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英国央行森泰斯:小幅升息可避免伤及复苏

10-09-28 09:50 2774次浏览
黑石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英国央行森泰斯:小幅升息可避免伤及复苏

  英国央行(BOE)货币政策委员会(MPC)委员森泰斯(Andrew Sentance)周一(9月27日)重
申道,从现在开始,通过逐步升息,央行就能够避免后期突然收缩货币政策,从而避免使
经济复苏限于不稳定的风险。
  
  森泰斯认为,通过现在微调利率,可以避免将来突然收紧利率时的风险,为避免使企
业和消费者信心进一步受挫从而拖累经济复苏,英国从现在开始逐渐收紧货币政策。
  
  森泰斯指出,不断上升的物价曾是推高通胀率的原因之一,而英镑的显著下滑放大了
这一冲击。
  
  森泰斯指出,进出口总额占英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0%,英国应该认真的对待输入
型通胀,且不应该只将它视为是"小小的不方便"。
  
  他还指出,商品价格的上升反映出全球需求的复苏,且预期会更加强劲。英国需求已
经反弹,这也允许使企业将上升的成本转移到消费者身上。
  
  森泰斯表示,英国工业联合会(CBI)最近关于制造商和零售商的调查均显示出物价正
在以强劲和越来越快的速度上涨。有迹象显示,零售商将会在1月份上调销售税之前上调物
价,从而将加剧市场对物价的担忧。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67)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黑石

10-11-19 09:58

0
Lex专栏:大宗商品开始跌势?  

大宗商品“低头”了。短短几天,工业金属和农产品价格指数已下跌逾10%,贵金属也大幅下挫。在美联储(Fed)新一波注资预期的诱导下,此前两个月,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攀升,一波回调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是中国控制物价的威胁带来的可能不只是回调。

许多指标显示,大宗商品价格近期的攀升,更多地是受到流动性预期的推动,而非实际需求。尽管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扬,但在整个危机期间与大宗商品价格保持联动的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altic Dry Index),今年夏天以来却呈现下降之势。在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 8月底在杰克逊霍尔(Jackson Hole)提出会进一步实施定量宽松计划之后,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就开始了。道琼斯-瑞银指数(Dow Jones-UBS indices)显示,自那以来,工业金属价格累计上涨26%,农产品价格的累计涨幅更是高达40%。

但从边际角度来看,决定大宗商品价格并推动去年春天以来这轮反弹的是中国。金属价格在中国着手扩大货币供应后就立即开始飙升,但在中国关闭“闸门”后却未见回落,因为企业已获得了充裕的现金,足够维持几年的开销。

不过,中国的通胀目前已严重到不容忽视的地步——官方数字显示,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涨幅已超过8%。此外,中国的通胀问题还延伸到了美联储定量宽松计划无法产生效果的领域,例如鸡蛋价格——过去一年里已上涨了25%。

迫于物价上涨压力,中国政府几乎已别无选择,只能采取极端措施迫使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他们的第一波暗示已经引发了一轮回调。不过,过去几天的下跌最终可能看上去只是一轮跌势的开始。
黑石

10-11-19 09:55

0
韩国将对外国投资者国债利得重征预扣税 
英国《金融时报》 克里斯蒂安•奥利弗 , 宋京雅 首尔, 詹姆斯•拉蒙特 新德里报道 

韩国将对外国投资者的国债利得重新征收预扣税,其它许多国家都已采取了类似举措,设法稳定本币汇率。

韩国周四宣布了将重新开征14%预扣税的决定,而就在几天前,20国集团(G20)领导人刚刚达成共识,对于那些正经历汇率波动(美国、英国和欧洲的超低利率对此起到了助推作用)的国家,实行资本管制是合理的。

巴西、印度尼西亚和泰国也已采取或正在研究类似措施,主要是为了阻止本币升值。

此举是韩国为高涨的资本流动降温而可能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的第一步,它导致该国政策制定者对一个计划产生了分歧:是否要列入受重量级外国投资者追踪的一项全球债券指数?

韩国财长表示,由于对韩国国债投资的飙涨,这一决定是不可避免的。10月底,外国投资者持有的国债比例已经从2008年底的8.4%升至15%。

征税计划将于明年初敲定,届时,将对自2010年11月12日起的所有国债利得追溯征税。

一些债券交易员表示,数月来,一些韩国政策制定者一直在设法避免被纳入花旗全球公债指数(Citigroup World Government Bond Index),担心投资流动会推高韩元,伤害出口商。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亚太局主任阿贾伊•齐柏(Ajay Chhibber)对英国《金融时报》表示,亚洲经济体将日趋付诸资本管制,以求在主要由美中对抗引发的全球“汇率战争”中自保。

齐柏表示:“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一场结构性危机,而不仅仅是周期性危机。失衡问题尚未解决。每个国家都在设法从缩小的市场上分得更大一杯羹。”

