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山河智能小型机械亮相第107届广交会瞄准新兴出口市场
日前,山河智能携SWFD30H-W型内燃叉车、SWFD70H-W型内燃叉车、SWLB1645型电动堆高车、SWE50型小型挖掘机和SWFE15AC型滑移装载机等几款小型工程机械产品亮相第107届广交会。此次广交会,山河智能重点向国际采购商推出全系列叉车产品。自2008年4月批量上市以来,山河智能叉车凭借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和精益制造的产品质量,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从众多叉车产品中脱颖而出,得到市场的关注和青睐,已逐步升级为国内市场的高端叉车产品。同时,山河智能将眼光瞄准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叉车产品已相继出口俄罗斯、巴西、意大利、印度、孟加拉国、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等国,成为继挖掘机、静力压桩机、旋挖钻机等主营产品之后,山河智能在国际市场新的利润增长点。
据山河智能工业车辆事业部负责人透露,仅2010年第一季度,山河智能叉车的销量就已经超过2009年全年的销量,目前已经接到近千台订单,预计2010年全年可以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倍以上。
0
自主创新与产品差异化经营
是启动市场的重要力量
———访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清华
山河智能创立于1999年8月,10年风雨,10年磨砺,山河智能由“依靠50万元借款,租赁废旧厂房,以创始人的发明专利”起家,一跃成为总资产超过25亿元的中国工程机械
行业最璀璨的明星之一。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极具代表性的技术型工程机械制造企业,自主创新一直都是山河智能发展中最显著的特色。本期我们有幸邀请到山河智能机械股份
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清华与行业共同分享企业创新发展的宝贵经验。
《工程机械》:作为山河智能的领头人,您是如何保持和深化企业自主创新的?
何清华:山河智能一开始就自觉地、高起点地将创新作为一个基因置于企业机体之中,成为企业的灵魂。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断摸索、总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念,并于2004年逐步建立起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持续创新4种创新模式组成的技术创新体系,成为企业创新的根本。
首先,产学研一体化为山河智能的发展奠定基础。创立初期,我们就确定了“科教兴产业,产业促科教”的立业宗旨,以原创性很强的液压静力压桩机成果作为公司的起步产品。同时,每年按销售收入6%~8%的比例投入到技术创新,研发软、硬条件得到极大提升。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我们还有一支不断壮大的硕士、博士研究生队伍,山河智能实实在在地实现了产学研相结合。
第二,产品研发上我们始终以市场为先导,着眼于市场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我们坚决摒弃“克隆”或“跟风”的发展路子。从在国内第一个推出高效节能的环保型静力压桩机开始,到小型挖掘机、一体化潜孔钻机、专用底盘的旋挖钻机,再到通航产品的研发,山河智能正是依靠这种未雨绸缪的前瞻性技术储备奠定了抢占市场的先发优势。
第三,企业一直遵循着视野开放→消化吸收→二次创新→自主对接的开放创新发展路径。在新概念挖掘装载机和轻型航空器的研发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外国专家的作用。由于公司一直特别重视包括人才梯队、制造体系对接平台的建设,所以在这类开放创新的研发活动中,不但公司的研发能力实质性提高,而且始终保持了充分的自主性。
第四,山河智能创立之初,我就认为:管理是第一位的,技术是第二位的,管理创新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保障。公司成立后,我们在思维与运作上力戒纯科研模式,淡化学院色彩,强化企业管理,重视体系建设,注重长远发展,坚决杜绝浮躁的心态在企业内滋生。在山河智能10年的高速成长过程中,我们根据企业规模、产品种类、产品成熟程度等不断地在调整管理体系、营销体系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此外,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要素,企业管理者实际上只是扮演了一个资源整合者,其中技术型的企业管理者则是企业创新资源的整合者,而创新的真正源泉在企业员工,底蕴是企业文化。自主创新是一个长期积累沉淀的过程,不是立竿见影的南山捷径。我们必须着力培养一批主要靠事业心、靠兴趣驱动、能够沉下心长期埋头实干、能够主动深入实际的基本人才队伍,特别重视构建由大量一线员工参与的金字塔式的创新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新。对于装备制造业,更需要培育一种严谨务实、从长计议、崇尚实践的制造业文化。
《工程机械》:近年来,有实力的工程机械企业将更多的目光投向海外,或投资建厂,或海外并购,请问山河智能2010年对于拓展海外市场有何具体规划?
