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10亿超募投入到MMA及PMMA项目,助齐翔腾达开创一片新领域

10-09-29 15:47 14602次浏览
luckydog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从8月份以来,齐翔腾达的主打产品甲乙酮从8000元快速上涨到15000元左右,目前论坛里对甲乙酮已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公司在甲乙酮市场的国内龙头地位已经为目前的股价打下了坚守的安全基础。现在就公司10亿超募资金将投向何方及会对公司可能带来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预测,经过与一些朋友共同讨论,认为公司有可能会将超募资金用在以下三个项目:

A:继续扩建甲乙酮产能。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提到公司的目标是未来2-3 年之内做到甲乙酮产能、产销量世界第一。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司可能利用超募资金继续扩建甲乙酮产能,全球目前最大的丸善石油化工已经具备有17万吨的产能,而公司实际产能是可以达到15万吨,简单匡算增加一亿多的资金即可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认为未来公司进一步加大对公司甲乙酮产能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但是因为原有产能提供了较大的规模效应,未来增加的投入资金数量不会很大。
B:丁基橡胶项目。丁基橡胶是一种灰白色类似橡胶的固体,不溶解于水,能溶于己烷、氯仿中,具有透气率低、气密性好,良好的抗臭氧性、耐化学腐蚀性、电绝缘性、耐屈挠性等特性, 广泛适用于轮胎内衬及内胎、硫化胶囊、医用瓶塞、电绝缘材料、密封材料、电缆头薄膜等行业。我们通过认真阅读招股说明书中的控股股东历史沿革,发现齐翔腾达的管理团队最早就是脱胎于齐鲁石化橡胶厂,现任董事长以前也曾是齐鲁石化橡胶厂的劳资科长、副厂长。齐翔腾达的招股说明书里多处分析了丁基橡胶行业及其上下游,未来公司将超募资金投向丁基橡胶的可能性也相当大。公司具有的MTBE生产能力裂解后可以制取高纯度的异丁烯,高纯度异丁烯则用于生产丁基橡胶,无论是技术储备还是上下游的打通整合,公司未来涉足丁基橡胶的生产都是完全可能的。
c、我们注意到公司招股书里所述的,目前公司正在进行 MMA(甲基丙烯酸甲酯)和叔丁胺产品的技术研发, MMA中试装置已开始建设,正处于研发攻关阶段,力争于2010打通全流程,这为公司将来进入新的产品领域打下了基础。目前公司有成熟的MTBE 裂解制异丁烯技术,异丁烯纯度可达99.99%,但是只对市场提供异丁烯产品,不能够获得很好的经济提高附加值。我们判断公司可能在目前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面,进一步进行异丁烯下游产品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产业化开发。甲基丙烯酸甲酯通过聚合可以生成我们传统的有机玻璃(PMMA),在一些新兴行业里也存在着比较大的用途,比如半导体工业的正性光刻胶就是PMMA,PMMA在深紫外光照下,聚合体结合链断开,变得易溶解。PMMA常用于电子束光刻集成电路,也用于离子束光刻和X射线光刻,具备高灵敏度,高分辨力等特点,逐渐成为大规模集成电路光刻的主流技术途径。
此外,因为PMMA还具备有良好的透光性、重量轻、耐恶劣气候等特点,未来的第三代聚焦太阳能技术里,将大量使用PMMA来制造菲涅尔透镜,把太阳光以1:700以上的高倍比例聚焦在电池片上产生电流。一旦未来公司决定将超募资金投向MMA和PMMA生产,未来公司的发展将和聚光太阳能以及半导体光刻行业紧密联系,公司也将获得更高的成长性和更高的市场定价。
通过对以上三个项目的综合比较,考虑到PMMA材料的广泛用途及国内在PMMA材料生产的弱、小、散及高端PMMA材料需要大量进口的现状,个人认为公司会在PMMA项目中投入主要的资金,力争进入到PMMA材料的高端领域。
在后续贴中将会对MMA及PMMA的用途及全球供需状况进行更深入探讨,也欢迎各位朋友也来发表自己的高见。
(以上分析借鉴某朋友尚未公开关于齐翔腾达的分析材料,在此谢过)
打开淘股吧APP
7
评论(78)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看海听涛

10-10-07 09:55

0
九剑兄说得有理,干推,谢谢。
似是而非

10-10-06 23:30

0
九剑兄厉害,说的在理,感谢
画眉

10-10-06 20:50

0
强调一下他们的结论: 
  
