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天空是她的尽头~~~
0
10月20日:58.97元
11月02日:70.55元(现价)
0
天空才是尽头
0
资料四:【ZT】
000790华神集团利卡汀
利卡汀技术2007年7月正式临床应用,是全球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肝癌放射免疫靶向治疗药物,全军肝病中心率先引进利卡汀技术在肝癌临床应用研究,早期已取得了比较多的临床应用和一些体会。我们应用利卡汀技术治疗了近200例肝癌患者,发现患者越早期效果越好;单纯AFP升高(>2000)而CT/PET-CT阴性的患者,使用利卡汀治疗后AFP持续正常两年以上,有效的控制了肿瘤病灶的形成,部分门静脉癌栓完全消失了,对于散在小病灶效果好于巨块型,能显著提高手术、微创治疗、肝移植等治疗后的成功率,没有明显的毒性及临床副作用。积累了比较好的临床经验和应用体会。
彭博士还介绍说,肝癌的治疗模式已悄然发生改变,如以微创外科技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正在取代以外科切除为主的单一模式,肝癌的临床研究重点也发生了改变,即如何防治肿瘤的复发、转移成为了研究重点。即使我们消灭了看得到的肿瘤,还有散在的癌细胞,或者隐性病灶,这正是复发转移的根源。利卡汀的靶向性、放射性、免疫性,为消灭这些癌细胞提供了理论基础。从多期临床来看,根治性术后,如根治性切除术后、肝移植术后、各种消融术后、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等,加用利卡汀治疗应该是研究重点。单纯AFP升高、门静脉癌栓的利卡汀疗效,也是协作组下一步的研究课题。国家卫生部非常重视该技术的临床使用和基础研究,除给予专项基金支持外,指派肝胆疾病专家吴孟超院士、生命科学带头人陈志南院士共同领导这一重大项目。在利卡汀技术Ⅳ期临床总结会议上,吴院士要求协作组,加强合作,分担临床科研项目;努力探索,科学设计;加强学术交流,定期举办学术会议,并以科学的态度总结科研成果;为肝癌患者的长期生存、彻底治愈作出贡献!
0
资料三:【ZT】
关于医药的最新功课
【 原创: 大都督2010-08-16 13:11 只看楼主(-1) 淘股论坛 浏览/回复8791/66 复制分享 】
http://www.taoguba.com.cn/Article/339988/1
0
资料二:【ZT】
吴玉章:治疗性乙肝疫苗
“攻克”乙型肝炎,曾经是人们的梦想,单就仅 “疫苗概念”就为重庆啤酒带来了无限的想像空间,而功臣非吴玉章等人莫属。这其中,有过失落,有过彷徨,但最终“峰回路转,乍现生机”。在与吴教授风雨中一路走来的历程中,甘苦共度,“不但要取得今日的领先,更要抢占未来的‘制高点’!”这是重啤佳辰人的“超前”意识。
成果卓越,敢为人先
他,身材挺拔,面庞白晰,浑身浓重书卷气质中还透着军人飒爽与严肃的神态。举手投足间,言谈举止里,难以掩饰军人的震慑力。
他就是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主任、全军分子免疫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全军免疫学研究所所长、重庆市多肽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市生物信息学研究所所长的吴玉章。就是这位军旅科研工作者,他的科学贡献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一致认同,也为他赢得了许多荣誉: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医学中青年百名科技之星,总后勤部院士后备人选,总后勤部科技银星,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
吴玉章认为:一个好的医药科研人,必须具备严谨、细致和耐心的作风。在这方面,他对自己和学生的要求近乎苛刻。他常说要严谨细致,有足够的耐心,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不耐烦。因为,他做的事业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举” 。
1.生物制药业“第一章”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我国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被称之为中国的“国病”。 中国属高流行区,乙肝病毒携带者约占人口的10%(1.3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900万人,乙肝病毒肆虐大江南北。但乙肝太难治了,到目前为止尚无良药可根治,从乙肝的发病机理、传染途径及变异过程等吸引了无数科学家对它的研究,陷于科学技术的阶段性局限,有人知难而退,但又有新人投入其中。吴教授认识到严峻的现实要求我国必须自力更生生产药品,从最基本上解决问题。
面对免疫识别这一当代免疫学的难题,面对国内外研究的距离,身为流行病学硕士、并在该领域颇具发展潜力的吴玉章,出人意料地转行,进入一个对他来说完全陌生的领域——免疫学。他以青年科学家的超凡胆气和毅力攻坚破难,在刻苦自学10多门相关学科知识后,大胆创新,创造性地开展了多项尖端高技术研究,率先将分子设计的理论和技术引入免疫学,开辟了“免疫识别、分子设计与抗原工程”这一免疫学全新研究领域。由此,他和边疆教授及第三军医大的同仁开始了共同研究的近20年的旅程,通过生命科学的最新理论,从原理到方法的最新变革入手,寻找全新的治疗方法。
2.从无到有,勇攀高峰
现在医学上治疗乙肝所用的是预防性疫苗,对已感染者无效;并且在未感染的新生儿人群预防接种,有5%~15%无应答,在有些地区预防接种还未能普及。因此,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乙肝仍将是我国的重要健康问题之一。据估计,我国每年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费用占我国GDP的1%,但在当前国际范围内,对已经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者尚无特效根治手段。在对乙肝的研究中,吴教授逐渐发现,乙肝病毒及其抗原入侵人体以后,可以引起患者的免疫反应紊乱,使肌体对乙肝病毒及其抗原不产生免疫应答,而产生特异性免疫耐受状态。这种免疫耐受是造成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呈持续病毒感染状态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治疗上最难解决的问题。现有治疗慢性乙肝的抗病毒药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疗效不佳,只能抑制乙肝病毒复制,而不能清除乙肝病毒。于是他敢为人先,提出一个大胆的假说——“治疗性疫苗”。