对新兴市场投资者而言,对国际资本流动征税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指责外国投机破坏了本国经济稳定的马来西亚,在1998年施行资本管制,以期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保护本币。
黑石

10-11-18 11:13

0
资产价格不是央行的监管目标那是极端错误的

因为银行的贷款抵押品主要是物业等, 如果资产泡沫严重, 抵押品价格泡沫的破灭,直接后果就是银行坏帐,制造的是系统性风险, 也是道德风险, 到时,银行等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将极端难看,资产变成有毒资产, 带来的是负现金流,负翁将大量产生

所有的危机,基本上都是因为道德风险未受约束而导致的

击鼓传花的游戏, 在鼓声未停之前, 大家都会以前是盛世
黑石

10-11-18 11:02

0
明明本来是强盗, 却总声称自己的代表
黑石

10-11-18 11:01

0
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全球策略师格莱斯(Dylan Grice)也认为限价措施没用。格莱斯说,实施物价管制是最坏的措施;物价管制不利于限量供应,物价管制不利于需求的减少

野村证券(Nomura)的分析师另外说,货币条件宽松、人民币汇率低估也在助推物价上涨,而北京限制排放、控制电力供应的政策,又使局面更加复杂。

黑石

10-11-18 10:57

0
中国政府如果作出加大力度收紧货币政策的决定,则意味着两个后果: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将放缓,并且人民币升值的可能性减小。

高通胀不仅会带来政治动荡风险,而且在存款实际回报率为负的情况下,高通胀还会刺激中国储户进行更多投机。

由于全球增长预期与中国增长预期一并下调,投资者风险偏好可能会回落,进而使高风险货币以及澳元、加元等大宗商品货币受到冷落,而美元等避险货币则会获得青睐。

人民币加速升值的可能性降低也将对美元构成提振,因为当中国央行开始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进行更加严格的限制时,美元往往会从中受益。
黑石

10-11-18 10:17

0
去年以来中国GDP增长更多地源自于投入而非产出。即借助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是一个投入效应,而非是一个新增财富效应。超发货币并不产生新的产出和需求,最终结构只是改变商品的相对价格和货币购买力。
黑石

10-11-18 10:17

0
去年得到宽松货币关照的经济部门,则对未能得到超发货币或较迟得到超发货币的部门,进行了资源的挤占和征收通胀税。而与此同时,随着今年通胀的持续走高,最终普通居民也不得不承受单位货币的贬值,从而为货币超发所埋单。
黑石