  
  我们有理由认为,只要全球经济还没有走出2008年金融危机的阴影,石化行业的产能复苏就落后于汽车、建筑等耐用消费品的产能复苏。这种格局一方面限制了MEK的原料来源C4,另一方面导致汽车、建筑等消费类行业的复苏又对MEK不断产生新的需求。经济复苏中结构性的不平衡, 造成MEK可能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短缺并可能越演越烈。我们相信,未来一些存在需求刚性的小品种化学品也将重演MEK的集中爆发和价格飚升。
九剑哥哥

10-10-06 17:56

0
那么,这些存在需求刚性的小品种化学品到底是什么?其实,现在已经很清楚了。。。

PVC、BOPET、PMMA、BOPA、PTA、氯化石蜡、丙烯酸酯。。。。未来这个名单会越来越长。
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几个不同部类之间复苏的不同步,更加具体地说,是重石化和消费部类之间复苏的不同步。
九剑哥哥

10-10-06 17:52

0
强调一下他们的结论: 

    我们有理由认为,只要全球经济还没有走出2008年金融危机的阴影,石化行业的产能复苏就落后于汽车、建筑等耐用消费品的产能复苏。这种格局一方面限制了MEK的原料来源C4,另一方面导致汽车、建筑等消费类行业的复苏又对MEK不断产生新的需求。经济复苏中结构性的不平衡, 造成MEK可能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短缺并可能越演越烈。我们相信,未来一些存在需求刚性的小品种化学品也将重演MEK的集中爆发和价格飚升。
九剑哥哥

10-10-06 17:51

0
我们有理由认为,只要全球经济还没有走出2008年金融危机的阴影,石化行业的产能复苏就落后于汽车、建筑等耐用消费品的产能复苏。这种格局一方面限制了MEK的原料来源C4,另一方面导致汽车、建筑等消费类行业的复苏又对MEK不断产生新的需求。经济复苏中结构性的不平衡, 造成MEK可能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短缺并可能越演越烈。我们相信,未来一些存在需求刚性的小品种化学品也将重演MEK的集中爆发和价格飚升。
九剑哥哥

10-10-06 17:50

0
九剑哥哥

10-10-06 17:50

0
中国历年MEK进出口情况
年度  进口数量(吨) 出口数量(吨)
2004 143198 8740
2005 121045 33173
2006 95008 28061
2007 87602 18931
2008 49867 18389
2009 43434 29055

可以看出,一段时期以来,我国一直是MEK的进口国。但是今年以来,由于欧美MEK供应的短缺和需求的复苏,导致我国的出口从3 月份开始,也有显著的增长。月出口量从原来的每月1000多吨增加到了现在的每月5000多 吨,1-7月份出口量已经达到了2 万吨以上。预计全年出口可达5万吨。与大量出口相对应的,是进口的大量减少,预计2010年我国总进口约3万吨,比2009年减少了30%。大量的出口分流了国内的货源,对国内的价格构成有力的支撑。可以说,2010年以来的出口状况扭转了国内的供求判断,让市场由原来的供求平衡迅速向供不应求转变。
2010年1-7月中国甲乙酮进出口情况
时间 进口 出口
进口数量 进口金额 进口价格 出口数量 出口金额 出口价格
二○一○年一月 2576.50  2528778  981.48  13.00  77561  5966.23 
二○一○年二月 1874.80  1860135  992.18  1665.20  1936822  1163.12 
二○一○年三月 5218.40  5279564  1011.72  2954.60  3357337  1136.31 
二○一○年四月 2295.90  2264576  986.36  2898.60  3272517  1129.00 
二○一○年五月 3456.90  3711247  1073.58  3283.10  3824363  1164.86 
二○一○年六月 722.50  701600  971.07  5917.50  6983000  1180.06 
二○一○年七月 1127.90  1323559  1173.47  5007.70  6310856  1260.23 
合  计 17272.90  17669459  1022.96  21739.70  25762456  1185.04 
 因此,我们认为投资界需要调整对2010年以及今后国内市场的供求形势的判断。2010年MEK供应量实际上只能够和2009年持平,约为30万吨,但是国内需求加上出口需求可达36万吨,MEK国内供求形势出现逆转。8月以后国内MEK市场的暴涨,是市场在更高的价格水平上面达到供求平衡的必然过程。
基于此,我们不认为国内MEK的价格只能够维持2、3个月,这是一个全球经济复苏中结构差异的必然结果。我们看看下表,也可以对经济复苏的不平衡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该图表中上面的白线是伦敦金属铜价格走势,下面的黄线是NYMEX原油价格走势,大家可以看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不同的行业的复苏是远远不一样的。金属铜的价格反应了建筑、电力、汽车行业的复苏情况,而NYMEX原油价格反应了石化行业的复苏情况。
九剑哥哥