这种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手段在国内外都尚无成功经验。吴玉章试图达到从假设到实践的突破。用了整整6年时间,首次在国际上建立了病原蛋白表位数据库及新的预测方法,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该项研究先后3次获得国际免疫学会资助,并在国际免疫学大会作了专题报告,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他从零开始,攻克一个个难关,经过6年时间及大量的科学实验,终于提出了新的疫苗研制策略,率先创立了根据表位设计疫苗的全新技术…路线,他设计、合成、筛选了200多种结构,得到了较为理想的一种乙肝治疗性疫苗的先导结构。
“耐得住寂寞,苦练内功,等待时机,完成乙肝治疗性疫苗的目标。”中国的医药研究,向来都是跟风式发展,大家一轰而上,紧跟“流行”。而吴教授丝毫不被潮流驱动,20余年如一日,带着队伍潜心研究。这种乙肝治疗性疫苗的先导结构经进一步优化,作为国家Ⅰ类新生物制品开发。经过5年时间完成了结构优化、配方和制剂研究,制造工艺的优化,放大和中试研究,质量标准研究,三批临床试验用药的制造和检定,长期稳定性试验,临床前药效学评价,毒理、药理研究。
2003年6月13日,一个历史性飞跃的一天。该药获得国家药品管理局批准进入临床试验。在Ⅰ期临床试验中,通过对50余名健康志愿者为期9个月的观察,初步证明了其安全性及该品可有效在正常人体诱导乙肝病毒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并在2005年6月15日获准进入Ⅱ期临床试验。迄今,在II期临床试验中,已对临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完成用药疗程,目前正进行密切随访观察,以初步验证该品对乙肝患者治疗的有效性。他,不随波逐流,最终却走在浪前头。
创新,推动产学研
乙肝治疗性疫苗的逐步迈向成功,不仅是学术科研创新意识的成果,更重要的是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1.产业化为中国制药业架“桥”造“船”
吴教授看到现有药物开发模式中存在弊端,科学研究和药物开发两个领域的研究者各自为战,科学研究者注重以科学性为中心的创造思维过程,而药物开发者关心以效益为中心的工程行为。长期以来,不同的思维方式造成两个领域的研究者在多肽药物研发中很难形成合力。
吴教授却有敏锐的分析力,他深知要让20年来给予厚望的“终极武器”——治疗性乙肝疫苗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就要推广“科研与开发”紧密结合的“捆绑”研发方式。为了推动西部高技术产业化,1998年,他以2300万元的价格将还处于“上游”阶段的“乙肝治疗性疫苗”转让给西部明星企业——重庆啤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重啤”)。该集团下属的佳辰公司主要从事生物工程的研究开发和生物制药,同时生产50多个品种的各类常规制剂胶囊、片剂、颗粒剂和口服液等,是集产、学、研为一体的知名高新技术医药企业。2001年11月,佳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被重庆市人民府授予 “高新技术企业”称号。佳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已建成了符合国家GMP标准的生产车间和质检中心、科研中心。设有生物工程研究所、药物制剂研究所、药物合成研究所和质量检测中心等科研机构。现有职工120名,博士后1名,博士14名,硕士研究生5名,高级工程师8名,大专以上学历科技人员占总人数的40%以上。吴教授认定了这样一个有生物制药基础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
这样在基础研究阶段就引进企业的开发资金,使科技成果尽早走出实验室,并在其大力资助下,完成临床I期试验工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成为西部最早一批走产学研联合路子的高校科技人员,为西部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现在,“治疗用(合成肽)乙型肝炎疫苗”属于国家I类新生物制品,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国际发明专利,该专利含76项权利要求、78项实施例,为建国以来单个医药产品专利权要求最多的专利。 从而为“仿制”为主的研发模式向“创新”为主的研发模式转换打下了基础。作为一个沉稳低调的人,吴玉章不愿把自己过多地暴露于媒体面前;但身为项目领头人,他还是希望更多的人了解他所从事的医药创新事业。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标准相结合的战略手段,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来转变,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提高员工素质,建立企业内部技术中心,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模仿创新、引进创新以及与外界的合作创新,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 他定位高门坎、高水平和高成果,开展平台与平台之间、平台内部的相互协作,充分利用这个契机,把基础建设和学科建设搞上去。Ⅱ期临床试验后,尚需进行Ⅲ期临床试验,以在更大的患病人群中进一步考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最终经国家批准后方能进行工业化生产,成为可以使用的疫苗。
0
资料一:【ZT】
闻玉梅研发的叫乙克,跟重啤的是两码事,乙克的效果只跟现在的干扰素差不多,银牌率据说大概在20%左右,而且还要联合现在的抗病毒药物联用才行,而且不能根治乙肝,唯一的优势是价格比干扰素便宜。重啤的合成肽是根治药物,无须和现有药物合用,目前银牌率估计在70%以上,远期可以出现完全治愈病例,闻玉梅的比重啤的差的太远了,很多人评论是一个失败的产品。
治疗乙肝,在临床上有三个指标:让乙肝病毒核酸下降可以得铜牌;让E抗原转阴、E抗体出来可以得银牌;让表面抗原转阴、表面抗体出来可以得金牌。闻玉梅说:“绝大多数抗病毒药是铜牌水平,干扰素可以拿到银牌,治疗性疫苗二期临床试验的效果也是银牌,希望三期试验能够保持。至于金牌,至今没有人拿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