何清华:欲成就世界级先进制造企业,国际化是必然之路。所以企业把目光投向海外,无论是投资建厂、海外并购都是推进国际化的一种形式。山河智能坚持以自主创新推动企业国际化进程,在全球建立了良好的销售、服务网络,与代理商、供应商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际化之路。
2010年,我们着眼于优化代理商布局定位,以期充分保持和发挥山河智能在国际市场一些地区已有的优势,确保国际营销业绩同比跨越式增长。加大优势区域深耕细作的力度,在重点市场寻求新的突破,同时扩大海外配件仓库的市场支撑作用。此外,我们会抓住市场复苏的契机,通过各方配合,突破自身的症结,突破保守的市场,迅速打开某些区域的沉闷局面,争取2010年销售上一个大台阶。
《工程机械》:山河智能与中冶集团上海宝冶建设公司是长期合作伙伴,2010年3月12日,您与该公司再次签订合作“走出去”战略协议,请问双方将在哪些领域进行合作,此次
合作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何清华:这次是在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央企湘企合作‘走出去’洽谈会”上签署了一个双边战略框架协议,就科研、工程施工、设备制造及采购等诸多领域进行全面合作。从
合作的领域可以看出,此次合作与以往合作相比更加深入、全面。作为一个装备制造商来说,他的发展壮大,经历了从最先单纯的产品销售,到产品+劳务的输出,再到产品+劳务+
技术指导+……等多方位的输出和合作。这两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加大了与中资公司的战略合作联盟,“借船出海”,加速国际化进程。而湖南省政府推出的央企湘企进行对接,合
作“走出去”战略,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合作平台。
《工程机械》:您在“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政府大力投资所带来的繁荣后面隐含着一些不好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关注,因为完全靠国家投资拉动是不行的,还需要
企业将整个市场启动起来!”这与*提出的“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是相一致的,那么,以您的经验来看,在当前国内外市场环境下,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企业如何才能启动市场的
发动机?
何清华:从山河智能的发展经验来看,自主创新和产品差异化经营是启动市场的重要力量。金融危机尚未远去,对于工程机械制造企业来说,应该善于在宏观经济形势严峻的环境中历练内功,进一步强化稳健的经营理念,继续深化企业的管理改善与创新,将以市场为先导的自主创新事业做得更加细致。
首先是经营体制的创新。2008—2009年,我们视金融危机导致的市场紧缩为企业苦练内功、全面提升管理效能的动力,积极谋划、锐意改革。为实现产品研发与市场对接的接口前移,公司进行了事业部三位一体改革,即建立一种集研发、制造、营销于一体的事业部运作模式。通过基层单元机构重组、流程再造、强化绩效考核等配套举措,增强敏捷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降低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再加上这样原有的基础、外部的环境,在练内功方面取得的成效,加起来就获得了更好的发展。
金融危机过后,国内市场出现较大程度的下滑,因此市场网络也需要创新。在这方面,山河智能迅速调整市场战略,加大国内农村市场的拓展力度,加大危机重灾区域外的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与国外60多个颇具实力的代理商共同建立了营销服务网点,实现了“国际损失国内补”、“旧区损失新区补”的战略调整。同时,企业还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的投资力度,提高生产能力,提升产品品质,利用技改实现产能提升。
0
山河智能挑战吉尼斯:驾挖掘机穿越芬兰
提到“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家不约而同想到的可能是那些稀奇刺激的挑战画面.却很难将挖掘机与吉尼斯联系到一起。6月1日,山河智能挖掘机SWE17B正式启程,开始挑战吉尼斯穿越芬兰之旅!
今夏,山问智能小型挖掘机SWE17B将从芬兰最南部Hanko的汉科出发,往北行进,行程将近1000km,跨越整个芬兰,最后到达东北部的库萨莫Kusamo.开创一项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此次活动从2010年6月1日开始,以每小日4公里速度行进,预计在6月24日仲夏日狂欢节低达终点。本次挑战者为Jukka Mutanen,他有多年从事挖掘机行业销售、服务的经验,对山河智能的挖掘机产品也十分了解,特选择山问智能挖掘机为桃战设备。他指着身边的SWE17B小挖机说,特别是这个可爱的小家伙说,它性能可靠、操作灵活.稳定、舒适,此次挑战吉尼斯活动一定能够圆满的完成。
山河智能及CE Rental Oy将全程为Jukka Muranen的挑战提供实时技术及相关支持。山河智能与其芬兰代理商从06年开始合作,通过双方诚信合作,目前已基本占有芬兰小型挖掘机超过25%的市场份额,取得领头羊的市场地位,SUNWARID品牌已逐步在芬兰市场建立了高端一线品牌形象。代理商已建成占地2万平方米全新的的山河智能产品销售马展示中心。即将于2011年投入使用。届时山河智能品牌形象在芬兰乃至整个欧洲市场的品牌形象将进一步得到巩固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