10-10-06 17:47

0

  2010年初,各业内人员普遍预测2010年国内可能出现供大于需的局面,预测的主要理由是国内甲乙酮需求适度增长到34 万吨左右,但是2010年我国广东茂名、辽宁锦化、台塑均有3-4万吨的增产,全国产能增加总量达到10 万吨左右,总产能达到约40 万吨,存在供大于需的情况。基于此,销售商及行业分析人士普遍看跌。但是有2个方面的因素导致这一预期落空,一是新增产能大部分未能够落实,二是我国在2010年,首次从MEK的进口国成为MEK的出口国,我们先看中国的历年进出口情况:
九剑哥哥

10-10-06 17:45

0

这里转贴一个朋友的研究报告,相信他们的观点,是现在大多数研究员所没有想过的。
以下内容为转贴:

  甲乙酮也称MEK,占公司2009年销售收入和利润的70%以上。 近期国内市场甲乙酮价格大幅飙升,从2010年8 月中旬的8200 元/吨开始上涨,至9 月16 日最新报价已经达到了15200 元/吨,一个月价格上涨达到了86%。目前市场普遍认为本次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因是国内外厂家检修,供给受限造成了价格的飙升,但一旦检修产能复产,价格就会出现下跌,属于短期行情,难于持续。但我公司研究认为,本次价格上涨的深层次原因是全球经济复苏中结构性的不平衡,石化行业的产能复苏落后于汽车、建筑等消费类行业的产能复苏,限制了MEK的原料来源C4(C4是石化行业的一个副产品),而汽车、建筑等消费类行业的复苏又对MEK不断产生新的需求,供求失衡必然导致市场寻找新的价格平衡点,所谓的检修产能只是一个市场导火索而已。国内市场甲乙酮价格图表如下: 



我们的主要看法如下:
1、全球经济复苏推动国际MEK市场领先启动,国内市场反应滞后于国际市场。直到现在,一些我们以前所忽视的行业变化因素才逐渐浮上了水面,为投资大众所了解。甲乙酮的生产与消费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日本等工业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2007年境外甲乙酮的总消费量约为122 万吨,其中,美国甲乙酮的消费量约为21万吨;西欧甲乙酮的消费量约为18 万吨;日本甲乙酮的消费量约为12万吨。从2009年二季度至2010年四季度,国外比较大的产能企业出于原料供应或者环保的原因,进行了停产或者限产,比如我们所知道的日本出光化学,早在2009年5月就因为原料问题进行了限产,而全球经济自金融危机以来,逐步复苏导致对涂料产品以及胶粘剂需求不断上升,因为需求的刚性,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国际MEK市场上面真正的拐点,其实早在2009年7月就已经出现,当月美国MEK出口下降了66%(和去同比),而进口数量上涨了13%。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在,整个国际市场就一直被需求增加、供应短缺、原料限制、技术故障所困扰,并不断推动价格上涨,2010年8月以来的国内MEK的价格上涨,只是全球价格传导机制的滞后爆发罢了。我们来看一则关于MEK的报道,报道时间是8月中旬。可以发现,早在国内大幅度走高之前,欧洲MEK价格就一度高达2100欧元/短吨,折人民币20310元/吨:(资料来源:www.icis.com)

European market review by Mark Victory, ICIS pricing
 European MEK remained in tight supply during the period from mid-May to mid-September, due to production problems in May and June. Although the technical problems were resolved by the end-of the period, a backlog of orders kept supply short. And there were rumours of further outages at a European plant. 
Prices at the bottom end of the range continued to climb throughout the period, reaching €1,550/tonne FD (free delivered) NWE (northwest Europe), up from €1,350/tonne FD NWE, due to supply constraints. 
Prices at the top end of the range climbed during May-July, establishing new record highs of €2,100/tonne. Prices at the top end of the range were representative of the distribution market and prices at the bottom end of the range were representative of manufacturers' prices. Following the end of production problems, and as availability improved in the distribution market, prices at the top end of the range began to fall, dropping back to €1,800/tonne FD NWE by the end of the period.  
As of 6 August, MEK was trading at €1,550-1,800/tonne FD NWE. 
 2、出口增加导致国内MEK供求形势逆转。2009年,国内MEK的供求处于基本平衡状态。2008年甲乙酮下游行业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进入2009年,随着我国化工行业的逐步复苏,国内甲乙酮市场供求都出现了一定的增长。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