10-11-18 10:11

0
  明日是加息窗口?专家称时机成熟时间难料
  昨日(11月17日),受美股市场大跌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下挫的影响,两市成交量明显萎缩。沪指收盘报收于2838.86点,跌1.92%,深成指报收于11917.5点,跌2.45%。伴随近期CPI持续走高,M2持续增速、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及韩国央行加息的影响,市场对加息的预期越来越高。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再次加息的时机已经成熟。渣打银行环球市场部经济师李炜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年底加息是肯定的",不过加息时间窗口一般是CPI发布前后,此前有消息称本周五是一个加息时间窗口。
加息时间难以确定
  有消息称,在未来价格上行压力不减的情况下,本周即将于11月19日迎来一个加息敏感窗。通胀压力令加息预期持续存在,市场资金观望情绪升温。
  上述加息时间的确定主要是认为以往央行多选择在20日左右或周五加息,加之最新经济数据对通胀预期的提高及不久前澳大利亚、印度央行和16日韩国央行加息的综合影响。另外,16日为央行年内第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缴款日,这对加息预期也产生一定影响。
  然而,通过对以往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央行加息几乎次次都出人意料,以上次加息为例,央行在10月19日一片"风平浪静"中突然宣布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刺破所有之前一直认为年内不加息的论调。
  渣打银行环球市场部李炜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我们认为年底加息是肯定的,但是具体时间窗口还很难说。从一般规律来看,往往是加息和CPI的增幅由很大关系。以2006到2007年为例,当CPI超3%时,每两个月加息一次;超4%一般会一个月加息一次。但是,央行加息往往没有规律可循。
  另外,也有观点认为由于每个季度末月的20日为银行结息日,央行在20日左右加息便于银行计算利息。周五加息则便于商业银行做出调整。
  对此,李炜认为加息更可能发生在每一轮经济数据发布的前后,这样便于及时体现出央行对经济调整的姿态,而加息的幅度一般保持与原有幅度一致,为25个基点。
加息时机成熟
  韩国中央银行11月16日宣布将基准的"七天回购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至2.5%,以遏制通货膨胀。这是今年以来韩国央行第二次上调基准利率。之前,印度央行就曾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基点,至6.25%。同日,已按兵不动五个月之久的澳大利亚央行也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基点,至4.75%。上述举措,令市场担心各国会纷纷掀起加息潮。
  从10月经济数据来看,广义货币(M2)余额69.98万亿元,同比增长19.3%,狭义货币(M1)余额25.33万亿元,同比增长22.1%。本外币贷款增加6228亿元,同比多增2589亿元。CPI同比上涨4.4%,创两年来新高;环比上涨0.8%。
  除国内通胀压力剧增外,国际环境的变化也从外界增加了央行加息的压力。近期结束的G20峰会对汇率问题没有达成实质性结果,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依旧存在;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和爱尔兰主权债危机的影响也间接影响到中国宏观经济。
  "国内通胀压力的聚集和市场流动性的增高是央行加息的主要动力。但是加息的幅度会依旧保持25个基点。我们预期在没有加息的情况下,明年CPI可能会触及7%的高位。"李炜对记者如上说到。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再次加息的时机已经成熟。目前物价的上涨已经影响到了老百姓不能很好地生活,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囤积的原因。"
  另外,有媒体报道,计划中的2011年的信贷规模要比2010年缩水1万亿元到2万亿元。这一消息尚未得到证实,但分析人士认为,明年信贷规模收紧是不争的事实。
楼市面临考验
  数据显示,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将冻结3500亿资金并且影响货币乘数。而且近期连续密集的调控政策直逼房地产市场。近日又传出"四大银行年底前停止对地产开发商放贷"的传闻,尽管最后得到否认,但是,由此可以看出贷款的紧张程度和房地产面临的资金"寒冬"。
  根据某媒体问卷调查显示,84.68%的人认为CPI高涨会促使"二次加息"近期出台;75.68%的人认为明年等政策完全明朗化了,再出手买房。
  过去的一个月,央行两次调高了存款准备金率,一次加息,货币政策似乎开始步入紧缩通道。同时,对购房贷款严管,二套五成、三套禁贷也客观上将开发商资金回流渠道越卡越小。多重调控压力下,传统的融资渠道几近关闭,房地产开发商现金回笼压力与日俱增。如果在明年上半年,调控政策高压态势不变,甚至继续趋紧,开发商资金压力将会集中显现。
  但是,有专家表示,一次小幅度的加息,短期虽然会令市场继续平淡,但是稍后却可能会让刚性需求重新释放。
  另据消息,昨日北京某银行已经完全停止了二套房的贷款,这似乎又在昭示着房地产行业在这个冬天将会"凄冷无比"。
  相关新闻
  周其仁:光靠加息没法根本解决问题
  11月17日下午,"中国高新技术论坛·中国创业家峰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会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周其仁就中国当前经济的一些热点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周其仁表示,中国每年进出口比例都在逐年加大,净出口比例也在逐年提高,2007年、2008年时,一年的GDP当中净出口就有两万多亿 (占GDP的8%左右),由于商品流出国内,但利润、工资、税收等留在国内,这就造成国民经济基础的不平衡。光是一年的失衡,就可以算出潜在的物价压力,即8%,另一方面,由于每一年消费结构的变化,当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比较集中时,就会拉升这种商品的价格。他表示,目前市场上的情况与此失衡有关。
  对于加息,周其仁表示,加息后,银行还得把钱放出去银行才能存活,由于货币的乘数效应,最后这些放大过的钱会压到某些商品或者某些服务上去,这样累计起来看,光靠加息,光靠把货币临时存到银行里也没有根本解决问题。
  他认为,对此的解决办法是动员中国的企业全球去布局,全球去投资,动员中国人用外汇消费。但是由于到全世界去投资需要知识,而中国因为多年封闭,这种能力还没形成;而且人民币对于美元的汇率变动机制还不够灵敏,对很多人来说花美元第一知识不够,第二人民币换汇成本太贵,要恰当的升值才会降低中国人换汇的成本。
  需求是一方面,增加供给是另外一条途径。周其仁认为,中国可以进行市场化改革,增加资源供给,这可以消化掉一部分货币。
  对于货币政策能够发挥的作用,周其仁表示,中国央行这次加的是商业银行借钱给贷款户的息,而美国的加息是加各商业银行向联储借钱的息,这有所不同,中国处理的是毛细血管的问题,美国处理的是动脉里面的问题,所以加息里面有很多种。他表示,目前央行还有很多手段可以用,余地非常多,政策工具也很多。(.每.日.经.济.新.闻 .郭.维.娜 .李.正)
黑石

10-11-18 10:09

0
 再次加息或不可避免
  尽管本次会议并未提到货币政策,但业内人士表示,加息是抑制通胀的利剑,年内再次加息或不可避免。
  李慧勇表示,当前物价上涨并非单纯由供求失衡引起,抑制价格上涨最重要的措施还是应以加息周期来抑制通胀预期。"加息越早越好。"他说。
  他还表示,当前对一些有利于长期经济转型但在短期内可能推高价格的公用事业、要素价格改革可以暂缓。同时,需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冲由境外涌入的热钱。
  鲁政委表示,此次常务会议表明年内加息已必不可免。未来应做好流动性管理,年内存款准备金率还会上调。此外,会议提出的保障物资供应的一些措施,会对增大供给产生一定作用。同时,他认为,应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补贴。(.中.国.证.券.网)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