业务上。发展代理有价证券业务,有利于邮政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完成邮政金融服务,从单一模式向多样化模式的转变;有利于开辟邮政企业新的收入渠道,改变目前邮政金融业务收入单纯依靠储汇业务的不利局面,减轻储汇业务收入变动给整个邮政企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6,邮政业主辅分离
  一直以来,我国邮政部门承担着很多企业办社会的职能,下设很多事业单位,负担非常沉重。2004年,国家邮政局结合邮政企业实际,出台了《关于主辅分离辅业改制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对邮政主辅业的范围进行了初步界定,确定了北京、湖南、云南、海南4个省(市)局和国家邮政局科学研究规划院作为试点单位。此项改革的目的就是要逐渐剥离邮政企业中的社会职能和政府职能,将宾馆、学校、医院等部分从企业中分离出去,争取彻底解决邮政企业办社会问题,使邮政企业能够轻装上阵。
  出让邮政企业辅业资产,主要以进场交易为主,这对于盘活资产,集中精力发展主营业务,缓解资金不足和增强中国邮政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